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沒那麼複雜,可以看成是環保片,沒有買賣就沒有丁果

2020-11-29 壹課漫報

《妙先生》從細節,到故事情節的發展很棒,人物塑造也很棒

這電影本來就是解決拯救世界這個問題的過程啊,只不過拯救世界需要一個方法,而這個方法就藏在隱秘之中,他們最後進入了隱秘,得知了一切的聯繫,才有可能把一切告訴大家(當然大家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12朵金色彼岸花(十二個純潔之人的靈魂)崑崙劍是進入隱秘的條件,他們並沒有白白犧牲這些人的性命,相反他們知道了根絕彼岸花災難的方法(雖然這個方法實行起來很難,就像我們說不要去破壞自然去哪環境一樣)。

至於蕭篤作為彼岸花的宿主這一設定,或許可以理解為類似「盒子裡的貓」這樣的狀態,村子裡的孩子沒有觀察到他,就無法得知他的存在,那麼他所帶來的影響也無從追溯(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類似一個嘴碎的人再說另一個人的壞話,但他不知道這個被說壞話的人在暗中觀察)類似這樣。

從細節,到故事情節的發展都很棒了,特別是人物塑造,我他媽太喜歡了,終於不是日漫風,古風。中國動漫就是要這樣,不拘泥於形式,做自己就好了。雖然故事情節上有不足,但是我覺得從原創角度來說,已經比有過無數劇本的哪吒,孫悟空要強很多了。而且宣傳片寫了不適合十三歲以下的人群觀看,這才是我心目中動漫!要和小孩子看,那叫動畫片。

影片中的好人並沒有平白無故地死去。首先死去與否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資格評論。其次,影片中也提到過好人覺得自己帶著彼岸花死去了,壞人就有機會變好。最後世界一定是改變了的,不過不可能永遠改變,即使有人點醒了人們的貪慾,那個人作為點燈人犧牲了,人們也不可能永遠銘記他們。要說他們犧牲有意義嗎,不可能沒意義。你看,就比如這次疫情的點燈人,他們難道不是為了尋找這種奇病的秘密嗎,你能說他們自私嗎?

這顯然不能。只不過電影沒有向我們展示變好的未來而已。我認為電影就是把社會中的事情映射出來讓更多人知道,並且引起人們的思考,至於是不是理想主義,只是不同人不同看法罷了。敘事過於倉促,表達的世界觀又很宏大,看的我模稜兩可,給你灌輸的道理很牽強,硬塞給你,除了畫風支撐我真的也看不下去,而且看到最後我反而支持反派了,把彼岸花散出去,好人會活下來壞人會死去。

對於笑人來說,他確實就是被拋棄了,雖然師傅也一直背負著對他的愧疚。對於丁果,他犧牲自己救殷鳳也是踐行他之前一直所說的關於「選擇」的信條,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師傅就算犧牲自己也救不了殷鳳,從這點來看師傅確實做出了最理性的選擇,確保了這些信息能傳遞出去。但前面他說過如果要有人犧牲,那首先就是犧牲自己,然而逃離的時候師傅衝在最前面也是事實,這就是我批判他言行不一致的原因。它的深沉和與常識的正能量背道而行就是它的賣點啊,這就叫寫意,有些人好這口,深深陶醉呢。

