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合作背景:腸道被認為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可被成為腸道的另一「器官」,有百萬億微生物定居在腸道內,對宿主的腸道環境甚至整個個體產生重要的影響,與其定居環境共稱為「腸道微生態」。
本著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態度,腸道和腸道益生菌群達成以下共識。
甲方(腸道):有條件的允許乙方(腸道益生菌群)在甲方的場地休養生息,並提供給乙方足夠穩定的食物和營養。
乙方(腸道益生菌群):在甲方的場地上,因乙方種族繁多,勢力不均等,必須協調一致,在劃分的勢力範圍內和諧共處,不能產生內部矛盾。當有外敵(致病菌)入侵,乙方必須最短時間團結起來,作出反應,把威脅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發生大戰爭。不僅如此,乙方還必須向甲方提供各種援助,保證腸道菌群平衡。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如果沒有這份合同,人類的生命和健康將絕不復存在。
那這些細菌給腸道提供了哪些援助呢?
具體的條款和細節如下:
在腸道內黏附、定植和繁殖,並且對抗過路的致病菌。簡單的說,你不能跨界到其他地方(器官)去,安守本分待在你自己的地方。協助腸道消化吸收。能者多勞,不僅僅要合成人體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部分胺基酸,還要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訓練免疫系統。要能當起教官的責任,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並對致病菌的入侵快速做出反應。排毒作用。尤其是雙歧桿菌,抑制腐敗菌和致病菌產生毒素的同時阻止腸道對毒素的吸收。腫瘤剋星。酪酸梭菌和雙歧桿菌大家族,發現有亞硝酸銨的合成要馬上阻止,預防消化道腫瘤。推選優秀菌群。選拔一些能對抗幽門螺桿菌的優秀菌群,比如酪酸梭菌,調動它們去對抗壞菌,同時維持好腸道的長治久安。時刻準備守護健康。如酪酸等,為腸上皮細胞提供主要能量來源,促屏障修復,增強腸道功能,減少毒素的停留。
所以,腸道只有跟菌群達成共識,共同發展實現全面小康。好菌養護好腸道,而腸道也會給好菌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常樂康)是NMPA批准老幼孕產婦皆可使用的益生菌,早定植,早修復,護腸胃!
安全性:優勢原籍菌組合、不含風險菌株。
有效性:治療胃腸道疾病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獲得多種指南、教材、共識推薦;
菌株特異性:酪酸梭菌產酪酸,快速修復、再生、養護腸黏膜;嬰兒雙歧桿菌比其他雙歧桿菌具有更強定植能力。
組合優勢:相互促生,協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