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實務】臺灣高鐵面臨破產,全球最大的BOT的「悲慘命運」

2021-02-10 PPP項目爭端解決

臺灣高鐵自2007年1月5日通車試營運,當年2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3月2日全線通車。

8年過去,這條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全長345公裡的臺灣高鐵,已成為臺灣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臺北到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再到高雄,每天約有12萬人次在這條「生命線」上來來往往。有人早晨從高雄到臺北上班,下午下班後再回高雄,因為有了高鐵,南北往來也只需耗掉短短2個小時。

然而,就這麼一條讓每個臺灣人都能感受便利的高鐵,8年過後的今天,卻因巨額債務纏身而進入「破產倒計時」。

「臺灣高鐵財務狀況從一開始就不佳,原因有三個:一是運量不足;二是利息過重;三是折舊攤提費用龐大。」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臺灣高鐵是全球最大的BOT(建設—經營—轉讓)公共工程,由民營的臺灣高鐵公司負責興建、營運,技術上水準相當於日本的新幹線,其收入95%來自運量。按建設之初的評估,臺灣高鐵開通後幾年內,就可達到在臺北—高雄間每日平均發送140對列車,日平均運送旅客數約30萬人次,但到今天,臺灣高鐵搭乘人數也僅衝到日均12萬人次上下,再加上原本規劃的站區開發不理想,導致臺灣高鐵收入嚴重不足。

此外,臺媒報導,高鐵每天一開門,光人事、營運、利息等,就需要支出1.1億元(新臺幣,下同),而每年約232億元的巨額折舊攤提費用也令其不堪重負。

資料顯示,臺灣高鐵總資產5006億元,但目前負債已達4575億元,至2014年底累積虧損520多億元。對此,臺「交通部長」葉匡時也公開承認,臺灣高鐵「嚴格來說已經破產」。(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臺灣高鐵面臨破產威脅 高昂票價「嚇走」乘客


臺灣高鐵的財務改善方案遭立法院否決後,面臨可能破產或是一筆3,820億臺幣(121億美元)貸款進行重組,銀行團正在評估臺灣高鐵的前途。

這筆貸款是亞洲地區(不含日本)的最大聯貸案,根據穆迪的一份報告,若進行重組,將創下亞洲歷來之最,超越1999年韓國大宇58.29億美元違約案。

針對「交通部」提出的高鐵財改案,立法院1月7日決議暫不處理。

根據「交通部」的財改案,政府將安排高鐵增資300億臺幣,並將特許期由35年延長至70年。高鐵之前企圖修改2010年3,820億臺幣聯貸案條件,但並未成功。

一名消息人士稱,去年12月中,高鐵先是要求銀行團同意對聯貸作出九項修改,包括延長期限,並調降加碼利率。

債權人已經表示,如果立法院批准臺灣高鐵的財務改善方案,他們同意討論修改後的條款。

然而,提案遭否決導致「交通部」長葉匡時和臺灣高鐵董事長範志強雙雙辭職。高鐵執行長鄭光遠則被提名暫代董事長一職。

公司發言人稱,在提案遭否決後,臺灣高鐵1月19日召開董事會議,但未提出新的方案。

根據穆迪的研究報告,提案遭拒可能迫使臺灣高鐵在未來數月申請破產,而在法院裁定的支持下,公司可能面臨優先股股東總計達533億臺幣的贖回要求。

據參與該案的銀行人士表示,按照現有的2010年貸款協議條款,如果臺灣高鐵申請破產,則臺灣政府同意按市價買進臺灣高鐵股份並償還部分債權人。

「我真的不願看到(臺灣高鐵)走向破產,因為這對於參與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一位銀行家說道。

當前條款

目前這筆由臺灣銀行牽頭的貸款案包括3,083億臺幣(A部分)、45億臺幣的22年期履約保證金保證書(B部分)、497億臺幣的10年期定期貸款(C部分)、以及195億臺幣的七年期定期貸款(D部分)。一參貸銀行表示,臺灣高鐵目前履行所有義務。

如果臺灣高鐵申請破產,政府將承擔A部分3,083億臺幣的借款人義務。不過,對於B、C和D部分的參貸銀行,則不提供類似的擔保。

一位銀行業人士稱,若公司的收購價格低於3,820億臺幣,償還A部分貸款後,B、C、D這三部分貸款可能不會全額償還.

