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字字珠璣,值得珍藏!

2022-01-05 國學文化酷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字字珠璣,值得珍藏!

一、將者不可以不義,不義則不嚴,不嚴則不威,不威則卒弗死。故義者,兵之首也。——《孫子兵法·將義》

作為將領,不可以不正義,如果不能夠公平正義,就不能夠嚴格要求軍隊。不能夠嚴格要求軍隊,就不能夠在軍中樹立威信,將領沒有威信,這樣士兵便不能夠拼死效命。因此為將者公平正義,是帶兵的首要條件。

二、將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則令不行,令不行則軍不榑,軍不榑則無名。——《孫子兵法·將義》

為將者不可以不講信用,如果不講信用,他所下達的命令,便無法通行,政令無法通行,這樣軍隊便不能夠集中統一,這樣軍隊便不會有明生了。

三、天地之理:至則反,盈則敗,日月是也。代興,代廢,四時是也。——《孫子兵法·奇正》

天地萬物見得道理是:到達了極致,一定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盈滿之後,一定會轉向失敗,天地日月交替也是這樣的。

四、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孫子兵法·謀攻》

懂得什麼時候可以作戰和什麼時候不可以作戰的便能夠取得勝利。知道如何以少勝多的,可以取得勝利。

五、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孫子兵法·九地篇》。

將軍隊投入到危險的境地,然後才能夠得以存活。使軍隊陷入死地,然後才能夠得以生存。

六、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孫子兵法·火攻篇》。

對國家沒有益處,就不要去輕舉妄動。沒有把握的戰爭,就不要隨意的出兵。不等到生死存亡危急的時刻,就不要輕易的開戰。

七、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兵法·謀攻篇》

勢均力敵時就全力應戰;兵力比對方少時就擺脫它;打不過敵人就迴避它

八、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孫子兵法·形篇》

善於進攻的人,能夠很靈活的打擊敵人,動作就像是在九霄雲外一樣,敵人是無法防禦的。。因此,這樣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取得全勝。

九、善者制險量阻,敦三軍,利屈伸,敵人眾能使寡,積糧盈軍能使飢。——《孫子兵法·善者》

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能夠審查地形,並且加以利用,統帥全軍,進退有度,能夠使得眾多的敵人變少,使那些具有充足糧草的敵軍,忍飢挨餓。

