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時候,美人被稱為紅顏禍水。
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是每個君王都要經歷的一道難題。
為搏美妃褒姒一笑,周幽王點燃了烽火臺,戲弄諸侯。
雖見到了美人的笑容,但也因為多次點燃烽火,諸侯們逐漸失去了信任。
與狼來了的故事殊途同歸,是個悲劇。
最後導致西周破滅,這段「烽火戲諸侯」也成為了典故。
並非人人都能坐懷不亂,為了美人而拋棄江山,大有人在。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昭君、貂蟬、玉環。
擁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雖容貌各異,但皆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美的不可方物。
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相通的,包括茶。
在六大茶類中,每種茶都個性鮮明,風格迥異。
但仔細想來,品質卓絕的茶皆有共通之處。
白茶,紅茶,巖茶,作為一款優質茶,有哪些共同特徵?
《2》
特點一:香氣純正,無雜味。
不論是白茶,紅茶或是巖茶,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香型。
在白茶中,最常出現的是毫香,花香,草藥香和粽葉香。
巖茶,由於特殊的焙火工藝,容易出現焦糖香,桂皮香,花香,果香等等。
再到紅茶,正山小種擁有著層次豐富的花果香,桂圓乾香。
還有一類很特殊的,經過煙燻工藝的正山煙小種。
它的特色是「松煙香,桂圓湯」,有一股明顯的煙燻筍乾香,清新的松香。
如此看來,三種茶類的香氣各有特色,並無相通之處?
非也。
好茶的香氣,都是清鮮乾淨,純正自然,令人舒適愉悅的。
比如,在衝泡2020一級春壽眉時,當草藥香撲鼻而來,仿佛穿越回了去年,那個春寒料峭的太姥山上。
漫山遍野的野花,雨後竹林中的清香,在茶香中被一一捕捉。
香得迷人,香得自然,香得空靈。
這種芬芳且清新的氣息,是香水難以複製出來的,唯有回歸自然,才能細細品味。
而這些難覓的香氣,竟然在白茶中氤氳著,令人尤為驚喜。
好茶的魅力,總是讓人如痴如醉。
但若是出現了一些雜味,比如巧克力味,酸味,漚味,倉味等刺鼻難聞的氣息。
代表著茶的品質受損,變質存壞了,或是吸收了異味,導致竄味。
原本鮮爽的香氣不再,品質也跌下了谷底,從此一蹶不振。
再比如,巖茶的特色,帶有濃鬱的「花香巖骨」。
這股花香,並非沖天香,也並非香得刺鼻。
而是細幽,婉轉,高雅的香。
它可能是清鮮的,也可能是成熟的,亦或是內斂的,變幻莫測,引人無限遐想。
優質的巖茶香氣,正巖茶的香氣,是具有高級感的,而不是劣質,衝人的香,更不能出現怪味。
有些茶友,在巖茶中聞到了一股青味,失去了原本發酵後所形成的成熟風味。
這就代表著,這款巖茶返青了,含水量超標了,品質受到極大影響。
自然不能進入優質白茶的範疇內。
即便是紅茶中的煙小種,帶著特殊的煙燻風味,也並非是嗆人的煙味,而是一股溫暖的香氣。
讓人不禁回憶起夕陽西下,炊煙嫋嫋的那般田園風景。
難聞的味道,總是令人萬般嫌棄。
而優質茶中,本不該出現這般氣味,唯劣質茶是也。
《3》
特點二:湯水透亮,無雜質。
當獨自喝茶時,茶湯出盡後,並不會馬上分湯。
端起公道杯,輕輕搖晃,旋轉,細細觀賞。
若是窗外陽光明媚,或是室內的燈光充足,便能更好的欣賞到這絕美的茶湯。
由此,發現了一個定律。
不論白茶,巖茶,紅茶,好茶一應以茶湯清透,無雜質為佳。
白茶的茶湯,色澤清淺,清澈透亮,如同一泓清溪,冰清玉潔。
得益於優越的生長環境,在人煙稀少處,成天與清風雨露相伴。
汙染少,且露水洗去了表面的雜質和灰塵,讓茶青變得愈發潔淨。
在加工的過程中,工藝精湛,環境整潔。
在日光萎凋時,離地70公分左右,藉助了紫外線的殺菌消毒功效,讓茶青保持乾爽。
因此,衝泡出來的茶湯潔淨透亮,可見白毫在其中漂浮,舞動。
而品質不佳的白茶,茶湯中帶有雜質,渾濁,色澤發暗,像塊料子不太好的翡翠。
