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加大對非戰略投入意在「外交突圍」

2021-01-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俄加大對非戰略投入意在「外交突圍」

2019年02月02日 08:58 來源:文匯報 作者:邱靜

字號

內容摘要:近期非洲有3件事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一是中非共和國國防部長科亞拉1月10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西方學者的話語體系中,俄羅斯早就衰弱不堪,已從蘇聯時期的全球性大國收縮為地區大國,影響力只限於歐亞大陸。卻不料驀然回首,北極熊已將長長的胳膊穿過中東地區,直接伸到了廣袤的非洲大陸。

關鍵詞:西方;中非共和國;非洲;武器;美國

作者簡介:

 

  近期非洲有3件事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一是中非共和國國防部長科亞拉1月10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在中非境內部署軍事基地;二是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1月14日對俄羅斯進行訪問,掀開了今年非洲國家陸續訪問俄羅斯的大幕,最重要的當然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與非洲各國領導人舉行的俄非峰會;三是剛果(金)憲法法院日前宣布了備受爭議的大選結果,俄羅斯支持的反對黨候選人齊塞克迪得票數第一,當選為新總統。

  軍火物美價廉受到熱捧

  在西方學者的話語體系中,俄羅斯早就衰弱不堪,已從蘇聯時期的全球性大國收縮為地區大國,影響力只限於歐亞大陸。卻不料驀然回首,北極熊已將長長的胳膊穿過中東地區,直接伸到了廣袤的非洲大陸。

  軍事合作上,俄羅斯在非取得長足發展。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俄羅斯售賣給非洲的武器數量急劇增長,2017年比2012年翻了一番。在這5年間,非洲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遠超過美國,其中39%來自俄羅斯,僅11%來自美國。昔日埃及是美國武器的主要進口國,如今也轉而更多購買俄羅斯武器。其他的如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蘇丹、加納、奈及利亞、馬裡等國都是俄羅斯武器的重要客戶。

  與西方武器相比,俄羅斯武器價廉物美,在經濟實力有限的非洲國家中獨具優勢,直升機、戰鬥機、防空飛彈系統等尤其受歡迎。針對缺乏現金的國家,俄羅斯還提供「物物貿易」的特殊服務,與辛巴威便籤署了「鉑金換武器」協議,涉及金額高達30億美元。

  俄羅斯與非洲的軍事合作不僅限於武器出口,更多體現在軍事服務上。俄不少軍事力量以安保公司名義大規模走向非洲,在非洲不少國家軍隊中擔任軍事顧問,幫助其訓練精銳的總統衛隊。以中非共和國為例,2018年8月,俄羅斯與中非籤署了政府間軍事合作協議,協議規定成立培訓中心,由俄教官幫助訓練軍事人員使用武器和作戰方法,就連中非共和國的總參謀長亦曾赴俄羅斯受訓。

  俄非經貿合作也在大踏步前進。俄羅斯2017年對非援助額已超過10億美元,還計劃繼續增加對非援助,重點幫助非洲發展資源能源產業。俄鑽石開採企業在安哥拉和波札那擁有資產,並與辛巴威籤署了合作開採鑽石的協議;俄鋁業集團已在幾內亞發展迅速;俄還與包括安哥拉、莫三比克、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加納、喀麥隆等諸多非洲國家合作開展石油天然氣項目。俄羅斯還看到了非洲電力資源缺口大的機遇,推動俄核電走出去,重點在尚比亞、盧安達等國開拓新市場。

  是主動出擊,也是被迫應戰

  俄羅斯加大對非戰略投入,既是主動出擊,也是被迫應戰,還有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首先,俄羅斯開闢「非洲戰場」,彰顯大國全球影響力。非洲在地緣政治上歷來是大國必爭之地,在西方傳統戰略思維中,一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全球影響力,因此非洲是許多西方戰略家觀察大國力量格局演變的重要對象。

  歐美與非洲有千絲萬縷的歷史聯繫,長期視非洲為「後院」。俄在中非共和國部署軍事基地的傳聞,便引起法國的強烈不安。俄羅斯此前在非洲也沒有太多動作,近年來卻不斷發力,「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俄此舉既抓住美國全球戰略收縮的機遇,也立足展現俄大國雄心,提振國家士氣。

  第二,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搞「突圍外交」,為自身發展尋求出路。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後,受到西方嚴厲制裁,戰略環境迅速惡化,可謂腹背受敵。俄羅斯作為「戰鬥民族」,自然想殺出一條血路,無論是烏克蘭,還是敘利亞,俄都敢與西方「砸場子」。

  經過與西方在東歐巴爾幹地區多年角力纏鬥,又在敘利亞大打代理人戰爭,俄發現總體成果有限,難以突破西方的封鎖。俄與西方鬧僵後,只有華山一條路,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因此也加大力度轉向非洲,尋求更多外交支持,拓展更大戰略空間。俄在非洲沒有殖民主義汙點,蘇聯時期還有些老關係,其先進武器和軍事優勢在非也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俄高舉維護非洲國家穩定與獨立的旗幟,穩步推進在非各項合作,衝抵西方在非影響。

