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盟軍戰士用鮮血詮釋其含義

2021-02-07 果敢資訊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出自宋朝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被後世稱之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充分表達了文天祥的愛國主義情懷。為了抵抗外族入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同盟軍中,也不乏這樣的英雄人物。他們用鮮血、用事實來表達了自己對本民族的愛,用生命來書寫了他們可歌可泣的一生。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存豐碑,成為果敢人民的驕傲。


2015年2月9日,歷經五年時間臥薪嘗膽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途經江西(歷史上隸屬果敢)進入果敢,以武力的方式來光復被緬軍踐踏的家園。對於同盟軍來說,用武力來光復果敢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面對緬軍蠻橫的侵略行為,只能以此方式來對其進行打擊。雖然光復家園的重擔是艱辛的、是曲折的,每前進一步都顯得那麼的舉步維艱,但是每個果敢人民都必須堅持,因為光復果敢是當代果敢人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了響應部隊的號召,為光復果敢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的同學小建(化名)於2015年3月份參加了同盟軍的革命鬥爭。進入部隊後,小建被分在了同盟軍211旅六營某連。由於自己是初中畢業,很快被任命為該連連部班級文字記錄員。自此,與六營的全體幹戰(幹部,戰士)駐守南天門山。但在5月份緬軍的瘋狂進攻中,小建不幸被緬軍罪惡的炮彈擊中身亡,為果敢的光復戰爭付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小建是一個內向的人,讀書時不怎麼喜歡與別人交談。他非常熱愛歷史,尤其是果敢歷史。記得有一次他帶了一本果敢歷史書到學校,同班感興趣的同學借看時將其中的一頁折了個摺痕,他立馬就批評了這位同學。他熱愛果敢的每一片土地,很喜歡與懂果敢歷史的同學探討關於果敢的話題,憧憬著畢業後能為果敢的發展與改善做些什麼。在小建犧牲後,聽一個朋友講,小建生前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帶上果敢地圖,騎上自己的摩託車走遍果敢的每一寸土地,用旅行的方式來感受果敢大地的風光與魅力。


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和微信,有的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用在玩微信上。微信版面上有一個填寫個性籤名的地方,很多人會在其微信的個性籤名上填寫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或他人的名人名言,以此來勉勵自己,也向外人展示自己的抱負與個性。而小建微信上的個性籤名則引用了宋朝抗元英雄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在別人看來或許不怎麼起眼,但它卻成為了小建為光復果敢而奮戰到底的必死決心。他以此來堅定自己的革命信心,誓與果敢命運共存亡。


小建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 黑馬響起等等等,南天門山起灰塵。果敢男兒也不怕,老緬敢來死得成 」。他想要表達的大致意思是,「 槍炮聲響起,南天門山塵土飛揚。面對緬軍的機槍大炮,即使是犧牲,果敢男兒也毫不畏懼,只要緬匪敢來,一定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


小建做到了,同盟軍中的很多果敢男兒也做到了,在面對強大於自己數倍的敵人時,他們臨危不懼,用生命捍衛果敢各族人民的尊嚴。他們是果敢人民的英雄,是同盟軍中的楷模,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在果敢大地流傳。他們不是一抔黃土,不會被時間所遺忘,也不會被歷史所忘記。

(圖解:小建生前拍攝於果敢炸地林)


果敢青年習汗青寫於2016年10月2日晚


歡迎廣大網友踴躍投稿,一經採用立即支付稿費


微信掃一掃

或長按關注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釋義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⑵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⑶幹戈:指抗元戰爭。
  • 原創丨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你們    都變得更好了  *  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寫的盪氣迴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很少有人想過它會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指導。直到今天早上偶然聽到一段電視採訪,一位清潔工在接受採訪時居然用上了這句名言,她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難免一死,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也要用勤勞和真誠照亮自己的歷史,讓生命發光、發熱。」
  •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幹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裡的浮萍。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注釋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遭逢:遭遇。
  • 國學經典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賞析: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其戰鬥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裡,作者度過了四年。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
  •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最初是一道工序,後來演變為史冊和精神坐標
    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最初是一道工序,後來演變為史冊和精神坐標汗青最初作為動詞,是製作竹簡的一道工序。竹簡是我國最早的書籍,寫在竹片上稱「簡冊」,木片上是「版牘」。但實際上竹片因其柔韌性和材料可得性是撰寫史書的最佳材料,青竹製作的竹片含有大量水分和糖分,不易書寫且容易被蟲咬蛀,故而製作時需要將竹簡放在火上炙烤,此時竹片便會像出汗一樣滲出水分,即為汗青。
  • 【留取丹心照汗青】別只想節氣,還有氣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今天說一說我很敬佩的文天祥先生,他是個民族英雄,堅貞不屈,像松柏一樣高潔。他的死,使「山河頓即改色,日月為之韜光」。妻子被擄在宮中為奴,知道文天祥已死,說,「我夫不負國,我安能負夫!」隨即自刎而死。史書記載,天祥二子俱亡,六個女兒死了四個,另外兩個為奴隨公主遠嫁敦煌和慶陽。真是一門忠烈。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平語近人
    12集節目分別以「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勝寸心者勝蒼穹」「留取丹心照汗青」「為官避事平生恥」「願得此身長報國」「一言為重百金輕」「自強不息日日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百花齊放春滿園」「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教日月換新天」「直掛雲帆濟滄海」為題,聚焦初心、信仰、忠誠、擔當、愛國、誠信、創新、綠色、共享、自信、奮鬥、夢想等話題。
  • 《鳴梁海戰》人生自古誰無死
    向死而生,面對侵略,面對敵人,可以豁出一切甚至生命的大無畏精神。這個不是什麼所謂民族主義的yy,這些都是在歷朝歷代真實存在的人物,也正是他們,才能讓現在的我們坐在電影院愉快地觀賞電影,如此自由地生活著。 這並不值得嘲諷,這正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接收也需要去傳達的訊息。如何面對恐懼,如何擁有勇氣,正義永不滅。我們需要這些。
  • 天地之間有正氣:為國而死,雖死猶生,精神不滅,英名長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民族英雄,20歲時中狀元,官至右丞相。抗元失敗被俘後,堅貞不屈,從容就義。注釋:1.零丁洋:又叫伶仃洋,今在廣東省珠江口。2.遭蓬:碰到機會;起一經:意為靠精通儒家經典考取狀元,出仕做官。
  • 歷史上的十大著名遺言,阮玲玉:「不死不足以明我冤!」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病重時寫下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王師收復國土後,讓兒子在忌日告訴他。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時國家內部軍閥混戰不斷,外部列強虎視眈眈,所以革命領袖孫文先生病重時,留下了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告誡大家仍需要努力,救祖國於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