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姨掐指一算距離上次給大家推薦奶酪已經過了三個多月,難怪大家都來催庫存了。馬不停蹄的去給大家搶了一批庫存,趕緊安排開團,為啥說是搶呢,因為這個奶酪太搶手了,
不提前訂貨根本拿不到,今天開團的這批也是我厚著臉皮要來的,
庫存不多,手慢無哈~今天除了後臺留言呼聲最高的奶博士
低鈉高鈣的小圓奶酪還有
適合孕期媽媽吃的無糖奶酪和你們
狂催要補貨的奶酪棒(年前開團過,文案放在文末)。
之前入手過的寶媽可以直接戳小程序卡片囤貨了,想要了解產品的和我一起往下看吧!
(↓戳我進商城~)
為啥奶酪這麼受歡迎?
咱們之前寫過,膳食鈣最重要的兩個來源:
一是牛奶及奶製品,二是高鈣的食物。都知道牛奶補鈣是最直接的方式,可是要孩子喝夠奶,有的時候並不那麼容易。母乳/嬰兒配方奶是寶寶的主要膳食鈣來源,六個月前,只要是科學餵養的、奶量充足的寶寶,都不可能會缺鈣。(但要按時按量補充維生素D)六個月後,母乳中的鈣在這個時期含量有所下降,這個時期需要從其他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鈣,輔食可以多選擇一些高鐵、高鈣的食材。
每天保證大約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加上合理飲食,就足夠保證這個年齡段兒童所需的鈣質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可以喝全脂牛奶了,不論是母乳/配方奶/牛奶,每日飲奶量達到300-500ml,再加上其他食物提供的鈣,就可滿足每日鈣需要。正常的一袋奶的容量是250ml,而且對於胃容量比較小的娃來講,一口氣喝完一罐奶,可能就沒有肚子吃飯了。已經上幼兒園的大寶寶,一整天都在幼兒園,也很難保證給孩子足夠的喝奶量。所以!
對於不愛喝奶,或者喝奶量不夠的小朋友來講,最高效的補鈣方式就是——吃
奶 酪!奶酪的含鈣量大約是牛奶7-9倍,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相比牛奶,奶酪中的乳糖一部分會隨著乳清流走,一部分在發酵的過程中被微生物分解,
完美解決寶寶乳糖不耐受的問題!澳洲居民膳食指南,7-12個月的嬰兒可以每周吃3-4次奶酪,每次5克左右。美國兒科學會示例的食譜中,從8個月開始就有推薦奶酪了。但是保守建議,
CC小姨還是推薦1歲之後再正規引進,1歲之前,可以當作手指食物偶爾給上一小片兒。吃奶酪的同時,要注意其他食材少放或者不放調料,來控制整體的鈉含量攝取。又又和遠遠都是從10個月開始嘗試奶酪,一周吃2-3次,每次給 3-5g 左右,三口兩口就搞定。去趟超市可以看到各種奶酪,奶酪片,奶酪棒,奶油奶酪,馬蘇裡拉等~但並不是有奶酪兩個字就是適合寶寶吃的哦,對於1-3歲的寶寶
CC小姨推薦優先選擇原制奶酪-牛奶、菌種和食用鹽做成的奶酪。原制奶酪成分更天然,營養更豐富,口味更純粹,鈣含量更高,更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奶酪。如果奶酪的封面標有再制奶酪,產品成分很豐富的,就可以直接pass了。(產品類型標註:再制乾酪,而且第一位是水)
除了看配料,對奶酪有些研究的寶媽可能聽過一個專業術語-
奶酪的鈣鈉比。意思是每百克奶酪中鈣含量和鈉含量的比例,鈣納比>3的奶酪才能放心給寶寶食用。製作奶酪免不了要添加鹽,但高鈉含量的奶酪對寶寶的腎臟、心臟都不好,
因此高鈣、低鈉是首選。鈣納比也是衡量一份奶酪是否適合寶寶的重要參考指標。隨手一翻市售奶酪的鈉含量,真的是嚇死人,妥妥的高鈉低鈣系列。
(鈣納比≈1)
(鈣納比≈2.5)
又又之前一直吃的
瑞慕奶酪算是比較優秀的原制奶酪,鈣納比≈4.6。但是咱們今天開團的這款荷蘭原裝進口的奶博士小圓奶酪更是
高鈣低鈉的原制奶酪,
鈣納比≈16。配料表排在首位的就是
巴氏殺菌乳,其次是菌種和氯化鈉(代替食用鹽)、
凝乳酶,乾乾淨淨的配料,成分更健康。
小圓奶酪
每百克鈣含量高達953mg,鈉含量卻低至60mg,簡直完美~
瑞士原裝進口,它有著全世界最嚴苛的食品安全法,旨為全球客戶提供自然純粹天然健康的優質乳製品。
cc小姨細細的扒了扒成分表發現:傳統奶酪的製作工藝中需要添加大量的食用鹽來控制微生物的生產,而奶博士的小圓奶酪用氯化鈉代替部分食用鹽,這樣大大減少了奶酪的鈉含量。
不僅健康低鈉,更適合低幼寶寶,這款奶酪鈉含量只有60mg,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嘗試啦!
