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 | 平語近人

2021-02-23 橙鄉文明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節目涵蓋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發展理念、中國夢等四個方面。

12集節目分別以「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勝寸心者勝蒼穹」「留取丹心照汗青」「為官避事平生恥」「願得此身長報國」「一言為重百金輕」「自強不息日日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百花齊放春滿園」「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教日月換新天」「直掛雲帆濟滄海」為題,聚焦初心、信仰、忠誠、擔當、愛國、誠信、創新、綠色、共享、自信、奮鬥、夢想等話題。今天推出《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第三集:留取丹心照汗青。

  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忠誠更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優秀品格,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在入黨宣誓的時候,對黨做出的莊嚴承諾。

  本集節目從三個層面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忠誠」的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1月12日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引用了一句古文,「善莫大於作忠」。這句話典出何處,又有怎樣深刻的含義呢?本期經典釋義人——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進行了解讀。

本期經典釋義人——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

  康震教授說,「善莫大於作忠」,這句話出自東漢馬融的《忠經》。馬融在當時是一位非常博學的儒學大師,為《詩》《周易》《孝經》都做過注釋。他看到儒家的經典著作當中,有一部《孝經》,卻沒有《忠經》,於是自己就寫了一部《忠經》作為補缺。

  在儒家的思想觀念當中,忠和孝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成的。對國家忠誠、對父母孝順,這是中國古代士人遵循的最基本的言行的原則。

本期思想解讀人——北京交通大學韓振峰教授

  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韓振峰教授,講述了在習近平五六歲的時候,他母親齊心帶著他,到一個新華書店去買關於嶽飛的小人書。到了書店以後,看到有兩種:一種是成套的《嶽飛傳》,另一種是專門講嶽飛精忠報國故事的。他的母親把這兩種關於嶽飛的書都買下來了。回到家裡以後,他母親給他講起了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當講到嶽母把「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到嶽飛身上的時候,習近平問母親,把字刺到身上那不疼嗎?他母親告訴他,是疼,但心裡銘記住了。從此以後,習近平就把「精忠報國」牢牢地記到心上,他說,「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在兩位教授講解之後,紅其拉甫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孫超作為嘉賓,來到演播現場。
  孫超說雖然脫下了那身橄欖綠,但是心裡邊永遠記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是紅其拉甫模範邊防檢查站的一員。他表示,組織培養教育我這麼多年,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我只有更好地服務於組織,服務於地方、百姓,才是我的使命、初心。這就是我們紅其拉甫人的忠誠。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屈原《九歌·國殤》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引用了這段古文。

  康震教授釋義說,這幾句詩描畫的是悲壯的楚國的將士。頭兩句是說他們在生前為國奮戰赴死,後兩句是說他們戰死之後,依然是國家的英雄,是神靈中的英雄。

  韓振峰教授說,從陳樹湘和張富清兩位英雄的先進事跡,我們不禁想到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句話,「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一個不崇尚英雄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

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 誠廉》

  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這段古文。

  康震教授說,這段古文的意思就是一塊石頭,你把它砸碎了,砸得粉碎,那也不能改變這個石頭堅硬的本質。丹砂,你就把它磨成粉,你也不能改變它的本色。

  韓振峰教授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向全國廣大黨員幹部提出了「三個忠誠」的根本要求,那就是要「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馬克思主義」。我們的全體黨員幹部,要自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認真踐行「三個忠誠」,奮力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主持人康輝感慨道:「新時代,我們正意氣風發地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在這條道路上,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把這份忠誠融入我們的血脈、融入我們的言行。時代在變,但初心不改,忠誠是永遠不變的本色。」

來源:中國文明網

審核:趙   瑛

編輯:楊曼嬌

相關焦點

  •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遭逢:遭遇。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裡的浮萍。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注釋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⑵遭逢:遭遇。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釋義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⑵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⑶幹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
  •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最初是一道工序,後來演變為史冊和精神坐標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最初是一道工序,後來演變為史冊和精神坐標汗青最初作為動詞,是製作竹簡的一道工序。竹簡是我國最早的書籍,寫在竹片上稱「簡冊」,木片上是「版牘」。但實際上竹片因其柔韌性和材料可得性是撰寫史書的最佳材料,青竹製作的竹片含有大量水分和糖分,不易書寫且容易被蟲咬蛀,故而製作時需要將竹簡放在火上炙烤,此時竹片便會像出汗一樣滲出水分,即為汗青。
  • 原創丨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變得更好了  *  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到今天早上偶然聽到一段電視採訪,一位清潔工在接受採訪時居然用上了這句名言,她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難免一死,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也要用勤勞和真誠照亮自己的歷史,讓生命發光、發熱。」
  •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幹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
  • 【留取丹心照汗青】別只想節氣,還有氣節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今天說一說我很敬佩的文天祥先生,他是個民族英雄,堅貞不屈,像松柏一樣高潔。他的死,使「山河頓即改色,日月為之韜光」。妻子被擄在宮中為奴,知道文天祥已死,說,「我夫不負國,我安能負夫!」隨即自刎而死。史書記載,天祥二子俱亡,六個女兒死了四個,另外兩個為奴隨公主遠嫁敦煌和慶陽。真是一門忠烈。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盟軍戰士用鮮血詮釋其含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出自宋朝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被後世稱之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充分表達了文天祥的愛國主義情懷。為了抵抗外族入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同盟軍中,也不乏這樣的英雄人物。
  •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首詞使人體會到,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嶽飛的這首詞中,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出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為官避事平生恥 | 平語近人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 | 平語近人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平「語」近人| 解讀《一枝一葉總關情》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期一枝一葉總關情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到「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傳統文化滋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 和碩新聞|和碩天氣|每周一答|勝寸心者勝蒼穹 | 平語近人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節目涵蓋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發展理念、中國夢等四個方面。
  • 平「語」為何近人
    (視頻截圖)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2月18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每晚八點檔播出,央視網等平臺同步直播。  《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共12集,每集45分鐘。
  • 【未再長篇】儂本多情 第三四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她和卓太太同心協力要照顧好離別前的卓陽,每日好吃好喝地伺候。「你們把我當肥豬養!」卓陽玩笑。卓太太和歸雲不笑,她們雖不笑,倒是也不哭了。深秋即將來臨,冷涼日漸刺骨,逼迫每個人都去做出選擇。國與家,太艱難了,這是一條茫茫不見頭的路。歸雲覺得自己也是一腳踏上去,就像展風說的,沒有法子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