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善良只是一種選擇

2020-10-03 姝玉瓷

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我以我生,換來世安寧,惠及人,惠及己,講究一個因果輪迴。



聽妙圈的人說,當年大護法也是不逢時,遭很多人罵。現在《妙先生》出來又把《大護法》吹到天上,噴《妙先生》。



《妙先生》的故事並不燒腦,但線索足夠複雜。


在89分鐘的時長內,想要讓觀眾零門檻觀影,還是有點難度的。


所以,我打算講一講這個電影,用我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良心國漫做一個正名。


PART 1.


像《大護法》一樣,《妙先生》的故事仍然走的是深沉、成人路線,主要圍繞「善惡抉擇」的大命題展開故事。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極為貧困的時代。


我們的主角是一名尋跡者,尋跡者他們信仰著妙先生。



故事中的妙先生,意志格外奇怪,「殺好人,救壞人」。丁果便是妙先生意志的執行者。


你可能會感到疑問,這是什麼道理?


原來這是因為彼岸花的泛濫。彼岸花能激發人性惡的一面,它生長在善人的心裏面,周圍的惡人會自相殘殺,貪婪的索取著一切。



而尋跡者的目的便是為了拯救更多的人,去殺好人,讓彼岸花消失。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不是單純的謀殺善人,他們必須要主動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才能讓彼岸花真正消失。


正因為他們是善人,大多數的善人都會為了消滅彼岸花而自殺,從而換來一村的善良,為了村子能在這個極為貧窮的時代共同生存下去。選擇奉獻的善人,會在原地盛開一朵金色的彼岸花。



而尋跡者丁果的最終目的就是收集12朵彼岸花,讓12個善人放棄生命,金色彼岸花作為鑰匙,去打開一道能解釋所有的大門,找到如何終結彼岸花帶來的苦難。


然而隨著丁果的深入,發現彼岸花根本不是所有悲劇的起因。


上層名流為了虛榮想要一種叫冰紈玉的玉石。


平民為了掙錢下到白鏡河去尋找冰紈玉而得了苦寒症,如果在上岸的時候沒有服用火蟬蛻下的皮就會即刻被極寒凍死,火蟬蛻的需求變得奇高。



火蟬居住地方的人發現了這種可以一夜暴富的行當,所有人都去尋找火蟬蛻。


這導致了火蟬的大規模消失,可是火蟬又是唯一能吃掉彼岸花孢子的生物。


這又導致彼岸花的泛濫,彼岸花生長在善人的心裡,這會使得周圍人的惡念被激發,周圍人會變得更加貪婪,更想要錢財。


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而丁果清楚了一切的因果,現在在他的面前有兩條路。


一是任由彼岸花泛濫,最終所有會人都會自相殘殺,只留下一個只有好人的世界。


而另一條路便是什麼都不做,繼續「殺好人,救壞人」,這樣子更多的人就能活下來了。



在面臨選擇,我們的主角丁果到底會怎麼做呢?


PART 2.


我是什麼時候被他吸引住的?


開頭30秒。



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


就為了這個答案,我一直追到最後。


作為《大護法》姊妹篇,《妙先生》的畫質畫風一脈相承的精緻。



影片的監製劉敏也介紹說,這是一部實驗性質的動畫電影,需要原創的東西非常多,從頭到尾幾乎沒有重複的場景。


包括音樂,從頭到尾都沒有重複的旋律,都是隨著劇情一直在往前推進變化的。


同時,《妙先生》又是是一部「黑暗童話」更大膽的進階版。



的確,相比之下,《大護法》雖然仍在講述暗黑的威權統治,思想洗腦的禁錮制度。


但不思凡將更多的筆墨著色於黑色風趣的俏皮話中,或者宕開一筆,在皰卯這類人身上窺得一絲悲涼,在小明這類人中驚得一身冷汗。



更別說,在不少動作場面中,不思凡始終都在追求節奏感,而不是為了打而打。


反倒是《妙先生》的高潮部分,略帶脫幀的炫酷畫面,化成了一堆堆無效的視覺粉末,讓我們只會感到迷迷糊糊,而不會對這本該讓人聚精會神的橋段提起興趣。



哪怕世間滿目瘡痍,希望你依然善良。


開篇那個哥哥為錢砸死弟弟的引子,接踵而至的三個故事沉重且深刻:


悉心照料癱瘓父親的孝文,在彼岸花改變村子後,為了大局毅然選擇犧牲自己,然而父親為了實現願望,卻貪婪吞下寄宿在孝文體內的彼岸花;


這則故事配合看似人畜無害的童話風人設,實則進一步拉大反差,且有效烘託出對人性卑劣面的反思。



為養活嗜賭丈夫,不惜賣身補貼家用的雲香,卻不料丈夫將自己賣給了賭場,悲憤之下她失控了,使得彼岸花的孢子把整個村子染的滿地紅,這份冤屈和不甘簡直堪比竇娥冤,然而到頭來認清現實的雲香,也不得不以死挽救村子。


顯然,生與死和善與惡形成錯位,本該善者生,惡者死,但正如片中所言,善良是需要付出代價。而它的代價就是用自己的命成全別人的命。



本身主旨很矛盾的,犧牲好人來挽救壞人,公平嗎?