要知道每百克的小白菜鈉含量都在73mg,作為一款奶酪竟然比白菜還要低鈉,這麼優秀的奶酪必須推薦給你們!
除了鈣納比優秀,這款奶酪的蛋白質含量也不錯。
每百克小圓奶酪含有29.4g的蛋白質,約為牛奶含量的9倍!
而且是適合人體吸收的優質蛋白,可以更好的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吃法更多:
奶酪除了直接吃也可以加到輔食裡,咱們也分享過很過奶酪食譜,加熱後的奶酪細膩彈滑,滿滿的奶香氣,還能代替鹽來調味。
8個月-1歲的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是很好,可以把奶酪切碎拌到熱粥或者米糊中。
1歲+的寶寶吃法就更多了,做軟餅、烤餅乾、奶酪焗飯、各種奶酪小甜品都可以嘗試啦!
方便儲存易攜帶:
每個小圓奶酪都是獨立包裝,採用歐洲密封工藝,完全隔絕氧氣和細菌,全程冷鏈運輸,沒有防腐劑也能保證產品新鮮!
每塊奶酪15g,方便攜帶好儲存,設計不要太貼心~
多種選擇:
今天除了低鹽高鈣的寶寶款奶酪,今天還有無糖款更適合孕期、哺乳期和瘦身期的仙女們。
(↓適合寶寶的低鹽高鈣款)
(↓適合孕期補鈣及減肥人群的健康無糖款)
沒錯,除了寶寶,孕期和哺乳期的媽媽也是需要補鈣的人群哦~
和寶寶款一樣的單獨包裝,每個15g。
冷鏈運輸,2-8°冰箱冷藏保存,奶酪開封後用保鮮膜和錫紙包好,冷藏保存24小時。 低鹽款生產日期及保質期:2021年1月13日-1月15日 0糖款生產日期及保質期:2020年12月17日到2021年12月17日
(↓戳我進商城~)
CC小姨有話說:
原制奶酪的口感也是眾說紛紜,喜歡的愛到極致,不喜歡的也是各種嫌棄。所以
C姨說寶寶越小越容易接受原制奶酪的味道,像又又每次打開冰箱就會伸手去拿奶酪,在他認為這就是很美味的小零食。如果不接受原制奶酪的口味,可以做成輔食的形式,味道更容易接受,3歲+的寶寶
可以考慮奶酪含量大於50%的再制奶酪,像咱們年前開過的奶博士奶酪棒。以奶酪為基礎搭配其他食材做成爽滑Q彈的奶酪棒,奶香濃鬱,香甜氣十足,再挑嘴的寶寶都無法拒絕了~奶酪棒大家都很熟悉吧,如果說寶寶最喜歡的一種奶酪製品那非奶酪棒莫屬,QQ彈彈的口感,奶香味十足,口感特別好,汪汪隊、海底小縱隊,各種卡通形象的包裝設計也非常喜人。相比鹹香的原制奶酪,奶酪棒可以說是非常討喜的存在了,
雖然添加了其他食材,但依然是高營養高密度的食物。不過,市售奶酪棒琳琅滿目,給寶寶挑選奶酪棒一定要好好扒一扒配料表,
儘量選擇,低糖、低鈉的、高鈣款。我之前給遠遠選擇奶酪棒的時候也留意過很多品牌的配料表:之前和大家說過看
配料表,越靠前的成分含量越多,上面這兩款奶酪棒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水。
毫不誇張的說這兩款奶酪棒可以說是「水做的零食」了。
根據《中國國標》要求:再制奶酪的奶酪含量要不低於15%。所以現在市面上大部分奶酪棒的乾酪含量就真的只有15%多一點點,奶酪確實是有,但是也真的沒什麼補鈣功效。