然而,銀行業者確實擁有高於其他債權人的第一優先權。

根據臺灣高鐵2014年期中業績報告,該公司資產總值為5,010億臺幣。

但是,根據貸款協議,如果該公司的資產總值降至3,978億臺幣以下,其將需要償還部分貸款,以便使得資產總值等於或高於3,978億臺幣。

高價格低收入

臺灣高鐵於2007年開始運營,旗下鐵路線連接臺灣西海岸各主要城鎮,路線全長345公裡,臺北至高雄可在90分鐘內抵達。不過,票價高昂一直是阻止該公司盈利的最大障礙。

該公司2013年將臺北至高雄的單程票價從1,490元臺幣上調至1,630元臺幣後,許多乘客轉為選擇乘坐耗時五小時以上的公共汽車。

此外,優先股投資者要求贖回可能會加重臺灣高鐵的債務負擔,並導致股東權益淪為負值。

一名銀行業人士表示,如果臺灣高鐵宣布破產,並由政府接管,那麼政府可能會被迫承擔損失,重組該公司,並尋找一個新的股東團體來運營該公司。

銀行業人士稱,相對於破產和違約,債務重組是一個可行的替代之選。從投資者手中折價回購優先股可能會避免公司破產,並使臺灣高鐵能夠籌集更多資本,同時提出一個新的財務改善計劃。

「這牽涉到讓相關各方遭受短期痛楚,但重組好於破產,而且長期來看,是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其中一名銀行業人士稱。

轉自:中國新聞網

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一起討論,交流,學習,也熱忱歡迎大家將PPP素材共享,請發郵件至1207570935@qq.com或yanhuadong2013@163.com。如有疑問,歡迎郵件討論,或在訂閱號留言。訂閱號:PPPzdjj 新浪微博:PPP項目爭端解決

