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幫沉浮錄——晉商

2021-02-20 經濟之聲

地域、血緣、鄉誼,傳承為一個特殊的名字:商幫。親密、鬆散、沉浮,七百多年的故事凝聚為一段跌宕的歷史。星火仍可燎原,困頓亦能騰達,春節團圓,幽古思今,《中國商幫》,為您揭開商幫背後的力量。今日講述,晉商。

晉商



通常意義上的晉商,指的是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比如喬致庸就是清朝人。但是山西人經商的歷史要比明清久遠得多。

山西商業資本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代,晉南就開始發生了"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贊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業交易活動。隋唐五代又出現了漳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興商業城鎮。"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為北都,跨汾河兩岸,商業繁榮.唐詩人韓愈有詩描繪:"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

從周秦到隋唐,儘管山西已出現一些大商人,但比較其它地方商人,並無突出地位,無一定組織.還未形成一種商人勢力。

宋代"蜀南、南商、北商等都是有名的地方商人,其佔近世商業中堅的山西商人、徽州商人,也大體在這時顯出身手。元代.雖然戰爭對工商業有一定破壞作用,但是元朝政權結束了宋、遼、金的割劇局面,特別是元代驛站的完備,使商業活動的地域擴大了。

在明朝以前,山西商人的足跡就已經遍布全國,但是還沒有一個商業集團組織,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商幫。那麼山西的商幫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又是怎麼崛起的?

形成與崛起

晉商的興起,首先是明朝"開中制"政策的實施,為晉商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簡單地說,就是是商人把內地的糧食、糧倉運到邊防,然後官府以什麼來補償呢?給你鹽引,就是壟斷運輸銷售鹽的憑證。運多少糧食,就相應給多少鹽引。

明朝洪武時期,為了防衛蒙古對中原的襲擾,設立九邊(九座邊防要塞)進行防禦。由於九邊距離帝國的統治中心遙遠,後勤補給困難重重,為了減少這種負擔,朱元璋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幾大邊關要塞輸送糧食,山西商人獲得了合法販賣「官鹽」的資格。

這一舉措,使得山西人商人不僅獲得了河東鹽池的鹽引,也迅速的壟斷了兩淮的鹽引。晉商獨享販鹽的專營權讓長達120年。

明中晚期,「開中制」變為「折色制」,商人不用再到北部邊疆用糧食換鹽票,在內地就可以到鹽運司用銀兩換取鹽票,這不但使晉商跌入低谷,也造就了另一個著名商幫——徽商。

山西商人資本中的貨幣經營資本形式,最著名的是票號。票號又叫票莊或匯兌莊,是一種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票號產生以前,商人外出採購和貿易全要靠現銀支付,在外地賺了錢捎寄老家也得靠專門的鏢局把現銀運送回去,不僅開支很大,費時誤事,而且經常發生差錯。這就迫使外出經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尋求新的辦法。

山西票號在管理上有什麼特點?

票號管理的高度自閉、嚴密控制,已經產生了某種「黑社會化」傾向。它實在太不像一個企業了,更像一支秘密軍隊、一個地下幫派。

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大德通票號規定,員工派駐外地的時間,一般是三年。員工去外地之前,所攜帶的所有的衣物,都要在總部一一登記;三年之後回總部時,逐一核對。三年期滿,從外地回到總部時,不能直接回家,必須先回票號;凡是在外地買的東西,即使是家裡用的,也要先寄到總部,總部驗過貨之後,才能給家裡,「以免生疑」。這是防止職工和家裡商量「小算盤」,損公肥私。

所有的職工,一律不準給總公司寫信,如果是公事,必須由指定的老大寫給指定的人。如果是私事,也只能寫開口信,不能寫封口信。這是防止地方諸侯和「朝中大員」拉幫結派,幹出讓老大不高興的事。

在嚴密控制的組織中,不光有高壓的手段,也有溫暖的關懷。員工去外地上班的差旅費由票號出,這比朝廷強。外地的票號職工,如果生病,除了人參鹿茸等補品,醫藥費全部報銷。

黑社會有黑話、學術圈有術語,票號裡也有他們的暗號和密碼。票號「認票不認人」,防偽的手法層出不窮,極為保密,外界難以得知。後來盛宣懷辦中國通商銀行,拼命挖山西票號的熟手;袁世凱開辦銀行學堂,也從山西招了六十個票號學徒。這些黑話式的手法,除了防偽的作用,還是不讓其他商人沾手這門生意的「護城河」。

