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劇越翻拍越爛,大陸劇組到底比香港TVB差在哪裡?

2020-11-19 小海娛計


在中國武俠小說界有三大宗師古龍、梁羽生、金庸三人中,金庸的小說是被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一本書都已經多次被改編拍攝成武俠劇。

其中最經典的版本當屬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陳小春版《鹿鼎記》等

自從這些經典的版本播出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導演會把這些武俠劇翻拍一遍,觀眾已經記不清看了多少個版本的喬峰、韋小寶、郭靖。


而毫無意外的是,翻拍的作品大多數口碑撲街,和老版本質量相差甚遠,淹沒在觀眾的口水中。

金庸武俠翻拍的越來越爛,張一山《鹿鼎記》評分刷新底線


2014年陳妍希、陳曉版本的《神鵰俠侶》,不僅場面不夠精彩,作為劇中的靈魂人物,陳妍希圓潤的造型被吐槽是「小籠包」,毀了小龍女的形象。


2019年曾舜晞、陳玉琪、祝緒丹版本《倚天屠龍記》更是對原著進行了不少改動,張翠山在山崖上寫字這麼精彩的戲,竟然改成了拍地板!實在讓人無法理解。還漏掉了很多精彩的劇情,讓網友很不滿意。


2018版丁冠森、薛昊婧、丁禹兮主演的《新笑傲江湖》,簡直可以說是讓觀眾「笑掉大牙」,令狐衝和任盈盈和原劇人物契合度太低,而編劇更是把兩人放棄,愣是把東方不敗改成了女一的人設,還愛上了五毒教主藍鳳凰,十分的詭異。


這部魔改的《新笑傲江湖》在當時某瓣上的評分僅僅有2.6分,成為了金庸小說改編武俠劇最低分。

而就在近日,這個記錄將要被張一山版本《鹿鼎記》刷新了。由馬進執導,張一山,唐藝昕主演的新《鹿鼎記》上線,前幾集就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劇情跳躍不連貫,對原著改動太大,雙兒遲遲不上線。

更讓人受不了的是,張一山浮誇的演技勸退了不少觀眾,有網友吐槽,張一山成功把韋小寶演成了一隻沒栓繩子的猴子,齜牙咧嘴。


實際上,不僅張一山一個人,劇中大部分演員表情都很浮誇,動作、語速緩慢,在一起簡直就是在演舞臺劇。這部劇的評分也始終保持著2.5分左右,可以說是刷新了金庸武俠劇分數最低分數。


翻拍再難出經典,大陸和香港TVB差距在哪裡?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在所有金庸武俠劇的版本中,還是以香港TVB拍攝經典最多,臺灣版本的《倚天屠龍記》也不錯。

而大陸翻拍的比較好的有黃曉明、劉亦菲版《神鵰俠侶》(及格),也拍出過8.3分胡軍、林志穎版的《天龍八部》但這兩版本都已經是十幾年前,雖然評分不低,但也沒能達到TVB經典版本的質量。

那麼這些年,拍攝的機器越來越好,技術越來越先進,演員們的片酬更是高得離譜,投資越來越大,為何拍不出當年的味道了,大陸和TVB的差距在哪?


首先從選角上說,當年港片對演員的選擇很嚴苛,演員大都是香港無線的科班演員。而注重演技是選角的一個方面,劇組還很注重演員本身和角色的契合度,從演員的形象,言談舉止層層把關。


當年拍攝器材雖然簡陋,特效技術也不高,而且因為香港地方小,外景有限,搭建了很多不精緻的假山,假瀑布做背景,但是,現在觀眾再看起來依然不會跳戲,完全被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吸引。


香港製作團隊認真到什麼程度,任何一部武俠劇的BGM、插曲、主題曲都費心費力精心打造,《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難念的經》、《神話情話》,首首都是經典。


反觀現在大陸很多翻拍的製作團隊,不從作品質量上下功夫,而是花重金想方設法地請一些流量巨大明星來擔當主演,而忽略了這些流量明星的演技是硬傷。


而還有一部分演員是帶資進組,投資商要求給誰加戲就給誰加戲,導演的話語權會大打折扣。長此以往,不再會有用心的導演,留下來的是不用心的導演和沒演技的明星,拍攝出來的當然都是爛片。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這和許多觀眾只看愛豆,不看演技的扭曲審美有關。

投資方為何仍樂此不疲地拍金庸的武俠劇?


