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適合喝什麼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還是普洱茶?

2020-12-2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深冬一到,時光就開始變得慵懶。

慢吞吞,悠悠然。

天澄水澈,景物寒明。

寒冬裡最愜意舒爽的事,大概是一杯滾燙的茶,一壺暖暖的酒。

大雪飛舞,暮色四合,青燈照壁。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凜凜嚴寒中,生起一爐火,溫酒煮茶。

緩緩流淌的時光,能讓寒冷的日子,暖意融融。

遙對蕭瑟寒冷,北風捲地,天寒地凍,心中的溫情能夠有寄託。

提到冬天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等性味溫和的茶葉,是大眾飲茶常規選項。

不過話說回來,冬日氣溫低,是不是不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呢?

千言萬語說到底,我的茶葉我做主。

舒心飲茶,合口味才是關鍵!

《2》

冬日降溫後,老白茶的熱度高漲。

近年來,白茶名氣響亮。

逐漸成為不少茶客的寵兒。

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連不少剛開始入門白茶的新手,都能對老白茶的養生好處,知曉一二。

何況,寒意蕭瑟的深冬,老白茶的醇厚綿柔茶味,能給唇舌帶來莫大慰藉。

按行業內給出的默認說法,白茶儲存時間不低於3年,方才能稱為老茶。

白駒過隙,歲月荏苒,時光匆匆流逝。

漫漫存茶等待下,白茶在密封、乾燥、陰涼、清潔的環境,內在的茶香茶味不斷轉化。

伴隨著白茶的陳化,茶多酚咖啡鹼等苦澀物質,含量逐漸減少。

而絡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等含量,穩中上升。

內含物質們的轉變,讓白茶逐漸由新茶的鮮爽清新,過渡到老白茶的醇厚甘香中。

悄然間,實現了質的蛻變。

隨著白茶存放年份的增長,它愈來愈具備,適合煮的特性。

深冬凌然,寒風蕭瑟,煮一壺老白茶暖冬,是件特別溫暖的事。

白茶存老後,茶香悠揚。

藥香、陳香、粽葉香、稻穀香、棗香(壽眉餅)、荷葉香等。

當植物葉片老去後,氣息沉鬱,悠悠然,聞起來特別安心。

同時,伴隨白茶的後期陳化,內部的絡合物含量越來越多。

老白茶的茶湯,醇厚飽滿,漿感明顯,滴滴淳滑。

猶如一杯瓊漿,小口抿入,輕盈的化開在舌面。

留下來的,是回甘生津,清涼舒適,滿口甘香,舒爽無比。

可衝泡,可煮茶。

要香氣有香氣,有滋味有滋味,並且韻味還特別精彩的老白茶,優勢多多。

從頭到尾,都讓人挑剔不出任何不足。

近乎「全能型」的老白茶,是當之無愧的冬日的暖心茶!

《3》

常言道,冬紅夏綠。

冬天喝紅茶,群眾基礎廣泛。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裡。

如果真的要選出,最適合喝紅茶的季節。

那估計會有不少人,直接脫口而出,大約在冬季。

經過發酵的紅茶,茶黃素、茶紅素等含量豐富。

這兩者相加,不僅組成紅茶的溫暖湯色。

以金黃、橙黃、橙紅等暖色系的茶湯顏色為主。

倒一杯茶,舉起茶杯,輕輕搖蕩。

晶瑩剔透,玉盞流光般的茶湯,一如杲杲冬日暖陽般溫暖明亮。

另外,紅茶的性味溫和,內部含有的苦澀物質少。

清甜鮮醇的紅茶,茶味可人,大眾皆宜。

大學時,我們出去喝茶,很喜歡去紅茶屋。

點一壺紅茶,要一碟堅果,點一隻蠟燭。

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一下午的書。

從亦舒到三毛,從張愛玲到周國平。

等一壺茶喝完了,還可以再續熱水,接著再泡一壺。

幾十塊錢,便能收穫一個浪漫的下午。

望向窗外的景致,從時近黃昏,到暮色四合。

等到看書看累,手倦拋書。

端起花蜜香甜美的正山小種,鮮醇的茶湯入口,甘潤無比。

冬日的時光,流淌得很慢。

坐飲一杯茶,靜守平常心。

溫溫柔柔的紅茶,百搭、適配、兼容性強。

冬日的下午,喝一杯鮮醇清潤的紅茶,愜意無比!

《4》

冬天喝新白茶,有什麼好處?

