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2020-12-28 澎湃新聞

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2020-12-0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由西川美和導演,改編自佐木隆三的伊藤整文學獎小說《身分帳》,由役所廣司、仲野太賀、長澤雅美擔任主演的新片《美好的世界》即將在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採珠拾貝」展映單元進行亞洲首映。

西川美和《美好的世界》劇照

這是師承是枝裕和的導演西川美和的第六部長片,該片以一名真實存在的男性為原型,講述他在獄中度過人生大半時光後重返社會,努力生活的故事。「導筒」摘錄《西川美和:圍繞電影的X》一書中她與師傅是枝裕和的有趣

西川美和《美好的世界》預告片

《西川美和:圍繞電影的X》第三章

《夢的前後:是枝導演二三事》片段

哦哦!剪輯室裡響起一片騷動,剪輯工作正在逼近終點。

是枝裕和導演看過剪輯中的半成品,用兩張 A4 紙手寫了密密麻麻的感想,傳真到剪輯室來了。接到製片人打電話告知此事時,我和剪輯部都心生不安。若把目前的工作比作登山,我們已經來到了九合目(注釋:日本登山用語。將山分為十段,單位為「合目」,底部為一合目,山頂為十合目。),冗餘已被除去,重組也下了一番功夫。

我已經生出一絲自負心,疑惑「還能改什麼?」然而發傳真的人,卻是將我「培育」為電影人的恩師,他的意見我肯定不能忽視。只是這種時候若被提到顛覆全盤的觀點,電影日程便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陷入大混亂。不過,那位導演向來不害怕那種日程混亂,這也是整個剪輯部都知曉的事情。

師承是枝裕和(左)的廣瀨奈奈子(中)2018年作品《黎明黎明》映後,右為西川美和

1997 年夏天,我被喊去參加是枝導演第二部作品《美麗人生》(又名《下市站,天堂美好的生活》,Wonderful Life)的取材小組,那是我與電影產生關係的契機。當時我還是個連獨立電影都沒做過的學生,甚至堅信現在的電影導演還會穿裹腿燈籠褲。如今回想起來,當時我無知到那個程度,究竟為何想到「要做電影」?我愈發覺得自己真是太可怕了。

可是那位是枝導演卻根本不管這些,一直在問我們腳本和選角的意見。於是乎,我們也很快忘了自己的無知,隨心所欲做出回答。無論對方是製片人還是實習學生,是枝導演都會用滿懷期待的目光傾聽他們對作品的意見。當時我感覺他真是一位寬容的上司,但那其實是對自身作品無止境的貪婪。管他是什麼人,先聽了再說。

是枝裕和《下市站,天堂美好的生活》 (1998)

就算「無知之知」是人類成長的第一步,若當時是枝導演將那種「知」強加於我,像我這種膽小鬼必然會失去在「電影」這個巨大宇宙中暢遊的勇氣。順帶一提,臨近開拍,面相兇惡的劇組成員漸漸到齊,不消說,我不久之後便在他們的怒吼下意識到了自己無知的境界。因為那些兇兇的人異口同聲地喊「導演」,原本只知道稱呼「是枝先生」的我也馬上改口叫起了「導演」。不過,在目睹我卑躬屈膝滿地亂爬的身影之後,唯獨導演還面不改色地直接向我徵求正片鏡頭感想。為了不讓各位前輩聽到我的厚顏無恥,我不得不拼命壓低聲音回答。

《美麗人生》做了一項嘗試:取材小組從各處找來沒有演戲經驗的普通人,請他們以「死者」這一設定扮演自己。其中也包括幾位老人。他們將在電影中拿著自己的簡歷,前往通向天國的「政府辦公室」。那份簡歷中,還有一欄「死因」。只要有空欄,哪怕憑空編造,也要填上文字。「心力衰竭」「事故」「肺炎」「癌症」,越是細想越顯咄咄逼人,讓我心中犯起了嘀咕:我們請來那些普通老人,真的要面對那種仿佛不祥預言的東西嗎?於是我便跟導演商量,能否從簡歷上去掉「死因」一欄。

在電影製作方面,導演的話就是「絕對」。周圍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就連普通人,也是在理解了這個事實的基礎上參與演出。儘管我提意見時仍甩不掉心中的這種疑慮,導演卻在片刻沉思過後,接受了我的提議。他說:「『描繪』的東西,無論是看,是拍攝,還是書寫,其中必然含有暴力性,我們這些負責『描繪』的人,時常為了實現目的而放縱那種殘暴的性質。」他還說:「你現在感覺到的異樣,將在今後的創作過程中漸漸被稀釋,但我希望你能一直記住那種感覺。」若問是枝導演對我進行的明確「指導」,我能想起的便是這番話。對我這個原本就好似脫韁野馬的人來說,那番話仿佛成了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西川美和與是枝裕和共同登上日本Bambino雜誌

