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喝茶的氛圍,講究清幽。
閒居可以養志,飲茶足以清心。
覓一清居,悠然自在。
無事此靜坐,泡上一杯茶,意趣悠長。
難怪蘇軾要寫,清風一榻抵千金。
活在當下,神清氣爽的喝一喝茶,享受閒暇時光,妙不可言。
冬天日午,試一泡正山小種。
野花香,桂圓湯,茶味清清爽爽。
忽然想起,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紅茶的滋味就是又香又甜。
殊不知,「清香鮮爽」四字對紅茶而言,更難能可貴。
之前去外面吃飯,店家給我們遞了一壺紅茶。
倒出一杯茶,從玻璃杯內看過去,茶湯顏色明顯偏紅髮暗。
為了解渴,喝入一口茶。
額,怎麼說呢,口感很混亂。
一句話形容是,喝起來感覺不乾淨,咽下後覺得舌面粘膩膩的。
總之,這樣的茶不能再喝。
對一泡好紅茶來說,茶湯表現該有「6不要」,品質才能達到及格線!
《2》
一、茶湯不要渾濁
端起一杯茶細細看去,感受茶湯的清透度。
好紅茶,應該是乾乾淨淨的。
一杯乾淨的茶,基礎底線在於茶湯看起來要清澈。
清,指水,液體,氣體的純淨透明狀態。
整體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
湯水清澈,一如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清可見底,毫無雜質。
對個別茶毫較多的紅茶,如金駿眉,九曲紅梅,坦洋工夫等。
在蓋碗泡茶,將茶湯倒進公道杯後,端起玻璃公道杯,能夠在茶湯內看到不少茶毫(亦稱金毫)。
纖細的茶毫如同被風揚起的蒲公英絮,在茶湯內飄飄揚揚,浮浮沉沉。
但茶毫多,茶毫明顯,並不影響茶湯的清透清澈度。
因為一眼看去,茶湯仍是清透清亮的。
在清透清澈的茶湯內,茶毫如同水晶球內漫天飛舞的雪花,整體上晶瑩剔透感明顯。
要是紅茶的茶湯內,含有較多雜質,衝泡出來的湯水看起來渾濁發暗。
一眼看去,湯水如同陰霾陰沉的天色,烏雲壓城,混沌不清。
這樣的茶湯,光是看起來就讓人沒有勇氣喝入,何談品質?
另外,對部分紅茶而言,有「冷後渾」一說。
受特定物質的影響,紅茶的茶湯在放冷之後,會出現冷後渾現象。
冷後渾,還有另一個別稱,叫「茶乳酪」。
但是紅茶有「冷後渾」,不影響以清透度作為考驗茶葉品質的關鍵指標。
剛用熱水沏出來的紅茶,不論如何,茶湯都不能渾濁不清。
不然,就證明品質有貓膩。
二、茶湯色澤不要發暗
一杯好茶,色澤要明亮。
光彩照人,晶瑩剔透,方能賞心悅目。
從紅茶的相關標準看,不論是金駿眉的「金黃透亮」,還是正山小種的「橙紅透亮」,亦或者紅碎茶的「紅豔明亮」。
紅茶的茶湯,離不開透亮明亮。
作為發酵程度較高的一類茶,紅茶的茶湯忌發暗。
因為湯色發暗的茶湯,大概率和工藝不當,發酵過頭有關。
紅茶內部的茶黃素,茶紅素等,過量轉化為茶褐素。
以至於,讓泡出來的茶湯「氣色不佳」,暗沉偏深色。
另外,對任何茶葉來講,茶湯的色澤都至關重要。
衝泡出一道茶湯後,視覺能捕捉到第一手信息。
茶湯暗,沉,不清透,除了外在觀感不佳外,還與紅茶香氣、滋味等有關聯。
湯色黯淡無光的茶,往往茶香、口感也不佳。
要麼澀,要麼苦,要麼香氣寡淡,不清爽。
品質一流的紅茶,茶湯除了要透,要亮,還要有金圈。
將茶湯倒入杯中,舉杯輕輕搖晃,湯麵如同夕陽西下的湖面,波光粼粼。
茶湯透亮,湯麵帶有「金圈」。
意味著紅茶內部含有的茶黃素高,茶味的鮮爽度高。
反之,茶湯不清透的紅茶,喝起來絕對沒有清透鮮醇風味,絲毫沒有高級感!