實際上,所有投資人都知道拍攝金庸的武俠劇的風險極大,有許許多多的經典版本在前,後面想要超越十分困難。那麼為何這些製片、導演們還非要翻拍呢?


  • 金庸武俠劇自帶流量


在國內金庸小說的書迷很多,而金庸武俠劇的粉絲群體更是龐大,觀眾基礎十分的好,所以翻拍金庸劇,省下了很多的宣傳,自帶熱點。


因為大家對金庸武俠的熱愛,只要有新劇開播,都會前去捧個場,即使不抱太大希望,也要去看個前幾集,萬一有出彩之處呢!


  • 故事精彩,容易改編

金庸的武俠劇,故有完整的體系,而且十分精彩,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故事都是依託於歷史,加上金庸的對故事寫作細膩,甚至一招一式都交代清楚,改編起來很容易。


反觀古龍小說天馬行空,以及梁羽生小說「以俠勝武」不喜歡打來打去,所以金庸的小說自然得到了製作方的偏愛。



  • 資本的需要,力捧新人


首先,很多投資方之所以選擇拍攝金庸武俠劇,是看到了巨大的流量,所以不管劇拍的爛還是不爛,他們知道,觀眾的討論度都會很高,即便是挨罵他們也喜歡,畢竟他們需要的是流量。


其次,很多投資人拍戲,就是奔著培養自家藝人去的,比如此前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陳曉版的《笑傲江湖》,其中有很多演員都是於正旗下的藝人。說白了就是為了利用金庸劇的流量來捧紅演員。

拍好了演員被誇是一種紅,拍爛了演員被罵,也是一種黑紅,黑紅也是他們需要的只要是紅了就行。


這有點像此前蔡徐坤的經歷,黑著黑著就紅了,而在最近爆紅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陳宥維,何昶希都是走的這個黑紅路線。

基於以上原因,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版本的金庸劇被翻拍。比如目前尚未播出的有毛曉慧版本的《神鵰俠侶》,楊祐寧、文詠珊版本的《天龍八部》。除此之外,還有王晶執導的林峰、文詠珊主演的電影《倚天屠龍記》。


這幾部影視劇能否讓大家滿意呢?拭目以待。實際上,小海很期待未來的導演能翻拍出一部超越經典的武俠劇,因為如今的螢屏上已經很少再有經典的武俠劇,甚至連很多歷史劇,戰爭劇都變成了披著歷史、戰爭外衣的「偶像劇言情劇」罷了。

