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2017年,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圍繞「亞洲水塔」動態變化與影響等課題,展開考察研究。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透露,科考隊近期在「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科考發現,「亞洲水塔」區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了9萬億立方米,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利用無人機觀測冰山地形
全球共有78個水塔,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就有16個。「亞洲水塔」究竟有多少水呢?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冰川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常年積雪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多年凍土面積約130萬平方公裡,湖泊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目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冰川的冰儲量約為8850立方公裡,換算成水量大約是8萬億立方米;青藏高原上大湖的儲水量約為8150億立方米,小湖泊的水量仍在估算中;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等13條主要河流的徑流量約為6560億立方米。綜合起來,「亞洲水塔」區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了9萬億立方米。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利用無人船測量湖泊水量
利用無人機觀測冰川地形
供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