不公平。


那麼如果殺了一個人挽救更多的人,那公平嗎?


不公平。


一個好人死了還能救更多人,他還是自願的,那就能殺死他嗎?


還是不公平。


這個殺一個好人,救一堆壞人是否合理這個矛盾就是本文關注的核心。


你是為了自己的良心做事,不是為了別人嘴裡的公平,公平自在人心。


善良並沒有多麼偉大,善良只是一種選擇。


PART 3.


講真,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那麼多人噴《妙先生》。



在現在國內3D動畫大熱的環境下,難得還有人堅持2D動畫。


《妙先生》畫風多變、色彩豐富且不失協調,既有人類村鎮破敗凋敝的蕭瑟,也有荒郊野外萬靈徜徉的玄幻,還有紅色花海的豔麗燃燒、千佛窟的水墨風情等等,足以讓人肯定影片在國風美學上的努力。



《妙先生》整個背景設定比較宏大,但是主角帶入觀眾的敘述方式又吸引人。



隱喻和黑深殘的部分做的也很深刻,更多的是羅列現象,讓我們自己去深刻的探討什麼是暗黑宇宙。


用長篇幅展現了一個短片構思,披著童話外殼反烏託邦,尤其喜歡電影裡反烏託邦和妖異詭事之類的設定。



而且作為一個多小時的電影,把風格迥異節奏緊湊的短片還有導演對社會的態度展現的完整,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這是一部需要細思才能看得懂的暗黑動畫,也是一部極具東方美學元素的警世寓言。


很多人可能大呼「失望」,因為看不到女主的臉,可是有沒有人深入去想一想,為什麼不思凡要安排一個沒有臉的女主角?


因為妙先生的世界裡強調有因必有果,男主的名字叫果,所以蒙面女主叫殷(因),暗示因果循壞,環環相扣。



相信很多朋友對這樣的評價也深以為然,認為不思凡在電影裡講這樣的大道理是為了凹逼格。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又燃又喪,帶妙語錄的海報美圖整理一波


我倒是感覺在《妙先生》中,一句句不明覺厲的哲理對話,就是對這個骯髒的善惡鏈進行普及調查。


河邊算命的先生說的話,道出了大多數人求神問佛的心理動機。


「算命的事做不得準,但拿到下下籤你會謹慎點,算到上上籤你會開心點」



最後這個老先生參透天機壽終。

我忽然就想到了那句「朝聞道,夕死可矣。」


哲理化、暗黑概念、反烏託邦性、惡趣味和詭異設定,正是不思凡留給我們最深的銀幕印象。


所以,如今的國產動畫電影界,盛傳著一句話,餃子的《哪吒》和不思凡的《大護法》是未來的兩種方向,它們相當於漫威和DC,一個走大眾燃爆向,一個走成人暗黑向。


PART 4.


「國漫崛起」被期待了這麼多年,也驗證了那麼多年,一部作品的好壞,不取決於畫面,不取決於打鬥,只取決於故事。


一個好故事是一部作品成功的一半,也只有好故事才撐得起作品的優秀,希望這一次的反面教材能讓中國動畫人得到一個教訓:故事才是動畫的生命力!



那我們最後在解答一個問題:


妙先生是誰?


有網友說:


真正的妙先生是蕭篤,他歷經世間醜惡依舊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拯救了紅塵並感化了堅守善良無用論的丁果……


有的網友說:


真正的妙先生是笑人,他經歷背叛之後化身墮落天使淨化世界,報復他曾經的老師……


還有的網友說:


真正的妙先生,就是丁果自己。因為只有在他見本心的時候,才聽得到召喚和答案。


妙先生是誰?


