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歷了什麼?先是張獻忠屠川,後是康熙宣布「湖廣填川」

2020-11-18 騰訊網

引言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解決問題時會根據具體情況計劃。這樣針對性的做法十分明智,時至今日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01

曾有一個魯國人想去越國賣鞋子,被人勸阻,這個魯國人才恍然大悟越國人不穿鞋喜歡戴帽。《韓非子 ·說林上》中就提到」以子之所長,遊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可見,很多事情在做之前要考慮到當地的因素,這樣才能給出最佳的解決辦法。

西蜀寶地自古人傑地靈,不少人慕名前來、蜂擁而至。但歷史上的四川不只是李白詩中「」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模樣,它的真實寫照也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令人流連忘返的青山綠水與此處的繁華盛景,讓西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熠熠生輝,吸引著眾人蜂擁而至。可實際上,這片俊秀的山河也曾遭遇不幸,一度頹敗。《四川通志》上記載著一段沉痛過往:「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李白畫像

從欣欣向榮到滿目瘡痍,當年的四川究竟遭受了什麼? 事實已難從史書的隻言片語中去解讀,不過較為盛傳的一個說法便是「張獻忠屠川」。在四川當地人中一直流傳著一段妙語「石牛對石虎,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據老人們說,這話由當年屠川的張獻忠留下。張獻忠出身寒微,明清更替時國家戰亂紛飛,統治者們自顧不暇。張獻忠趁亂起義,並率兵侵川還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在佔領西蜀的期間,他四處攬財、殺人無數,後來慌亂中出船奔逃。不料攜載金銀珠寶的船隻沉入江口,於是留下這段話,三百年來試圖破解的人不少。

▲張獻忠雕像

02

當初張獻忠入川,還是流寇思維,起義軍打到哪裡就剝削哪裡的百姓。軍隊補給全靠攻城略地蠻力搶奪,軍紀也十分懶散,士兵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張獻忠起義軍所到之處無不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四川人民在這漫天烽火中過得苦不堪言。不僅如此,這些所謂的起義軍還殺人如麻,把殺人玩出了花樣。場面之血腥,手法之變態,聽者具心驚膽戰。所有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這些殺人魔頭稱為兩腳羊,如遇上有孕者,刨腹驗其男女。對懷抱中嬰幼兒則將其拋擲空中,下以刀尖接之,觀其手足飛舞而取樂。此命名為:雪鰍。稍大一些的兒童或少年,則數百人一群,用柴薪點火圍成圈,士兵圈外用矛戟刺殺,看其呼號亂走以助興致。此命名:貫戲。就這樣到了康熙年間,川人已從明朝萬曆六年的600多萬,急速下降到全省不足50萬人。有些州縣甚至只剩下十幾戶人,原本花重錦官城的大好山河被折磨至此,讓人扼腕嘆息。

▲張獻忠屠川

更糟糕的是,禍不單行。稀少的人口迅速引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虎患不斷,期間有人嘗試招人來此,結果一大半都在沿途被老虎吃去。再加上四川地勢險峻,願意拋棄故土前來的人屈指可數。自然災害遲遲無法解決,偏偏這個節骨眼上又爆發了三藩之亂,四川飽受內憂外患。戰爭中的死亡人數日益增加,人口愈見凋零。

▲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03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有位負責用心的統治者發現了這個嚴峻問題,他就是康熙皇帝。為了解決四川無人的情況,他深思熟慮後作出一個極有魄力的決定。並下達聖旨,號召百萬人口移民,前往四川。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湖廣填四川運動。不過在封建時代,人們對祖地的情節很深,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很難做出背井離鄉的事情。再加上蜀道艱難,有猛虎作亂,因此初期基本無人響應。

▲康熙

康熙又頒出新的舉措來吸引大家主動遷徙,不但宣布「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為永業;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者,準其入籍」。還給予移民者一系列福利政策,誰去了便能免稅五年自行耕地且不收稅賦。一見這麼實在的惠民措施,便有無數百姓被吸引。於是大批夢想能過上更好生活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前去四川開闢一片新的天地。

▲湖廣填川

早期的移民者佔據時間優勢,將大面積的土地劃為自己所有,不少人翻身農奴把歌唱。這一政策在四川推行多年,得到不少人積極響應與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康熙年間,前後約有155萬人移民四川,而其後的乾隆、嘉慶時期,移民四川的百姓,更是高達420萬人。

▲四川自然風景

不過後來的移民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許多土地早已有主,這一運動便逐漸聲消。可湖廣填四川帶來的改變有目共睹,西蜀又慢慢恢復了曾經繁華熱鬧的景象。

這一切不得不感謝康熙的英明決策,正是他這份毅然與果決,才救四川於水火中。更使湖廣填四川這份壯觀的人口遷徙工程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究其成功的原因,還是因地制宜四個字。才讓對應的措施與政策發揮了最大價值啊!