冬日氣溫低。

南方冬天溼冷,一股冷風吹過,刺骨的冷風直凍膝蓋。

而北方的冬季,雖然室外的氣溫極低。

但在室內,因為有供暖的緣故,溫暖如春。

寒冷的季節,大家更傾向於待在暖和的室內。

圍爐取暖,享受暖氣。

然而,待在有暖氣的房間內,時間一長。

身體很容易乾燥,缺水,喉嚨幹,皮膚也幹。

這時,該讓清爽鮮醇,清潤鮮香,湯感淳和,花香盈盈的新白茶登場了。

前兩天,剛喝了一泡今年的《辭秋》。

蓋碗衝泡,注入沸水,快速出湯。

揭蓋的剎那,清鬱之氣便夾著清新明媚的甜花香,盈然而來。

那股清新的感覺,像三月的山林,草木葳蕤,百草豐茂,風過林間,鳥語花香。

草香,木香,竹香,松木香,齊齊而來。

入鼻的瞬間,便立刻讓人神清氣爽,提神醒腦。

一掃冬日午後,坐在室內被暖風烘得燻燻然的狀態,不再犯困,神思清明。

喝入茶湯後,竹葉粽葉荷葉般的清鬱植物荷爾蒙氣息,拂過舌面。

又鮮又爽口的茶湯,瞬間俘獲了你的味蕾感知。

最奇妙的是,淳和豐沛的滋潤湯感,像是雨露般,柔柔的滑落。

回甘裡,清鬱的花香縈繞,伴有清涼的薄荷感,從喉底湧起。

乾燥的冬季,喝一喝新白茶。

既能滋潤,補水,潤喉,提神,又能有效的緩解暖氣帶來的上火與燥意。

喝好茶,一身舒坦!

《5》

冬紅夏綠,據說綠茶只適合夏天喝?

答曰,別一刀切。

綠茶,是很多茶友熟悉的一種茶味。

香茶一杯,能滌蕩昏昧。

綠茶的茶香清新,市面上常見的炒青綠茶裡,板慄香,炒豆香,清香,嫩香,蘭花香等。

追求鮮嫩的綠茶,它像是一縷春日的柔風。

清新,鮮豔、明媚。

當冬天吃火鍋,吹暖氣上火,或是大葷大肉過後,需要消食解膩時。

隨手用玻璃杯泡茶,便能享受舒適的茶味。

衝泡簡單,風味清爽,茶味易喝懂,少有距離感的綠茶。

它不單單適合夏日消暑,解燥。

同樣能迎合冬季。

既調劑喝茶口味,又能清新口腔,清潤舒爽。

何況,2020年就快過去了。

時近歲末,當年度的綠茶新茶,講究及早及時飲用。

已經歷高溫殺青的綠茶,本身沒有存放價值,不適合久存。

喝綠茶,宜嘗鮮。

不然,放到了隔年後,鮮味下降,風味受損,特色不再。

已到了年末,如果你家中還有剩下來,沒有喝完的綠茶。

那麼此時不喝,更待何時?