剪輯室一群人緊張地讀完了傳真來的細密文字。上面詳細列舉了電影完成工序的優點,對工作人員表示了慰問,還點出了因為我們每天過度專注而忽略掉的死角裡的問題,用圓溜溜的文字仔細寫出了有改善餘地的提示。讀到這裡,剪輯室響起一片如釋重負的嘆息。隨後,我們便踏出了登上山頂的最後一步。

在北海道做了最後成為作品原案那個噩夢後,有人仿佛看透了一切,從東京來到我工作的場所,成為第一個聽我陳述夢境的人。那人就是是枝導演。從那以後,回首從寫腳本、挑選演員、拍攝到加工的所有過程,是枝裕和這個人仿佛都躲在柱子背後窺視著我,向我發送信號。那麼,他究竟在這部作品中充當了什麼角色?可以是「策劃協助人」「製片人」「觀察者」「師父」,或是他本人說的「朋友」,但若憑我的感覺來說,他是「導演的導演」。正如小鴨子的印隨行為,對我來說,他或許永遠都是「導演」。

《SWITCH》2006年5月號

西川美和

原標題:《西川美和:是枝裕和,「導演的導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電影製作,是枝裕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簡說
    是枝裕和及其電影作品海報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本屆電影節展映單元不但設立「日本電影廣角鏡」,而且特安排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影片回顧展。    從後者方面看,本屆北影節的展映單元可謂精彩紛呈,設有「繽紛喜劇:歷史作者潮流」「文人電影:重探東方古典精神」「國別單元」「注目未來」等國際展映單元,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影人及其作品,不但在「國別單元」設立了「日本電影廣角鏡(日本電影周)」,而且在「焦點人物」單元關注的兩位影人中,排在首位的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另一位是中國影人張艾嘉),電影節為此特安排了「是枝裕和影片回顧展」,集中放映是枝裕和的八部劇情長片
  • 洪楨婧丨西川美和電影中的社會學論題
    西川美和電影中的社會學論題洪楨婧(周口師範學院文學院)摘    要:本文基於日本當代女性導演西川美和的五部作品, 通過導演影片中突出的
  • 西川美和與《永久的託詞》
    西川美和英文名Miwa Nishikawa,是日本的導演、編劇人。
  • 上影節|是枝裕和的愛徒來了!新作主角是「無人知曉」的柳樂優彌
    她正是這部日本電影的導演廣瀨奈奈子,為了能與中國觀眾面對面交流,她主動提出上海之行,「打飛的」來到了這裡。《黎明》是這位新人導演的長篇處女作,師從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西川美和的她,請來同樣與恩師是枝裕和淵源頗深的演員柳樂優彌擔綱主演。關於出道作,關於兩位恩師,關於「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我們聽導演親口說說。
  • 西川美和:如何在電影中巧妙展示裸體?
    她在學生時期已經師從諏訪敦彥和是枝裕和,奠定了她日後投身電影工作的基礎。2002年首次執導自己的劇本《蛇草莓》,獲得了每日電影獎最佳劇本獎和新藤兼人獎。大部分的作品均改編自她自己的小說,其影像風格也帶有強烈的文學性。主要作品有《搖擺》《親愛的醫生》《賣夢的兩人》《永遠的託詞》。
  • 「比海更深」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
    第71屆坎城電影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強手如林的電影賽場中勝出,憑藉《小偷家族》斬獲金棕櫚。評審團成員張震評價該片,「將悲劇掩埋在溫情之下是殘忍的,但這就是我們社會中的一個面,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作為日本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枝裕和的電影有著十分明顯的個人化美學風格。牌牌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這位電影大師,了解他自身生命中各個階段的每一次的嘗試和探索。
  • 《永遠的託詞》導演西川美和採訪:溫柔描畫離別後的人心變化
    西川美和導演出道以來一直堅持自己寫劇本,拍完全原創的作品。2016年上映的《永遠的託詞》改編自她自己寫的同名小說。小說入圍了直木獎的本屋大賞,而電影版又是本木雅弘繼《入殮師》後時隔7年的主演,話題性十足。電影講述了妻子不幸身亡的丈夫們與失去母親的孩子們相遇相識,在這個過程中,主角正視了自己心中的軟弱和不堪,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的故事。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
    作為一名資深影迷,阿牧對一些知名導演的電影如數家珍。@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
  • 是枝裕和,下一個小津安二郎?
