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叔同,或者弘一法師,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要說到有首歌的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恐怕每個人都會哼上幾句。如此優美的文字,尤其最後一句「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簡直就是字字珠玉、入木三分啊。這首傳頌至今的歌叫《送別》,填詞作者是近代大才子李叔同,他既是一位藝術巨匠,又是一位得道高僧,無論是在文學、音樂、繪畫、戲劇、書法、教育、佛學等,他在所涉及的每一個領域都做到了極致。
大家熟知的豐子愷、潘天壽等大師,都是李叔同的學生。這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在其盛名抵達巔峰之際,卻選擇拋妻棄子,遁入空門,於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為僧。在出家之前,還曾在虎跑嘗試了17天的斷食,以此修煉身心、磨練意志,並寫下《斷食日誌》。如今在杭州虎跑公園內,闢建有「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在後山上,還有一座弘一大師舍利塔,供後人緬懷。
西湖南線的虎跑公園,除了著名的虎跑夢泉外,曾經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寺院原稱大慈寺,後改稱定慧寺,又因虎跑泉而被稱為虎跑寺。如今的虎跑寺早已不復從前的規模,羅漢堂、鐘樓依舊故我,卻沒了主持的僧人。唯有寺旁的虎跑泉,一如既往地潺潺流淌……。走進虎跑公園,穿過虎跑史話館,登上長長的石階,就來到了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紀念館石碑上的字由啟功老先生所題。
步入紀念館內,迎面可見弘一法師的塑像,他手握經卷、神態安詳地望向遠方,充滿了莊嚴與慈悲。塑像上方有橫匾,題「以戒為師」。館內展品介紹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跡及出家史,展示了他的藝術成就、佛學造詣等。展櫃內有李叔同撰寫的一些詩詞歌曲和珍貴照片,他用過的書籍、印章和手絹等實物,以及字畫作品等。
李叔同於1880年10月23日出生於天津,是當時的富二代,自幼飽讀詩書,興趣廣泛,漸漸成長為中國近代史上公認的通才和奇才。紀念館的牆壁上展示著李叔同早年演繹京劇《黃天霸》的劇照、以及木炭畫《少女像》、油畫《女》、水彩畫《沼津風景》等等。
李叔同也被譽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啟蒙者,一首創作於1914年的《送別》久唱不衰,至今廣為傳唱。這幅油畫為漫畫大師豐子愷畫的李叔同出家前的像,以五線譜為背景,上書「藝壇巨匠」,兩側為《送別》的歌詞。
虎跑是弘一法師的出家地,也是弘一法師人生的轉折點。1942年秋,弘一法師在彌留之際,寫下「悲欣交集」臨終絕筆。寥寥四字,無窮玄機,是大師一生的真實寫照。李叔同,或者說弘一法師充滿傳奇的一生,非本文篇幅所能及,故僅就館內陳列略述一二。
在紀念館的後方,虎跑公園的後山上,有一座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弘一法師舍利塔。弘一法師於1942年10月13日圓寂於泉州,之後弟子豐子愷因大師出家於虎跑寺,將部分靈骨自泉州請來歸葬於虎跑。最初毫無碑記,後又籌資建立弘一大師舍利塔,馬一浮為其書寫塔銘。
時光飛逝,如今這座舍利塔塔身早已苔痕斑斑,成為市級文物。塔後竹林繁茂挺拔,四周環境清新幽致。對於這位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藝術之大成者,恐怕只能用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贊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