講座回顧 | 梁中和:文藝復興時期柏拉圖哲學的勃興

2021-02-15 中山大學哲學系

講座開始之際,主持人朱剛老師簡述了柏拉圖哲學的重要性,隨後,梁中和老師則指出,與他的求學時期相比,現在國內已經引入了許多不同的哲學流派,擁有了豐富的研究著作和譯作,現在的「後浪」無疑是幸運的,這也同文藝復興時期有一定的相似性,彼時各種思想交匯,產生激烈的碰撞,構成了文藝復興這道豐富絢爛的風景線。以此為切入點,講座正式開始。

講座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題為「拜佔庭哲學與柏拉圖主義」。在這一部分,梁老師介紹了柏拉圖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背景。首先,他簡述了拜佔庭的語言背景、文獻保存情況以及拜佔庭學派對古閱讀典作品的影響。隨著拜佔庭的政治局勢不穩,大量的學者逃往義大利,大批希臘的重要手稿也湧入西方國家。另外,當時大批希臘古典文本開始在佛羅倫斯和米蘭、威尼斯等地印刷,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希臘學問傳播的重要原因。梁老師指出,由此,拜佔庭的柏拉圖主義開始進入西方世界,而這樣一種柏拉圖主義是一種出現在11世紀的哲學性和思辨性更強的柏拉圖主義,代表人物是帕塞洛斯(Michael Pasellos)和被稱為「再世柏拉圖」的柏萊圖(Plethon)。

簡述了思想背景之後,講座進入第二部分,「文藝復興早期的柏拉圖主義與反柏拉圖主義」。梁老師認為,了解這一時期對柏拉圖主義的支持與反對不能僅僅從柏拉圖的思想內部去理解,在這一階段,許多學者出於不同的政治上的或者宗教上的目的支持或反對柏拉圖主義,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Decembrio父子,其中父親烏貝託將柏拉圖視作一個政論家,利用他來宣傳自己的政見。梁老師補充道,如果只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很難發現在米蘭和佛羅倫斯爭奪義大利中心地位時,柏拉圖主義曾發揮重要的作用。而兒子皮耶爾則從一個更符合學術要求的角度指出對古典作品的翻譯應當保持一種嚴謹的準確性,不得自行刪略、更改——這在當時是常見的行為。

另外,柏拉圖主義的發展也同宗教內部的思想鬥爭有關。在這一部分,梁老師介紹了特拉布宗的喬治(George of Trcobizond)對柏拉圖主義的批判的產生背景。喬治起初是支持柏拉圖的,但是後來,受到彼時拜佔庭受到土耳其的入侵的背景影響,當他發現柏拉圖在《高爾吉亞》中批判了伯裡克利等四位當時為了拯救希臘而做出了許多貢獻的政治家時,他站在了反對柏拉圖的立場上,指責柏拉圖缺乏愛國心。同時也是因為柏拉圖批判修辭學,而喬治則希望在修辭學方面有所建樹。另一方面,在宗教領域,喬治認為拜佔庭教會的腐化與柏拉圖主義脫不了關係,長期對立的羅馬教會和希臘教會之間也橫亙著希臘教會的柏拉圖主義。作為一名人文主義者,喬治反對柏拉圖主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柏拉圖主義晦澀不明,有諸多矛盾,同時也不符合當時迫切需要的時代精神。這些都可以看出當時圍繞柏拉圖主義展開的思想討論中的複雜因素。

隨後講座進入了第三部分,「佛羅倫斯:柏拉圖哲學勃興的中心」。梁老師首先介紹了在教會和大學中柏拉圖主義如何從十三世紀遭到亞里斯多德主義統治的情形之下獲得一席之地,乃至成為主流。繼承了彼特拉克思想的人文主義者們痛心於統治了大學教育的經院哲學對柏拉圖哲學的忽略,要求一種視野更寬的對古代哲學的介紹,但這一過程十分漫長,經過一代代人文學者的努力,到15世紀末柏拉圖主義者們的公開講課才逐漸流行起來,柏拉圖學說也在歐洲大學中逐漸開始傳播。由此,柏拉圖主義的影響一直延續到18世紀,乃至延續至今。

另一件柏拉圖哲學在佛羅倫斯興起的過程中不得不提的是1462年斐奇諾在佛羅倫斯建立柏拉圖學園。該學園在美第奇家族統治佛羅倫斯期間建立,如它的名字一般是模仿柏拉圖的老學園建立起來的,學園活動包括組織討論會、效仿會飲而安排節日宴會和半教學性質的活動。斐奇諾管理柏拉圖學園期間,學園活動和觀點也主要圍繞著他的兩個思想核心展開:其一是對古代神學的學習,並力圖將之與基督教正教結合在一起,鞏固基督教的地位。他認為學者既要博學,也要虔信。其二是消解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之間的對立。可以看到他所追求的是一種高度的和諧,無論是古代與現在,基督教與異教還是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梁老師在最後總結稱,雖然柏拉圖學園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衰落了,但是學園作為一個非正式的教育機構,乃是「古代學園教育的絕響」,他亦將之與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提出了對當代高等教育的思考。

