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怎樣放鬆肩部

2021-02-22 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

☀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

taijiyunshui】來自班侯直系後人,做最好的太極拳藝及文化推廣。

傳統楊氏太極拳,健身、養生、娛心、益智。邯鄲市長興太極拳培訓中心歡迎您!

      那麼為什麼要松肩呢?為什麼太極拳有「沉肩墜肘」的動作要領呢?

      我們可以先做個試驗:面對一扇門,你一推門門沒開,這時候屋裡又有要緊的事,你下意識裡會怎樣做?拿肩膀去撞吧。為什麼手推不開的門拿肩膀撞就容易開呢?這是因為手是局部的力量,而肩膀用的是身體的力!而平常人的手用不上身體的力,因為肩和肘缺乏內部支撐,一較上勁兒關節就打軟!這些「松肩沉肘,肩撐肘橫,沉肩墜肘」所要求的要領就是加強肩和肘的內部支撐!如果肩膀松不下來,身體的勁力就不能達到手部。

      平常人沒有練過武術,身上肌肉是緊的,肩膀是端著的,這是很多年的生活習慣養成的。初學站樁的時候,為了保持架子,就會用肌肉力去對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時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會用肌肉的酸痛來提醒你身體的這些部位是緊的。站樁的目的就是放鬆這部分平常慣用的肌肉,調動你平時不用的肌肉去支撐你的樁架子。

       那麼應該如何練習放鬆肩部呢?

       從頸開始,肩部的放鬆和頭頸、腰背、手肘,以及胯部都有關係,所謂整勁兒,就是聯通到一起才能叫整。

        

      下顎略收,頸椎微微向後聳起,注意不要用力,這叫「虛靈頂勁」,將鎖骨向兩側平鋪微向下,與頸椎後領形成對稱,這一點很重要,大家還可以做個試驗:舉臂或踢腿,再用手觸摸鎖骨處,常人的鎖骨和其周圍的肌腱都會隨動作而上起,只要鎖骨上浮,就會出現聳肩和胸部發緊、氣向上浮的現象。如果有意識地保持其向兩側下降和鋪放,做動作就不會僵肩浮氣了。「平鎖」同「正頸」同時正確,才能形成上體和雙臂的對稱協調。

       手抱圓慢慢上抬,將手抬到腹部,做一個低式渾圓樁,保持住頸鎖對稱的要領。這個時候,將大椎上拔,背後靠,這個要領叫做「拔背」,同時,肩胛骨下降向兩側橫撐,與拔背形成對稱,這個是「含胸」和「撐肩」的動作要領。

        手抱圓繼續上抬,與此同時跨微微下坐。意念中兩肘部各有一根繩子吊著慢慢上抬(不是真抬,鎖骨的動作要領始終不變),隨著手的上抬和胯的下坐,你會發現肩膀徹底的松沉下去了。維持這個抱圓動作的所用的力量完全落到腰和背上。

明天精彩繼續.

※ 下拉屏幕可以參與文章評論 ※

溫馨提示:本平臺部分文章來源於網絡,原作者未知,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誠邀您把作品發給我們, 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世界很大,因太極,你我並不遙遠。