一份山西票號的工資單顯示,該票號14%的職員是沒有工資的學徒。還有30%屬於白領、金領,有的甚至是鑽石領。票號的工資有36個等級,一個聰明勤奮的小夥子,從學徒開始熬,一步步爬過這36級臺階,即使每年升一級,等他爬到頂上時,已經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了。一旦爬到擁有「頂身股」的級別,相當於在華爾街成為「合伙人」,那就不光是賺工資了。

頂身股是山西票號最為人稱道的創舉。票號的股本有兩種,銀股和身股。銀股是東家拿出的錢,身股是員工的人力資本入股。票號裡的頂身股由少到多,在光緒32年協成乾有工資的職工中,33%的職工有頂身股。一開始,銀股比身股多,身股只相當於銀股的一半左右,到後來,身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銀股。1906年,協成乾票號身股的數量,達到銀股的130%;1908年,大德通票號身股的數量是銀股的120%,這一年,郝荃、高鈺、呂永和三人的身股,達到了每人一股。

到了晚清民國時期,晉商卻慢慢衰落,乃至最終消亡。這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又有什麼樣的原因?我們繼續討論。

晉商到底是怎麼衰落的?

晉商衰落主要因為三件事。第一、國勢衰微,對俄茶葉大戰晉商受挫;第二、政府腐敗,晉商投資礦業又遭重挫;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墨守成規,賞析票號四次失去轉型現代銀行的機遇,最終無法振作。

實際上,除了票號,清代的晉商還有兩項非常重要的生意。一個是茶葉,一個是礦業。做茶葉生意的叫駝幫,是晉商中以駱駝運輸為主從事貿易活動的重要商幫之一,晉商的茶葉主要銷往蒙古及俄國一帶。在銷往蒙古的時候要路過殺虎口,這就是所謂的走西口。

另外,山西船幫出現在清代中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流通量猛增,但當時中國產銅量極低,僅靠雲南一地產的滇銅遠遠滿足不了鑄幣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山西商人組織船幫對日貿易採辦洋銅。介休範家就是最為突出的代表。範毓賓時期,範家的商業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被人們稱為著名的"洋銅商"。晉商在利用"駝幫"、"船幫"經商的過程中,真可謂是"船幫乘風破浪,東渡扶桑,商幫駝鈴聲聲,傳播四方。"寫下了部部艱辛的創業史。

晉商有三大文化——義利文化、大院文化、官商文化

義利文化:誠實守信、義利並舉。晉商挾信義而經商,不畏艱難,輾轉千裡,輸萬貨以為人,贏百利而利己,逐漸形成義利並重,義利統一的商業價值觀。

大院文化:山西大院專指明清時期山西境內的一批具有特色的北方深宅大院,顯赫一時的晉商家族無一例外,都喜歡在自己的家鄉營建一個巨大的宅院,從這些大院的氣勢與凸顯等級制度的構造中,可以領略晉商當年的雄風與氣魄。

官商文化:明清山西商人始終靠結託官府,為朝廷服務而興盛。但當朝廷改變政策或走向衰亡時,山西商人也必然禍及自身。

中國第一大商幫衰落的教訓是什麼?

任何一個產業和企業,如果靠與政府的特權契約來獲取利潤,那將是非常危險而缺乏自主性的,無論多麼豐厚的利益,得之忽焉,失之亦忽焉。它永遠只能是一項「生意」,而不可能成為一個永續的事業。

