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俞敏洪和張雨綺一起上熱搜了。
原因在於,周日也就是11月18日,俞敏洪在2018學習力大會上發表了一番關於女性的言論,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中國所有的女生都說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他的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國男人就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這正是現在中國女生挑選男人的標準,所以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於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
就是這句話昨天晚上被一度轉發,網友炸了,指責俞敏洪這是「把鍋扔給女性,太不尊重女性了」。
隨後很剛的張雨綺在微博上公開diss俞敏洪「不理解什麼是平等的兩性關係,甚至不明白什麼是平等」。
到今天,俞敏洪已經公開在微博致歉,但很多網友並不買帳,仍然是一片罵聲。
首先先確定一點,國家墮落的根源肯定不在女性。
其次,俞敏洪的論述只是揭開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現今,國內幾乎所有的社會問題其實都是經濟問題。如果從經濟角度分析,俞敏洪的言論可能片面,但卻未必不是事實。
剖析俞敏洪的言論有兩個基本判斷:其一,女性主導整個社會;其二,女性價值取向墮落。
根據《2018天貓女子力權威發布趨勢報告》顯示,「新女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正從依附於男性的意識中解放出來,價值追求、品質追求成為主旋律,其中「果敢、美色、運動、悅己、養成、機智」成為女性消費6大關鍵詞。」
更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段子,女性群體正成為各個商家首要爭取的對象,而男人的購買力排在最後,甚至「不如狗」。
其次,關於第二個判斷——「女性價值取向墮落」的問題。國內女性的價值取向究竟有沒有墮落,這是一個涉及道德問題的言詞。
當下,少數女性存在拜金主義傾向是客觀事實。但是,拜金主義就意味著墮落嗎?在中國婚嫁觀念中,「攀龍附鳳」是古代就有的思想觀念,沒有女子不想嫁個有錢人,也沒有丈母娘不想要個金龜婿。
現在社會的問題,不是說女性要求自己的另一半必須是有錢人,現在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想成為有錢人。
男人想擁有更多錢,女人想擁有更多錢,甚至採訪孩子他們長大後最想做什麼,答案竟是網紅——因為網紅的生活是光鮮亮麗的。
這一切的一切與男女性別無關,這背後是殘酷的社會現實。
生活空間有限、教育資源有限、醫療資源有限……很多日常生活因素都不再有政府保障,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在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錢」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樹。
想在現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活得好,有錢的確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與其說「女性價值取向墮落」,不如說,現在的女性變得更焦慮、更聰明、更適應環境。女性價值取向變化的背後是大環境變化所致,表面上看女性越來越拜金,但實際上,這是內心不安、憂慮、迷茫、徹悟的體現。
根源在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缺乏安全感。
這是一個不敢生病的時代,突如其來的意外,甚至會輕易摧毀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我不是藥神》揭開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國人生不起病;
這是一個住不起房的時代,高額的房價,剝奪了青年人追求夢想的權利,畢業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為首付、房貸掙扎;
這是一個缺乏信任的時代,老人摔倒不敢扶、網約車事故頻發、假疫苗、問題外賣,種種情況,令人心寒。
這樣的環境,絕大多數人唯有拼命賺錢才能獲得抵禦風險的能力,才能獲得保護家人的能力。
這樣的環境,是中國女性造成的嗎?
絕對不是!
恰恰相反,中國女性是各個國家中最堅強的人。
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冠絕全球,領先西方發達國家不是一點點。
在美國勞工部對比的世界各主要國家女性勞動率排行中,中國以接近70%一騎絕塵,不僅遠超西方各發達國家,也超過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而我們隔壁的日本韓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只有不到50%。(圖中灰色點為女性勞動參與率)
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對GDP的貢獻,對人口紅利的貢獻,中國女性放在全世界是怎麼吹都不為過的。這恰恰說明中國女性是全球對男性依賴最低的。
當全球其他女性還在委曲求全的時候,中國女性捲起袖子自己養活自己,順便還照顧孩子照顧老人,讓男人們更順利的去扮演消失的爸爸、消失的兒子這些角色。
對於中國女性的偉大,怎麼唱讚歌都不為過。
凜冬來襲,每個人都要負重前行。
這個過程中,唯有堅強,堅強,再堅強。
相信美好的未來總會到來,只是希望這個過程中少點誤解與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