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理論」看支教

2021-02-08 安心行動

編者按:

張羽婕——華東師範大學12級特殊教育學生,本次支教活動隊員之一。行前安心聚會,是第一次見到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甜甜的笑容,向她約稿,她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支教回來後的某天,信箱裡看到了她發來的三篇稿子。

這個甜甜的女孩有特別的視角和美麗的文筆,一篇《「洞穴理論」看支教》,發人深思;《無能的力量》,力量豈無能?;《開始還是結束》,安心的故事在繼續。。。

她說:支教,我們彼此影響,影響彼此,最終都有一個很人道的目的,那就是——相互扶持、遇見最好的自己,擁抱最美的太陽。這何嘗不是每位安心人最心底的聲音呢!好,一起來分享她的文章,謝謝張羽婕同學!

備註:文章照片均為張羽婕提供。


「洞穴理論」看支教

離開南江小學有半個月的日子了,日子重歸平淡。隊友夥伴兒們時不時分享來的彼時圖片是一劑好調味品。讓人懷念著曾經,感恩著當下,笑著看未來。即使現在獨守一處,也不覺空虛迷茫,反而充滿能量——這些全拜支教所賜。現在,面對腦袋一斜、雙手插兜的路人們的疑問句也不怕語塞了。


「你以為你們短期支教能帶來什麼啊?」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

(拉旗子左上角者為本文作者,張羽婕)


先從我大一時說起。記得當年上「教育學」的第一節課時,老師一句話沒說,只是給每人發了一沓厚厚的複印紙,上面印的是柏拉圖《理想國》第七卷的全文。兩個小時的課,他一句正話沒說,只是讓我們通讀並小組討論。


故事是這樣的,我們先假想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條長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陽光從通道裡照進來。一些囚徒從小就住在洞穴中,頭頸和腿腳都被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朝前看著洞穴後壁。在他們背後,燃燒著一個火炬。囚徒和火炬之間是被操縱的木偶,當然,囚徒們只能看見後壁上木偶被火炬投射的影子。所以,他們確信,這些影像就是一切,此外一切皆空。


再假想有一個囚徒掙脫了桎梏,突然站起來,轉頭環視,他看清了木偶、火炬,看見了事物本身。起初他會很痛苦,可漸漸習慣後,他會相信以前看到的影像是非本質的、虛幻的,現在看見的實物才是真實的。


繼續假想,有人把這個囚徒從洞穴中拉出來,走到陽光下,他將會因為光線的刺激而覺得眼花繚亂,以至什麼也看不見。可是,漸漸地他習慣後,他會發現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啊。他慶幸自己掙脫了「洞穴」,同時,他也開始憐憫其自己的同伴,認為他們生活在「洞穴」之中是多麼的可悲!


這裡提起這段有名的「洞穴理論」,並不是要機械地和我們的支教活動一一對應,並不是說大山即是洞穴、那裡的學生便是囚徒。洞穴理論適用於一切環境和環境下的人。畫面切回南江村——


在我們到之前,確實有孩子順從而乖巧,安穩度日。「聽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兢兢業業地聽家長的話,也聽老師的話。也有孩子有幸走出過自己的家門,走向外面的世界,從此,內心便種下一顆躁動和渴望改變的種子。



那麼我們的到來帶意義何在?這麼說吧,我們其實是從彼洞穴而來,途徑此洞,決定進洞探險,當發現和自己一樣的夥伴時,便迫不及待地與他們分享火炬和木偶的真相,更希望帶他們出去沐浴陽光。


我記得支教伊始,孩子們對好多事情滿不在乎,比如男孩子隨隨便便脫掉上衣打赤膊、隨隨便便上課用侗語閒聊、隨隨便便下河洗澡……我也記得支教中途,孩子們終於學會如何喊口號踏步走、如何用「Good morning」向老師問好……我也記得支教末了,男孩子們好像開始踐行「女士優先」的原則、女孩子們也很少噗嗤一下隨地吐痰……雖然這聽起來像極了自吹自擂的賣瓜王婆,但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我發誓,每一個隊友都在以為人師表的框架約束著自己,儘自己所能告訴學生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容忍的,什麼又是不可接受的。兩周的時間,我們無法保證孩子們學會英語,但能保證他們能微笑著說「Hello」;我們無法糾正孩子們平翹舌的發音,但能指導他們敢於開口,自信表達。事實上,我們能做到的只是這一丁點兒,做不到的卻如浩瀚海洋。但和孩子們共處的兩周內,我們確實能切膚感受到彼此為對方帶來的新鮮與陳舊的衝突,而這種衝突正改變著我們的行為,哪怕微弱,亦是改變。