在講座的最後一部分,梁老師集中講解了斐奇諾在人類學方面的建樹,這與前一場講座中對人的尊嚴的討論相關聯。他指出從對斐奇諾的介紹中可以看到一個非典型的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哲學家是如何理解人的。首先是關於對人的定義: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是「作為神的人」。梁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展開:其一是理性靈魂的不朽性,其與神聖者分有了一部分不朽的東西,這一理性並非是動物可能也會有的理性,而是一種「対神聖者的沉思」,這種沉思也是為了從有朽的肉體回歸到神的努力;其二是人會規整萬物,管理世界,人的這一能力與神聖本性的權能接近,人類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天生地利用自然的一切,利用動物,是動物的神,因而人也是一種神。但同時,梁老師指出,這裡斐奇諾強調的並非是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重要性的復唱,他強調的是人的宗教性,也就是人類的利用、統治與無止境的欲望並非是要點,要點在於人類由此與神之間的連接性。

隨後,梁老師介紹了斐奇諾依照人的生命中的理性、氣性和慾念的多少將人的生命進行了分類,並且說明了斐奇諾眼中人類現世生活中的問題以及出路。斐奇諾認為,人類往往捨近求遠,忽略自身,也常常遇見「燈下黑」的狀況,越是沒有的東西越有誇耀的傾向,是一種「可怕、瘋狂而可悲的動物」,而他認為解決這一切的出路即是回歸宗教,在冥思而非理性中尋求與上帝的一致。

講座結束後,朱老師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並感謝梁老師描繪出復興時期波瀾壯闊的思想圖景,分享了西方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時代。隨後進入提問環節,同學紛紛提問:有同學就理智管理萬物的「一」與「多」的辨析提出疑問,有同學就理性和意志之間的關係提出疑問,也有同學就中西思想史的對比提出了問題,梁老師都進行了細緻的講解。最後,中山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張偉老師對梁老師連續幾場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講座到此圓滿結束。這也代表著「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系列講座的告一段落。