《6》

冬季蕭索,蒼茫一片。

清寒的冬日,泡一杯暖茶。

嫋嫋茶香,四下瀰漫。

香氣,早已從一種嗅覺,升華為一種感覺。

茶香幽幽,是好茶的靈魂,能一掃這個季節的單調無聊。

綻開在枝頭的臘梅,清香盈然,凌寒而開。

而爐上的茶煙,縷縷升騰。

煮上一壺暖茶,暖香縈繞,特別貼心。

高潔的茶,與冬日的蒼莽,尤為契合。

清閒的享受一杯好茶,不論綠茶、紅茶、白茶。

適合的,便是最好的!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通常,投茶量精準是專業評茶的首要前提。泡茶事先不稱重,隨手抓茶泡茶,壓根就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準確的泡好茶,完整的感受一泡好茶的最佳風採。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為什麼有的茶几千元,有的幾十元
    比如最近上市的綠茶,價格就能讓你驚掉下巴,便宜點的,30元一斤(這茶,我嚴重懷疑能不能喝,價格也太便宜了點。),貴的,3000元一斤。整整100倍的差別,足以讓買茶的人,都懷疑自己的雙眼。還有那普洱茶,更是把價格玩出了花兒來。你很難想像吧,像是茶王樹上採下來的茶青,還只是茶青,一公斤能買到13萬。
  • 喝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時,洗茶能洗去什麼?別浪費了
    包含有綠茶,也有紅茶,還有茉莉花茶,調味茶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茶葉條形很碎,不完整,滋味浸出極快。同時,衝泡方便,便捷,省心。隨時隨地,放一包茶在玻璃杯、馬克杯內,添入熱水。從起步,到茶味釋放巔峰,再回歸到尾水的恬淡。整個泡茶過程,有始有終。蓋碗泡茶,沸水衝泡,快速出湯,徹底瀝乾。經多次衝泡後,不論是巖茶紅茶,還是壓得緊緊的餅茶沱茶,一泡好茶到了最終,自然會再次舒展開來。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有人說夏天應該多喝綠茶、新白茶嘗鮮,冬天以喝紅茶、老白茶、烏龍茶為主。到底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2》夏天燥熱,氣溫很高。蟬鳴不歇的夏天,適合把時間消磨在茶裡。到那時,清潤舒爽的白茶風味,既可以解夏燥,又不必擔心腸胃受刺激的問題。另外,如果是本身胃不好的朋友,那么喝茶選擇根本不用拘泥於「冬紅夏綠」的說法。說白了,喝哪種茶舒服,就選哪種茶。夏天具體適合喝什麼茶,要按自己的體質來決定!
  • 買價格上萬的綠茶、紅茶、巖茶、白茶,還是有碎茶,感覺虧大了
    《2》形成碎茶的原因一:幹度所致不論綠茶、紅茶、白茶、巖茶、普洱茶,任何茶葉的加工,都對成品茶含水量有著嚴格要求。幹度達標的茶,風味才能穩定,利於保存。不然,一旦茶葉內部藏有過多水分,沒有及時烘乾達標。存放不了多久,茶葉內部多餘水汽由內而外發散出來,無可避免會受潮變味。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 六大茶類中,白茶、紅茶、烏龍茶,綠茶等等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華。 按照最新白茶國標來看,白茶中每類茶的湯色都有著不一樣的標準。 比如,特級白毫銀針的湯色是以淺杏黃且清澈透亮,特級白牡丹湯色則寫著黃且清澈。 2017年11月1號發布的,2018年5月1號實施的紅茶第1部分:紅碎茶中,我們可以看到,國標中對紅茶湯色要求不同。
  • 喝茶也要看體質,綠茶、紅茶、黃茶……你最適合喝哪一種?
    功效及人群:綠茶屬寒性,適合體質偏熱、易上火的人群飲用。以辦公室白領、經常應酬及三高人群可以多喝。尤其春天、夏天。經常喝綠茶,有助於清心消疲,修養身心,每天下午飲一杯綠茶,有助於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2)紅茶:暖胃貼心茶我國紅茶具有代表的有:滇紅工夫、祁門工夫、正山小種等。紅茶是全發酵茶,色澤烏黑油潤,香氣濃鬱,甜感好。
  • 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你所認為的好茶,都有哪些共同特徵?
    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相通的,包括茶。在六大茶類中,每種茶都個性鮮明,風格迥異。但仔細想來,品質卓絕的茶皆有共通之處。白茶,紅茶,巖茶,作為一款優質茶,有哪些共同特徵?不論是白茶,紅茶或是巖茶,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香型。在白茶中,最常出現的是毫香,花香,草藥香和粽葉香。巖茶,由於特殊的焙火工藝,容易出現焦糖香,桂皮香,花香,果香等等。再到紅茶,正山小種擁有著層次豐富的花果香,桂圓乾香。還有一類很特殊的,經過煙燻工藝的正山煙小種。
  • 語出驚人,六大茶類都能存為老茶?有誰在意綠茶、巖茶、紅茶的感受
    盲目存老茶,最後只能是留來留去成了愁,親手將好茶浪費。 六大茶類中,綠茶、紅茶、巖茶不建議久存,及時喝為好。 綠茶「趁鮮喝」,是茶圈中公認的道理。 由於綠茶的工藝特性,核心工藝是殺青,屬於不發酵茶。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用沸水泡茶,品質堪憂的老白茶,負面表現壓根無處可藏。往白了說,沸水泡茶可以「揚長揭短」。既發揚好茶的優勢,又揭開劣質茶的真面目。泡好一杯白茶,自然離不開沸水衝泡!《3》紅茶用沸水泡,茶湯味道會發酸嗎?提到紅茶的衝泡水溫,很多茶客會下意識聯想到85℃ 。
