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妙先生》:丁果,你就沒想過死得值不值?

2020-08-28 籃畫話

說實話,我感覺丁果的價值觀裡就沒有值不值這個事兒。

按他的道理來說,思考值不值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不思考值不值,他只是去做。

那,丁果是誰?他又要做什麼?

這兩個問題大約就是《妙先生》的主題了。至於丁果為什麼要做,則是需要觀眾去思考的,因為丁果不會思考這個為什麼,他只是去做。

而妙先生是誰,幹啥的,就屬於故事背景的衍生話題了。


丁果要做什麼?

丁果要做的就是收集十二支金色的彼岸花和一把崑崙劍,去找妙先生,兌換獎勵,獲得世間人心險惡的答案。《大護法》故事開頭的時候,丁果和他師傅已經收集了11株金色彼岸花,任務就快結束了。

丁果收集金色彼岸花的過程從心理上是讓人感到煎熬和殘忍的。

因為收割的目的在於區分出人心中的善惡,把善的祛除,卻把惡的留下。

這樣的選取規則是不符合普世的大眾認知度的。因為在社會中,人們鼓勵棄惡從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才會充滿平靜和希望。

丁果這麼做,殺死的是充滿善意的人,留下的卻是具有惡意的人,但丁果的目的同樣是讓人們棄惡從善。

丁果也不是壞人,在他心目中,自己應該是個類似於旁觀者的角色,能辨善惡。但不會對社會中發生的事過度幹預。

他亦正亦邪,主要是選擇從哪個角度看。

從被他收割的善人的角度看,丁果是個勸他們為其他人付出生命的慫恿者,但好處是不會代替他們做決定,只是利用他們的善意做引導。

因為丁果認為必須要殺掉善人,奪走彼岸花,所以他會避免對善人的遭遇進行共情,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在過程中逐漸被奉獻的觀念所影響。

至於丁果為什麼會認為必須殺掉善人,那就要就要從金色彼岸花是什麼說起。


金色彼岸花是什麼?

在《妙先生》的故事世界中,金色彼岸花對普通人而言,是可以滿足人的所有願望。類似許願花的設定,要啥有啥。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故事開頭一號善人的養父吃了兒子變成的金色彼岸花,他許願想要得到錢財、健康、永生,金色彼岸花沒有滿足他的願望,而是把他變成了一隻胖胖的黃鴨子。

金色彼岸花生長在善良人的身上,想要獲取它,就必須讓善人自願去死。

由於金色彼岸花生長的環境位於惡人的聚居地善人身上,而且這些人都是慢慢變成惡人的,所以居住在惡人聚居地的善人很明顯能夠感受到這種變化。於是,大多數善人為了改變社會風氣、讓那些惡人變好,就會自願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們放棄的理由就是從丁果那聽說的,只要沒有金色彼岸花存在,人們才不會變壞。

這有點把善人當做救世主的感覺,或者說有意的賦予善人這種超出善人承受能力的使命。

簡單說,可能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

但深層的分析,可以從善惡佔據的資源比例、人口對居住地的價值、群體未來發展的角度去看,是一個少數與多數都道德選擇問題。

丁果沒法思考這麼多,在完成任務之前他都不會懷疑自己的行動理由。因為,一旦懷疑,故事的最大動力就消失了。

這是因為丁果想要去做,尋求一個彼岸花的答案,才有了《妙先生》這個故事。

那麼,說完丁果的目的和執行方案,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丁果是誰這個問題上,才能明白這衝突和必須完成任務的使命究竟從哪來。


丁果是誰?

丁果,一名尋跡者,工作就是尋找各種大自然的隱秘,比如尋找金色彼岸花的宿主。

他從兒童時期一直尋找到少年時,才完成了搜集任務。他把生命都奉獻給了搜尋彼岸花的事業。

簡單說,丁果就是妙先生從小培養的一個小弟,讓他理解世間彼岸花的輪迴,懂得惡人的惡與善人奉獻的善。

除了不停找尋與經歷善惡糾葛的社畜身份之外,丁果幾乎沒有什麼私人空間。

這少年就像一個冷冰冰的智慧機器人,執行著妙先生的系統指令,直到他們師徒一行遇到了那個紅衣女孩殷姑娘。

但由於本片暫時沒有感情線的設定,所以殷姑娘的出現相當於是門派之爭,兩人仍然是通過善惡觀切磋武功。倒是有點社畜遇社畜的惺惺相惜的感覺。

其實,我有點可憐丁果,但丁果恐怕不會要我的可憐,所以我還是自己收著吧。

如果用一種水果形容丁果,那一定是個硬邦邦的核桃或者是沒有剝開硬茬子的板慄。

但就是這樣的丁果,最後還是選擇了去死。


丁果死得不值,但又必須死?