十、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虛實是也。——《孫子兵法·兵勢篇》

統帥三軍,可以使得軍隊四面受敵,而沒有失敗,這正是由於奇正之法運用的高明。兵力有所增加,就像是用石頭去撞擊卵一樣,能夠逢戰必勝,這是由於善用虛實的緣故。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十句經典名言
    來源:學習榜《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春秋末孫武著,今存13篇,其內容博大精深
  • 《孫子兵法》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值得背誦!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 《增廣賢文》十句名言,字字珠璣,看完讓人大徹大悟
    《增廣賢文 》又名《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有句話說:讀了《增廣》會說話。這是因為它不是哪一家之言,而是把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中的精華內容編成這一本。「集韻增廣,多見多聞」,這是一部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研讀的經典《增廣賢文》十句名言,字字珠璣,看完讓人大徹大悟。一、黃金無假,阿魏無真常見的東西不容易作假,人們易被不熟悉的東西欺騙.二、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痴人家裡有客人來了而不知道接待照顧,這個人很有可能是一位不明事理的痴呆之人。
  • 《孫子兵法》裡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智慧!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春秋末孫武著,今存13篇,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謂的將領,就是指將帥的才智,獎懲有信用,關愛士兵,勇敢無畏,嚴明軍紀。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權:權衡。所謂的勢,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 《孫子兵法》裡的經典名言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謂的將領,就是指將帥的才智,獎懲有信用,關愛士兵,勇敢無畏,嚴明軍紀。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權:權衡。所謂的勢,就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
  • 《孫子兵法》牛在哪?10句話告訴你!
    ,出其不意」這樣膾炙人口的名言;還是一部指點做人做事的參考書,有「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樣的做事方法。《孫子兵法·虛實篇》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孫子兵法·軍爭篇》  惰歸:孫子把士氣分為三種: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惰歸是指士氣疲憊衰落之師。這幾句大意是: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落、疲憊時再去攻擊它。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記者 韓勝寶  香港孫子研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本港名人與《孫子兵法》來津津樂道。他曾在港臺推薦「十本好書」招待會上說,他已看過《孫子兵法》,因一直都想拍一套關於孫子的電影,想了解它是怎樣的一本書。看過之後,發覺它實在是一本很有趣味的書,也是一部值得經常翻看的書,古今中外的人都對這本書很感興趣。美國西點軍校必修《孫子兵法》,美國哈佛大學MBA課程亦必修《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應用案例故事(十)
    五德皆備    方為大將         睡前故事講了這些啦,可以看出孫子兵法特別重視將帥的作用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兩千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易懂,案例教學生動形象。雖說沒有完全按照翻譯來解釋,但最後都能夠讓人理解含義和背後的緣由,不失為一本了解孫子兵法的優良讀物。
  • 每天薦書▕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由孫武撰。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從齊國流亡到吳國,輔助吳王經國治軍,顯名諸侯,被尊為「兵聖」。《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
  •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對比
    圍繞著這個主題,提出了「故兵貴勝,不貴久"(兵貴神速)、「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稈一石,當吾二十石」(以戰養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以逸待勞)、「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
  • 中國古代故事:《孫子兵法》
    在《吳越春秋》的記載中,公元前512年孫武初見吳王閡間時,已經獻上了自己所寫的兵法,似乎《孫子兵法》早就已經作成。但是,從書中所載有關吳越爭戰以及水戰問題的議論可以推知,《孫子兵法》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孫子兵法》既是孫武對前人兵學成就的繼承,也是自己軍事實踐經驗的總結。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贏了再打》
    作者非常貼心,全文逐字句詳解,並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說明,每章末還附錄了所述原文;同時,他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且透徹。下面是作者閱讀兵法的三點體會——咱們往往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並列在寫,有時候並列為一本書《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國內的研究《孫子兵法》的都是一些學者,有的學者說「兵者詭道也」,就是陰謀詭計,說兵法就是講兵不厭詐,都是講詐術,講詭道的,實際上《孫子兵法》完全不是。《孫子兵法》的第一篇就是「計篇」,但是《孫子兵法》的「計」,不是三十六計的「計」,是計算的「計」,叫「五事七計」。
  • 《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的區別?它們是怎麼流傳的
    《孫臏兵法》的著錄和流傳比較簡單。孫臏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後,名播天下,其兵法也流傳於世。《韓非子●五蠹》所說「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孫」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先秦至秦漢,孫武與孫臏都被稱為「孫子」。這有文獻為證:《韓非子●難言》中的「孫子臏腳於魏"的「孫子」即是孫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孫子」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孫子」就是孫臏;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中的「孫子」也是孫臏;《漢書●藝文志》為了區分孫武與孫臏,則分別稱「吳孫子」和「齊孫子」,兩人都是「孫子」。這也是後人把孫武與孫臏誤作一人的主要原因。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文化界推崇孫子文化大有人在
    中新網蘇州2月10日電(記者 韓勝寶)美國文化界中對孫子推崇備至者大有人在。美國著名的亞洲家世小說家詹姆斯·克拉維爾在為美國出版的一本《孫子兵法》英譯本所寫的前言中,就有這樣一段熱情洋溢而又充滿風趣的話:「所有的現役官兵,所有的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員,所有的高中和大學學生都要把《孫子兵法》作為必讀材料。」
  • 【好書推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十三篇涉及軍事理論、實踐各個方面,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邏輯縝密嚴謹,既是我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又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以楊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孫子校理》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釋、校勘的優秀成果,對《孫子兵法》全文進行註譯,每篇逐一題解,資料豐富,解說詳盡,尤其是將孫子思想放在先秦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闡發,頗多新論。
  • 《孫子兵法》的《作戰》篇總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視頻講解)
    《作戰》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二篇,分為五章,主要講:戰爭費錢,速戰速決,降低經濟損失。前兩章講戰爭二害:費錢和耗時,第三和第四章講戰爭二利:就地補充和速戰速決,它們是費錢和耗時的解決方法。第五章講將領責任重大,知道二害和二利的將領,才能保證民眾和國家安全。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華裔《孫子》研究女大師朱津寧
    圖為朱津寧的《新厚黑學之孫子兵法:先贏後戰》  中新網蘇州8月28日電(記者 韓勝寶)在記者出訪美國前,得知美籍華人孫子研究知名女學者朱津寧已不在人世,就採訪了曾為她的《新厚黑學》寫過書評的馬來西亞孫子研究學者陳富焙。
  • 淺議《孫子兵法》與太極拳
    本文管窺蠡測,想從兵法學的角對太極拳略加解讀。中國古代兵法學博大精深、影響廣遠。武術與兵法本就同源於中華傳統文化沃土,自古就有「拳兵同源」「自古拳勢通兵法,不識兵書莫練拳」之說。太極拳是哲學型、智慧型的拳術,所以更是與兵法息息相通。成書於春秋末期的《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兵法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 《孫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
    出自《孫子兵法·計篇》。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來不能;用好像看起來不用;近好像看起來遠;遠好像看起來近。2、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出自《孫子·計篇》。憑藉有利的情況、局勢,以制定臨機應變的策略。也就是說,所做出的權變之舉也是針對局勢而作的。3、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出自《孫子兵法·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