PPP的QQ討論群 429233587,如轉載本訂閱號內容,請註明轉於微信公眾號:PPP項目爭端解決。

相關焦點

  • 臺灣高鐵:全球最大BOT案的「悲慘命運」
    臺灣高鐵:全球最大BOT案的「悲慘命運」2015-01-08 14:45     來源:東南網     編輯:趙燕  臺灣高鐵自2007年1月5日通車試營運,當年2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3月2日全線通車。  8年過去,這條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走廊、全長345公裡的臺灣高鐵,已成為臺灣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臺灣高鐵為何必須「被破產」(臺北傳真)
    但它所背負的政治重債,卻註定了必須「被破產」的命運。 說好的「BOT」呢? 從臺北到高雄,走高速公路要五六個小時,坐高鐵只需90分鐘。這條2007年通車、貫穿臺灣南北的鐵路,速度快,服務好,給臺灣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它還有「全球最大的BOT」之稱,但就是這個名不符實的稱號,卻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 ☞熱點 ▏臺灣高鐵為何必須「被破產」
    臺灣高鐵線路圖臺灣高鐵是全球最大的BOT(建設—經營—轉讓)公共工程,由民營的臺灣高鐵公司負責興建、營運,技術上水準相當於日本的新幹線,其收入95%來自運量。《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文章指出,臺灣高鐵所背負的政治重債,註定了其必須「被破產」的命運。 所謂「BOT」,是指「建設、經營、移交」,即民間出資建設某項目,經營期滿後移交給政府。1997年,臺灣高鐵公司就靠「政府零出資」的BOT方案,力挫競爭對手的「政府出資1495億元(新臺幣,下同)」,奪得高鐵競標。
  • 【101】臺灣高鐵 PPP 經驗教訓
    臺灣南北高速鐵路(以下簡稱臺灣高鐵)倒底算是成功嗎?就如同任何一個大型的基礎建設一般,這問題有太多的面相,因此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是,非常肯定的是若很務實的從臺灣高鐵今天服務的質量,他所會得到的掌聲遠遠大於噓聲,即便能找到一百個理由來批判他的人,只要他服務能持續的提升,也就會持續的給他掌聲。
  • 英國政府最大合同建築商破產
    原標題:英國政府最大合同建築商破產日前,英國第二大建築和服務提供商卡裡利恩由於未能和債權機構以及英國政府達成共識,正式進入破產清算。卡裡利恩公司是英國政府最大的合同建築商,承建了包括英國高鐵二號線、曼徹斯特空港城等政府項目。
  • 高雄強震成史上影響臺灣高鐵最大地震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高雄縣甲仙鄉4日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這也是高鐵營運3年多來受影響最大的地震,6列運行中列車停在軌道上,臺灣高鐵依標準作業程序,花4個多小時才疏散完旅客。  甲仙大地震發生在上午8時18分,當時彰化到臺南有6列運行中的高鐵列車因電車線跳脫自動停駛,其中有1列車輕微出軌,鐵軌上的道版也有受損。  臺灣高鐵發言人賈先德表示,這是高鐵營運3年多來,對高鐵營運影響最大的地震。  高鐵全線每隔3公裡就有1處逃生出口,地震發生後,臺灣高鐵依標準作業程序協助旅客步行到最近的逃生口,並安排接駁車。
  • 英國建築業巨頭面臨破產或引發連鎖反應
    英國建築業巨頭卡裡利恩建築公司1月15日宣布進入清算程序,其破產危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媒體連日報導的同時,產業界、銀行業也要求政府介入救助。該公司是英國第二大建築商,項目涉及公路、鐵路、醫院、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其破產之所以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主要在於其破產將產生連鎖反應。
  • 「最大影院」瀕臨破產!全球富豪大縮水,有人血虧2000億!
    那些「大而不倒」的企業,隨時面臨轟塌的風險。美國最大的連鎖電影院,AMC走到了破產邊緣!3月17日開始,AMC關閉了全美630家電影院,超過2.5萬名員工休假。在收入斷流的額情況下,卻仍需需要支付高昂的員工工資和巨額房租,估算數據顯示,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AMC每個月仍需支出1.55億美元。
  • 據說,臺灣高鐵有核心技術可以洩漏給大陸?
    就具體的技術路線來說,當時臺灣兩大財團聯盟展開了博弈,一個是臺灣高鐵聯盟,另一個是中華高鐵。臺灣高鐵聯盟打算採用歐洲標準,而中華高鐵打算採用日本標準。由於政治博弈和商業運作的結果,加上歐洲廠商的售後服務價格比較低,因而在第一輪較量中,採用歐洲標準的高鐵聯盟勝出,於是先按照歐洲標準搞起來。較量失敗的中華高鐵也隨之解散了。
  • 李保東: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全球治理的信任危機