是的,到這我就說說《妙先生》的結局了,因為可愛的丁果選擇了死去。

其實,我之所以說覺得丁果死得不值,是因為有點兒膈應。

到頭來,度過了這麼多難關,拯救了世界,可愛的丁果為了救惺惺相惜的殷姑娘選擇了死去。

哎,想想都有點扼腕。

多好一孩子,妙先生是咋想的,居然還選擇的是讓丁果進入沉眠模式,等待他的下一次喚醒。

感情這娃還是召喚獸,時不時得出來重新面對一次善惡糾葛?

多少有點好不容易建了個大廈,又一次把它推倒;或者說遊戲打通關,來了個重新開始。

丁果這也太慘了吧。

故事情節本身沒問題,就是按照英雄拯救世界的常見套路而言,英雄沒得著好處卻獨自死去卻是埋藏最深的反轉。

恰好和金色彼岸花的特徵相符合,最後自願死去的善人,最後的金色彼岸花,也許就是丁果吧。

《妙先生》的整個邏輯圓回來了,善人必須死,所以最後成為善人的丁果也死了。而背負著仇恨和壞的事情的人,需要承擔的就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沒有什麼會被別人拯救,即便是別人的善意也不行。人啊,還是得自己想辦法拯救自己。

世上沒有什麼救世主,英雄也難相逢,自己拯救自己才是自給自足的選擇。


本文by籃子。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可以點個關注與贊。

相關焦點

  • 電影《妙先生》:丁果,你就沒想過死得值不值?
    說實話,我感覺丁果的價值觀裡就沒有值不值這個事兒。按他的道理來說,思考值不值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不思考值不值,他只是去做。那,丁果是誰?他又要做什麼?這兩個問題大約就是《妙先生》的主題了。至於丁果為什麼要做,則是需要觀眾去思考的,因為丁果不會思考這個為什麼,他只是去做。
  • 妙先生沒那麼複雜,完全可以看成是環保片,沒有買賣就沒有丁果
    和《大護法》一樣,《妙先生》看過之後,也會引起人的深思,也依舊會有一些人表示看不懂,所以《妙先生》將觀影年齡建議到了13歲以上。 《妙先生》和《大護法》這種電影,可以看得很淺,也可以把主題升華到很高,全看如何解讀,這一次我就從環保題材電影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部動畫電影
  • 《妙先生》裡,丁果這個角色,充滿了悲劇色彩
    因為丈夫賭博,並且在回來後姑娘懷抱期望有意露出被客人粗暴對待的傷痕時一個目光都沒有給,嘴上說著會想辦法改善,結果客人就是他叫去找自己妻子的,情節至此都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接下來得知丈夫乾脆直接將妻子賣給了賭場,古;姑娘在絕望後瀕臨死亡的閃回中,設計了些什麼橋段呢?
  • 布袋戲編劇三弦國漫電影首秀——《妙先生》妙在何處
    最開始聽說《妙先生》,是因為《大護法》姊妹篇的稱謂。臨時看到《妙先生》取消公映的消息,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看19年最後一天的點映場,畢竟我看《大護法》只覺得支離破碎(至今不清楚是我當時太憨還是片子本身故弄玄虛)。
  • 電影《妙先生》「善惡的抉擇」,是「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妙先生製造了金色彼岸花,要通過打開地面,將深埋地下的彼岸花孢子向地上的人類社會播種才行,然後也要有人收割給送到地下去。丁果則是收割者,他能分辨出誰被寄生了金色彼岸花,勸ta自願獻出生命,就可以完成收割了,如果ta不願意,是沒辦法完成收割的,不過丁果本人並不知道自己是收割者,丁果被妙先生告知取了金色彼岸花就可以拯救社會,集齊1000朵金色彼岸花就可以打開神廟地面進入地下,將金色彼岸花封印,得知真相,免除人類社會墮落的風險。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畢竟有著《大護法》和不思凡兩大光環加身,更是中國成人動畫電影的香火延續,讓《妙先生》在上映前,就已經備受期待。實際上,《妙先生》並不是一部「新作」。它改編自2013年不思凡擔綱導演和編劇的同名動畫短片。如果事先看過的話,你會知道《妙先生》其實是一個系列短片,故事圍繞著主角丁果的身世秘密和他的冒險,以單元故事的形式展開。