    他就是是枝裕和,一個你的觀影清單裡,不可缺少的名字。你對是枝裕和有多了解?紀錄片導演出身的是枝裕和,以電影處女座《幻之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開啟了他的電影之路。「聯繫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是『血緣』,還是『時間』?」《如父如子》2013鎌倉的景色美的心曠神怡,四個姐妹在鎌倉古色古香的宅子中開始了新生活。
  • 【東瀛新映畫】西川美和-打開潘多拉魔盒
    薄荷糖電影季第二季 八月號薄荷糖電影季,影片依舊好看,講解依舊精彩,薄荷糖電影季,不光容納相似的時光薄荷糖電影季部分現場錄音已經上傳,在荔枝FM內搜索「薄荷糖電影季」即可收聽。
  • 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攝影|《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中國新聞周刊》文|韓曉丹  中國電影資料館一樓,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正在與人合影。他穿著白衣黑褲,頭髮灰白,眼袋明顯,始終一副謙和平靜的樣子。
  • 西川美和新片曝陣容 本木雅弘與深津繪裡扮夫妻
    西川美和新片曝陣容 本木雅弘與深津繪裡扮夫妻 時間:2015.08.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這個導演看清了世事,內心卻依舊柔軟|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25歲的是枝裕和對未來感到一片茫然,從沒認真考慮過職業規劃的他不知不覺竟然留了級,成了一名大學5年級的學生。他並非沒有夢想。小時候,母親望子成龍,總是塞給他很多名人傳記。他高中時,想當小說家,因此選擇考入了早稻田大學文學部。
  • 作為是枝裕和的愛徒 她比師父狠多了
    ◎連城談到廣瀨奈奈子的《黎明》就不得不提到是枝裕和。廣瀨奈奈子於2011年成為是枝裕和的助理導演,先後協助是枝拍攝了《回我的家》《如父如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等。2014年,是枝裕和、西川美和,以及一些年輕導演創立了為年輕導演拍電影提供支持的創作人公司「分福」。分福不設門檻、出入自由,每月第一天舉行企劃會議,大家分享想法,刺激創作。
  • 薦書丨是枝裕和導演:請少吃甜食,好好拍電影!
    在這個空檔期,作為是枝導演的資深粉,筆者囤了好幾本是枝裕和的書,還去圍觀了他的推特,結果好像挖到了一個「寶藏導演」,嗑到了很多不可描述的彩蛋。   △5歲的是枝裕和與不知道誰家的汽車合影 上圖就是5歲的是枝裕和,在別人家的車前拍的照片。這種家庭習慣根深蒂固,直到現在,他都很喜歡和汽車拍照。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及觀影方法
    作為一名資深影迷,阿牧對一些知名導演的電影如數家珍。@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
  • 是枝裕和《如父如子》將被好萊塢翻拍 華裔女導演執導
    是枝裕和執導《如父如子》日本版海報著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將被好萊塢翻拍。據悉,該電影翻拍權被好萊塢拿下多年卻一直未有進展。如今,好萊塢版《如父如子》確定了執導該片的導演為華裔導演王子逸,莎拉·魯爾擔任編劇。
  • 「高跟鞋角色」長澤雅美的存在感西川美和導演也很信賴
    在本作品中,女演員長澤雅美出演了「電視製作人」的角色,希望大家關注她飾演的鞋跟角色的存在感。長澤自2000年出道以來,從嚴肅到喜劇作品都改變了顏色,挑戰了各種各樣的角色。熱門系列「康菲登斯曼,JP「的達爾童星使角色得以確立,在去年上映的」MOTHER媽媽「中,他飾演了一位非常規的」毒親「。
  • 看日本家庭電影,別只知道是枝裕和,《東京物語》的導演實乃大師
    說起日本電影,不能避開的一個名字就是是枝裕和。國內很多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對於溫情風格的日本電影一向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家庭片更是其中絕對要被提及的,《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電影在國內也很受關注。事實上,講述細膩溫和的家庭日常、展現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電影,佔據日本電影很大一部分,而是枝裕和也只是其中晚輩。山田洋次、周防正行、溝口健二、木下惠介等一眾日本電影導演都是其中翹楚。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們,絕對不能錯過的則是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
  • 是枝裕和導演,好久不見
    這幾首歌的確值得再聽上一遍。隨後直播彈幕cue到了兩位電影大師侯孝賢和楊德昌。是枝裕和說他們都是大師級的導演,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兩位導演雖然風格迥異,卻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會對電影藝術產生這麼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