  • 不論綠茶、紅茶、白茶,越嫩的茶越不耐泡?老茶客,早闢謠了
    越嫩的茶,越是不耐泡。全是芽尖的頂級高端綠茶,往往就泡一、兩回。而普洱茶,尤其是古樹普洱,放眼望去,全是粗茶老葉。用料上,普洱茶是芽葉連枝式的採摘,一般要採到一芽三四葉。葉片大,茶梗明顯。這三類茶,分別作為綠茶,紅茶,白茶的高端茶代表。何時,被人貼上了「不耐泡」的 標籤?!《2》綠茶原料細嫩,不如普洱茶耐泡?且慢,這其中有誤會。
  • 在巖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圈,近些年,賣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幹茶的,葉底的,湯水的,衝泡的,應有盡有。還配上一些促銷的字眼,什麼「2013老白茶只有一箱,來晚就沒貨」之類的。一副老掌柜的架勢。實在不行,去茶山逛幾天,找幾家茶農,也不是什麼難事。再說,茶旅並不苦,一邊找茶,一邊旅行,於年輕人而言,更是歡快之至。《4》大量的年輕人開始做茶,從另外一個側面,是可以反映出茶行業的一些變化來的。
  • 80和90後的茶友,綠茶、紅茶、鐵觀音和普洱茶,你更喜歡哪種茶?
    其中綠茶的產量最高,飲用的人數最多,但是紅茶、烏龍茶、黑茶以及黃茶、白茶,同樣也非常受歡迎。那麼作為年輕一代的喝茶人,更喜歡喝哪一些茶呢?下面予言茶事就來聊聊自己的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當地基本上都是以手工制茶為主,所以一個人一天晚上最多也就10斤茶的樣子,而且還要通宵,熬夜非常的辛苦。我那個時候小,但是還是會被父母抓壯丁,每天晚上坐在鍋灶前給鍋灶添火。這樣的話父親可以專心炒茶,母親可以專心的烘茶,等於是流水線作業,可以加快速度。而我們老家炒制的嶽西翠蘭是典型的綠茶,帶有淡淡的蘭花香,所以從小喝到的茶也是綠茶。
  • 紅茶、綠茶、白茶、黑茶,適合自己的才是好茶
    紅茶、綠茶、白茶、黑茶,適合自己的才是好茶 茶文化已經是中國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其中就蘊含著許多文化知識,喝茶喝的不僅僅是茶,喝的是一種文化底蘊、人文精神、生活儀式感。 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
  • 綠茶買嫩,紅茶買香,白茶買老,普洱買古樹,這是指南還是誤區?
    你買的是茶,喝的是茶。所以,應當以茶葉的品質為主,不能本末倒置。聽了他的一番話,深以為然。然而,他緊接著提到的一番買茶「心得」,卻讓人暗暗吃驚。他說,綠茶買嫩,紅茶買香,白茶買老,普洱茶買古樹。衡量一款茶的品質高低,重點並非是看它嫩不嫩,而得從外觀、香氣、滋味等多方面評價。尤其是後者,茶是用來喝的,它的飲用價值更值得讓人關注。當一款綠茶的香氣足夠清新、馥鬱、鮮美。香型層次豐富,花香、清香、嫩香、炒豆香等茶香,層次繽紛,次第呈現。
  • 有的茶越喝越上火,是喝茶方式不對,還是白茶、巖茶、紅茶沒選對
    鮮醇甘爽,毫香四溢的茶湯泡出來後,那位從來只喝中足火以上巖茶的老友發表了意簡言賅的評價:「這茶挺好喝的,喝完喉嚨舒服多了。」奇怪了,為什麼有的茶能清火,而有的茶卻越喝越上火。這究竟是喝茶方式不對,還是茶葉沒選對?
  • 巖茶濃如中藥,白茶淡如開水,紅茶又香又甜膩?這是碰上劣質茶了
    比如,向一位新人提問,「你認為白茶好喝嗎?」最常見的回答是,「太淡了,沒茶味。」再比如,一位喝茶10年的老茶客如是回答:「我更喜歡喝巖茶,味道濃,紅茶也不錯,很甜。」仿佛,已經將這三類茶的特點定了性。巖茶,對應的是濃烈,濃鬱。白茶,對應的是寡淡,無味。紅茶,對應的是香甜,甜膩。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茶友說的有幾分正確,幾分錯誤?巖茶,白茶,紅茶的特點,當然不能妄下定論。
  • 白茶買產區,紅茶買芽頭,巖茶買肉桂,那怎麼買茶,才不會出錯?
    前段時間,在一個偶然間,看到了一句話,關於買茶的。 有人說,買茶的話,白茶得買產區,綠茶得買芽頭,巖茶得買肉桂。 事實真是如此嗎? 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來聊一聊。
  • 山高路遠·一棒好茶|白茶護肝,紅茶暖胃,一年四季適宜喝這種茶
    但是不同的體質,喝的茶也不盡相同。綠茶綠茶是沒有發酵的茶。龍井、碧螺春、雀舌都屬於綠茶。綠茶通常被認為有防癌、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等作用。經常吸菸者,喝喝綠茶,可減少尼古丁的傷害。但是綠茶性涼,體寒者少喝。
  • 茶有哪些種類,哪類茶對你比較適合?推薦幾個供參考
    按照顏色將茶葉大致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等幾大類,至於雲南的普洱茶是獨立於六大茶類的一種特種茶。綠茶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從鮮葉-殺青-揉捻-乾燥製作而成。幹茶葉、茶湯、葉底都會維持綠色。用85℃的熱水衝泡,比較的方便,適合工作忙碌的年輕人飲用;綠茶還具有很好的防輻射效果。但是胃寒的人、孕婦、手術病人不宜喝這類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