這個問題,可能連不思凡團隊都沒有給過正面回應。這既是BUG,也是最美的餘韻。


我想,無論他是誰,都在引導我們反思人性、事物本質。


那些抵制《妙先生》的評論家們,說影院裡黑暗的素材嚇哭小孩子的玻璃心家長們。即使是被大家奉為圭臬的日漫也分子供向和成人向。


《妙先生》無論選題還是畫風,可能不是子供向的範疇。


12歲以下的小孩子看不懂不思凡的黑童話,家長們盡可去選擇《小羊肖恩》。


最後,我想說句公道話:「這是一部正能量的電影,有著積極的主題」。


善念雖小,但足以燎原。


惡念再大,但也總會有人在這一刻選擇成為好人。

相關焦點

  • 《妙先生》,我們為什麼選擇善良?
    今天看了一部新上線的國漫電影《妙先生》,一部成人的暗黑童話故事。整部電影的基調很陰暗,總體劇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殺好人,救壞人。」這部電影不管從畫風還是從對白來看,都很妙。第一妙,妙在畫風。濃重的中國畫色彩,為電影帶來不一樣的暗黑氛圍。
  • 《妙先生》: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
    《妙先生》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故事就是:尋跡者在妙先生的指引下,探尋大地的秘密。相傳,只要吃了彼岸花就可以實現任何願望。彼岸花只寄宿在內心純潔善良的人,但是只要有彼岸花的出現,周圍的人都會墮落。所以我說,《妙先生》這部電影是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彼岸花的出現其實只是一個誘導的因素,但是就連孩子都開始變得自私無度,就不得不讓人開始反思人類的墮落究竟是彼岸花的錯還是人性本就如此。當然,蕭篤和善良單純的孝文不同,他並不想死。所以,他跑了。比起孝文這個角色,蕭篤更加真實。他有小人物的溫暖和善良,也有小人物的自私和弱點。
  • 妙先生:善良的人註定要選擇犧牲,來賭一種改變世界的可能
    早在2004年,當時還沒有成為《大護法》的動畫導演的不思凡,還在電信局上班,業餘時間在做著一名「閃客」,做出了一部flash動畫系列短片《黑鳥》,那就是「妙先生」系列世界觀的初始,又過了很多年,他的咕咚動漫工作室推出了動畫短片《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如果說《黑鳥》只是打開了這樣一個奇異世界的大門,那這部「妙先生前作」般的短片,則幾乎就是《妙先生》全部故事的來源
  • 《妙先生》的「妙」只關於選擇
    這樣的觀念設定極其挑戰大眾心理防線,既有可能徹底觸怒觀者,又會引發人的反思從而自我反省,又或者,在「妙先生」心中,人們無論怎樣都只是一種選擇,存在即合理。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具體到每位觀影者,看到的都可能是不同的世界,而我,想套用影片中的臺詞:如何表達,選擇而已,不批判,無立場,一種理解而已。
  • 《妙先生》——願你我走過逆境,依舊選擇善良!
    展現影片中不同人物的「選擇」:眾人為了利益,不惜以犧牲善良為代價,選擇瘋搶傳說中能實現所有願望的彼岸花;而男女主角丁果、殷鳳互成對立位置,也各自面臨著「殺掉好人救回萬千惡人」還是「冷眼犧牲多數人」的不同選擇。
  • 成人暗黑國漫《妙先生》:信仰與善良成了原罪?
    豆瓣評分不高的國漫《妙先生》,你是否真的看懂了?先拋磚引玉,祭出其中兩句臺詞,大家先品一品,我們再來聊它講了什麼。第一句:信仰不是神,他從來不拯救誰,而是你選擇什麼樣的信仰拯救自己。第二句:善良本就是一種犧牲,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
  • 《妙先生》妙先生
    《妙先生》,一部具有東方思辨思維的暗黑動畫電影。電影的主線,概括起來說就是兩個字,選擇。 是犧牲少數善良的人,拯救大多數貪婪愚昧的人;還是犧牲大多數貪婪愚昧的人,去換取一個只有少部分善良純淨的人的新世界。電影中的殷鳳,選擇殺掉少數的好人去救大多數的壞人,而主角丁果,卻給予了心懷彼岸花的善良的人一個選擇的權利。雖然電影中的確還存在一些漏洞,但是主旨的確耐人尋味。
  • 妙先生並不太妙,但挺有深度
    因為很喜歡《大護法》,所以對《妙先生》也有一些期待。都是不思凡導演的原創作品,但這一部不思凡只是作者,卻不是導演。這部《妙先生》依然是理想主義者的故事,依然是關乎政治,人性,哲思,依然是成人動畫,依然是深刻的主題。但,觀影體驗,卻並不佳。
  • 《妙先生》cr
    但半年多未進影院的觀眾,似乎對《妙先生》仍舊不買帳,最後影片僅以一千三百萬票房收官。觀眾普遍的看法是,分鏡和製作較為粗糙,主創甚是喜歡借人物之口說教。然而,《妙先生》真的是一部令人失望,扶不上牆的影片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妙先生》的故事根據不思凡的短片作品擴充而成,也集結了《大護法》團隊合力進行打磨。