有一種形式的「樂極生悲」是——先知道了糖是甜的,但發現自己永遠都吃不到糖。這種說法是網絡上經常用來詆毀短期支教的比喻,而我們這些大學生支教隊員便被認為是狠心的揭穿者——既然得不到,那寧可他們不要知道糖是甜的這回事兒。這又有點兒類似一些已經掙脫鐐銬的囚徒企圖告訴困境中的夥伴們真相,而這些不知所措的大多數寧可保持現在的狀態。的確,並非所有的人能夠接受真相,但是哪怕只有一個追求真相的人掙脫鐐銬站起來,他就有走出洞穴,擁抱陽光的機會和可能。這一個人,也是構成我們行動的意義和動力所在。


支教,我們這些大學生被冠名以「老師」,南江的小朋友們也配合得成為我們的「學生」。而事實上,拋開虛無的歸屬關係來看,支教是一群人與另一群的交流和碰撞,或者說是一些囚徒和另一些囚徒的。我們彼此影響,影響彼此,最終都有一個很人道的目的,那就是——相互扶持、遇見最好的自己,擁抱最美的太陽。



歡迎關注民間公益教育團體

安於心,愛於行,我們是「安心行動」

改善貧困孩子教育

匯聚起愛心正能量

搭建公益教育平臺

新浪微博:安心行動

請加微信:安心行動或掃描二維碼

了解我們: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分享我們: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朋友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相信愛,