來源:經濟之聲《天下公司》


相關焦點

  • 四大商幫變三大商幫,晉商、徽商衰落後,這一商幫「抱團」經營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存在著四大商幫,它們分別是粵商、晉商、浙商和徽商。因為古代主要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那時候還是比較重視農民的,商人反而會遭到一定抑制的情況。直到明朝中後期的時候,商品經濟開始發展,四大商幫也由此誕生。
  • 《吃醋的人生》:以晉商為首的商幫,何以雄霸天下五百年?
    在《吃醋的人生》這本書裡,馮侖重點介紹了晉商、溫商、潮商三大商幫,這也是在中國響噹噹的具有地域文化的商人聚群地。01晉商:"信、義、利"稱雄五百年晉商是我國商幫十大商幫之首,在商界活躍了五百多年,是一個"縱橫歐亞九千裡,稱雄商界五百年"的傳奇商幫,創造了東渡日韓,北達俄蒙,西越天山,南抵東南亞各國開展外貿活動的輝煌歷史。晉商不僅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還創造了第一個經營匯兌業務的票號。
  • 目前中國最強大的商幫是哪個?
    商幫是以鄉土親緣為紐帶的商業集團,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十大商幫,分別為:山西商幫(晉商)、陝西商幫(秦商)、徽州商幫(徽商)、江右商幫、廣東商幫(粵商)、山東商幫、江蘇商幫、寧波商幫、福建商幫、龍遊商幫。其中以晉商、徽商以及粵商最為有名。
  • 一代商幫晉商,從崛起到衰落歷經500餘年,一個原因引發不同結果
    晉商崛起的根本原因在於與時俱進,而其最終集體覆滅的原因恰恰又在於沒有與時俱進,正是應了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晉商的崛起之路晉商早在明清之前就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是中國最早興起的商幫之一。山西的地理位置比較特別,傳說中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禹都在這裡定都,首領們開明,領著大夥搞農業,也支持大家發展商業。
  • 傳統十大商幫是如何發展起來,又是何時走向衰落的?
    徐志頻介紹,晉商是明清時國內最大的商幫,在商界活躍了500多年,足跡不僅遍及國內,還出現在歐洲、日本等地。讓晉商得以大力發展的正是明朝的「開中法」,這也被視為商幫規模出現的根本原因。「開中法」是明代鼓勵商人運輸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一種制度。
  • 中國曾有哪些商幫?甚至還有商幫延續至今?
    中國曾有哪些商幫?甚至還有商幫延續至今?全世界共有20個十分出名的商幫,其中中國商幫就佔據了5席,甚至在傳統商幫之中還有一支延續至今。而在過去推動中國經濟的商幫究竟有哪些,星圖小編整理了一份商幫的清單。
  • 中國十大商幫,有你家鄉的嗎?
    ---豐亨文化 文化尋旅68 具有人文內涵的近現代商幫是文化的載體,更是不同區域文化差異的外化特徵之一。 中國十大商幫大家對近現代的商幫不陌生,很多都可以如數家珍,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中國最有名的近現代十大商幫。
  • 中國三大商幫:潮商、浙商、閩商,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
    文:荏苒眾所周知,中國商幫歷史悠久。其中山西商幫、徽州商幫、陝西商幫、山東商幫、福建商幫、洞庭商幫、廣東(珠三角和潮汕)商幫、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是為十大商幫。歷史上,中國主要有4大商幫:粵商、浙商、晉商以及徽商。
  • 會館裡的故事:最有實力的晉商,為何在揚州敗給了徽商?
    全國各地的商幫藉助便利的水運聚集於此。在那時的東關運河沿岸,曾聚集著山陝、江西、蘇州、贛江、武林等八大會館。而在眾多商幫中,財力最為雄厚的要數來自山西的晉商了。晉商後人、獨立攝影師榮浪,出於對晉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好奇,曾在全國各地尋找晉商會館,並且悉心的把它們都拍了下來,後來還出版了《山西會館》攝影集。
  • 百年「商幫」創富傳奇:誠信為本 家風傳世
    商幫是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特殊標誌之一,歷史上曾誕生過很多商幫,有的至今仍在演繹傳奇,有的雖然隨時代變遷而沒落卻也留下了響噹噹的江湖傳說。這其中就有山西商幫、徽州商幫、陝西商幫、山東商幫、福建商幫、洞庭商幫、廣東商幫、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因對中國近代經濟深遠影響,是為「十大商幫」。
  • 《權力資本與商幫》:追溯中國商幫600年變遷,看新時代的使命
    其實在中國商幫、商人崛起與衰落的過程中,權力與資本之間的博弈從未停止。鹽商、海上私商、外貿商人、買辦、票號商人和近代金融實業家;晉商、徽商、粵商、閩商和甬商……無論是以行業區分,還是以地域代表,中國商人群體每一次的崛起、沒落與再出發都離不開政商博弈,更受制於社會的開放或封閉。01.
