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畫活起來」,這部紀錄片也太有意思了吧

2020-11-24 1905電影網

讓「古畫活起來」,這部紀錄片也太有意思了吧

時間:2020.08.2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分享到:

紀錄片怎麼講解名畫?騰訊視頻於8月19日上線的紀錄片《此畫怎講》交出了一份不一樣的答卷。

網友評價

《此畫怎講》是以真人演繹中國傳世名畫的真人番微紀錄片,以「古畫活起來」的形式,用畫中人物的口吻,為觀眾普及名畫鑑賞知識。該紀錄片中既有虛構的獵奇看點,亦包含真實的歷史文化知識,在為名畫鑑賞提供更大想像空間的同時,也讓觀眾生動地感知傳統文化與古人的妙趣魅力。

輕喜劇降低藝術門檻

當下,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成為年輕人的潮流風向,國風、東方美學等受到全球追捧。同時,傳統文化概念也正以全新創意形式與表達,進入大眾視野。在內容生產領域,一系列圍繞「傳統文化藝術」升級創新的原創內容也陸續湧現,引發年輕人的關注與追捧。《此畫怎講》就是其中一例。

不同於傳統的文化藝術類紀錄片,《此畫怎講》通過單集3—5分鐘的輕量化篇幅,進行真人演繹,賦予傳統名畫全新的生命力。

為了拉動名畫與大眾之間的距離,《此畫怎講》融入諸多貼近當下年輕人生活的話題。例如,首集出現的唐代仕女畫中的經典作品《搗練圖》現藏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是一幅表現初唐時期婦女生活的傳世珍品,一直以來都享受著萬千中外遊客的關注。

在《此畫怎講》的講述裡,畫中的仕女們一改嚴肅認真的神情,毫不留情地開啟了「吐槽」的模式:「領導一到下班就派活」「遠程辦公就是24小時工作制」「來波士頓這麼多年,從未享受過夜生活」。從古畫中活過來的她們,像極了為了養家餬口拼命奔波的當代「社畜」,加班、學區房、車釐子自由等話題,從古人的嘴裡說出來,仿佛讓觀眾與古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搗練組的《大碗寬面》

果親王直播

在一眾傳統的文化藝術類紀錄片中,《此畫怎講》用「短平快」的風格抓住觀眾的眼球。通過畫中人的吐槽和爭辯,對靜態的畫作進行了動態演繹,使古畫不再是一個名詞,而是變成一段具體故事,這其中既有創作背景、畫作風格、古代文化知識,也具備了名畫野史的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巧借演員之口,《此畫怎講》營造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拉近紀錄片與觀眾的心理距離。比起第三人稱的旁白介紹,這種用第一人稱講話的方式,更富感染力。同時,流行喜劇元素的加入,也消解了人們對名畫晦澀難懂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紀錄片的趣味性與吸引力。

解釋畫作內容

 

《此畫怎講》的「新」不僅體現在內容上,還在於它的傳播方式。為了順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碎片化傳播特徵與節奏,製作團隊還為每支片子推出了多支橫、豎屏的幕後花絮,迎合當下年輕人碎片化的欣賞習慣,讓傳統文化藝術與年輕人熱衷的文娛方式接軌,使高深的藝術變得有趣易懂,迅速抓住了用戶眼球。

微觀化放大匠人精神

《此畫怎講》每一集開端畫面,都聚焦在博物館的展廳裡。細看才會發現,畫框裡已經不是原作,而是喜劇演員們扮演的畫中角色。在線下劇場歇業的這幾個月裡,騰訊視頻集結了喜劇團隊上海開心麻花,極盡還原最真實場景,為觀眾呈現出這部腦洞大開的名畫真人番。

該片選取了《搗練圖》《果親王允禮像》《礪劍圖》《聽琴圖》《唐人宮樂圖》《雍正半身西服像》《文苑圖》《簪花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等14幅名畫,時間跨度大,對於服化道要求也很高。騰訊視頻集結了博物館級專業團隊,對畫中人進行復原,大到服飾、道具,小到服裝質地、釵環仿妝,每個細節都盡力達到100%符合原畫的標準,營造了極強的臨場感和代入感,最終達到讓原畫動起來的神奇效果。

通過1:1實物還原,主創團隊對名畫細節進行具象化、直觀化呈現。在清代名畫《果親王允禮像》裡,果親王化身親切的網絡主播,向觀眾介紹自己的服裝和四周物件,引導觀眾關注畫作的細節,比如筆筒裡的湘妃竹毛筆、玉如意等。

微觀化不僅放大了名畫細節,更凸顯了畫家的匠人精神。這些畫作的手工之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匠人對中華傳統美學的堅守,穿越千年而不朽,直至今天仍震撼著觀眾的心靈。

