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值得背誦!

2022-01-30 呼嚕詩文藝術公社
期待您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我!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在臨沂。

在《孫子兵法》中,既有「用兵之法,全勝為上」這樣的軍事謀略;也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樣膾炙人口的指揮名言;更有「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樣的做事智慧。今天,小編擇選其中最經典的十句,和大家一起來品讀欣賞。

1、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這是孫子兵法《虛實篇》中的內容。本人認為是最經典的名句。故把他排在第一位。曹操曰: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其實,這句話的含義遠遠不止這些。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時刻冷靜科學地分析當前的局面,對局面的微妙變化都應當了如指掌。


只有根據局面的變化而不斷改善應對方式才是最好的策略。這個精神在戰術層面上顯得更為重要。不管是商戰,還是兵戰;不管是交友、還是創業;不管是競技,還是談判。時刻保持對局面的透徹分析和針對性的應對是每個決策和行動者必備的素養。


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句出自第三篇《謀攻篇》曹操曰:未戰而敵自屈服。把他放在第二位是有道理的。這樣的思想對於戰爭的理念達到了一個頂峰層次。不管什麼鬥爭,全面勝利都不是最好的結果。只有不戰而使對方心悅誠服,才是最佳效果。這是戰略層次的頂點,也是老子某些思想的典範。在商戰、交友、及競技中,實際上強調的就是徵服對方的心,讓對方心誠、心服到骨子裡。這種效果自然是最高境界了。


3、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本句出自第五篇《勢篇》。之所以把他排在第三位,。是因為後來唐太宗與李衛公問對。專門對孫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做了探討,而且水平極高,把『正』『奇』的辯證關係闡述的相當透徹,指出了有時看似「正」實質卻是「奇」,有時看似「奇」他卻是「正」,「正」可以轉化為「奇」,「奇」可以轉化為「正」。


「奇正相變,循環無窮」,歸結到一點,孫武所謂形人而我無形,此乃奇正之極致。雖然用兵在於出其不意,但在預備階段卻應該「教正不教奇」。可見李靖對於兵法之變,諳熟於胸,難怪他一生能有戰無敗吶!「教正不教奇」,也正是我們事業和學業應當堅守的道理,只有「正」通者才能出「奇」也。

4、知彼知已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已,每戰必殆。


本句可以說是普通大眾最熟悉的名句了。也是出自《謀攻篇》,其名聲雖大,但是也只能排在第四位。核心就是要求鬥爭者要通曉敵我情況。這是對情報、資料的高要求。當然,這也是非常正確的。


記得毛澤東在長徵過程中,總是能夠躲過蔣介石的包圍圈,就是紅軍的諜報人員水平很高,能夠準確破譯敵方的密碼,從而使毛澤東準確掌握情報,進而為我軍制定最好的戰略戰術方案。如果不知情,可能就要出現錯誤的判斷。事實上,毛澤東遵義會議不久就吃過對敵人兵力判斷錯誤的虧。所以,情況不明,切忌決策。當今社會處在資訊時代,對對手的研究,了解也是極為重要的。


5、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這是兵法中第一篇《計篇》的名句。攻擊對方的方式,既要找到對方沒有物質準備的地方,更要找到沒有心理準備的地方。如果二者都能找到,必然有豐碩的成果。所以不但要研究對方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要研究和推測對方的精神條件,也就是對方的策略、戰術、方案。只有在這些策略、戰術、方案中找到對方沒有顧及到的地方,鬥爭勝利的可能性才更大。這個名言從反方向思考就是自己要準備充分,考慮周全才不會被對方攻擊。

6、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這是兵貴神速的理念。是第二篇《作戰篇》。即作戰只求勝利,作戰久了會挫傷戰士士氣,進攻敵人的城池也會缺乏戰力,國家的經濟也會受到巨大的消耗,其他國家也會趁虛而入。所以為求用兵精巧而進軍緩慢,最終勝利的戰例,從來沒有聽說過。


二戰初,德國憑藉閃電戰所向披靡,橫掃當世號稱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侵略蘇聯前期,也是進軍神速,但是進入蘇聯腹地後,卻由於戰線拉的過長而陷入持久戰並最終導致了戰事的逆轉。


同樣在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指揮官南雲忠為了讓攻擊美國艦隊的轟炸機有戰鬥機的掩護,而讓整個航空戰隊推遲了5分鐘出發。而恰恰在這5分鐘裡,美國的俯衝轟炸機趁虛而入,一舉擊沉日本3艘航空母艦,徹底扭轉了戰局。


7、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本句出自第四《軍形篇》。這是一個辯證的勝敗關。孫子提出要戰就要先做到自己不可戰勝,同時等待和尋找戰勝敵人的機會。所以說,不可戰勝,主要看自己做到沒有;要勝敵人,主要看敵人是否有破綻。所以,勝負是可以知曉和判斷的,但是不能強求。這個觀點實際上很有現實意義。


