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從細節,到故事情節的發展很棒,人物塑造也很棒
這電影本來就是解決拯救世界這個問題的過程啊,只不過拯救世界需要一個方法,而這個方法就藏在隱秘之中,他們最後進入了隱秘,得知了一切的聯繫,才有可能把一切告訴大家(當然大家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12朵金色彼岸花(十二個純潔之人的靈魂)崑崙劍是進入隱秘的條件,他們並沒有白白犧牲這些人的性命,相反他們知道了根絕彼岸花災難的方法(雖然這個方法實行起來很難,就像我們說不要去破壞自然去哪環境一樣)。
至於蕭篤作為彼岸花的宿主這一設定,或許可以理解為類似「盒子裡的貓」這樣的狀態,村子裡的孩子沒有觀察到他,就無法得知他的存在,那麼他所帶來的影響也無從追溯(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類似一個嘴碎的人再說另一個人的壞話,但他不知道這個被說壞話的人在暗中觀察)類似這樣。
從細節,到故事情節的發展都很棒了,特別是人物塑造,我他媽太喜歡了,終於不是日漫風,古風。中國動漫就是要這樣,不拘泥於形式,做自己就好了。雖然故事情節上有不足,但是我覺得從原創角度來說,已經比有過無數劇本的哪吒,孫悟空要強很多了。而且宣傳片寫了不適合十三歲以下的人群觀看,這才是我心目中動漫!要和小孩子看,那叫動畫片。
影片中的好人並沒有平白無故地死去。首先死去與否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資格評論。其次,影片中也提到過好人覺得自己帶著彼岸花死去了,壞人就有機會變好。最後世界一定是改變了的,不過不可能永遠改變,即使有人點醒了人們的貪慾,那個人作為點燈人犧牲了,人們也不可能永遠銘記他們。要說他們犧牲有意義嗎,不可能沒意義。你看,就比如這次疫情的點燈人,他們難道不是為了尋找這種奇病的秘密嗎,你能說他們自私嗎?
這顯然不能。只不過電影沒有向我們展示變好的未來而已。我認為電影就是把社會中的事情映射出來讓更多人知道,並且引起人們的思考,至於是不是理想主義,只是不同人不同看法罷了。敘事過於倉促,表達的世界觀又很宏大,看的我模稜兩可,給你灌輸的道理很牽強,硬塞給你,除了畫風支撐我真的也看不下去,而且看到最後我反而支持反派了,把彼岸花散出去,好人會活下來壞人會死去。
對於笑人來說,他確實就是被拋棄了,雖然師傅也一直背負著對他的愧疚。對於丁果,他犧牲自己救殷鳳也是踐行他之前一直所說的關於「選擇」的信條,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師傅就算犧牲自己也救不了殷鳳,從這點來看師傅確實做出了最理性的選擇,確保了這些信息能傳遞出去。但前面他說過如果要有人犧牲,那首先就是犧牲自己,然而逃離的時候師傅衝在最前面也是事實,這就是我批判他言行不一致的原因。它的深沉和與常識的正能量背道而行就是它的賣點啊,這就叫寫意,有些人好這口,深深陶醉呢。
這部片子通曉人性,要13歲以上的人才具有欣賞能力。再看看裡面那些滔滔不絕蘊涵深刻哲理的話,多厲害啊。足夠震撼像你這種不明白人性之惡的凡人,只能怪你自己水平不夠欣賞不來作品的深刻內涵。不思凡用了一種很傳統的中國畫風元素講一些儒釋道等等很哲學的一些思考,他作品的一些矛盾爭論也經常見於這些派別的經典文著裡,闡述一些人性的矛盾社會的矛盾發展的矛盾,這些不可解的矛盾從古至今都會出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藏傳佛教的辯經裡這些佛學生辯論的也是這些話題,很精彩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各種古教派各種清規戒律就是為了讓人能夠脫離七情六慾,然後讓人從主觀變得更客觀的角度去思考這些人生的矛盾,宇宙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