這部片子通曉人性,要13歲以上的人才具有欣賞能力。再看看裡面那些滔滔不絕蘊涵深刻哲理的話,多厲害啊。足夠震撼像你這種不明白人性之惡的凡人,只能怪你自己水平不夠欣賞不來作品的深刻內涵。不思凡用了一種很傳統的中國畫風元素講一些儒釋道等等很哲學的一些思考,他作品的一些矛盾爭論也經常見於這些派別的經典文著裡,闡述一些人性的矛盾社會的矛盾發展的矛盾,這些不可解的矛盾從古至今都會出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藏傳佛教的辯經裡這些佛學生辯論的也是這些話題,很精彩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各種古教派各種清規戒律就是為了讓人能夠脫離七情六慾,然後讓人從主觀變得更客觀的角度去思考這些人生的矛盾,宇宙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妙先生沒那麼複雜,完全可以看成是環保片,沒有買賣就沒有丁果
    和《大護法》一樣,《妙先生》看過之後,也會引起人的深思,也依舊會有一些人表示看不懂,所以《妙先生》將觀影年齡建議到了13歲以上。 《妙先生》和《大護法》這種電影,可以看得很淺,也可以把主題升華到很高,全看如何解讀,這一次我就從環保題材電影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部動畫電影
  • 電影《妙先生》:丁果,你就沒想過死得值不值?
    說實話,我感覺丁果的價值觀裡就沒有值不值這個事兒。按他的道理來說,思考值不值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不思考值不值,他只是去做。那,丁果是誰?他又要做什麼?這兩個問題大約就是《妙先生》的主題了。至於丁果為什麼要做,則是需要觀眾去思考的,因為丁果不會思考這個為什麼,他只是去做。
  • 電影《妙先生》:丁果,你就沒想過死得值不值?
    至於丁果為什麼要做,則是需要觀眾去思考的,因為丁果不會思考這個為什麼,他只是去做。而妙先生是誰,幹啥的,就屬於故事背景的衍生話題了。在《妙先生》的故事世界中,金色彼岸花對普通人而言,是可以滿足人的所有願望。類似許願花的設定,要啥有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故事開頭一號善人的養父吃了兒子變成的金色彼岸花,他許願想要得到錢財、健康、永生,金色彼岸花沒有滿足他的願望,而是把他變成了一隻胖胖的黃鴨子。
  • 《妙先生》:劃出善惡間那道複雜的界線
    有兩部轟動市場的珠玉在前,作為《大護法》姊妹篇的《妙先生》想要進行再次突破,可謂難上加難。果不其然,本片的市場道路可謂一路多舛。去年12月份,片方進行小規模試映,後因口碑不甚理想,被緊急撤檔。此後碰上疫情大舉來襲,影院關張,上映一下子變得遙遙無期。
  • 《妙先生》cr
    影片中天馬行空的設定,複雜精彩的劇情,讓人驚嘆國漫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世界觀和技術上都更上了一層樓。隨後,《大護法》的出品方彩條屋又在去年憑藉《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的成績,創造了華語票房史上的奇蹟。有兩部轟動市場的珠玉在前,作為《大護法》姊妹篇的《妙先生》想要進行再次突破,可謂難上加難。果不其然,本片的市場道路可謂一路多舛。去年12月份,片方進行小規模試映,後因口碑不甚理想,被緊急撤檔。
  • 《妙先生》裡,丁果這個角色,充滿了悲劇色彩
    因為丈夫賭博,並且在回來後姑娘懷抱期望有意露出被客人粗暴對待的傷痕時一個目光都沒有給,嘴上說著會想辦法改善,結果客人就是他叫去找自己妻子的,情節至此都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接下來得知丈夫乾脆直接將妻子賣給了賭場,古;姑娘在絕望後瀕臨死亡的閃回中,設計了些什麼橋段呢?
  • 《妙先生》:國產動畫的一個微妙轉身
    《妙先生》夾雜在而今滾滾湧來的一眾國產動畫電影裡,顯得獨樹一幟,用意獨特卻又用力過猛而顯得重點分散,優缺點都非常明顯。之前對這部電影了解不多,導演風格等概不了解,只知道一直以來的宣傳詞是:給大人看的電影。
  • 《妙先生》惡之花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電影,看得出原作很有想像力,善於使用隱喻,臺詞很深刻,沒有使用日常語言。這都是很不錯的加分項。我沒想到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6點多,相比之下,《大護法》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了,竟然有8分,可見大眾對妙先生這類電影並沒什麼好感。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相比大護法,我更喜歡本片討論的主題——善與惡。
  • 妙先生「妙」在哪裡?