很多人出於熱情,做了不少勉強而為之的事情,結果失敗。記得毛澤東在劉鄧大軍東渡黃河遇到困境的時刻,他並沒有指示劉鄧大軍勇猛殺敵,而是指示「生存第一、勝利第一。」可見,他把自己軍隊的生存和不失敗放在多麼重要的位置。

8、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本句出自《形篇》。這個勝兵,是指處於勝利地位的軍隊還是能夠取得勝利的軍隊,看來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二者皆有。其意思大致就是「勝兵」之軍隊通過先製造勝利的態勢然後向敵人挑戰展開進攻;「敗兵」之軍隊被迫先行作戰然後設法謀求勝利的態勢轉向防守。


關於「修道而保法」的理解,曹操說的還是很正確。先修不可勝之道,而再保法度,從商戰、交友、競技角度看就是要堅守一些不敗的原則,錘鍊一些實用的禮數和方法。



9、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慍用戰;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


本句出自第十二篇《火攻篇》。這是典型的告誡「感情用事」者的經典名句。由此可以看出,以利為動,是孫子重戰慎戰思想的核心,是《孫子》對待戰爭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思想。孫子從戰爭的嚴酷性和可能引起的後果出發,站在現實主義的立場上,本著安國全軍的根本目的,以軍事家應有的理智和應負的責任,提出上述重戰、慎戰、備戰的理論。


顯然,這是一種冷靜、理智、現實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才能避免盲目好戰和窮兵黷武,把國家和人民拖入災難的深淵,也可以避免一味反戰,寢兵偃武,使國家和人民喪失警惕,受禍於猝然之變。在孫武看來安定國家、保全軍隊是戰爭最根本的目的,一切都要圍繞著這個中心進行。


因此,戰爭的最大效益莫過於安國強軍。對於這個重大的問題,君主和將領必須慎重處置。孫子的這種既慎戰又重戰的理論,受到歷代兵家的重視,成為一切「善戰者」必備的品格和條件,至今仍有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同樣在商戰、交友、競技中都應當切記這個道理。


10、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裡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這一句出自第十一篇《九地篇》。指揮作戰的事,在於假裝順從敵人的意圖,讓他得志鬆懈,然後悄悄集中兵力,朝著一個方向,一舉擊之,則長驅千裡,擒敵殺將,這就是巧妙能成事。


決定戰爭行動之後,就要封鎖關口,銷毀通行符證,禁止兩邊百姓往來,也不許敵國使者進入。這樣防止軍情洩露,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的情況。

