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取自土地的收穫
來答謝五轂神農氏
古時候的中國,
主體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所以,一年一度的豐收,
對農家來說是最大的期盼。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
此時田裡的莊稼早已收穫歸倉,
而十月初十在古人眼裡,
是一個 「十全十美」 的吉日,
因此在中國古代,
這一天便是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
民間公認的豐收節。
舊時,此日清晨,
家家戶戶便要用新獲的米做餈粑,
餈粑在江南一帶又稱年糕。
豐收節最重要的儀式,
是要祭祀炎帝神農氏,
來感恩這位先祖對土地的護佑。
在遠古的神話裡,
炎帝神農氏牛首人身,
他親嘗百草,
利用草藥治百病;
他發明刀耕火種,
教民眾墾荒種植五轂;
他還創製出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香糯的餈粑,
既是獻給神農氏的貢品,
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好禮。
豐收節也是一個歡樂喜慶的節日,
氏族鄉親會相聚一堂,
品味應季的美食,
載歌載舞歡慶豐收,
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