相關焦點

  • 高雅藝術進校園《西方早期音樂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主題講座...
    11月20日晚,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西方早期音樂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主題講座在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紅土會堂成功舉行,學校近千名師生參加活動。本次活動首先由雲南大學喻輝教授講解了西方早期音樂文化與魯特琴的樂器特色,之後播放了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樂團演奏古典音樂的視頻,最後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約翰.羅賓遜教授現場使用魯特琴演奏了數首古典樂曲。
  • 古典思想資源,如何推動了西方文藝復興?
    作者 |克裡斯特勒/文 梁中和/編譯 圖片 |網絡 「人文主義(humanism)」是一個標籤,不同時代、不同的解釋傳統賦予了其不同的意涵。可以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是一個西塞羅主義的時代。他作品中哲學與修辭的結合為人文主義者提供了一個理想典範,即雄辯與智慧的結合,這一理想典範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他們將這一時期的大量資料進行翻譯,推動文藝復興在不同國家的發展;研究及復興希伯來文化,參與這一時期的文化創作,增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繁榮。 猶太人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貢獻是西方學者的關注點,19世紀末史學家亨利希·格萊茨最先提出這一問題,並在著作《猶太史》中著重探討了文藝復興對猶太民族的影響和猶太人的貢獻。
  • 讀蘇菲:巴洛克時期,衝突的社會生活,對立的哲學觀點
    對於學藝術的人來說,對巴洛克時期並不陌生,大致為17世紀。這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巴洛克」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的意思。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較為和諧藝術相比,這個時代的藝術在各種矛盾、對比中,充滿了張力。繼續讀《蘇菲的世界》。很多時候,藝術是時代的寫照。
  • 哲學野史 | 不一樣的柏拉圖式
    ——索倫•克爾凱郭爾不一樣的柏拉圖式 - 1如果有人問什麼是哲學,最好的回答就是『去讀柏拉圖』。正是柏拉圖最早使用『哲學』(Philosophy)一詞;也正是柏拉圖發明並且第一個實行了對哲學研究的分類。
  • 雅典學院: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自由的思想高峰
    比如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的壁畫《雅典學院》,它是由義大利畫家拉斐爾創作的,拉斐爾「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畫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的雅典學院的軼事作為題材,而創作的。1509年,羅馬教皇邀請拉斐爾為自己的梵蒂岡宮作畫,而拉斐爾所做之畫是第一室裡的《哲學》,並且取名為《雅典學院》。
  •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什麼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其實是這樣: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哲學家費西羅在翻譯希臘文的「愛情」(Eros)這個詞的時候,不是太謹慎地用了「Caritas」,而這個詞正是代表了無欲無求的敬愛之情,和柏拉圖所說的那種帶有欲望的愛情根本是兩回事。      這下誤會大了。
  • 講座回顧∣劉學良:兒童何以做哲學——兒童哲學的哲學內涵與教育實踐
    2020年12月16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後劉學良帶來了題為「兒童何以做哲學——兒童哲學的哲學內涵與教育實踐」的學術講座。首先,劉老師介紹了兒童哲學的產生和發展。當前,兒童哲學在世界各地傳播,與當地的文化、教育傳統相結合,發展出了不同樣態的兒童哲學,它們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劉老師將其梳理為「一個理念,一個方法,四個特徵」——兒童哲學堅持以「兒童做哲學」為核心理念,以「探究共同體」為基本方法,呈現出「兒童中心、哲學思維、對話探究、民主團體」四個特徵。那麼兒童如何做哲學呢?
  • 講座| 電影與哲學思考其實並不矛盾
    近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鬱喆雋在上海「光的空間」新華書店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影視聲色與哲學反思」的主題講座,圍繞電影與哲學的話題展開。在演講開場時,鬱喆雋首先提出看電影與思考哲學並不矛盾,因為電影可以激發人們進行哲學思考。
  • 我是誰—戲說哲學(上)
    所謂哲學指的是耶穌基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從希臘開始演進的一種嶄新的思考方式。在那以前,人們通過原始的宗教神話(比如宙斯、赫拉、阿波羅)來解釋為何生命從何而來,人類為何是這番面貌。到了希臘文化的高峰時期,獨立於神話的哲學就產生了。
  • 「哲學王」哈姆萊特
    ②所以在上面的獨白中,哈儼然一個柏拉圖主義者,對虛幻的影子不屑一顧,而鍾情於「實體」和真理。正如柏氏言「一個真正愛知識的人從早年就會發現,再沒有比任何真理或真相更有吸引力的了」。[5]205哈既不是人文主義者,也不是悲觀宿命論者,而是傾心真理的柏拉圖主義者。文藝復興復興了對柏拉圖的研究,並倡導第一手的知識,而非新柏拉圖主義者和阿拉伯注釋者的簡單介紹。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 愛情的哲學思考——西方哲學家愛情觀述評
    愛情一經產生 ,其本身又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必然地受到哲學的關注。在西方 ,從其文明的源頭古希臘起 ,哲學家們就開始了對愛情的思考。柏拉圖的《對話錄》上集古希臘先哲思考之大成 ,下開後代哲學家進一步思考之先河 ,可謂西方哲學家思考愛情的開篇。柏拉圖之後 ,西方歷代哲學家幾乎無不對愛情進行思考。
  • 坤鵬論:柏拉圖的著作原本只是為了普及哲學?
    或者我們也可以認為,柏拉圖是用寫劇本的方式寫哲學,他的對話錄其實就是一個個哲學劇本。這種融合了詩歌和哲學、藝術和科學的高超手法,在哲學史上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這種文體哪怕是被翻譯成其他語言,魅力也依然不減。
  • 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第奇家族
    歐洲的文藝復興無疑是一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不斷發展而爆發的一場運動,是不可避免的的,順應歷史潮流的一場運動。但是在整個文藝復興當中,有一個發揮著巨大作用的家族,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大的話語權者,一旦提起文藝復興就會想到的存在——美第奇家族,一個和文藝復興無法割裂開來理解的家族。
  • 坤鵬論:為什麼哲學與修辭學如此對立不容?(上)
    ——坤鵬論坤鵬論寫到這裡,大家一路跟著讀到這裡,我們基本也了解了哲學與修辭學一直的關係。自古希臘時期起,它們便處於對立關係,時而緊張,時而緩和。直到現代,哲學界自己開始反思後,它們才慢慢走到了一起。修辭學與哲學為什麼火水不能相容呢?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柏拉圖對修辭學那麼深惡痛絕?
  • 先剛:柏拉圖式愛情是一座冰山,精神戀愛只是一角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先剛在「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二十年系列講座」上指出,這個從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名詞流傳至今,人們對它的理解已經偏離了柏拉圖的本意。       先剛說:「柏拉圖式愛情可以說是一座冰山,而精神戀愛只是這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那部分。」在講座中,他試圖還原「柏拉圖式愛情」真正的哲學內涵,並追問其可能具有的現實意義。
  • 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才華橫溢的天才拉斐爾
    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大師之一,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巔峰。他是一個天才,為世人留下了許多曠世傑作,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卻在僅僅三十七歲的時候驟然辭世,給後世留下光輝文化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遺憾。
  • 魯特琴家族 文藝復興時期的遇見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開創了充滿意象的世界,作品臻美,甚至完好無損,加上創作天才自身散發著無窮的魅力,讓我們看到驚喜,看到多姿多彩。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一詞來源於法文「再生」,反映了15、16世紀的思想家對中世紀的否定和對古代文化的崇尚,他們認為自己處於復興古希臘和羅馬的學識和光榮的時代,是一場意在恢復古代哲學和藝術價值的運動,然而這時期的思想與藝術成就超越了古希臘、羅馬影響的範疇,進入一個新思想、新發現的飛躍發展時期,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最具有影響力的思想潮流。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