紀錄片固然要不斷地探索新的表現形式,才能擴大受眾範圍,但更重要的還是不忘承擔歷史責任,做好價值引領,將匠人精神傳承給年輕的一代。

來源: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影視產業觀察、騰訊視頻行業透視等

相關焦點

  • 這部紀錄片愛了愛了!仕女居然唱了吳亦凡的歌?開心麻花把古畫演活了
    最近竟有一部紀錄片反其道而行以「古畫活過來」這般獨特少見的形式讓沉靜的古畫「開口」講述自己的故事相較於傳統的文化藝術類紀錄片,《此畫怎講》通過單集3—5分鐘的輕量化篇幅,進行真人演繹,賦予傳統名畫全新的生命力,大膽顛覆了古畫的固有標籤,將莊重的名畫,生動有趣地帶到觀眾眼前。
  • 在這部紀錄片裡,古畫真的活起來了
    諸多網友表示,除了好看的琴曲,片子中的服化道也太還原了吧!這就是紀錄片《此畫怎講》。當這幅畫中的人物活起來,一場關於「誰才是畫面的C位」之爭就開始了。「活起來」在唐代,一年一半的日子都在放假!授衣假是九月回家收稻穀以及準備冬衣的日子,共計15天)……大唐公務員的日子不要太舒適!
  • 這部紀錄片愛了愛了!仕女居然唱了吳亦凡的歌?
    最近竟有一部紀錄片反其道而行以「古畫活過來」這般獨特少見的形式讓沉靜的古畫「開口」講述自己的故事相較於傳統的文化藝術類紀錄片,《此畫怎講》通過單集3—5分鐘的輕量化篇幅,進行真人演繹,賦予傳統名畫全新的生命力,大膽顛覆了古畫的固有標籤,將莊重的名畫,生動有趣地帶到觀眾眼前。
  • 豆瓣8.0,這部紀錄片幫你打開新世界大門
    最近,芭姐發現了一部寶藏紀錄片《此畫怎講》就反其道而行,用真人演繹、視聽結合的方式,讓一幅幅名畫「活」了起來。遠程辦公就是24小時工作制」 「來波士頓這麼多年,從未享受過夜生活」 從古畫中活過來的她們
  • 當中國古畫遇見奧斯卡
    當深藏故宮的古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奧斯卡動畫片評委會工作人員瞪大了眼睛,連看兩遍,不住感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動畫片」「這是怎麼做出來的」……楊春琢磨著用自己的專業「復活「這些古畫上的花鳥,讓它們真正飛起來。
  • 果親王在線直播、鐵拐李創業賣刀……這個寶藏紀錄片讓古畫「開口...
    如果古畫中的人物「活過來」,還能用現代新潮語言進行交流是種怎麼樣的體會近期,有一部名叫《此畫怎講》的紀錄片正在網上火熱播出,本劇總共30集,採用了反向穿越這一獨特的表達方式,用真人cos來還原中國14幅名畫的內容,在科普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反映了職場、生活等各種現代場景,在生動的演繹和劇情的解讀下,一幅幅古畫仿佛「開口說話」。
  • 為了讓中國古畫動起來,他歷時3年手繪10093幅工筆畫,驚豔奧斯卡評委!
    遇見是一場陰差陽錯的好運氣,就像古畫遇見動畫,就像楊春遇見奧斯卡(視頻在文末)古 畫 復 活楊春琢磨著用自己的專業「復活「這些古畫上的花鳥,讓它們真正飛起來。沒想到它們不僅飛出宋朝,還飛出中國、飛向奧斯卡,通過了最佳動畫片的首輪初選。這是中國動畫短片的「第一次」。
  • 動物的小崽子也太萌了吧!這部紀錄片猛男看了都會落淚
    而這一畫面,出自近期一部逼死無數「阿偉」的紀錄片——《可愛的小崽子們》:目前紀錄片更新到第三集,打開視頻就是一片被可愛到死的彈幕,儼然就是年度大型「阿偉」亂葬崗,號稱猛男看了也要落淚:但也沒有辦法,畢竟在這部紀錄片中出鏡的演員,一個比一個會賣萌。
  • 種草冷門紀錄片!《簪花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名畫都「活」了,瘋狂吐槽哈哈哈哈!
    :《奇趣美術館》嗎?它大概是中國首部名畫真人番,選材於14幅中國美術史上巔峰地位的知名人物畫,用畫中人物的口吻,為我們普及名畫鑑賞知識,讓看似高深的中國古畫與大家親近起來。簡單來說,就是讓「古畫活過來」。
  • 北宋時期的古畫,牡丹和狸貓一起出現,很有寓意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牡丹花下一隻貓,旁邊還藏著一條蛇!這幅畫比較有意思,是把牡丹花與一隻貓相結合起來,但還有一條疑似蛇的動物在旁邊,又或者是一根繩子,作者這一種創作的繪畫有意思,而且令人費解。但凡是古畫作品,中間一定是隱藏著內容性。這一張畫也不例外,但所謂的故事有一些特別,而且也有專業的學才做過研究。這是北宋時期的一張《富貴花狸》作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整個作品並不大,但珍貴的程度卻極高。首先第一個珍貴的原因就是此作品是屬於北宋宮中流出來的作品,是宮廷專業畫師所畫,畫中隱藏著一些細節也是令人深思。