  第三,非洲也是俄羅斯發展經濟的重要合作夥伴。受制裁影響,俄2015年便開始衰退,2017年經濟才增長1.5%,2018年前三季度增長1.6%。俄經濟回暖的重要原因是外貿大幅增長。2018年1至10月俄羅斯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0%,出口大幅增長28.3%。其中非洲市場功不可沒,由於俄羅斯的糧食、金屬和機械設備在非頗受歡迎,雙方貿易額節節攀升。與2016年相比,俄羅斯2017年與非洲國家的貿易額增加了26%,達到174億美元。

  總體來看,俄對非戰略投入還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大國。畢竟大國雄心要靠強大國力來支撐,俄羅斯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下階段,在西方對俄保持制裁、美國出臺對非新戰略的新形勢下,俄羅斯即使辦成一次轟轟烈烈的俄非峰會,就能保證在非洲走得更快更遠嗎?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美驟然升級對俄「外交戰」
    俄新社20日援引俄議員普什科夫的話稱,這是美國進一步切斷與俄關係的新嘗試,是俄美關係崩潰的又一個跡象。「如果美國在俄羅斯的外交機構僅剩美國駐俄大使館,那麼美俄關係,尤其是雙方正常的民間和商務往來一定會受到較大影響。這一決定也將給美國新任政府實行與現任政府不同的外交政策埋下不合時宜的伏筆。」外交學院教授高飛分析稱。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揭曉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委會主席劉文飛教授介紹獎項 攝影: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志慧):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三位翻譯家及三位責編分別摘得翻譯獎和責編獎。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頒獎典禮致辭 攝影:郝志慧「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委會主席劉文飛教授介紹了獎項的設立情況和評選過程。他指出,設立該獎項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獎項名稱隱喻每一位文學翻譯家都是文學使節和民間外交家。
  • 環球論壇|普京年度記者會傳遞外交新動向
    關於俄美關係,疫情期間俄對美政策仍然很務實:一方面,其戰略目標仍是謀求緩和,解除制裁,同時也要以鬥爭促合作;另一方面兩國對抗並未停止,美國甚至加大了對俄壓力。關於這一點普京有清醒的認識。他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俄美關係是美國內政的人質,俄並未干涉美大選,炮製俄幹涉大選就是為了破壞俄美關係。
  • 膠州灣事件中清政府的對俄外交
    內容提要:德佔膠州灣事件發生後,在「決不動兵」的戰略決策下,清政府出於對《中俄密約》籤訂後中俄同盟關係的信賴,將聯俄視為解決膠案的重要籌碼,於是便有了李鴻章與翁同龢的聯俄努力。然而,俄國圍繞膠案的決策卻始終沒有顧及中俄同盟。從其國家利益出發,最初俄國的決策經歷了由派艦赴膠到取消俄艦赴膠的轉變。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出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出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日前在北京頒出,該獎項由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和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共同設立,旨在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
  • 外國語學院教授陳方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12月19日,2018-2019年度「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選結果揭曉。經過中俄雙方十餘位專家、學者和翻譯家的評審,共有7部俄羅斯文學作品漢譯本入圍。其中,3部作品分別獲得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二、三等獎。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授陳方憑藉譯著《我的孩子們》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榮翌)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19日在北京舉行。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現場致辭中表示,外國文學翻譯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工具。通過文學進行交流,是加強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徑,有利於俄中兩國人民了解彼此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性格。  「就俄語作品的翻譯數量而言,中國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副署長格裡戈裡耶夫通過視頻致辭表示,「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是兩國人文交流領域的重要事件,希望這一獎項長久舉辦下去。
  • 大戰略已死,美國外交將開啟小思維時代?
    美國既然無法提出有效持久的大戰略,專家學者不如從小處著眼,關注具體問題的解決[2]。這篇文章受到以哈爾·布蘭茨為代表的外交建制派支持者的強烈反擊,論戰正在持續。知識精英壟斷外交話語權的時代遭遇嚴重挫折,取而代之的「川普時代」引發學界和外交精英的強烈焦慮。這場辯論也對中國提出了兩個相互關聯的新課題:信息治理與共識塑造。
  • 景峰醫藥加大研發投入 仿製藥形成產品梯隊
    記者注意到,「加大研發」是支持這些藥企成長的一劑「良藥」。4月20日,景峰醫藥發布2017年年報,公司在確保主力產品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加大研發投入,在研的多個高端仿製藥已形成產品梯隊,有望助力公司走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產業化道路。景峰醫藥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4億元,同比減少2.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同比減少52.33%。
