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請陳維崧《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中國是武術大國,從古至今,多少的文人騷客都不惜筆墨留下了各種武俠詩詞,李白《俠客行》中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更是被後世津津樂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股武俠風突然颳了起來,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成了青年才俊的嚮往之地。
這股武俠風是武俠四大宗師掀起的,他們分別是: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金庸。四個人挑起整個武俠界大梁,不過時至今日,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耳熟能詳,其餘三位泰鬥的武俠小說很少有人翻拍,這又是為什麼呢? 四個人在武俠世界地位不一,梁羽生在評價自己在武俠創作地位時,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金庸。從他的話來看,開創武俠小說的潮流是他打下的。
梁羽生從1954年就開始創作武俠,他摒棄了傳統武俠的打打殺殺,而是將武俠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他曾經也是名震天下,《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是他經典之作。
梁羽生認為武俠小說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才是真正的目的,一個人可以不懂武功,但不能沒有俠氣,他一直都在堅守「寧可無武,不可無俠」,同時他寫武俠小說,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他的書包含了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相當複雜,但也真實。
古龍的小說知道的人就比較多,像是《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楚留香》、《流星蝴蝶劍》她的風格一直都在變,早期、中期、晚期都有不同的風格,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戲劇、推理、詩歌元素都帶入武俠,開創了一種古龍式武俠風。
溫瑞安在武俠上很有建樹,他又一次打破了其餘人的武俠小說,開創了一種新的武俠世界,他的武俠過於人物塑造上更加現實,人物的經歷十分沉重,這應該跟她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四大名捕》和《神相李布衣》可是佔據了武俠的一席之地。不過這兩本書不單單是純粹的武俠,還包含了懸疑,殺戮橋段。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目前來講翻拍的最多的,《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幾乎每個幾年就會翻拍一次,他的成就也是頗高,甚至還衍生出了「金學」,不過這也是一些文字工作者的笑談。
金庸的小說確實很受歡迎,他的寫文風格有梁羽生的嚴謹,有古龍的情懷,他是集大成者,而且論翻拍,要是看原著,梁羽生的文筆夾雜了太多歷史、文學,翻拍起來會非常複雜,溫瑞安也不太好改。
現在的翻拍基本上都會挑一下劇情簡單,受大眾歡迎的題材,而且翻拍都需要資本,一些小說沒有資本,根本拍不出原著的味道,比如一直受吐槽的大製作「鬥氣化馬」,若是大量翻拍梁羽生他們的作品,會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武俠世界,四個人各有所長,是否被搬上螢屏,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影響,他們只是將一個理想的武俠世界提供給了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