  • 博鰲書院 伍佰藝書畫網參與舉辦第七屆晉商年會
    劉之強院長在後來的講話中提到,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晉商歷史尤為長遠,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間的武士貜,武則天之父。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時,木材商人武氏從財力上大力資助,李淵父子的就是憑藉當時天下最精華的太原軍隊和武氏的財力開始奪取全國政權。建國後,武氏並封為國公,地位等同秦瓊、程咬金等。
  • 晉商的發家史盡在於此
    2、郭臺銘有一個精神情結,他一直希望能夠有一部能夠反映中國人商德的電影,而作為晉商的後代,「白銀帝國」恰恰滿足了他這種內心的需要。《白銀帝國》第一幕「天地真大,人真小,人何以自處?」深刻雋永,故事講述了屹立於中國商界500年的強大商業集團「天成元」在清朝滅亡、八國聯軍侵華等內憂外患條件下家族傳承的故事。
  • 新刊· 重建|劉上洋:萬壽宮:江右商幫的精神殿堂
    這裡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晉商發展的歷史。這個商幫為什麼能夠縱橫馳騁而執中國清朝商業之牛耳?說一千道一萬,就在於後面有清朝政府的強大背景。早在明朝末年,一些山西商人就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於關內外從事販賣貿易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從而同滿族政權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清朝建立後,這種關係就更為鞏固和密切。
  • 徽商、寧波幫、溫州商人、洞庭幫、湖州商幫……長三角商人哪家強?
    商幫是一方經濟勢力、地域文化的代表,由於地利之便,活躍於近代上海的商幫主要來自於長三角地區,這片熱土成為其展現經營韜略、人生風採的最佳舞臺。商幫群星 閃耀滬上上海開埠之前,已有許多商幫捷足先登,如晉商以票號逞威南北,徽商則在鹽業、典當、茶葉、木材四大行業中佔據優勢。
  • 換個角度看《大宅門》,六百年商幫沉浮,道盡中國歷史大變故
    真正有智慧、有遠見、有能力的商人總是能夠抓住歷史機遇,從而打造自己的商業版圖,從明朝時期開始出現的商幫就是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在《權力、資本與商幫》一書中,青年學者王俞現這樣說到:「中國商人給人一種宿命的印象,但凡大商,無不是政商,一旦涉及政治,他們又命運多舛。」
  • 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之一:潮汕幫
    01: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商業社會裡,就是商幫。比如我國古代四大商幫晉商、徽商、粵商、甬商等。而在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則分別是:「廣東潮汕幫」、「浙江溫州幫」、「福建莆田系」。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潮汕幫。
  • 晉商精神:以義制利、以利弘義
    他們除了與晉商諮貨論賈,為晉商出謀劃策之外,還頻與置商交誼議事,屬為晉商題籤賦詩,並已在事實上成為了晉商的理論「相與」和精神領袖。傅山是以人文學士之身份而作出思想和理論貢獻的代表。而以晉商開拓者和實踐者身份參與晉商理論創造並頗有成就和影響的代表,則當推明代蒲州大鹽商王現(1469一1523)和清朝末年的著名票號改革家李宏嶺(1847——1918)。
  • 《風雨日升昌》再現晉商雄風
    電影《風雨日升昌》講述歷史上的晉商在大的社會背景下主要體現晉商誠信經營、開拓進取、愛國為民的寶貴精神。該片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以藝術的手法,塑造了鮮活的人物性格,忠心不二和胸懷天下的品質,講述了艱難曲折的創業歷程和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悠揚的黃土曲調也讓古樸的畫面更顯淳厚。該片由導演高峰執導,演員鄭曉寧、許仕龍、邱雲鶴、葛曉鳳傾情出演,也是山西籍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首次觸電,踏足影視領銜主演的影視處女作品。
  • 晉商「大盛魁」創始人王相卿(組圖)
    早年因生活所迫,到右玉縣殺虎口為人當傭工『編者按』  在中國明清以來的近代經濟發展史上,馳騁歐亞的晉商舉世矚目,山西特別是以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為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前輩,舉商貿之大業,經營範圍包羅萬象,奪金融之先聲,錢莊票號匯通天下,稱雄五百餘年,創造了亙古未有的世紀性繁榮,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