  • 劉立|以「非對稱」趕超戰略突破「卡脖子」技術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科技部匯報的講話中首次提出「非對稱」趕超戰略。同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再次把「非對稱」戰略與「卡脖子」技術聯繫起來,把「非對稱」科技趕超戰略作為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重要戰略思想。
  •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發,《我的孩子們》獲一等獎
    12月19日,「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發。該獎項由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與中國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聯袂設立,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促進俄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由俄方提供資助,每兩年評審一次,獎勵對象為近兩年間最優秀的俄譯漢文學作品,譯者將獲獎盃、證書和獎金(一等獎25000元人民幣,二等獎10000元人民幣,三等獎5000元人民幣),獲獎譯作的責任編輯也將同時獲證書和獎金(均為5000元人民幣)。
  • 俄專家稱俄戰略核力量「老當益壯」:至少還能再服役10年
    關心這些問題的不僅是俄專家、政治家和媒體,還有俄國家領導層。由此可見,一個月前,普京總統在索契與軍事長官和國防工業代表召開關於發展戰略核力量的系列會議並非偶然。普京當時強調:「儘管軍事威脅的性質在改變,但核三位一體始終是俄軍事安全乃至全球穩定最重要的關鍵保證。」俄專家指出,俄羅斯相對「不年輕的」戰略核力量裝備在經過升級後,已具備更高的戰鬥力,這使它們至少還能在俄軍服役十年。
  • 王黎|現代歐洲傳統:外交是國家間的對話,而非互懟
    單靠外交本身,並不能確保一個國家的國家安全與合法權益,或在某一具體時間內實現其預期目標。 歷史上,無論是在歐洲舞臺上縱橫捭闔的各國君主,還是在全球範圍追求強權政治的西方列強,外交都須有強大的國家實力予以支撐。否則,「沒有實力支撐的外交只能產生笑話」。
  • 俄媒講述「真實版」犯罪電影情節:俄外交總部超100萬美元...
    俄媒講述「真實版」犯罪電影情節:俄外交總部超100萬美元現金失竊…… 時間:2020年12月25日 08:53:56&nbsp中財網   俄媒曝光了俄羅斯外交部此前上演的一幕「犯罪電影情節」。據「今日俄羅斯」(RT)當地時間12月24日報導,去年年底,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外交總部有超過100萬美元現金被盜,隨後一名官員被捕,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RT:據報導,由伊朗交付的100萬美元現金被藏在伏特加酒盒後,光天化日之下被從俄羅斯外交部盜走。  報導援引俄羅斯REN TV電視臺報導稱,失竊資金是伊朗方面支付的有關領事服務的150萬美元的一部分。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
    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著名詩人吉狄馬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前副部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鄭萼、校長孟繁華,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劉文飛,該校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李靈和院長王宗琥出席典禮
  • 俄部署先進防空飛彈系統
    俄軍事專家聲稱,S-300V4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防空飛彈系統,集防空反導作戰能力於一身,此舉是俄羅斯針對美日在遠東地區挑釁行為的回應。先進防空飛彈系統上島據俄媒報導,近日,俄東部軍區宣布,俄軍開始在南千島群島伊圖魯普島(日本稱澤捉島)上部署新型S-300V4防空飛彈系統,並投入作戰值班。
  • 《外交政策》:沒有大戰略的美國,變成了這樣
    》發表了一篇名為《沒有大戰略的美國,就成了這個樣子》(This Is What America Looks Like Without Grand Strategy)的文章,作者彌迦書和瑞貝卡(Micah Zenko & Rebecca Lissner)指出,川普在外交政策上的膚淺做法,的確損害了美國的發展。
  • 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高度評價俄中關係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7日電(記者魯金博 吳剛)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年度記者會上高度評價俄中關係。他說,兩國在眾多領域有著共同利益,兩國領導人保持著互信和務實的關係,雙方之間各層面的關係也都在穩步發展。   受疫情影響,普京當天是在自己莫斯科郊區的官邸以視頻方式與記者進行交流。他還回答了涉及俄經濟、社會、外交等方面的問題。
  • 俄媒講述「真實版」犯罪電影情節:俄外交總部超100萬美元現金失竊
    俄媒講述「真實版」犯罪電影情節:俄外交總部超100萬美元現金失竊……【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俄媒曝光了俄羅斯外交部此前上演的一幕「犯罪電影情節」。據「今日俄羅斯」(RT)當地時間12月24日報導,去年年底,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外交總部有超過100萬美元現金被盜,隨後一名官員被捕,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 堅持小車戰略 鈴木欲加大產品投放
    作為鈴木中國新任總經理,巖瀨大輔的重任無疑是要帶領鈴木中國實現銷量提升,扭轉在華不利局面,而選擇的戰略則成為關注點。剛過去的上海車展上,這位鈴木中國總經理首次帶領鈴木新車登臺亮相。在接受的專訪時,巖瀨大輔表示,鈴木中國今後要在提升市場業績的同時,也要以進一步提升鈴木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競爭力為己任,在仍堅持原有的小型車戰略基礎上,將針對中國市場投放更多符合市場消費的車型。看好中國小型車市場巖瀨大輔的上任正值去年日系車整體大幅下滑時期,彼時受到整體環境影響,鈴木在中國的整車銷量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