相信信念,我們互相信任。


相關焦點

  • 洞穴理論|從洞穴理論談哲學
    這洞穴的比喻意味著真理之路有重重障礙,柏拉圖認為現象世界是不靠譜的,理念是更真實、更絕對的存在,人們總會缺少一種嘗試探索理念世界的勇氣,人們對自然世界的真理性認知,永遠是漫長的過程,必須經過一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終接近真理的階段。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見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陽的能力。
  • 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成為覺醒者
    2400多年前柏拉圖在他的巨著《理想國》的第七卷裡寫到了洞穴理論:有一群囚徒被囚禁在一個洞穴裡
  • 【談資・奧秘】蘇格拉底「洞穴理論」與「古印神學」驚人雷同
    柏拉圖著作中最著名的段落,就是《理想國》中的「洞穴」隱喻,生動地提出了人類生存的真實狀態如同穴居人,在受限中被深深蒙蔽。而這一理論,與古印韋達(Veda,舊譯「吠陀」)哲學中「人類現居的物質世界是至尊神的國度『靈性世界』的歪曲倒影」這一理論異曲同工。
  • 從洞穴之喻談不思考的惡
    具體可參見傳播學理論的議程設置理論與涵養理論(撇開大眾傳媒教化的一面,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私人生活的領域層面都有著意識滲透)蘇格拉底的「洞穴之喻」蘇格拉底曾提出來「洞穴之喻」來證明哲學對人重要的救贖作用,在此我們可以把洞穴內的環境置換成「文化教養」,把洞穴人看成為
  • 支教路上,用真誠與責任書寫教育人生
    ——在雲南省昆明市考察時的講話支教路上,用真誠與責任書寫教育人生五年前的一次草原之行便與四子王旗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懷柔區教委委派王雪冰到四子王旗支教,一年的工作接近尾聲,她在英語教研工作過程中盡職盡責,潛心鑽研,求真務實,針對英語教學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意見和改進措施,並分別從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維度撰寫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
  • 去支教的「女殺手」
    「快樂公益,理性支教」是好友營支教組織的口號包括女殺手自己在內的任何人,恐怕都沒能想到,她的第二次出圈會來得這麼快,又這麼富有戲劇性。不過常看女主播直播的觀眾都知道,這些內容本身都不是真正的賣點,觀眾們想看的是一些別的東西。
  • 洞穴探險知識(上)
    國際洞穴聯合會(UIS)對洞穴作出的定義是人能夠進出的天然地下空間。洞穴探險是一項極度刺激並有很強吸引力的在黑暗空間中進行的探險運動,如 事前沒有做好理論知識、專業裝備、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準備,切勿輕易嘗試復 雜的洞穴探險。
  • ​陸倩芳:《我和我的家鄉》現實版支教教師,如今支教已有三十年
    ​陸倩芳:《我和我的家鄉》現實版支教教師,如今支教已有三十年市場信息網   2020-11-16 09:54:05   來源:    評論:   最近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扮演了一名支教老師,故事在感人的同時也非常令人敬佩。其實這樣令人另配的支教故事在現實中也有著原型。
  • 公大研究生普安支教故事|李浩楠:千裡支教,點亮脫貧「燈塔」
    扶貧先扶智,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先後輸送了4批次共27名研究生支教志願者到普安縣支教。 2020年8月,公安大學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一行8人跨越千裡,來到普安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李浩楠擔任貴州分團黨支部書記,分配到了普安青山小學。
  • 創世者,改編自《理想國》「洞穴喻」
    洞穴之喻的內容:設想在一個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們自小呆在那裡,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們後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條橫貫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築有一堵矮牆,如同木偶戲的屏風。人們扛著各種器具走過牆後的小道,而火光則把透出牆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
  • 支教老師萬思遠踢飛農村學生,你可以另有所求,但請別傷害孩子
    就拿大學生支教來說,支教在保研和學分上都是重要的加分項。 而有些學生,正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去「支教」。 這不是無端臆測。 因為這兩天,有一條短視頻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 春風化雨 支教情深——宜賓學院支教甘洛縣微電影獲第九屆四川省...
    春風化雨 支教情深——宜賓學院支教甘洛縣微電影獲第九屆四川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 2020-11-27 16:1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孫孟猛)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第九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落幕
  • 支教:盛夏限定的狂歡之下
    林萱窩在床上,無意識地刷著樹洞,直到看見:「西部暑期支教」。「反正暑假也沒什麼事情幹,就想著不如去參加一下,還能多認識一些人。」林萱這樣回想她當時的心情。 相比時間更長、要求更高的長期支教,要求相對較低的短期支教團更是恆河沙數——每個大學都至少有一個短期支教隊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部之窗」社團今年暑假提供了兩種支教途徑——校內支教團和清北社師四校聯合支教團,分別去往雲南、甘肅、重慶、四川、廣東五個省市。
  • 漫談洞穴巨魔
    最有意思的是,冰島作家斯諾裡·司徒呂松在他無韻體散文神話傳說《散文埃達》的第二部分《詩語法》中,留下了這樣一段關於洞穴巨魔的有趣描述——詩人布拉基·鮑達遜遇到一個女性洞穴巨魔,那個洞穴巨魔向詩人打招呼,並用一首古諾爾斯語的詩自我介紹道:「他們稱我洞穴巨魔。吞噬月亮的天狗,狂風咆哮的巨魔,暴雨瓢潑的詛咒,放浪遊蕩的巫婆,咀嚼天空的惡鬼。除了這,洞穴巨魔還會是什麼?」
  • 芸香支教日誌
    已經是三年到白巖希望小學了,跟當地支教老師們感情也是越來越深。就是想給老師還有孩子們一個驚喜!先是看到了蔡老師,興奮的擁抱在一起。接著在一年級的窗外偷偷看看孩子們,被孩子們發現,集體起立喊:「李老師好!」非常開心孩子們依然記得李老師。
  • 洞穴寓言
    洞穴寓言示意圖之一《洞穴寓言》是則相當有名的哲學故事,它的大意是:有這樣一群人
  • Nat Comm丨導致洞穴盲魚視覺退化的首個基因
    責編 | 酶美洞穴魚是指在自然狀態下,其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階段必須在洞穴或地下水體中完成的魚類,缺少洞穴或地下水體環境,其生活史不能正常完成。由於洞穴獨特的黑暗環境,魚類的生存受到了食物、定位 和繁殖等方面的限制,洞穴魚類產生了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形態特徵並能遺傳給下一代,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視覺系統和色素系統退化消失。
  • 不道德的心理學實驗——怪物研究和強盜洞穴實驗
    怪物研究——試圖引起兒童終身痛苦的一種理論證明溫德爾·詹森(Wendell Johnson)是1930年代著名的言語病理學家。對於那些認識他的人來說,這並不奇怪,因為這是他個人所鍾愛的職業-他從小就遭受語言障礙。他堅持認為,父母的行為應歸咎於他的混亂。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庫魯伯亞拉洞穴,世界上唯一深度超過2000米的洞穴
    庫魯伯亞拉洞穴我國南方地區就廣泛的分布有喀斯特地貌,特別是雲貴高原,分布大量石灰巖,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雲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武隆喀斯特天坑等景觀。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其形成基礎也是石灰巖,當然並不在中國,世界上最深的洞穴是喬治亞的庫魯伯亞拉洞穴。
  • 「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支教故事—— 小小月球車...
    「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支教故事—— 小小月球車,航天大夢想 2020-11-25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