參考資料:

《四川通志》

《「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過程》

《大遷徙:「湖廣填四川」歷史解讀》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韓非子·說林上》

相關焦點

  • 張獻忠在四川梓潼不僅有塑像,三百年還香火不斷,為什麼?
    隨後張獻忠就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他是大西政權的開國君主,也是唯一的一位君主。有野史記載說張獻忠生性殘暴,好女色,嗜殺。進入四川後,進行了屠川的行動,整個四川殺被張獻忠殺的僅餘9萬餘人得以生還。《明史流賊傳》中對張獻忠的記載是殘忍好殺、進入四川後將四川屠戮一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使得整個四川,千裡無雞鳴,四野無人跡,四川大地一片荒涼景象,繁華之地皆成曠野。
  • 康熙年間,四川壯丁為何只有一萬八千人?什麼原因導致的?
    湖廣填四川,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年間,四川人口極少,四川人口銳減得那麼厲害,主要還是戰爭,並且是幾方在這裡來回拉鋸。四川這邊從明末開始,先後有張獻忠,本土軍隊,明軍,清軍,南明李定國軍隊,臨到最後吳三桂又來了一次,哪裡的人都承受不住這種強度的戰爭的!
  • 張獻忠屠川史:蹂躪婦女手段數不勝數
    老師在課堂上反覆強調這是農民革命起義的階級鬥爭,是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動力,雖有其局限性,但革命造反精神的意義是偉大的。我那時當學生,雖不敢懷疑書本與老師的正確,但心裡卻禁不住想起了七殺碑上那句刀劍鏗鏘、殺伐有聲的名言。清朝清除了廟裡的張獻忠像2004年,張獻忠屠川三百六十年後的今天,我翻開《蜀碧》、《蜀警錄》、《蜀難敘略》等史書,讀到有關記載,滿篇血腥撲鼻而來。
  • 清政府因四川人口劇減,實行兩廣填川,那為什麼四川不說廣東話?
    「兩廣填川」實則為「湖廣填川」,明明現在國人的「歷史+地理」水平很低,很多人卻偏偏裝很懂的樣子,甚至連我這樣的歷史民科大拿都敢質疑。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兩湖地區距離四川更近,而兩廣地區則路途遙遠,不符合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規律,所以,湖廣填川更靠譜。近古時期有湖廣填川,近代則有「闖關東」的人口遷移,都是相近地理範疇內的人口遷移,闖關東實則為直隸地區(多為山東、河北)向東北進行的人口遷移活動。
  • 張獻忠在川搜刮金銀,沉在江口水底,出土後應該分給四川人民麼?
    張獻忠四川彭山江口沉銀地點。江口指流經成都的府河和岷江交叉口。張獻忠在明亡清興之際,瘋狂屠殺川地百姓,搜刮金銀財寶,但最後卻沒有能享受這批財寶就被豪格等圍攻而死。
  • 湖廣填四川,發生在什麼時期?大概遷移了多少人?
    但這種安定的日子並沒有多長久,朱元璋軍隊的到來打破了明玉珍的美夢,明玉珍的失敗、「大夏政權」的滅亡讓剛剛安定下來的湖廣農民起義軍支離破碎、分散開來,漸漸隱入廣袤的四川盆地,成為「湖廣填四川」的一批主幹力量。此時,剛剛入蜀的朱元璋看到戰後整個四川的經濟蕭條、人口稀缺,於是強制下令從湖廣麻城、孝感等地區遷移一部分人去四川生活、開墾耕地。
  • 歷史上發生過「湖廣填四川」,那如今四川成都的人來自哪些地方?
    四川民間向來有「湖廣填四川」的說法,發生在元末明初及清前期「湖廣填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移民運動。這場移民運動規模大、時間長、涉及地的移民人數眾多以及移民的來源地廣泛,它對四川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四川成都這個地方的人可能來自於哪些地方?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湖廣填四川」這場大型移民運動。
  • 張獻忠血洗四川是否屬實?
    張獻忠也沒有在四川停留太長時間,緩了一口氣,又出川而去了。第二次是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號大順。關於張獻忠是否血洗四川的爭論,就是在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後,到1647年1月張獻忠身死後這段時間內的。
  • 「湖廣填四川」真相