可能是由於產區環境不佳,汙染較重,受到周圍灰塵和揚塵的影響,被茶青所吸附。
亦或是在加工的過程中,粗製濫造,讓雜質掉落其中。
無論如何,產區不佳或是工藝不當的白茶,不能稱之為品質上等的好茶。
巖茶的茶湯,按照焙火工藝的不同,湯色也存在差異。
但不變的是,茶湯清澈透亮,晶瑩的湯水,在燈光下泛著光圈。
不亞於黃寶石那般誘人,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而走水焙,或是火沒有焙到位的巖茶,湯色都容易帶點渾濁感。
與此同時,品質堪憂,難以體現巖茶的風骨。
紅茶,比較特殊一些。
茶圈中,有人稱優質的紅茶會出現「冷後渾」,也就是茶湯冷卻後變渾濁的現象。
原因是發酵程度較高的紅茶內,含有較多的葉黃素、葉紅素等。
茶湯溫度較高時,它們呈游離狀態,而等到變涼後會形成一定的絡合物,導致茶湯變混。
一般來說,大葉種製成的紅茶,如滇紅,更容易出現「冷後渾」。
而福建的紅茶,比如正山小種,並不明顯。
話又說回來,即便是「冷後渾」,也要等到茶湯冷卻後才會出現。
當紅茶剛出湯時,熱氣騰騰,便出現了渾濁的情況,肯定存在異常。
真正的好茶,茶湯清澈、透亮,晶瑩剔透,美妙極了。
而若是茶湯中掉落了很多雜質,看起來不清爽,那誰還敢安心喝茶呢?
《4》
特點三:湯感飽滿,不苦澀。
不苦不澀非好茶,是茶圈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可實際上,這是一個謬論!
苦味和澀味,源自於茶葉內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等物質。
不可否認,茶多酚和咖啡鹼,可以為茶湯增添一定的口感。
但是,好茶並非是又苦又澀的。
優質白茶中含有豐厚的茶氨酸,以及適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等物質。
在保證茶湯清甜鮮爽的同時,豐富了口感層次。
在正確的衝泡方式下,苦味在舌面上極快的化開,瞬間被鮮爽感所掩蓋,且澀感極低。
因此,優質白茶的苦澀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劣質茶,由於產區或工藝的原因,茶葉內苦澀物質含量高,湯水自然苦澀味重。
2020一級白牡丹的湯水,清新淡雅,鮮活嬌嫩,淳和如絲緞。
稠滑細嫩的湯水,沉甸甸的落在舌面上,足以看出內質之飽滿。
回甘中,蕩漾著清甜的花香,層層遞進,吐氣如蘭。
說完了白茶後,再來說一說飽受爭議的巖茶。
許多人對武夷巖茶的第一印象,是苦澀,霸道。
也曾經有人說,「你們家的巖茶品質一般,因為不夠苦!」
偶買噶,誰說又苦又澀的巖茶,才是好茶?
那若是把苦瓜汁混進巖茶中,所有的巖茶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優質茶?
簡直太荒唐了!
巖茶在六大茶類中,比起綠茶,白茶,紅茶來說,滋味是重的。
但不代表它苦澀。
正巖茶中的苦澀物質含量低,掌握了衝泡技巧之後,可以快速出湯。
則茶湯入口甘香,湯水綿柔順滑,回味悠長。
對於新手茶友來說,可以從輕火、中輕火的巖茶開始入門,循序漸進地感受巖茶的香清甘活。
而紅茶的特點,是濃醇甘甜,花果香,桂圓湯,是正山小種的一大特色。
其中,「桂圓湯」意為擁有如同桂圓煮成的湯水般,清甜,飽滿,有韻味。
雖說大多數紅茶是鮮爽清甜的,但若是苦澀物質含量高,仍然會苦澀。
苦味和澀味,是茶的本味,是茶葉自帶的DNA。
但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又苦又澀,絕非好茶的真正風味。
《5》
茶是生活的調味劑,讓平淡變得豐富有趣。
見面問候,以茶會友。
酒足飯飽,以茶解膩。
閒來無事,以茶為伴。
獨在異鄉,以茶消愁。
可雅可俗,可靜可鬧。
不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樣也是琴棋書畫詩酒茶。
享受品茶,前提是買到優質茶。
通過純正的香氣,飽滿的茶湯,盡享生活之趣。
冬日品茶,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