    1月1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0年年會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論壇秘書長李保東,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很多挑戰,各方普遍對國際形勢感到很擔憂,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解決問題的出路在哪裡?
  • 臺灣華映公司破產 曾是全球第三大顯示器廠商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2日 消息:11月22日據《聯合晚報》消息,臺灣華映公司日前正式宣布破產,媒體稱華映公司今年8月和9月工資迄今未依約支付,共1842名員工被積欠工資約12億元新臺幣。
  • 殷琪:臺灣高鐵女王,金鄉殷氏女強人
    羅淑蕾指出,當初以殷琪為首的五大股東以「政府零出資」拿下臺灣高鐵的標案,結果現在賺飽了,政府卻成了最大的債務人,政府更要把這個爛攤子交給全民,怎麼可以讓這五大股東安全下莊?況且,對這五大股東來說,每人再出個200億不是問題,以富邦集團來說,可是臺灣首富的第二名,熱衷前進中國大陸投資,對於讓他們發跡的臺灣竟然是如此?
  • 「熱辣頭條」黃岡中院召開全市法院破產案件審判實務經驗交流座談會
    為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破產審判質效,黃岡中院於2020年12月11日召開全市法院破產案件審判實務經驗交流座談會。黃岡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詹光源,黃岡中院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主任、民一庭庭長詹德先,民二庭庭長姜亞平及各基層院分管破產業務的院領導,破產業務庭庭長參加了會議。
  • 被甩出最大經濟圈,民進黨當局即將面臨三大危機
    RCEP籤署後,只要再中止ECFA,那真會要了臺灣地區經濟的「命」。RCEP籤署後,臺灣地區在貿易出口、產業發展、企業競爭力等3方面將面臨危機,經濟會受到嚴重衝擊,也宣告民進黨當局「鮭魚返鄉」經濟計劃提前破產。
  • 當年臺灣選擇與日本合作修建高鐵,現在後悔死了,價格漲了兩倍半
    有前車之鑑,日本新幹線在全球第一個輸出的國家和地區是哪裡呢?是我國臺灣。從上世紀末開始,我國臺灣經濟發展了,臺灣政府當時就考慮要修建高鐵。當時本來想選擇的是歐盟方案,跟歐洲幾個國家都談好了,然而到最後準備定板的時候,李登輝有不同意見,李登輝說你看那個日本新幹線多棒,還安全幾十年沒問題。
  • 又一美企倒下,全球最大保健品公司破產!中企20億投資血本無歸?
    美國經濟深受疫情打擊,超過4400萬人面臨失業問題。然而,美國付出巨大代價,疫情卻沒有得到控制。目前,美國有36個州報告了新冠確診病例增加,其中10多個州的日新增病例數重新回到之前的水平,超12個州宣布暫停經濟重啟活動……疫情再度蔓延之下,美國破產潮洶湧湍急,日前又一家美國巨頭扛不住——宣告申請破產保護,這次還波及到中企。
  • 臺灣高鐵財改案未過走向當局收買股東將血本無歸
    原標題:臺灣高鐵財改案未過走向當局收買 股東將血本無歸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鐵財改案未過關,「交通部」已為因應高鐵破產走向當局收買做準備。根據高鐵局估算,所有高鐵股東都血本無歸。「交通部」預期3、4月,高鐵公司因特別股官司訴訟問題造成破產、違約,「交通部」必須依合約強制接管及收買。
  • 臺灣民代高鐵遺落300萬元現金引關注 檢方立案調查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籍「立委」陳明文在高鐵失而復得300萬元(新臺幣,下同)現金,嘉義地方檢察署6日表示,已依報紙報導剪報分他字案,將朝涉嫌違反「洗錢防制法」及財產來源不明等方向調查。  據聯合新聞網、今日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陳明文3日從嘉義搭高鐵前往臺北,下車時將裝有300萬元現金的行李箱遺忘車上,雖然之後找回,但現金來源及用途引發外界關注。
  • 臺灣高鐵增購案停滯不前 新火車被喊出「飛機價」 依賴日方成禍根
    臺灣本地媒體對於此事的獨家報導臺灣高鐵增購案停滯不前 新火車被喊出「飛機價」 依賴日方成禍根近日,臺灣地區媒體《上報》發布獨家消息,稱臺灣高鐵增購新車項目中,遭遇了日本企業給出了「)因此,致使新車增購事宜至今懸而未決,陷入兩難的境地。臺灣高鐵本欲全球採購,奈何西方廠商鎩羽而歸由於臺灣高鐵的運量在近年來顯著增長,去年(2019年)11月,臺鐵向世界各大廠商(大陸地區除外)發出邀標,準備增購12列新車,每列12輛編組。
  • 千禧bot詩人bot日常奇思bot……微博上的「機器人世界」你需要了解
    「千禧bot」誕生了。2018年下半年被公認為是bot井噴期,涵蓋各個細分領域,涉及各類奇思妙想的bot帳號陸續出現。如今,在微博搜索ID裡含「bot」的帳號,有接近28萬條結果。2017年下半年,出於運營者個人愛好或腦洞,一批bot開始在微博出現,根據特定主題收集投稿,按照統一格式發布,如詩人bot、日常奇思bot、戀愛bot以及靈魂吶喊bot等。2018年下半年,bot出現了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