(以上圖文引用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字字珠璣,值得珍藏!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字字珠璣,值得珍藏!一、將者不可以不義,不義則不嚴,不嚴則不威,不威則卒弗死。故義者,兵之首也。——《孫子兵法·將義》作為將領,不可以不正義,如果不能夠公平正義,就不能夠嚴格要求軍隊。不能夠嚴格要求軍隊,就不能夠在軍中樹立威信,將領沒有威信,這樣士兵便不能夠拼死效命。因此為將者公平正義,是帶兵的首要條件。
  • 《孫子兵法》十句經典名言
    來源:學習榜《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春秋末孫武著,今存13篇,其內容博大精深
  • 《孫子兵法》裡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智慧!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春秋末孫武著,今存13篇,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謂的將領,就是指將帥的才智,獎懲有信用,關愛士兵,勇敢無畏,嚴明軍紀。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權:權衡。所謂的勢,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 《孫子兵法》裡的經典名言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謂的將領,就是指將帥的才智,獎懲有信用,關愛士兵,勇敢無畏,嚴明軍紀。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權:權衡。所謂的勢,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
  • 《孫子兵法》牛在哪?10句話告訴你!
    ,出其不意」這樣膾炙人口的名言;還是一部指點做人做事的參考書,有「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樣的做事方法。《孫子兵法·虛實篇》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由這幾句派生出來的聲東擊西、指南打北等戰術,都是以假象迷惑敵人,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孫子兵法·計篇》 實:敵人力量充實。備:防備。這幾句大意是:對敵人要以小利誘惑他,使他上鉤;要擾亂敵人,趁機戰而勝之;當敵人實力雄厚時,要防備他可能進攻自己;當敵人力量強大時,就要避其鋒芒,保存實力。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文化界推崇孫子文化大有人在
    中新網蘇州2月10日電(記者 韓勝寶)美國文化界中對孫子推崇備至者大有人在。美國著名的亞洲家世小說家詹姆斯·克拉維爾在為美國出版的一本《孫子兵法》英譯本所寫的前言中,就有這樣一段熱情洋溢而又充滿風趣的話:「所有的現役官兵,所有的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員,所有的高中和大學學生都要把《孫子兵法》作為必讀材料。」
  • 《孫子兵法》中的 10 大人生啟示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火了!
  • 原創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原創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原標題: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他們介紹說,香港工商界、出版界、影視界,包括演藝圈的不少名人都喜歡《孫子兵法》,最突出的當屬列入「香港十大名人」的劉德華、李嘉誠、成龍和金庸,把孫子文化演繹的多姿多彩。  華仔有感話兵法  排名香港十大名人第一位的劉德華,是對中國文化認知度很高的歌星。
  • 我的世界:5句老玩家都知道的名言,最後一句是經典
    總之在MC這款遊戲中,幹什麼的都有,久而久之就造就了各種名言,其中有很多都堪稱是經典。小編就拉一一盤點一下。想致富,先擼樹在mc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想致富,先擼樹」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想要發財,就需要先擼樹。
  • 莎士比亞關於愛情的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收藏,讀懂了受益終生
    莎士比亞是英國的大文豪,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的戲劇,然而這些戲劇,也大多以愛情為主,尤其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是成為了愛情經典。然而在莎士比亞在這些經典的愛情戲劇裡,還有許多愛情名言,只要讀懂了這些愛情名言,那麼也就懂得了怎麼去愛。下面就來盤點,莎士比亞的愛情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收藏,讀懂了可以說是受益終生。
  • 讀《孫子兵法》心得分享
    《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軍事經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輝的哲學著作,是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貴的遺產。每一篇給我的感受都不太一樣,每篇都會讓我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和一些做人的常識。我覺得《孫子兵法》講的不僅僅是單一的軍事,還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正確的為人處事的態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孫子兵法》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參考!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是大浪淘沙餘下的經典,若干年來,不論是徵戰沙場的將相,還是揮毫潑墨的文豪都曾拜讀註解過此書,現在這本《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是通俗版,也是華杉先生經過多年研究和自身經歷,結合曹操、杜牧、陳皞等十一位傳世注家的精髓的成果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兩千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易懂,案例教學生動形象。雖說沒有完全按照翻譯來解釋,但最後都能夠讓人理解含義和背後的緣由,不失為一本了解孫子兵法的優良讀物。
  • 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孫子的兵法叫「孫子兵法」
    2,《孫子兵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好像是:「攻敵所必救,殲其救者。」因為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很多電影的臺詞裡,這句兵法的典型案例好像就是「圍魏救趙」,或者是我們國產片中那些紅軍將領最愛說的「圍城打援」,它的基本的原則就是尋找強敵陣營中的某個薄弱而關鍵的環節發起攻擊或者包圍,這樣敵方必然動用援兵來解圍,這時候我方就可以埋伏好,或者集中優勢兵力把對方的援兵消滅掉。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華裔《孫子》研究女大師朱津寧
    她還擔任美國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偉大之書系列」《孫子兵法》單元的主要撰稿人。  陳富焙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出席朱津寧在吉隆坡的講座,和她面談過,得到她的指點獲得啟示。每隔幾年,朱津寧都要來馬來西亞講課,他幾乎每場都到場聆聽,向她詢問討教,寫學習心得,同時也閱讀她的所有著作,並經常寫電郵和她溝通。朱津寧到過印度修行,她一些書中的內涵很深, 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
  • 每天薦書▕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由孫武撰。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從齊國流亡到吳國,輔助吳王經國治軍,顯名諸侯,被尊為「兵聖」。《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
  • 《孫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
    出自《孫子兵法·計篇》。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來不能;用好像看起來不用;近好像看起來遠;遠好像看起來近。2、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出自《孫子·計篇》。憑藉有利的情況、局勢,以制定臨機應變的策略。也就是說,所做出的權變之舉也是針對局勢而作的。3、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出自《孫子兵法·計篇》。
  • 中國古代故事:《孫子兵法》
    為了不成為爭權奪利鬥爭的犧牲品,孫武離開了故土,遠走南方的吳國,在離吳都不遠的郊外隱居下來。這時正值楚平王殺害伍子青父兄,伍子青投奔吳國之時。因未得到吳王僚的重用,伍子青便轉而支持公子光,向公子光推薦勇士專諸,自己卻在郊外隱居。隱居期間,伍子青與孫武相識,結為知己。公元前515年,通過專諸刺王僚事件,公子光登上了吳國的王位,便封伍子青為「行人」,與謀國政。
  •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對比
    【宋忠森】題記閒來無聊,讀書兩本:一是《孫子兵法》,另一個是《戰爭論》。《戰爭論》,字裡行間都流露出:沒有打垮或挫敗敵方的軍事實力,政治外交就會黯然失色。真是應了「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槍管子裡出政權」定會引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共鳴。   小結:在戰爭的威力方面,《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信仰弱國無外交,不打無把握之仗。2.戰爭的理想 《孫子兵法》認為戰爭最高理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