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十年之內,沒人這麼拍電影了

2021-02-07 壹讀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本文來自第52期《壹讀》雜誌文娛版

原文標題為《一部超級文藝片的「情」與「調」》,壹讀公號刊登時有刪節

2014年10月1日,電影《黃金時代》正式上映。

寫了三年的劇本,湯唯、馮紹峰領銜的超過30名、不計回報的全明星陣容,超長的片長,無數導演都曾覬覦的有關蕭紅和民國的題材—。這部浸滿了公眾期待的超級文藝片,捧殺與罵殺都很熱鬧,票房卻不夠熱鬧。

但它誕生的過程,卻註定了它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不可被忽略的一部作品。

文|張雲

十年之內,不會有人再這麼拍電影了

2小時58分鐘。接受採訪時,許鞍華和李檣都會如此精確地表達《黃金時代》的長度。跟「3小時」其實相差無幾。李檣說,這是從排片角度考慮的說法,「爭取場次多一些」。

寫了三年的劇本,湯唯、馮紹峰領銜的超過30名、不計回報的全明星陣容,幾乎隨便一個角色都是認得出的角兒,超長的片長,無數導演都曾覬覦的有關蕭紅和民國的題材……《黃金時代》從開拍的消息公布之日起就被冠以「超級文藝片」的頭銜,浸滿了期待,但與此同時,這部超級文藝片也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考驗——它可能的坎坷命運,從誕生時就註定了。

被《黃金時代》片方冠以「營銷顧問」之一的史航,在電影上映前一周已看過兩次成片。「現在這個時代,我喜歡這部電影,但也替這部電影擔心。我喜歡的片子,我經常看到他們pia的一下在我的面前摔碎,《一代宗師》,包括更早的《一九四二》。」此言不虛,因為有據可證——2012年,投資1億的《一九四二》,內地總票房3.64億;同檔期的《泰囧》投資3000萬,卻創下國內票房之最12.4億元。《一代宗師》拍拍停停,1.2億的投資,也只收得國內票房2.88億。在國內,考慮到後期的宣發成本和院線分帳比例,電影票房約達到前期投資的2.5到3倍,才能做到不虧本。

「但我為什麼特別喜歡?很簡單,幾年之內,甚至十年之內,不會有人再這麼拍電影了。」史航說。

找的就是這個「真」

12月12日,電影正式開機。2013年5月初,殺青。後期製作,則從那時一直持續做到了2014年3月份。

劇組聚攏了在行內堪稱豪華的演職員班底。其中,美術指導趙海的顯赫作品包括:電視劇《中國往事》《大明王朝1566》;電影《集結號》《天下無賊》等。但從業經驗豐富的他在考慮是否加盟《黃金時代》時,也曾有過猶豫,其中的原因,跟許鞍華先前在香港找不到願意出錢的投資者一樣。

「它肯定是比較複雜、比較麻煩的一個戲,這種戲要牽扯著調動很多方面的人力、物力方面的資源才行,跨哈爾濱、北京、陝西、上海、武漢,南方北方的基本上全都有,我們這算的還是集中了以後,把香港併到上海去,日本也併到上海去,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跑五個城市。是一個很複雜,並且時間也很長的工作量。」

在最難的取景地上海,劇組特地重做了包括香港街、武漢街等在內的幾條街。許鞍華要求儘量選擇實景。這個難度在於——這些景裡,或有人在辦公(比如片中的魯迅家,重建於魯迅文學館對面的辦公場所),或有人住裡面,不少可能會穿幫的東西,都得經過細緻的包裹。出現在片中的東興順302房間,更是被文物部門拍過照片記錄在案的,顏色、布局不允許出現絲毫變更。

不少在電影中一閃而過的鏡頭,事實上頗費心思。比如,劇組專門從東北找了符合年代的炕櫃、佛龕、條幾等,運到上海的片場。拍蕭紅小時候住的瓦房,劇組在房頂鋪了一二十噸草。

美術指導趙海覺得,許鞍華是個比較印象派的人,所以他要求,如果在戲裡,牆上出現畫,最好都是看不懂的、抽象的。

實際上,許鞍華對於布景的講究,最大程度地幫助了演員。湯唯就表示,片場的每包煙、每一個火柴盒上的東西,都很利於她入戲。黃軒告訴壹讀記者,演戲過程中他經常會覺得,自己真的穿越到了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

「我們其實在找的就是這個『真』。」曾跟田壯壯、婁燁、李玉、賈樟柯都有過合作的王昱,擔任了《黃金時代》的攝影指導,他在概括整個劇組的工作狀態時這樣說。

一個背影,捯飭了五個小時

開拍前,導演、編劇以及主要演員,已經開過多輪研討會,開始包含不同表達方式的600多場戲,再次遞到演員手裡時,成為定稿的300場。對於相關角色的生平、來龍去脈,劇組的搜集工作非常齊備,黃軒曾在自己的資料中,看到幾本現在已絕版的、關於駱賓基的舊書。