相關焦點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這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總在翻拍的金庸劇,為什麼越來越差了?01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從上世紀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開始逐漸影視化。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 翻拍不斷,卻越拍越爛?
    2018年《新笑傲江湖》才剛剛創下2.5的最低分歷史,轉眼兩年過去,新翻拍的《鹿鼎記》也朝著3分以下快速俯衝。這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總在翻拍的金庸劇,為什麼越來越差了?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
  • 為何經典翻拍越拍越差?
    【為何經典翻拍越拍越差?】先是《雷霆戰將》被批後停播,後是張一山版《鹿鼎記》被網友打差評至2.6分。近年來,經典翻拍劇頻頻僕街,其中武俠劇、神話劇、偶像劇尤為常見。在很多翻拍劇中,不管是演員、服化道還是外景、畫質都更上一層樓,然而成片質量卻不如人意。成功的翻拍,是用當下的話語詮釋經典的新內涵,讓經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而當下很多翻拍,卻是打著情懷的幌子消費經典、賺快錢。
  • 今日盤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
    導語:已經翻拍了九次的《封神榜》,為何越拍越爛?這兩天,網上有不少人討論最新一版的《封神演義2019》,認為該劇劇情胡編亂造,服化道也是一言難盡,在當今影視行業翻拍泛濫成風,這類影視劇寧願少一部也不要多一部。其實封神榜作為中國古代經典的神話故事系列,幾十年來一直在被影視化。
  • 金庸作品特點之一:越長越優秀
    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還有六部雖然也屬於長篇,但是整體水平無法跟前面六部相提並論,不過由於是金庸作品,也比較受人推崇,翻拍影視劇的次數雖然沒有那麼多,但起碼都有幾次,影響力比前面六部就要小了許多。分別是《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書劍恩仇錄》《碧血劍》《俠客行》《連城訣》。
  • 新版《鹿鼎記》引爭議,當下還有必要翻拍金庸武俠劇嗎?
    >幾乎每一次出現新版金庸劇時,都會引發觀眾對老版的回憶。>經典版的金庸武俠劇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明知新版很難超越時代經典,為何還要翻拍?在如今仙俠當道、武俠式微的環境下,還有翻拍金庸武俠的必要嘛?
  • 為什麼TVB拍攝的金庸武俠劇比大陸翻拍的強那麼多?
    本文近4279字,16張圖片,6張動圖,7首樂曲,金庸迷必讀!       最近有網友發現一個現象:TVB拍攝的金庸武俠劇在豆瓣的評分幾乎部部比大陸翻拍的高。言歸正傳,再往前看,83《射鵰》是永恆的經典,83劉德華版《神鵰》則得到了金庸先生本人的肯定,89梁朝偉版的《俠客行》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部。大陸翻拍的金庸武俠劇被公認為最好的只有兩部——94年黃海冰版的《書劍恩仇錄》和04吳樾舒暢版的《連城訣》,這還要感謝TVB這邊在80年代後就沒翻拍過這兩部劇。
  • TVB金庸武俠劇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分析
    (一)TVB金庸劇的發展歷程在香港武俠劇的發展歷程中,無疑以TVB出品的金庸武俠劇最具有影響力以及代表性。1976年,由鄭少秋主演的《書劍恩仇錄》是無線第一部改編的金庸作品。隨後,無線也接連推出了《倚天屠龍記》等劇,但當時的TVB金庸劇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製作也相對粗糙,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
  • 金庸唯一一部沒被翻拍的武俠劇,女配太美,至今無人挑戰
    對於金庸先生的經典著作,被拍成了電視劇之後,那就是出現了一系列的翻拍作品。別的不說,就是差才播完不久的新版《倚天屠龍記》就已經令人大跌眼鏡了。本以為新版的《倚天屠龍記》會再一次毀經典,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部大膽啟用新人演員主演的作品,最後竟然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收視率。
