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武俠宗師,為何古老、梁羽生作品沒人翻拍,金庸的卻拍爛了?

2020-11-23 騰訊網

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請陳維崧《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中國是武術大國,從古至今,多少的文人騷客都不惜筆墨留下了各種武俠詩詞,李白《俠客行》中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更是被後世津津樂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股武俠風突然颳了起來,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成了青年才俊的嚮往之地。

這股武俠風是武俠四大宗師掀起的,他們分別是: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金庸。四個人挑起整個武俠界大梁,不過時至今日,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耳熟能詳,其餘三位泰鬥的武俠小說很少有人翻拍,這又是為什麼呢? 四個人在武俠世界地位不一,梁羽生在評價自己在武俠創作地位時,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金庸。從他的話來看,開創武俠小說的潮流是他打下的。

梁羽生從1954年就開始創作武俠,他摒棄了傳統武俠的打打殺殺,而是將武俠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他曾經也是名震天下,《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是他經典之作。

梁羽生認為武俠小說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才是真正的目的,一個人可以不懂武功,但不能沒有俠氣,他一直都在堅守「寧可無武,不可無俠」,同時他寫武俠小說,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他的書包含了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相當複雜,但也真實。

古龍的小說知道的人就比較多,像是《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楚留香》、《流星蝴蝶劍》她的風格一直都在變,早期、中期、晚期都有不同的風格,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戲劇、推理、詩歌元素都帶入武俠,開創了一種古龍式武俠風。

溫瑞安在武俠上很有建樹,他又一次打破了其餘人的武俠小說,開創了一種新的武俠世界,他的武俠過於人物塑造上更加現實,人物的經歷十分沉重,這應該跟她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四大名捕》和《神相李布衣》可是佔據了武俠的一席之地。不過這兩本書不單單是純粹的武俠,還包含了懸疑,殺戮橋段。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目前來講翻拍的最多的,《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幾乎每個幾年就會翻拍一次,他的成就也是頗高,甚至還衍生出了「金學」,不過這也是一些文字工作者的笑談。

金庸的小說確實很受歡迎,他的寫文風格有梁羽生的嚴謹,有古龍的情懷,他是集大成者,而且論翻拍,要是看原著,梁羽生的文筆夾雜了太多歷史、文學,翻拍起來會非常複雜,溫瑞安也不太好改。

現在的翻拍基本上都會挑一下劇情簡單,受大眾歡迎的題材,而且翻拍都需要資本,一些小說沒有資本,根本拍不出原著的味道,比如一直受吐槽的大製作「鬥氣化馬」,若是大量翻拍梁羽生他們的作品,會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武俠世界,四個人各有所長,是否被搬上螢屏,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影響,他們只是將一個理想的武俠世界提供給了每個人。

