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究竟為什麼對生育有這麼大的執念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導演、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的紀實類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該電影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以及十多項國際大獎。作為最受矚目以及評分最高的電影,《何以為家》再次將我們拉回到了赤裸裸的現實之中,讓我們意識到了在這個美好的世界裡,世界的另一邊仍然有人在戰爭中苦苦掙扎。
影片中的男主,贊恩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可以被所有人愛護,但上帝卻不這麼認為!當我們不再相信這個上帝時,又怎麼會去相信這個世界呢?!
看完電影最開始,我們可能會對贊恩的父母非常的憤恨不滿。但仔細想想,其實不然!他們也是這個體系下的倖存者與受害者。他們的一生也是在這種黑暗的社會中苦苦掙扎。越生越窮與越窮越生伴隨著夫婦二人。
僅僅依靠他們自己是永遠也無法改變這個家庭。或許他們只是想通過生越多的孩子來改變自己悲慘的命運,在他們的觀念裡:男孩兒可以出去打工,女孩兒出去可以換錢。他們的孩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學校上學讀書是種奢求,敢想卻不敢做的事情;只能被迫淪為工具來免於家庭的負擔。
在影片中,男主贊恩最後控告了自己的父母。控告的原因是:你們為什麼把我生在這該死的世界裡!能讓男主如此憤恨地說出這句話,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在於「戰爭」。在戰爭面前,一切小我都將是戰爭的犧牲品;或許當這個國家真正到了「和平」的那一天,天上的流星才能在贊恩的眼前划過。
影片最後雖然救出了贊恩,但是這件事就為此圓滿了嗎?懲罰了贊恩的父母,這樣的狀況就能得到緩和嗎?《何以為家》真正的意義在於:在譴責愚昧的父母的同時,也讓我們警惕著真正的戰爭所帶來的的結果是什麼樣的!
有些電影本應是一道光,卻未能夠照進腐爛的角!關注是一種力量,它可以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也可以更清晰地去認識對待這個世界,我們的世界會越來越好嗎?會的!只要我們想把它變得越來越好!
影片中的父母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別人的生命來完整自己,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其實,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只是在對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而已,最該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那是一種自由超脫一切世俗的愛。
我們在選擇的同時也意味著承擔責任,責任的承擔才能說明我們已經長大成人!
「何」以為家,何以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