    於是在臨近四川的湖北、湖南、陝西、廣東、廣西、江西、福建、雲南、貴州等地,在人民的口耳相傳中,一支支奔赴四川的移民大軍陸續出發了。關於人類的源流,有一個永恆的命題: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在康熙年間,無數湧動在移民路上的人們會告訴你:我從湖廣來,要到四川去。在這場「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搶先進入四川的人,撿到了大便宜。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孫曉芬 ‖ 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老作家沙汀(原名楊朝熙)祖籍湖廣省湖北地域,上川祖在清初隨大批移民進川, 祖父楊仁和曾任重慶府都欽部小官,繼後在川西北安縣安昌鎮定居,建八字龍門府第。老作家艾蕪(原名湯道耕)祖籍經核查《湯氏族譜》系湖廣省寶慶府武崗州(湖北地域武崗縣)楊家橋,清康熙中葉上川祖湯成烈攜妻楊氏和5歲兒子入蜀,始居彭縣竹瓦,第五代分支新繁縣水村。
  • 【風雲人物】張獻忠吃女人?被張獻忠吃掉的美女有多少
    在明末清初的農民軍起義中,人民起義軍首領對四川人民的屠殺,亦是一段血淚史。先姑且不爭論外界對張獻忠屠殺四川人民的真實性,先來看看張獻忠吃女人這事是不是真的?而且張獻忠專門吃美女嗎?  關於張獻忠屠戮川人的具體行徑,史書所載已是掛一漏萬,即便如此,翻書讀來,仍使人有驚心動魄、肝膽摧裂之痛。
  • 江口沉銀之謎:歷史上張獻忠在四川是否真有藏寶地?
    崇禎十三年(1640),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舉兵,羅汝才攻打夔州失敗,這一支隊伍走向衰落。崇禎十四年(1641),張獻忠在四川山區轉戰半年,趁著大破左良玉戰機,迅速出川攻克襄陽,將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處死,為了擴充隊伍,開始搜羅宗室富戶的財富,分十萬兩賑濟饑民,受到民眾擁護。
  • 張獻忠殺入四川,挖出一諸葛亮石碑,看完碑文後卻悲嘆:吾命休矣
    公元1643年,流賊張獻忠率領數十萬大軍殺入四川。大兵所向,猶入無人之境,很快便攻克了重慶和成都,佔據全川。隨後,張獻忠建號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雖然稱了帝,搭建了草臺班子,但是張獻忠賊性不改,仍然在四川大肆抄掠、殺雞取卵。留下了「張獻忠屠川」的傳說。據史書記載,四川百姓十有八九都死於這場兵難,富庶的天府之國幾成虎豹豺狼的樂園。
  • 張獻忠真的屠殺過6億四川人?
    什麼曹操、左金王、革裡眼、老回回、過天星……在眾多義軍首領中,張獻忠的性格最複雜,經歷最傳奇,因而外界傳說也最多。有人說他是天殺星下凡,娘胎裡就會喊殺……有人說他每天不殺人睡不安生……有人說他魁梧非凡,坐在馬上能把馬腰壓斷……其中最大的傳(謠)說(言),莫過於他把四川人殺光。
  • 外國傳教士記張獻忠屠川:嫌婦女阻礙行軍 曾一日殺40萬
    來源|鳳凰網歷史 作者|向飛 1640年,義大利人耶穌會教士利類思入川至成都傳教,並在達官顯貴中挑選三十人付洗,稱為天主教在四川的首批教徒。
  • 「殺人狂魔」張獻忠:在麻城「文質彬彬」,還發明一種納涼的水床
    他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可是,四川民眾並不歸順他,他就大開殺戒,殺人如麻,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殺人狂魔」。正因為張獻忠的濫殺,才導致了後來的「 湖廣填四川 」。據說,湖廣填四川,湖北的麻城就佔了一半。現在,湖北省 麻城 市主打移民文化,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移民文化公園,以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也便於川渝的人民來麻城尋根問祖。
  • 湖廣填四川之《客家風雲》(張永康)
    秦滅巴蜀後,秦開啟了向蜀移民,之後歷代經過了八次移民潮。龍泉驛區域歷史上生活的民族,大部分都與上述人口遷徙有關。現在龍泉驛區大興場的謝家、洛帶劉瑾壩子的劉家、同安的羅家就是明代初年時期第一次「湖廣填四川」的移民。
  • 嗜血皇帝大魔頭——張獻忠!
    還有一個傳說,說的也是他小時候,曾經偷過鄰居的雞,被發現後少不了挨一頓罵。他就恨恨地說,等我日後得志,這個地方的人就要像雞似的被我宰了。這些傳說,作者姑妄言之,我們也就姑妄聽之。為歷史人物杜撰符合他們性格的早年經歷,也是中國文人慣用的手法了,可信度不大高,不過大體可以了解到人們對這個人的印象。放在張獻忠身上,這種印象就是兩個字:殘忍。
  • 明末清初,四川實行「兩廣填川」後,為何四川不說「廣東話」?
    而就是古代明末清初的時候,四川因為人口稀少,所以實行了所謂的「兩廣填川」,理論上大量的廣東、廣西進入了四川,可實際上之後的四川人很少會講廣東話,這是為何呢?可能很多人對於「兩廣填川」存在於某種誤解,在當時所謂的兩廣,並非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廣東與廣西,而是湖廣,也就是說湖南、湖北與廣東、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