許鞍華和李檣將一種創新的手段運用在電影結構上——演員在演繹情節的時候會跳出角色開始敘述,這來自李檣搜集資料的體驗:「任何一個人物,你越走近他,掌握資料越多,越感到虛無,他沒法被你認知,你認知的東西是不確定的。」他不贊成虛構一個所謂的故事,把人物擱進去,再從小到大梳理履歷。

這一點,許鞍華跟李檣保持了驚人的一致。她以曾拍過的《客途秋恨》舉例,陸小鳳這個角色從20歲演到50歲,「怎麼拍人家都覺得是假的,想起來都發抖」。這也就不難理解,即便出現在影片中是一個背影,馮紹峰的老年妝卻捯飭了五個小時。

於是,《黃金時代》中很多看似情節化的故事,實際都有出處,可能來自蕭紅或某位作家的文章。

影片中有個饒有趣味的片段:朱亞文飾演的端木蕻良抽著一根煙,告訴認識不久的蕭紅,他是在看到蕭紅的文章後,才開始抽菸的。抽菸,是《黃金時代》貫穿全片的細節——幾乎所有作家都煙不離手。

事實上,湯唯本人並不抽菸。黃軒回憶,當他和晚年蕭紅待在一起時,湯唯早習慣於每場戲前,抽很多煙,「把自己給抽暈,這樣躺在那裡眼神是迷離的,狀態是散的」。

《黃金時代》必然是中國影史不可忽略的一部作品。就如同導演許鞍華對於電影結尾的處理:她剪掉了蕭紅臨死前「身先死,不甘,不甘」的畫面,卻把蕭紅贏得最高聲譽的《呼蘭河傳》放在最後——

她和李檣都覺得,蕭紅這一生,值了。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請在頁面底部給壹讀君點個讚;如果你想打賞下勤勞聰明的壹讀君,戳一下最下面的廣告吧,不花錢。