  • 一覺醒來還沒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 感覺要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實際上,這部紀錄片是描寫故宮文物修理廠工作人員們的日常工作,小卻新奇。那裡甚至是一個「與當代完全脫節」的地方,八點上班,五點下班,沒有高科技,每天跟漿糊、樹漆、石灰打交道,閒來的時候就打打杏子,逗逗貓……  沒有人談升職、工資、期權股票、朋友圈,沒有你熟悉的所有職場話題。《我在故宮修文物》裡這群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 挪威人拍的這部紀錄片,也太治癒了吧!
    ——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今天為大家安利一部治癒系挪威紀錄片《兄弟》,豆瓣電影的評分高達8.7,被稱為挪威版的《少年時代》。這部紀錄片先後拿下2015年挪威電影Amanda獎最佳導演獎(挪威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32年來首次由一名紀錄片導演獲得最佳導演獎)、2015年北歐紀錄電影節觀眾獎、2016年臺灣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2016年HotDocs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
  • 貝爺荒野生存式風格+電影感的風景大片,這部紀錄片絕了!
    作為愛看極限類綜藝節目,牆裂推薦《十個世界盡頭》這部紀錄片,分為10集。好看又有意思,話不多說先上來允許我先吹一波這部紀錄片,景色太絕了,看得心曠神怡,神清氣爽。其實我個人不是特別愛看紀錄片,但比較喜歡極限類的運動偶然刷到有讓人驚豔到。去的地方都特別有意思,既有極地探險,也有叢林穿梭,去過洞穴,爬過高山,攀登過,也速降過,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且一一聽我道來。
  • 太絕!這部高分法國紀錄片,孩子看三遍都不夠
    在城市生活中,我們與小蟲子接觸的機會少之又少,在家裡的休閒時光,我和孩子無意間發現這部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簡直為孩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部紀錄片裡,那些小蟲子被成倍放大,展現出了另外一面,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每個小蟲子都在訴說自己的故事。
  • 來自800年前的醉漢,手中的酒很有意思,應該喝了好幾斤吧
    古畫講究的是一種意境,絕大多數古畫描述的也是與古人的生活有關係。尤其是宋畫,畫中的人物畫多半就是記錄著當時宋朝人的生活。從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古人的生活狀態是怎麼樣的,他們是否幸福,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又或者可以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
  • 600年前的一張古畫,隱藏3個未解之謎,可能與聊齋故事有關係
    很多的古畫之中其實隱藏著太多的古典用意,如果不深入到歷史的背後來解讀,恐怕從繪畫之中所誤讀出來的故事也會有很多種。 另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古畫的背後,隱藏著關於中國傳統繪畫史上的一些文物歷史研究價值,是一座古人留給後輩們解讀的寶貴遺產,其歷史意義已經超出了繪畫的本身。
  • 這部紀錄片肯定要把人看哭……
    《活出「樹木希林」》是日本電視臺NHK在2018年以跟蹤拍攝的形式,用紀錄片展現著名女演員樹木希林在最後人生階段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的10月4日在日本上映,作為樹木希林女士去世一周年(9.15)的紀念獻禮。
  • 這部清流紀錄片,不看太可惜了…
    在閱讀中,多活幾次。不知不覺,2020已經剩下不到100天了。年初立下了各種flag,有人可能「打了臉」,而有的人還保持著最初的堅韌和偏執。比如,讀書這件事兒。可以說,讀書是所有flag當中最沒有門檻,卻不容易持之以恆的一件事。
  • 一周薦片|豆瓣8分以上,藝術類紀錄片一次看個夠!
    01 《此畫怎講》:名畫開口,腦洞暴走 通過「古畫活過來看完新石器時期的「三室一廳」木骨陶房,聽聽漢代精神小夥俳優的段子,再來看看晚清能「崩掉牙」的象牙白菜…這部紀錄片讓你的目光跨越八千年,解讀擁有厚重歷史的中原瑰寶。不忘初心,知來處,明去處。
  • 活捉紀錄片新物種,《此畫怎講》為傳世名畫破壁
    紀錄片《此畫怎講》的大膽嘗試,從敘事手法到視聽語言一改紀錄片傳統風格。誰能想到周昉筆下閒情雅致的唐朝仕女們,竟也可可愛愛地討論起了最熱門的平權話題?不怕畫中人說話,就怕她還會Hip-Hop。讓《搗練圖》女孩唱起《大碗寬面》,讓《蕉陰擊球圖》女童唱起《知否知否》,讓《文苑圖》墨客唱李榮浩的《李白》。《此畫怎講》跳脫爛漫的風格,太讓人忍俊不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