小編微信:syjh5566
投稿薦稿郵箱:964044938@qq.com

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

● 官網:www.yunshuiwang.com    

  或百度太極雲水網

● 太極拳招生,點擊本文左下 閱讀原文


邯鄲市長興太極拳培訓中心

鄧老師 電話(微信):135 0310 7065

孫老師 電話(微信):187 3106 0678

QQ :964044938     太極拳交流QQ群:  363232408


推薦微信公號:yunshuimingyi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可關注

歡迎關注

心美一切皆美

情深萬象皆深 

傾聽您內心的聲音

創造內外在皆美好富足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觸人如放電,太極拳的松功
    松功是太極拳練家終生追求,一世修煉的最高境界的功法。簡潔地說,松功是內外雙修,內求心神意念放鬆,神經安舒,頭腦清靜;先求心意松,而後肢體松,從腳到頂,腳、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關節鬆開,且節節貫串,舉動輕柔,頂上虛靈,周身全體不著力,形於手指,肢體肌膚乾淨?太極拳盤拳練功舉動必須輕靈,這是太極拳之特性。
  • 三角肌拉伸的3個動作,幫你放鬆肩部肌肉,讓鍛鍊效果更突出!
    小編由此推斷,可能是我們訓練強度較大,肩部力量跟不上所導致的。三角肌,是肩膀所有運動的原動肌。所以,想要肩部力量變強,我們就要進行一個三角肌的訓練。我們在經過三角肌訓練後,為了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會在結束動作的時候,給處於緊張的肩部肌肉進行放鬆,更好地促進肌肉的生長。一個充分的拉伸,會讓我們鍛鍊效果更加突出!那如何有針對性地對三角肌進行拉伸呢?
  • 《客廳挑戰賽》宋揚教您如何利用沙發放鬆肩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宋揚教您如何利用沙發放鬆肩部由北京體育廣播、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
  • 吳家太極拳傳人張逸康隨訪
    逸康老師很健談,我們聊他學拳的經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太極拳的歷史和典故,回答我們的各種問題,演示太極拳的勁法勁意等,他輕鬆幽默,娓娓道來。大家發現,聽老師講話,不但沒有強勢之感,似乎有種讓人特別舒服的氣場,你會被這種氣場深深吸引,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與世事的煩惱。這與老師深厚的文化修養老師與對傳統堅守和傳承,密不可分。
  • 楊氏太極拳之「慢」
    「慢」我最早關於楊氏太極拳「慢」的感覺應該是來自於和外家拳的對比,主要表現在套路練習時運動速度的差別。學拳之後對各家太極拳慢慢有了一些了解:楊、吳、武、孫等派太極拳以鬆柔為主外,陳式太極除了柔練的成份,兼有快慢相間、緩急相隨、抖彈發力、式猛勁剛的內容。其實在以鬆柔著稱的楊式太極拳中,楊班侯與楊少侯叔侄所傳。除了柔架子外,尚有躥蹦跳躍、式快架矮、哼哈發勁、疾彈剛爆的剛架子(也稱「快架」或「用架」),由此又生疑惑同是太極拳為何又有「快」「慢」的區別。
  • 超實用的肩部拉伸操,尤其適合老年人保護肩關節
    聳肩能夠放鬆肩部以及周圍肌肉,緩解肩部的不適,防止肌肉疲勞。十指交叉於胸前,兩手用力緩慢往前推。可以拉伸肩部以及上肢其他的肌肉等組織。也可以拉伸肩部以及上肢其他的肌肉等組織。雙手交替上舉呈爬牆狀,也可以站在牆壁面前,進行爬牆練習,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上肢儘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
  • 第950期:解讀太極拳「靈液」秘密
    解讀太極拳「靈液」秘密習練太極拳時,師父常常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練時全身放鬆,嘴微閉,舌抵上顎。」根據我多年來習練太極拳的體會來說,只要全身放鬆,面部七竅也會自然放鬆,意守丹田、回味舌根。假設我們一天能有2個小時的練習,在一分鐘內產生2到3次口水,按一分鐘兩次計算,兩小時可產生240次口水。「口水」也是我們常聽到的「瓊漿玉液」,在黃庭經裡叫「聖水」或「靈液」。依據科學的研究論斷,它含有二十多種礦物質,可潤喉養顏、消毒化疾、生精提神。
  • 石叔誠:彈鋼琴怎樣才算放鬆?
    「放鬆」這個字眼對學鋼琴的人可算是老生常談了。從初學開始就不停被老師要求的「放鬆」,到成名的鋼琴家在音樂會前自我要求的「放鬆」;從對肢體要求的「放鬆」,到對精神狀態要求的「放鬆」,「放鬆」二字幾乎無處不在。但是,為什麼要放鬆?哪兒要放鬆?什麼是放鬆?怎樣才算放鬆?……實在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不過因為本文是在談論鋼琴的演奏技術,就僅局限在有關肢體的範圍講講放鬆。
  • 練好太極拳的十大要領(一)