  • 《妙先生》妙在哪?
    《妙先生》妙在哪?妙在犧牲善良的人去拯救更多的壞人?還是妙在因為貪婪帶給人們更多的災難?還是妙在善良的人被世界玩弄!傳說,彼岸花能實現所有願望; 但真相是彼岸花寄居在最純淨的靈魂心中,卻能給周圍帶來災難!
  • 妙先生並不太妙,但挺有深度
    因為很喜歡《大護法》,所以對《妙先生》也有一些期待。都是不思凡導演的原創作品,但這一部不思凡只是作者,卻不是導演。這部《妙先生》依然是理想主義者的故事,依然是關乎政治,人性,哲思,依然是成人動畫,依然是深刻的主題。但,觀影體驗,卻並不佳。
  • 不太妙的妙先生
    說實話,我會去看《妙先生》,基本就是是衝著《大護法》去的,我相信我這樣的不是少數,這麼看來,《妙先生》的宣發是相當成功的,從一開始就和《大護法》綁定營銷,毫不費力地為自己推廣了幾個重要印象——國風、水墨、人性探索、政治隱喻、反烏託邦、暗黑童話。大護法的微博,也乘著熱度和妙先生屢屢互動,一直到最終宣傳片,屏幕印著紅彤彤的《大護法》姊妹篇字樣,都在為這部作品烘託格調。
  • 【12.31】《妙先生》妙!妙不可言!建議成人觀看
    《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同名高分短片,歷時四年製作,是一部兼具水墨東方美學與深刻內涵「小而妙」的影片。繼《哪吒之魔童降世》後,《妙先生》同樣不容錯過。作為國內首部自分級動畫《大護法》姊妹片,近日,電影《妙先生》釋出兩張「從善獨行」版海報,並於北京舉辦首場試映。此番海報頗具國風美學,並傳達影片關於「善惡抉擇」的主旨態度。
  • 妙先生還是爛先生?
    三年後,姊妹篇《妙先生》創國內動畫電影史上前所未見之舉。院線上映僅七天就因票房口碑雙不佳,轉投流媒體以減少虧損。爛片?不至於。但比起前作?差太多。殺死善良的人,取出彼岸花,這個世界才能恢復正常。丁果被妙先生委以重任,他需要讓彼岸花宿主自願赴死,從而收集滿12朵金色彼岸花和一把崑崙劍,到千佛窟尋找隱藏在背後的秘密。
  • 妙先生「妙」在哪裡?
    每年的暑期檔都會上映一部國產動漫,在今年特殊年份上映了妙先生,山水畫的筆觸與水墨顏料般濃淡有致的色彩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看過之後,會引起人的深思,也依舊會有一些人表示看不懂,深刻的故事內容,便成為了被關注的焦點。
  • 瑕瑜互見的《妙先生》
    如果說《大護法》《大世界》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國產動畫的主題壁壘,推動了暗黑主題的發展與多元主題的共存,那麼《妙先生》在承繼相同暗黑主題的同時,也燃起了思辨的火焰,用影像來闡釋善惡抉擇與萬物共生。電影的主題之一,是善惡觀與公平論。
  • 《妙先生》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
    然後情節有點弱,二倍速都滿足不了我了😂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善良其實也是一種成全,一種自我成全,一種被別人需要的價值感與快樂。原來影評還有字數要求啊,我沒那麼多感觸啊啊
  • 國產動畫電影《妙先生》,對民族風格的探索
    《妙先生》是由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李凌霄執導的奇幻冒險片。該片於2020年7月3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 不要讓仁慈無處安放。不要讓善良成為孤獨的存在。希望仁慈不是弱點。
  • 國產動畫《妙先生》令人期待,沒有道理,只有選擇
    各位好,今天介紹一下這一步即將上映的國產高口碑電影《妙先生》。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金色彼岸花生長在至善之人心中,卻會激發周圍人的惡念,帶來災難。主人公丁果為拯救世人,走上了消滅彼岸花的道路。然而,每一次拯救都意味著一個善良的人做出犧牲。
  • 《妙先生》:善良本身就是犧牲!世上總有一些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
    奇詭神秘充滿想像力,暗黑殘忍卻又內含溫熱,用一個個悲涼的故事撕扯人心,卻也在虐心的同時讓我們看到人性善良的底色。總之,《妙先生》所要告訴我們的事情,既簡單又複雜,觀影過程中會抱怨:一部動畫片,為什麼要我們這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