三、茶湯顏色不要太紅
時常能聽到紅茶是「紅葉紅湯」的說法。
其實,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優質紅茶,茶湯不能過紅。
這一點,從正山小種,金駿眉等桐木紅茶上,就能看出端倪。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鼻祖,在紅茶界佔有重要地位。
來源純正,貨真價實,根正苗紅的正山小種,衝泡出來的茶湯以橙紅明亮為標準,部分偏金黃色。
而金駿眉的誕生年頭雖不長,但卻是紅茶貴族裡的新起之秀,是高端紅茶的代表。
符合行業標準定義的正牌金駿眉,茶湯是金黃透亮的。
至於包括祁紅,滇紅在內的其它紅茶,它們的茶湯顏色也不能直接定位為「紅湯」。實際上,它們的茶湯偏橙紅色系,帶有柿子紅,宮牆紅的暖色感覺。
假如一款紅茶的茶湯,顏色偏暗偏深,紅得發黑。
那麼毫無疑問,它的品質絕對有問題。
紅茶的茶湯,從來不是越紅越好,而是要越清透才越好。
從紅茶自身的工藝特點看,製作紅茶的基礎工序離不開萎凋、揉捻(揉切)、發酵等步驟。
經過揉捻後,紅茶葉片「磨損」,出現「缺口」,茶葉內的茶多酚類物質不斷氧化。
伴隨著茶多酚的氧化,從而生成鄰醌、茶黃素等可溶於水的茶色素物質,可讓茶湯呈現出黃色,橙黃色。
茶黃素的含量高低,是判斷紅茶品質的關鍵。
茶黃素含量高,茶湯色澤更清透,光澤感好,茶味更鮮爽。
反之,當紅茶進一步發酵,將茶黃素等物質逐漸轉變為茶紅素、茶褐素時。
泡出來的茶湯,顏色往往偏紅偏暗,清透度下降,鮮爽清甜感不強。
牽一髮而動全身,茶湯紅得發暗,對紅茶而言根本不是好事!
四、不要香氣太衝
紅茶的香氣,很多茶友都喜歡。
因為悠悠然然的茶香,能讓人陷入到美好回憶中。
紅茶的常見茶香類型,包括有甜香,果香,花香,蜜香,松煙香,桂圓香。
作為發酵茶,花果香等基礎香型,自然不必多說。
而獨特的松煙香,則來源自部分紅茶的獨特煙燻工藝,聞久了會讓人有「依依墟裡煙」那般,歸園田居的安逸親切感,
桂圓香,大氣中正,溫柔甜美,是不可多得的果香類型。
紅茶的香氣層次雖多,但它的底線在於,茶香不能太膩,太衝。
茶香太張揚招搖,不符合好茶的本性。
以正山小種為例。聞香識茶,產自桐木高山的紅茶,受到小氣候的影響,茶香清爽雋永,花香淡雅。
如同綻放在山谷裡的野花,清塵脫俗,仙氣飄飄。
而市面上用外地原料仿冒的紅茶,表現出來的茶香,往往香氣特別衝,花香濃烈如劣質香水。
揭蓋一聞時,讓人感覺特別香。
但聞久後,覺得比較膩,不高級。
並且往往在三、四衝不到,茶香就快速淡下去,半點不持久。
這些聞起來茶香發膩的紅茶,沒有高級感,真身不過是「假名媛」!
五、不要香不落水
紅茶的香氣,最怕流於表層。
浮躁,浮誇,聞起來香氣妖豔沖天,喝起來卻沒什麼香氣。
這種香不落水的紅茶,品質有問題。
喝好茶,講究舒適高雅的享受。
一杯好茶,能熨帖唇舌。
茶湯入口,能品嘗到細幽清雅的花香,清新恬淡的果香,獨特的桂圓香,松煙香。
暖香縈繞,清香撲鼻。
喝茶過後,如同踏花歸去馬蹄香,香氣在口腔內流連。
清芬曼妙,吐氣如蘭。
喝茶過後,清涼爽口的回味裡,還在清晰浮現著花香、蜜香、果香等豐富香型。
伴隨著舒適的回甘生津,還有著絲絲縷縷的沁涼清香浮現在喉間,尤為舒適。
才下喉頭,卻上心頭。
聞起來香的紅茶,只能浮於淺層。
喝起來香,回味帶清香的紅茶,才能走心!
六、不要香甜發膩
很多人的感覺裡,紅茶的口感比較甜。
這點確實不假。
但紅茶的甜,是清甜,是甘甜,是鮮甜,是甜美俏麗。
這種甜度給味蕾帶來的衝擊力,著實不高。
像是花園裡下過一場雨後,空氣裡浮滿的清甜氣息。
或者是喝入一杯清冽甘甜的泉水,喉嚨間的甘潤體驗。
又或是,飲入一杯薄荷水,滿口清新,清甜動人。
品質一流的紅茶,甜味向來是恰到好處。
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
說到底,紅茶的清甜風味來源自天然的物質風味積累。
不論如何,茶湯滋味都不會甜得發膩。
當你遇到的紅茶,味道特別甜,甜到喝過幾杯茶後就口腔粘膩不爽。
這背後,肯定有問題!
選紅茶,不是選白糖,滋味太甜,反而不能要。
甜而不膩,恬淡清新,甘潤清爽,方是上品。
《3》
好紅茶的標準,離不開清。
清清爽爽,乾乾淨淨,清甜清透,清新清麗。
聞香時,紅茶的香氣是清新淡雅的。
當它喝在嘴裡,感覺是清爽,清透,又透著一股靈動感。
那麼,這款茶勢必是好茶。
如同陽春三月的楊柳風,八月秋高的微涼露那般,輕盈美妙。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滿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輕輕鬆鬆喝一泡優質紅茶,選對了,才有好茶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