要知道奶酪棒中至少要有大於50%的天然奶酪含量,才能確保天然奶酪中的鈣、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充足,才能被真正意義上稱為是「奶酪棒」!如果你還沒有給寶寶挑選到一款適合寶寶吃的奶酪棒,那可以試試CC小姨為遠遠精心挑選的這款乾酪含量高達51%的 — 奶酪博士A2白金奶酪棒。
相比普通奶酪棒,奶酪博士A2白金奶酪棒,是一款真的有補鈣功效的奶酪棒,適合3歲+的寶寶。
選用紐西蘭進口GOUDA乾酪,
乾酪添加量≥51%,超國標乾酪含量3.4倍(國標奶酪棒最低乾酪含量≥15%)。
為了口感更細嫩,市面上大多數奶酪棒都會添加大量的水、奶粉和奶油,而奶酪博士在製作時,
將添加的水換成了A2黃金奶源的牛奶。甄選純種澳洲A2型奶牛,
更貼近母乳成分,其中特有的A2β-酪蛋白,含有脯氨酸,不刺激腸道,更適合寶寶食用。奶酪棒中的乾酪和牛奶的含量更多,口感會更細膩,咬一口就知道和普通奶酪棒不同,
這款奶味更濃鬱,咬起來QQ的,口感超像布丁。營養的同時還減少了糖的添加,口感更清爽,寶寶吃起來無負擔~
看下配料表:
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添加量≥51%的乾酪,乾酪是用巴氏殺菌乳、稀奶油、鹽和發酵菌種組成,配料寫的超詳細,每一款成分都標出來了。
排在第二位的是生牛乳:含量高達26%,不添加一滴水。每百克鈣含量高達599mg,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牛乳鈣含量為104mg/100g,而
這款奶酪棒中鈣含量高出牛乳含量的6倍,營養成分更濃鬱,給寶寶更高密度的營養!
鈉含量300mg/100g,每根奶酪棒20g,鈉含量15g/根,相比市面上大部分的奶酪棒算是高鈣低鈉小零食了。採用阻氧技術,放心獨立小包裝方便又衛生,可以鎖住新鮮的營養和濃濃的奶酪香氣。
背面趣味字母,試著用包裝背面的英文字母,試著拼出單詞吧!(say cheese)
小包裝:100g/包,每根奶酪棒含量20g*5支。生產日期及保質期:2021年1月26日到2021年7月25日 。
大包裝:360g/包,每根奶酪棒含量20g*18支。生產日期及保質期:2021年1月26日到2021年7月25日本次開團CC小姨挑選了幾款最實惠的組合,
除了團購價格優惠,還給大家爭取了每單減5元的超值福利。100g裝*3包,零售價格99元,
團購價格85元,下單立減5元,
到手80元,共計15支,合算5.3元/支。
360g裝*2包,零售價格159元,
團購價格130元,下單立減5元,
到手125元,共計36支,合算3.4元/支。
100g裝+360g裝各一包,零售價格159元,
團購價格99元,下單立減5元,
到手94元,共計23支,合算4元/支。如果寶寶喜歡吃奶酪棒,強烈建議直接入手360g裝,要不然你會發現買回家根本不夠吃。
戳小程序卡片進入商城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