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說:「愛情是一百年的孤獨,直到遇上那個矢之不渝守護你的人,那一刻,所有苦澀的孤獨,都有了歸途。」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面的男主阿里薩愛上女主費爾明娜,從年輕到遲暮,等了她53年7個月零11天,兩人終在一起。
男主說:我的心靈終於找到了歸宿。
在此之前,他像幽靈一樣,裹著一副軀殼,靠著一個信念,行走於人世間大半生。
1. 為愛痴狂
男主年輕之時只是一位很普通的送信員,而女主的家比較富裕,有一個飼養場。
在一次送信中,他一見鍾情,愛上了場主的女兒。
年輕人的愛是炙熱和狂烈的,他們總是利用一切機會書信往來。
「楊柳枝,萌如絲,願作春閨夢中人。」
可貴族與貧民的差距讓這份愛看不到希望,他們越是痴狂,女主的父親越是決絕和快速。
因為母親去世的早,女主父親把女兒的幸福看得特別重要和謹慎。
他希望女兒能有一個條件與之匹配的男人,而不是這個窮送信員。
於是,在女主答應嫁給男主時,父親毫不留情地快速搬了家,遠遠地離開了那個地方。
從此,男主就像染上了霍亂一樣,在生活中思念成災。
2. 為愛尋找
儘管媽媽告訴他,要坐三周的輪船才能到達女主生活的地方,可男主沒有放棄,依舊前往尋找。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們相遇了,卻已經回不去了。
女主在生活中漸漸成熟,從對父親的安排極力排斥到最後心甘情願接受。
她跟醫生結婚,度蜜月,見婆家人,生孩子。
優渥的物質條件讓她婚後生活平靜而自然。
愛情也從來不是婚姻的全部。
她從討厭到喜歡,沒有驚濤駭浪的刺激,卻有細水長流的浸潤。
日子或許就是這樣,一邊向幻想和美好低頭,一邊還要抬頭向前走。
男主的希望被粉碎,已為人婦的夢中人給他們過去劃上了句號,從此天和涯,兩不連。
3.為愛解脫
在回來的船上,男主被稀裡糊塗地奪去了第一次,從此,他就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宣洩他的思念和痛苦。
他在本子上記下了自己經歷過的女人:第一個船上不認識的人,第二個寡婦,第三個樹叢裡,第四個……
當他在做著這一切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得到了解脫。
為了能讓自己有追求女主的實力,他請求舅舅給他安排了船長工作,並順帶做了替人寫信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普通年輕人純真而貧窮的愛情,養鴿子男人粗暴而殘忍的愛情,遠房侄女貪婪而依附的愛情……
這些都是過客,他心中那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一直沒有消失,他要等她。
等他們雙雙老去,等到她的男人死去,如果她還沒死,那正合他意。
有人說,他的大半生值得嗎?
在愛情裡,有人中的毒就是很深很深,就象得了霍亂,無藥可治。
但他要活著,他要為心中的愛情活著,他就必須找到一種活下去的信念,而那622個女人就是他的解藥。
他在一次又一次肉體的歡愉中解脫愛情的枷鎖,等待生命的奇蹟,上帝的恩賜。
哪怕一天,也要等。
與其說影片中發生了真正的大瘟疫,倒不如說瘟疫時時刻刻就在自己身上。
4.為愛遠航
經過大半生的努力和等待,舅舅把公司全部交給了他。他成了加勒比海運輸公司的總經理,真正成了一個體面的富人,也成了一位老人。
女主和他的家已經相隔不遠,都過著表面相安無事的生活。
有一天,女主的男人在逗一隻鳥,不小心,從樓上摔下來死了。
男主一得知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在女主面前再一次表白,他告訴女主,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51年9個月零42天。
可是,歲月掠過每個人的頭頂,總會留下什麼。女主跟男人過了將近一生,它沒有轟轟烈烈,卻有最尋常不過的人間味道。
正如男人所說: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安定。
他給了女主一生的安定,生活富足,兒女成群。
他打破了女主從來不吃茄子的習慣,她第一次品嘗,味道還不錯。
愛情和婚姻從來就是兩碼事,愛情可以讓人忘卻世間還有百味,可婚姻卻讓你嘗遍苦辣酸甜。
「沒有什麼比愛更困難。」當女主擁有了除愛情之外所有的東西後,她渴望心底那沒有泯滅的愛意。
在男主執著如年輕般的追求下,女主拋下了一切,去圓心中的這份遲來的遺憾。
他們把船升上了霍亂的旗幟,駛入大海,不會再有人來打擾,也不會靠岸,在人生最後的時間裡,去填補他們彼此年輕的愛情。
男主說:「只是開始結局,兜兜轉轉,我的心靈終於找到了歸宿,真正寬廣無垠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
哪怕愛情只綻放一天,那一天也是一生的燦爛。
5.為愛等待
婚姻和愛情一直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有人一生都在追逐新鮮的愛情,有人卻一生守護一人。
婚姻不是愛情的終點,愛情也不是婚姻的全部,而追求幸福卻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目標。
跟誰在一起,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宿命,而是選擇。
張愛玲說:「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在什麼時候,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願你在這一份等待裡心有所屬,在這份等待裡沉得住氣,等得峰迴路轉,守得雲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