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感覺丁果的價值觀裡就沒有值不值這個事兒。
按他的道理來說,思考值不值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不思考值不值,他只是去做。
那,丁果是誰?他又要做什麼?
這兩個問題大約就是《妙先生》的主題了。至於丁果為什麼要做,則是需要觀眾去思考的,因為丁果不會思考這個為什麼,他只是去做。
而妙先生是誰,幹啥的,就屬於故事背景的衍生話題了。
丁果要做的就是收集十二支金色的彼岸花和一把崑崙劍,去找妙先生,兌換獎勵,獲得世間人心險惡的答案。《大護法》故事開頭的時候,丁果和他師傅已經收集了11株金色彼岸花,任務就快結束了。
丁果收集金色彼岸花的過程從心理上是讓人感到煎熬和殘忍的。
因為收割的目的在於區分出人心中的善惡,把善的祛除,卻把惡的留下。
這樣的選取規則是不符合普世的大眾認知度的。因為在社會中,人們鼓勵棄惡從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才會充滿平靜和希望。
丁果這麼做,殺死的是充滿善意的人,留下的卻是具有惡意的人,但丁果的目的同樣是讓人們棄惡從善。
丁果也不是壞人,在他心目中,自己應該是個類似於旁觀者的角色,能辨善惡。但不會對社會中發生的事過度幹預。
他亦正亦邪,主要是選擇從哪個角度看。
從被他收割的善人的角度看,丁果是個勸他們為其他人付出生命的慫恿者,但好處是不會代替他們做決定,只是利用他們的善意做引導。
因為丁果認為必須要殺掉善人,奪走彼岸花,所以他會避免對善人的遭遇進行共情,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在過程中逐漸被奉獻的觀念所影響。
至於丁果為什麼會認為必須殺掉善人,那就要就要從金色彼岸花是什麼說起。
在《妙先生》的故事世界中,金色彼岸花對普通人而言,是可以滿足人的所有願望。類似許願花的設定,要啥有啥。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故事開頭一號善人的養父吃了兒子變成的金色彼岸花,他許願想要得到錢財、健康、永生,金色彼岸花沒有滿足他的願望,而是把他變成了一隻胖胖的黃鴨子。
金色彼岸花生長在善良人的身上,想要獲取它,就必須讓善人自願去死。
由於金色彼岸花生長的環境位於惡人的聚居地善人身上,而且這些人都是慢慢變成惡人的,所以居住在惡人聚居地的善人很明顯能夠感受到這種變化。於是,大多數善人為了改變社會風氣、讓那些惡人變好,就會自願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們放棄的理由就是從丁果那聽說的,只要沒有金色彼岸花存在,人們才不會變壞。
這有點把善人當做救世主的感覺,或者說有意的賦予善人這種超出善人承受能力的使命。
簡單說,可能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
但深層的分析,可以從善惡佔據的資源比例、人口對居住地的價值、群體未來發展的角度去看,是一個少數與多數都道德選擇問題。
丁果沒法思考這麼多,在完成任務之前他都不會懷疑自己的行動理由。因為,一旦懷疑,故事的最大動力就消失了。
這是因為丁果想要去做,尋求一個彼岸花的答案,才有了《妙先生》這個故事。
那麼,說完丁果的目的和執行方案,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丁果是誰這個問題上,才能明白這衝突和必須完成任務的使命究竟從哪來。
丁果,一名尋跡者,工作就是尋找各種大自然的隱秘,比如尋找金色彼岸花的宿主。
他從兒童時期一直尋找到少年時,才完成了搜集任務。他把生命都奉獻給了搜尋彼岸花的事業。
簡單說,丁果就是妙先生從小培養的一個小弟,讓他理解世間彼岸花的輪迴,懂得惡人的惡與善人奉獻的善。
除了不停找尋與經歷善惡糾葛的社畜身份之外,丁果幾乎沒有什麼私人空間。
這少年就像一個冷冰冰的智慧機器人,執行著妙先生的系統指令,直到他們師徒一行遇到了那個紅衣女孩殷姑娘。
但由於本片暫時沒有感情線的設定,所以殷姑娘的出現相當於是門派之爭,兩人仍然是通過善惡觀切磋武功。倒是有點社畜遇社畜的惺惺相惜的感覺。
其實,我有點可憐丁果,但丁果恐怕不會要我的可憐,所以我還是自己收著吧。
如果用一種水果形容丁果,那一定是個硬邦邦的核桃或者是沒有剝開硬茬子的板慄。
但就是這樣的丁果,最後還是選擇了去死。
是的,到這我就說說《妙先生》的結局了,因為可愛的丁果選擇了死去。
其實,我之所以說覺得丁果死得不值,是因為有點兒膈應。
到頭來,度過了這麼多難關,拯救了世界,可愛的丁果為了救惺惺相惜的殷姑娘選擇了死去。
哎,想想都有點扼腕。
多好一孩子,妙先生是咋想的,居然還選擇的是讓丁果進入沉眠模式,等待他的下一次喚醒。
感情這娃還是召喚獸,時不時得出來重新面對一次善惡糾葛?
多少有點好不容易建了個大廈,又一次把它推倒;或者說遊戲打通關,來了個重新開始。
丁果這也太慘了吧。
故事情節本身沒問題,就是按照英雄拯救世界的常見套路而言,英雄沒得著好處卻獨自死去卻是埋藏最深的反轉。
恰好和金色彼岸花的特徵相符合,最後自願死去的善人,最後的金色彼岸花,也許就是丁果吧。
《妙先生》的整個邏輯圓回來了,善人必須死,所以最後成為善人的丁果也死了。而背負著仇恨和壞的事情的人,需要承擔的就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沒有什麼會被別人拯救,即便是別人的善意也不行。人啊,還是得自己想辦法拯救自己。
世上沒有什麼救世主,英雄也難相逢,自己拯救自己才是自給自足的選擇。
本文by籃子。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可以點個關注與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