    每年的暑期檔都會上映一部國產動漫,在今年特殊年份上映了妙先生,山水畫的筆觸與水墨顏料般濃淡有致的色彩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看過之後,會引起人的深思,也依舊會有一些人表示看不懂,深刻的故事內容,便成為了被關注的焦點。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正因如此,也給電影版的《妙先生》留下了比較大的發揮空間。整體來說,電影版的《妙先生》是在《火澤睽.笑人傳》的基礎上改編的,其中應該借鑑了部分《憤怒的鴨子》中的設定。《雨的孩子》因為原本也看不太出和丁果的主線故事有什麼聯繫,在電影版中也沒尋覓到很明顯的關聯線索。
  • 偽哲學問題似是而非——《妙先生》
    《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同名短篇動畫,但由於檔期等原因導演換成了李凌霄。因此說是姊妹篇也沒啥大問題。這個成績對比《大護法》8760萬票房可以說十分慘澹。失利原因一方面是影片本身生硬,另一方面是電影沒有分級加上觀眾選擇造成。
  • 《妙先生》可謂票房口碑雙雙失利
    這些都是《妙先生》的優點,但是這些依然難以掩蓋故事上的缺陷。《妙先生》的故事也並不難懂,也就是丁果和師父,以及殷鳳為了拯救人類,一路消滅彼岸花,最終找出真相的故事。面對彼岸花的宿主,丁果和殷鳳選擇了不一樣的方法,做著人性的善惡選擇,當然選擇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那些飽受疾病之苦的人類。
  • 《妙先生》雜談妙先生
    在真理與真相被認識到前犧牲,甚至找不到真正的敵人,也沒有明確的目標,這樣不明不白的犧牲不也是愚昧嗎?笑人受到傷害,然後回報世界傷痛,結果只得出人類貪婪自私的結論——同地主對農民說,你窮是因為你懶,有什麼分別呢?這太愚蠢了。這種虛幻的理想,自以為是的淨化世界的方式,同長門同六道斑有什麼分別?自以為是。整個妙先生的世界都是導演的自以為是。
  • 《妙先生》的「妙」只關於選擇
    丁果,作為「妙先生」選中的尋跡者,經歷了死而復甦,追尋到了許多世間真相:「信仰不是神,他從來不拯救誰,而是你選擇什麼樣的信仰拯救自己」,「人總是追逐眼前的小利,忘記原本的目的」,「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生於死,選擇而已」……他的這些理論和觀點被普通人(如殷鳳)認為是不正常的話語。
  • 【12.31】《妙先生》妙!妙不可言!建議成人觀看
    《大護法》姊妹片!蘊含水墨國風的東方美學。作為動畫《大護法》的姊妹片,電影《妙先生》將於12月31日跨年日上映。近日,影片發布「建議成年人觀看」版預告及大字海報,展現出一個濃墨重彩、殺機四伏的離奇世界。片中關於「善惡抉擇」的人性探究,引發眾多觀眾的熱議與深思。
  • 國產動畫《妙先生》令人期待,沒有道理,只有選擇
    各位好,今天介紹一下這一步即將上映的國產高口碑電影《妙先生》。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金色彼岸花生長在至善之人心中,卻會激發周圍人的惡念,帶來災難。主人公丁果為拯救世人,走上了消滅彼岸花的道路。然而,每一次拯救都意味著一個善良的人做出犧牲。
  • 《妙先生》,妙嗎?
    (找不到單獨可下載的版本,卑微.jpg)還是想說說《妙先生》這部片子。
  • 《妙先生》:熱情有餘,留白不足,期待劇本的更多創新
    雖同為成人動畫,相比2017年大熱國漫《大護法》的晦澀隱喻,《妙先生》的劇情並不複雜,甚至說可以「讓每一位觀眾都看懂」。《妙先生》的世界觀的確突破了常規電影的認知。故事開篇便塑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方法論。「妙先生」不是一個人,它類似於萬物之源,為了懲罰人類過度膨脹的欲望,創造了彼岸花。
  • 妙先生:善良只是一種選擇
    《妙先生》的故事並不燒腦,但線索足夠複雜。包括音樂,從頭到尾都沒有重複的旋律,都是隨著劇情一直在往前推進變化的。同時,《妙先生》又是是一部「黑暗童話」更大膽的進階版。善良並沒有多麼偉大,善良只是一種選擇。PART 3.講真,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那麼多人噴《妙先生》。
  • 《妙先生》救世主們為什麼沒能寄生彼岸花啊?
    大護法面癱紙條人勉強能說是增加瘮人感;妙先生看不出什麼藝術設計,就是粗糙。正經露臉人物沒幾個,有點表情的大概就私妓雲香。主角團裡師傅梁衍全程戴鬥笠,紅衣女子殷鳳全程遮頭遮臉,算命老頭無生、趕鴨人反派,人均無臉男,不知道這幾位平時怎麼看路,眼睛不想要可以捐給有需要的人。說是說大護法編劇不思凡改編,臺詞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弦氣,叼裡叼氣一群裝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