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水塔」水量超9萬億立方米

2020-12-23 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有「亞洲水塔」之稱的地球第三極地區——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而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此次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姚檀棟院士介紹,第三極地區的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冰川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常年積雪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多年凍土面積約130萬平方公裡,湖泊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

科考隊初步估算認為,第三極地區冰川的冰儲量約為8850立方公裡,換算成水量大約是8萬億立方米;根據對面積超過50平方公裡湖泊的實測結果,初步估算青藏高原上這些大湖的儲水量約為8150億立方米,小湖泊的水量仍在估算中;而對發源於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估算發現,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阿姆河、錫爾河、塔裡木河、伊犁河、黑河、疏勒河等13條主要河流的徑流量約為6560億立方米。

姚檀棟表示,準確評估「亞洲水塔」出水量的難度很大,例如,冰川儲量取決於冰川的面積和厚度,雖然冰川面積容易獲取,但大範圍開展冰川厚度實地測量的技術和手段仍然不足。「這也是接下來我們研究所要攻克的難題。」姚檀棟介紹,科考隊目前正在充分利用現代化高新技術,構建保障「亞洲水塔」安全的「極目」監測預警體系,包括「極目一號」系留浮空艇三維觀測體系、「極目二號」冰崩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極目三號」冰湖潰決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極目四號」拉薩地球系統多維網等。「這不僅將深化對『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及應對的認識,而且將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防災減災服務。」

除了對「亞洲水塔」儲水量進行了初步估算,科考隊還在「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科考發現,全球共有78個「水塔」,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就有16個。而「亞洲水塔」正在發生失衡,這種失衡變化有利有弊。姚檀棟說:「利的方面是在短期內,下遊河流全年的天然徑流量增大,有利於下遊國家的工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弊的方面是災害強度和頻率增加,對農業的春季用水威脅進一步增大。冰凍圈消失的影響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的監測和研究也將持續進行。」

相關焦點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水量初步摸清
    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2017年,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圍繞「亞洲水塔」動態變化與影響等課題,展開考察研究。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透露,科考隊近期在「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水量初步摸清
    」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三者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供圖提到「亞洲水塔」,首先想知道「亞洲水塔」有多少水。第三極地區的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冰川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常年積雪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多年凍土面積約130萬平方公裡,湖泊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
  • 超9萬億立方米!亞洲水塔的水量是怎麼算出來的?
    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經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
  • 「亞洲水塔」冰川湖泊河流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青藏科考隊)21日發布消息說,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有「亞洲水塔」之譽的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其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此外,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初步估算 「亞洲水塔」水量超9萬億立方米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有「亞洲水塔」之稱的地球第三極地區——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而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 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通過評估 確權水量2.24億立方米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水利廳網消息:9月28日至29日,省水利廳在黃山市組織召開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技術評估會。經實地核查和會議討論,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同意通過技術評估。本次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共完成新安江流域水量分配、區域取用水調查摸底、重點行業用水量核算、水權公示、確權登記及發證等工作,共計核查公共供水企業、自備水源工業、農業用水等各類取水工程1133處,發放水權證1151本,確權水量2.24億立方米。省水利廳高度重視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市、縣上下聯動,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新數據 新看點)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 中國石油在川建成3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 年產氣量可滿足超2億人用...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12月14日8時,隨著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生產調度大廳大屏幕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上漲,西南油氣田今年天然氣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這標誌著這家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供應企業,成功建成3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  300億立方米產氣量約佔全國同期天然氣產量的17.3%。
  • 南京水權交易成功試點,7家單位向1家單位「賣出」40萬方水量
    他以江寧地區地下水採用為例解釋:江寧區2020年地下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180萬立方米,至2019年底,區內共有25張地下水取水許可證,取水許可總量為137.6萬立方米,但2019年實際取用量為106.3萬立方米。儘管有富餘,但區域內還有企業「不夠用」——南京湯山地熱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初期取水許可核准36萬方/年的溫泉水用量,但目前每年溫泉水用量達60萬方左右,缺口達24萬方。
  • 你知道水塔花嗎?如何養好水塔花呢?
    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見過水塔花呢?水塔花屬於觀葉觀花植物,觀賞價值高。水塔花株型挺拔、葉色青翠富有光澤、花色豔麗,家庭養殖比較普遍,深受人們的喜愛。水塔花的語言:幸福就在你身邊,水塔花別名火焰菠蘿,比爾見亞洲,紅藻菠蘿,下沉菠蘿,紅筆菠蘿。它屬於鳳梨科。多年生常綠草和多汁的植物,如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不耐寒,略耐旱。
  • 中科院預測中心:預計2020年我國需水總量約為5990.1億立方米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需水總量約為5990.1億立方米,比2019年略減。從四類需水量來看,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農業需水量約為3606.0億立方米,佔需水總量的60.2%。工業需水約為1232.0億立方米,佔需水總量的20.6%左右。生活需水量約為910.3億立方米,佔需水總量的15.2%。
  • 是什麼力量,將水汽從南半球抽上青藏「水塔」?
    青藏高原水資源豐富,有「亞洲水塔」之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院士等提出,在青藏高原「熱力驅動」下,暖溼氣流從低緯海洋向高原輸送、匯聚,形成了特殊的跨半球、全球性「大氣水塔」大氣水分循環過程。通過視熱源計算及其與流函數解析風場的三維立體動力相關結構的綜合分析,研究者揭示:青藏高原上空的熱源驅動可形成高、低層互為反環流,且高層輻散、低層輻合的耦合機制,這種類似於颱風的自激反饋效應動力系統,使低緯暖溼氣流從熱帶海洋向高原輸送、匯聚,實現了「亞洲水塔」遠距離的多尺度水汽輸送強匯合,其南側有來自印度洋、中國南海等的暖溼氣流,而分析表明,高原水汽源區從亞熱帶的印度次大陸向南伸展到熱帶地區的孟加拉灣
  • 深圳今年的GDP預計超過2.8萬億,居亞洲城市前五,前四名都是誰
    深圳的GDP從40年前的1.69億元,到2019年的2.69萬億元,平均每年的GDP增速高達28.1%。深圳經濟的發展軌跡,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日,深圳市提前披露了2020年的經濟目標,預計2020年的GDP將超過2.8萬億元,居亞洲城市的前五位。
  • 科技「勿忘老」,0.01立方米用水讓我知道你很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上海12月10日電(記者王默玲、潘旭)0.01立方米的水能做些什麼?做兩頓飯、給魚缸換一次水、簡單洗幾件衣服……對於家住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87歲的張美霞老人來說,這0.01立方米的水「能救命」。「我們獨居老人最怕的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街道說要給我裝上這個智能水錶,我舉雙手贊成!」張奶奶口中的這個智能水錶正是上海推行的智慧養老試點項目之一。87歲的張阿婆在廚房裡刷洗餐具。
  • 江蘇LNG接收站10年外輸天然氣超460億立方米
    至此,江蘇LNG接收站累計接卸LNG船舶滿400船,接卸LNG總量超3317萬噸,外輸天然氣超460億立方米,相當於江蘇省10年民用燃氣供應量。 Q-MAX型LNG巨輪「扎卡」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運輸船,該輪船長345米、寬55米、吃水11.9米,這也是它第16次「光臨」洋口港,10年累計送來超180萬噸LNG。
  • 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東中線6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  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