如果你是媒體或者自媒體,喜歡我們的文章並希望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相關焦點

  • 【電影】老女孩許鞍華,拍的是誰的《黃金時代》
    近日電影《黃金時代》陸續在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亮相,為公映前夕繼續宣傳造勢。值得一提的是,該部電影的宣發模式頗具突破性,海報難得地做到了地域特色與設計美學的結合,片方還攜手法國知名品牌馬爹利名士,打造了一組《當代名士•黃金時代》系列微電影,通過演員們談論拍攝《黃金時代》的難忘經歷以及對於角色和時代的理解宣傳電影。
  • 《黃金時代》來了,導演許鞍華眼裡也來了電影「黃金時代」
    導演許鞍華日前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也談起了華語電影自己的「黃金時代」到來:「現在電影行業形勢大好,導演不要再有抱怨,趕緊把自己的戲拍好。以前香港電影界是沒有錢的,沒有人願意投資電影。現在既有資金又有觀眾。」《黃金時代》受到追捧,背後推動的影視基金也開始浮出水面。
  •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十年之間歷史正劇「黃金時代」難免淪為歷史 2017-02-20 10:50:0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他沒能拍出的電影,竟然埋葬了港片黃金時代的秘密!
    1978年,被公司「賣豬仔」,拍了《紅樓春上春》。 作為演藝新人,張國榮希望有更多露臉機會,到了劇組才知是脫片。電影女主是陳百祥的妻子黃杏秀。出品方是思遠影業,影片監製是有「香港電影教父」之稱的吳思遠。「教父」二字,那可不是白叫的。香港影史上,吳思遠是承上啟下的人物。承上,直追邵氏一脈榮光,啟下,他是港片黃金時代的開拓者。
  • 跌下神壇的陳凱歌:十年內,沒人看懂我的電影
    這個想法這次終於有機會實現了,《邊走邊唱》失利後,很少有人還敢投資讓陳凱歌拍電影。但是徐楓仍然決定讓陳凱歌來拍。那時的陳凱歌沒有太多選擇,接受了這一任務,這本由香港鬼才作家李碧華寫的書,終於要被拍成了同名電影——《霸王別姬》。
  • 我看電影《黃金時代》
    對我們一代中文學的畢業生來說,蕭紅不算是一流的大作家,但絕對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繞不開的名字。她和魯迅的交往,她獨特的命運,當然,更有她獨特的寫作題材和文字風格,都決定了她在中國現代文壇的地位。影片結尾時,蔣錫金說了大意是這樣的話,蕭紅的文學不被人重視,她的緋聞卻被人津津樂道。這是七十多年前的中國社會對蕭紅的態度。但我認為,這句話用來評價今天的電影《黃金時代》最為恰當。
  • 《十年一品溫如言》將拍電影,光線這麼小演員都挺適合的
    IP影視化已經是這兩年的「主旋律」了,幾乎有名的小說都要進行改編影視化,作為言情小說的熱門作品《十年一品溫如言》早早就確定影視化,劇版改編被歡瑞賣去,當時傳大熱的楊紫出演,劇版沒著落,電影版就要開拍了。
  • 電影《黃金時代》:一部充滿悖論的片子
    悖論一:觀眾選影片還是影片選觀眾故事講述的是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
  • 新黃金時代 我的黃金時代
    ▲老行政樓的階梯,時代風格強烈極了我們這黃金時代雜誌,總讓人覺得是佔了王小波的書名,被以為是致敬之作;實際上,這倒不如說是一群文學青年的意氣相投——▲老編拍的紅樓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飄著懶洋洋的雲彩。下半截沉在黑暗裡,上半截仍浮在陽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 無線五虎將抱團拍了這部十年紀念作,沒想到此後再沒同框成了絕唱
    在那個巨星閃耀、百舸爭流的年代,所有的電影從業者都能感覺到,一段屬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正悄然拉開帷幕。因此,很多主打的電視劇的演員也紛紛投入到了電影的行業,這其中就有享有盛譽的「無線五虎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集齊無線五虎的電影《五虎將之決裂》的幕後故事。
  • 別問,戀曲1990,黃金時代
    烏溜溜的黑眼珠 和你的笑臉 怎麼也難忘記你 容顏的轉變 輕飄飄的舊時光 就這麼溜走 轉頭回去看看時 已匆匆數年 1990年,羅大佑36歲,和電影中的阿郎一樣,生命中既有悔恨,也有渴望。
  • 他拍遍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人們
    從默片,到早期彩色實驗電影,再到21世紀的電影製作,他的職業生涯跨越了電影的發展。 他,傑克·卡迪夫用鏡頭拍下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人們。
  • 劉慈欣: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科幻影視將迎來黃金時代_新華訪談_新華網
    中國的科幻在國內和在世界上有點相似,在幾年前或者十年前,它是一個很邊緣的領域,受到的注意力很小,幾乎沒人注意到。但是近年來,它受到的注意急劇上升,漸漸成為媒體注意的中心。這個和中國科幻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些相似。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從比較深層的來說,可能是因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正在加速,中國成了一個極具未來感的一個國家。
  • 福建電影人:把握中國電影「黃金時代」機遇
    編者按:星漢燦爛,億萬光影匯聚;明河共影,電影人風雨兼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影視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等事業」,令全國電影人深受鼓舞。
  • 古裝電影為何沒人拍了?
    1、香港古裝片在港片的黃金時代成龍眼紅這個市場,曾虛心的向古龍請教,想拍他筆下的小說。古龍直言不諱:「你長得太醜了,不適合我小說裡的主角。」自此之後,成龍便很少提這件事了。雖然只是一個傳言,但足以看出當時古裝片市場的爆紅。所謂文娛一體,主流文化市場總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娛樂圈影視作品的產出。
  • 「黃金時代」的魯迅與許廣平
  • 2年拍26部戲!姜皓文:在港片低潮期熬出黃金時代
    「以前就是悶頭死做、死做,根本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人撐我。」在香港電影的低潮期,60歲的姜皓文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他把自己的行程塞得爆滿,問他專訪那幾天的日程怎麼安排。我不懂得推搪,除非這個劇組真的是不宜久留,不然我只有真的沒時間拍,才會拒絕。我也不想推搪,心裡大概50%是喜歡的,我就一定會接。我很喜歡片場,也沒別的嗜好。每一個Project快結束,我就會追著經紀人問「接下來怎樣?後面那部行不行嘛?」有時候就算我時間很緊,我也會問她(經紀人)———我有四個小時,能不能拍啊?那四個小時,給我拍唄!
  • 吳宇森:還沒拍到自己認為十全十美的電影
    吳宇森:還沒拍到自己認為十全十美的電影 2017-11-08 16:19:47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 我們如何面對這個魅惑的《黃金時代》?
    導演許鞍華日前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也談起了華語電影自己的「黃金時代」到來:「現在電影行業形勢大好,導演不要再有抱怨,趕緊把自己的戲拍好。以前香港電影界是沒有錢的,沒有人願意投資電影。現在既有資金又有觀眾。」《黃金時代》受到追捧,背後推動的影視基金也開始浮出水面。
  • 54 搖擺樂,爵士藝術的黃金時代
    這種音樂不需要像信仰一樣有一套高尚的說辭,它只需要拿來度日這麼簡單。度日的音樂就是流行,爵士樂出乎意料地成了這個時代的救世主。1933年禁酒令廢除,黑人的爵士樂從地下搬到了地上成就了白人的社會狂歡,這個時代也以這樣一種奇妙的種族和解賦予了美國之所以為美國的最初內涵。 熱愛爵士的人不會輕視爵士樂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而對於搖擺樂(Swing)時期,我會尤為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