    練好太極拳的十大要領(一)太極拳功夫修養的十大要領,貫穿於整個太極拳實踐的全過程。當然,由於太極拳的種類和流派繁多,筆者所介紹的內容,僅是從自身所理解的角度進行的闡述,希望對學練各家各派太極拳的朋友有所啟發。
  • 太極拳是如何打人的?怎樣練?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多人都在宣揚太極拳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使很多習拳者深信不疑。這其實本來是宗師在講拳理,他講了很多很多,但是有人偏偏斷章取義,拎出了這麼幾個字,還大肆宣揚,把太極拳搞成了神話。接著就是一群人跟著練,沒練明白就出去跟人家打,用柔去克人家的剛,結果被人家打得鼻青臉腫,大罵太極拳不能實戰,純屬騙人。  那麼太極拳怎麼才能實戰呢?
  • 「太極拳怎樣練才能防病治病」?很多人都沒有明白!
    ,才真正感受到太極拳乃熔養生、藝術和技擊為一爐的高級武術運動,是一門科學藝術文化。通過多年的太極拳教學和身邊習練太極拳的人群反映了解,如果沒有通過老師正確規範的太極拳教學引導和反覆不斷地糾正其拳架,其對人身的養生治病等功效則大打折扣,甚至誤入歧途者也為數不少,這不得不引起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高度重視。習練太極拳主要是想達到強身和防身的目的。
  • 楊氏太極拳88式
  • 揭秘丨練太極拳時 如何把握太極拳的快慢相間
    我們看到的太極拳,都是極慢的揮舞著,許多人就認為「慢」就是太極拳的特色,但是有的時候,
  • 太極門的太極拳
    明代張三丰把九宮太極架的外架動作傳給後世,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太極拳,其內涵也已變為技擊強身為主,但現行太極推手和散打,還不具有道家九宮太極手的傳統技擊內涵。          傳統九宮手中,放鬆緊張的肌肉為第一度鬆弛,放鬆整個身體和頭腦為二度鬆弛,像第二度鬆弛中要求放鬆眼皮,因為人眼皮不停地眨動,從而一直是緊張的,放鬆這些肌肉後,它們反而顯得不舒服,總是盡力想回到以前熟悉的緊張狀態。當身體真正達到三弛九松後,你身體的軸心點會和天地氣場連成一線,做到動如抽絲,氣若車輪,腰似車軸,這時你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三才樁的練習。
  • 引體向上謹防肩部損傷
    ,一些戰友在引體向上訓練後出現了肩部損傷。為幫助戰友預防肩部訓練傷,金醫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充分熱身。引體向上主要用到臂力和腰腹力量,同時需要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共同參與。上肢骨骼肌中的肩帶肌在上拉過程中發力尤為明顯,如果熱身不充分,在肌肉沒有活動開的情況下受到猛烈刺激,就易造成肩部損傷。戰友們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前應充分熱身,喚醒頸部和肩部肌肉。選對握法。引體向上的握法有反握、正握和對握,考核時採用正握。
  • 太極拳的外靜和內靜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們☀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
  • 太極拳:「歪果仁」也是練家子
    >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也可能年過花甲才開始接觸↑ 2019年11月20日,一位老人在美國紐約的一所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練習太極拳。↑ 2018年4月19日,當時已經93歲的朵琳·海因德在美國紐約表演太極拳。
  • 陳式太極拳的技擊之道,秘密全在這裡!
    直至今日,陳式太極拳仍然保持著震足發力、竄蹦跳躍、剛柔相濟、蓄髮相變的傳統風貌,這為陳家溝太極拳所獨有。陳家太極拳尚巧不尚力。但不排除力量的鍛鍊,需要有強大的內功勢能作後盾,以適應推手較技、散手對抗。武術界有句名言「一力降十會,無力不成拳」,技擊中縱有千般技巧,沒有強大的內功勢能,也難以應對大力的襲擊。
  • 太極拳13要,現在提醒你還不晚
    比如一舉起你的手,便會感到肩部極度緊張,需要加以長久地注意才能糾正,才能鬆弛,當然兩肩為維持兩臂的上舉,肌肉的緊張是必然的,此處所謂鬆弛是指減少肩的緊張程度而言。第二部分在練時有意識使兩肩降下去,同時把兩肩的肱骨頭(即肩頭)向兩側伸展,有把肩部拉開之意。前者在骨膜靈活,後者能把筋鍵引長。不過,這非長久鍛鍊,不易收到效驗。聳肩是不良姿勢,具有這種不良姿勢的人,胸部緊束,會感到不舒服。
  • 太極拳慢練,私下裡傳授的秘密
    11慢練就是細練,細練能松透全身,松透全身就能適應太極拳的萬千變化,練成周身一家。太極拳緩慢的練習,能夠有效地規範自己的動作,體會拳架中豐富的內涵及精髓。如果動作練習的較快,許多細微動作、動作間的轉換與過渡等細節,就會一帶而過,會產生動作不到位或產生偏差。如想追求更高層次的太極拳便成為空談。慢練能體悟腰運轉中的各種變化。練拳時如果只手動而腰不動,就失去了太極拳之根,應該叫太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