相關焦點

  • 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為何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尤其是武俠劇,比如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已經出現過7個版本,最受大家喜愛的應該是黃日華、翁美玲所出演的83版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十部作品可謂部部經典,每一部都被翻拍過多次。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算是與金庸同一時代的武俠小說家,在文學造詣上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 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為何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尤其是武俠劇,比如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已經出現過7個版本,最受大家喜愛的應該是黃日華、翁美玲所出演的83版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十部作品可謂部部經典,每一部都被翻拍過多次。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算是與金庸同一時代的武俠小說家,在文學造詣上各有千秋,不分伯仲。書中的江湖豪情曾是填滿了許多人年輕時的夢,也影響了許多人,相比之下,翻拍劇卻少了一半多。
  • 為何金庸劇快被拍爛了,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作品卻沒人翻拍?
    其中以金庸老前輩的作品居多,《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更是經過了多次的翻拍,每一個版本除了演員在改變劇情上大都相同,但是每一次的播放量都驚人,金庸老先生的好多作品都被翻拍得快爛了,而古龍、溫瑞安和梁羽生的作品很多都是較老的版本,很多沒有沒有被翻拍。
  • 金庸劇都快拍爛了,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為何幾乎無人翻拍?
    01今天,武俠小說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一個大類,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雪中悍刀行》等作品甚至被書友們捧上了神壇,將其與武俠四大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的作品相比肩。而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當年,無疑這四位武俠小說宗師級人物的作品就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經典。
  • 金庸劇拍得快爛了,為何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不見翻拍?
    這是很多人內心的真實寫照,我們都幻想自己的武功高強的大俠,我們都幻想自己能逍遙自在的活著。 中國的武俠小說是很多人的心頭愛,金庸、古龍、溫瑞安以及梁羽生的筆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英雄好漢,在他們的筆下我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我們也都夢想著成為現實中的那個角色。
  • 為什麼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不見翻拍?
    自從古龍、梁羽生、黃易、金庸相繼離世,就剩下溫瑞安僅存獨苗一根,想問問武俠創作格局怎麼說變天就變天了呢,粗製濫造的網絡文學反而盛行,水軍泛濫,粉絲私鬥
  • 金庸武俠劇越翻拍越爛,大陸劇組到底比香港TVB差在哪裡?
    在中國武俠小說界有三大宗師古龍、梁羽生、金庸三人中,金庸的小說是被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一本書都已經多次被改編拍攝成武俠劇。金庸武俠翻拍的越來越爛,張一山《鹿鼎記》評分刷新底線2014年陳妍希、陳曉版本的《神鵰俠侶》,不僅場面不夠精彩,作為劇中的靈魂人物,陳妍希圓潤的造型被吐槽是「小籠包」,毀了小龍女的形象。
  • 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世界
    》,目的是為了回應《海光文藝》在同年1月刊發的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論》。梁羽生其人,不只是寫武俠小說的大家,在評論武俠小說方面,那也是名副其實的大家。畢竟人家是熟讀還珠樓主、宮白羽的武俠鐵粉,又是《大公報》記者出身,可謂是既吃過豬肉,又見過豬跑的,就寫武俠小說評論這樣的小事,對梁羽生而言,那自然是不在話下。
  • 金庸古龍梁羽生,3位武俠宗師的3本冷門小說,誰更勝一籌呢?
    大家都知道,金庸、古龍、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三大宗師,代表了武俠小說的最高水平。不過,這三位宗師的水平,誰高誰低,還是有不少爭議的。
  • 又見武俠翻拍!這次不是金庸古龍,而是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
    在9月份的網劇備案中,可以看到梁羽生的武俠巨著《雲海玉弓緣》要被翻拍了! 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拍過多個影視版本,電視劇有84版和02版。 84版由亞洲電視出品,曾偉權、馬敏兒等主演,這版沒有在內地電視臺播出過,看過的人估計應該不多。
  • 武俠小說推薦: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全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後臺回復「武俠」獲取電子書資源1.金庸作品全集(新修版全
  • 梁羽生的小說翻拍成影視劇,為何都會被改動得面目全非?
    金庸的小說影視化也多,有些情節也會被重新解讀改編,但主線故事都不會改。可為何梁羽生的作品一旦影視化,改動卻都如此之大呢?結合對梁羽生小說的粗淺認識,還有對相關影視劇的觀感,羽菱君個人認為這裡面很多改動,其實都是影視劇創作者們的無奈之舉。一、梁羽生的小說影視化,幾乎都存在特大改動的現象。對於梁羽生的小說,羽菱君首次接觸是《白髮魔女傳》,當年看張智霖版的電視劇,隨之就買了這部小說來看。
  • 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金句頻出,展現百味人生
    武俠時代 金庸、古龍、梁羽生被稱為中國的三大武俠宗師,他們寫的小說風格迥異,但是無一例外都是開山鼻祖,在那個精神匱乏的年代,這三位大師開創了一個武俠時代,甚至於武俠小說這個名詞都是因他們而誕生的。
  • 為何金庸射鵰三部一直被翻拍,卻沒人願意翻拍《雲海玉弓緣》呢?
    雲海玉弓緣,以我的觀點,應該是梁羽生老師作品,排名在前三之內。這裡面,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感情,以及旖旎的風光,或者是奇異驚險的旅程,都非常經典。但所有拍的電視劇,都是小製作,根本無法拍出作品的原貌,加上導演對原著的取捨角度不同,所以真的不能吸引太多的觀眾。
  • 金庸、梁羽生締造的武俠世界,為啥都不以秦朝為背景?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再來個英雄救美名揚天下,有多少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武俠夢。談及武俠必先想起金庸,梁羽生等前輩,是他們締造了半個武俠世界。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梁羽生「《萍蹤俠影》、《白髮魔女》、《七劍下天山》等,他們二人從廟堂到江湖,從唐寫到清,以史為鑑,故事合縱連橫。縱觀金庸梁羽生所有作品,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故事背景,涉及明清元宋以此成遞減形式,清朝最多再往前至多寫到唐,秦漢末年都不曾有。
  • 梁羽生比肩金庸和古龍,欣賞他這10句名言,了解他的武俠世界
    提到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可能你會脫口而出兩位:金庸,古龍,而另外兩位則是梁羽生和溫瑞安。1924年3月22日,梁羽生出生,今天是他96歲誕辰,讓我們用他武俠世界裡的10句名句,來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武俠小說家吧!
  • 翻拍!這次不是金庸古龍,而是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
    在9月份的網劇備案中,可以看到梁羽生的武俠巨著《雲海玉弓緣》要被翻拍了!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拍過多個影視版本,電視劇有84版和02版。84版由亞洲電視出品,曾偉權、馬敏兒等主演,這版沒有在內地電視臺播出過,看過的人估計應該不多。
  • 閒話武俠故事,金庸、梁羽生的「恩怨」人生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新晚報》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報,竟還藏著另一位大神——梁羽生的好友兼同事查良鏞,當梁羽生將《龍虎鬥京華》的續集都寫完了,報刊上武俠專欄一時無以為繼,主編想起報社裡還有查良鏞這麼個大才子,他幾乎磨破了嘴皮子,這位査先生才慢悠悠的動起筆來。
  • 金庸的俠之大者,古龍的人在江湖。後來人再難企及,武俠已死
    每個男人心中都曾有一個武俠夢,武俠也是成人的童話,我們都曾幻想過自己是「武俠小說」小說裡擁有「絕世武功」的人,在那個世界裡我們」仗劍天涯」行俠仗義,武俠的幻想滿足和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江湖行》—唐代詩人黃易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 為什麼金庸射鵰三部一直被翻拍,卻沒什麼人拍《雲海玉弓緣》?
    ⦿普羅大眾的閱讀能力以中下居多,好作品沉灰 和橄欖形的經濟體一樣,中產階級佔大部分,極度貧窮和富裕的人都是越來越佔比小。梁羽生的文學藝術造詣高,人物塑造太深沉了,導致讀者群反而沒有金庸、古龍的讀者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