  • 《越女劍》:一部期待被翻拍的金庸劇,女主角是動作女星李賽鳳
    金庸先生筆下的作品,很多都被多次翻拍成影視劇,比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笑傲江湖》等,至今都是備受導演翻拍的作品,當然,也有翻拍過一次就沒有繼續再拍的,比如《越女劍》。
  • 金庸又有兩部武俠劇被翻拍,看清演員陣容後,網友:建議不要播
    最近張一山主演的新版的《鹿鼎記》真的站在了風口浪尖呢,畢竟大家都知道翻拍劇一般都是會受到爭議的,但是新版的《鹿鼎記》真的是歷史最低分了,剛播出就受到了很多的差評。 而且豆瓣評分也是非常的低,大家真的也沒想到居然可以那麼的失敗,畢竟翻拍作品有這樣的結果也是不意外,畢竟失敗的翻拍作真的太多了。
  • 越拍越差,越差越拍,「翻拍劇」為何成為影視泥潭?
    經典翻拍劇為什麼會越拍越差呢這當然就離不開情懷這兩個字了,翻拍的作品打著翻拍老版經典的旗號,拍出來的卻不是經典。,可是現在的翻拍劇根本就不一樣,觀眾朋友們怎麼可能會買帳呢!不僅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現在的翻拍劇好像已經成為了推出小鮮肉的一個重要方式,每一部的翻拍劇幾乎都是由那些剛剛出道,沒什麼演戲經驗的偶像演員來演的。
  • 金庸《越女劍》為何是唯一一部從未被翻拍過的劇?選角太難選
    從金庸的第一部作品《射鵰英雄傳》被改編成為電影之後,他的所有小說一下子爆發了 難以想像的熱度,使得兩岸三地所有導演都以各種形式將它們搬上熒幕。 講到電影,那么九十年代的香港武俠電影,《東方不敗》和《笑傲江湖》是實打實的扛鼎之作。而電視劇方面,則要數香港無線拍攝的83版《射鵰英雄傳》為最熱門劇了。
  • 只有TVB才最懂金庸?還是TVB的金庸武俠劇最受觀眾最喜愛?
    雖然說,陳小春這版鹿鼎記可謂是童年回憶 好是好,不過這分數其實有點虛高了 不過這個也反應了一個現象,當年TVB在這類金庸的武俠劇改編上 雖然沒有大場面,道具簡陋 服裝還有點在幾個劇裡重複使用
  • 《鹿鼎記》撲街後,兩部翻拍武俠劇躍躍欲試,好了傷疤忘了疼?
    這年頭,翻拍經典基本上沒有幾部能夠成功的,大部分都是以撲街告終,然而這並不沒有阻擋製片方繼續毀經典,包括金庸武俠劇在內的許多經典劇,都免不了被翻拍的命運。前不久的新版《亮劍》播出一半就被下架了,最近又傳出《仙劍奇俠傳1》要被翻拍了,看來無論多經典的劇,都要歷經被翻拍的「磨難」。
  • 為何金庸劇快被拍爛了,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作品卻沒人翻拍?
    其中以金庸老前輩的作品居多,《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更是經過了多次的翻拍,每一個版本除了演員在改變劇情上大都相同,但是每一次的播放量都驚人,金庸老先生的好多作品都被翻拍得快爛了,而古龍、溫瑞安和梁羽生的作品很多都是較老的版本,很多沒有沒有被翻拍。
  • 《大俠霍元甲》之後,兩部金庸武俠劇將登陸央視,網友:全是爛片
    《大俠霍元甲》還在熱播,又有兩部經典翻拍劇將在央視播出,它們就是金庸經典武俠劇《天龍八部》和《新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作為金庸筆下的經典武俠小說,自問世以來就深受國人喜愛,這兩部經典小說更是多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同樣深受觀眾青睞。
  • 觀眾不買帳、播出即僕街 經典翻拍劇為何越拍越差?
    然而事實是,爛劇就這樣一個一個誕生了。張一山版《鹿鼎記》並非是最差的翻拍劇,它前面還有2.3分的2018版《尋秦記》。它也並非是最差的金庸武俠翻拍劇,至少主創還想有所創新,改編成喜劇風格,只是最後跑偏了。
  • 觀眾不買帳、播出即僕街 經典翻拍劇為何越拍越差?
    短短幾天,國產經典翻拍劇又增加了兩個失敗案例。豆瓣截圖當然,觀眾們對這種翻拍劇的僕街已經不再大驚小怪,頂多會發出「辣眼睛」的無力哀嘆,以及對全體主創智商的懷疑——珠玉在前,照搬原作也不該拍成這樣啊。然而事實是,爛劇就這樣一個一個誕生了。張一山版《鹿鼎記》並非是最差的翻拍劇,它前面還有2.3分的2018版《尋秦記》。
  • 《鹿鼎記》翻拍周期,最長間隔8年最短2年,其他金庸武俠劇呢?
    金庸武俠劇都是優質IP,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拿出來翻拍,這中間的間隔有多長呢? 《鹿鼎記》最初在港臺很流行,TVB在1984年將《鹿鼎記》影視化,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等人參演,當年的關注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