  • 《妙先生》雜談妙先生
    笑人受到傷害,然後回報世界傷痛,結果只得出人類貪婪自私的結論——同地主對農民說,你窮是因為你懶,有什麼分別呢?這太愚蠢了。這種虛幻的理想,自以為是的淨化世界的方式,同長門同六道斑有什麼分別?自以為是。整個妙先生的世界都是導演的自以為是。
  • 國產動畫電影《妙先生》:一場充滿思辨的善惡抉擇
    《妙先生》預告片影院重啟後的第12天,主打奇幻國風的成人向動畫電影《妙先生》在「國漫迷」的期待中熱血上(復)映。尋跡者丁果在遍尋妙先生途中闖入千佛窟,偶遇被徒弟報復的梁老頭,為幫其脫險,付出了生命。重生後的丁果被妙先生委以重任——找到十二朵金色彼岸花和崑崙劍,揭開深藏在千佛窟的秘密。
  • 《妙先生》惡之花
    不過這個電影確實是講述惡與花的故事,就想到了這個作為影評的標題。在討論電影之前,想先談一下這個電影的評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電影,看得出原作很有想像力,善於使用隱喻,臺詞很深刻,沒有使用日常語言。這都是很不錯的加分項。我沒想到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6點多,相比之下,《大護法》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了,竟然有8分,可見大眾對妙先生這類電影並沒什麼好感。
  • 《妙先生》的「妙」只關於選擇
    電影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同名原創短片,同為限制級國產動畫,講述了如何「殺好人,救壞人」以及善者犧牲的故事。這樣的觀念設定極其挑戰大眾心理防線,既有可能徹底觸怒觀者,又會引發人的反思從而自我反省,又或者,在「妙先生」心中,人們無論怎樣都只是一種選擇,存在即合理。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具體到每位觀影者,看到的都可能是不同的世界,而我,想套用影片中的臺詞:如何表達,選擇而已,不批判,無立場,一種理解而已。
  • 《妙先生》,妙嗎?
    (找不到單獨可下載的版本,卑微.jpg)還是想說說《妙先生》這部片子。
  • 《妙先生》cr
    有兩部轟動市場的珠玉在前,作為《大護法》姊妹篇的《妙先生》想要進行再次突破,可謂難上加難。果不其然,本片的市場道路可謂一路多舛。去年12月份,片方進行小規模試映,後因口碑不甚理想,被緊急撤檔。此後碰上疫情大舉來襲,影院關張,上映一下子變得遙遙無期。7月份電影院陸續重啟後,《妙先生》抓住第一波觀影回潮出現在了大銀幕上,成為率先與觀眾見面的動畫片。
  • 妙先生還是爛先生?
    三年後,姊妹篇《妙先生》創國內動畫電影史上前所未見之舉。院線上映僅七天就因票房口碑雙不佳,轉投流媒體以減少虧損。爛片?不至於。但比起前作?差太多。丁果被妙先生委以重任,他需要讓彼岸花宿主自願赴死,從而收集滿12朵金色彼岸花和一把崑崙劍,到千佛窟尋找隱藏在背後的秘密。
  • 限制級電影《妙先生》遭撤檔,想看的看過來吧!
    2019年的最後一部電影小夥伴們看的是什麼呢?是《星戰9》,還是《妙先生》?本小朋友在2019年度的最後一部電影被《妙先生》承包了,說來慚愧,看它並不是奔著這部電影去的,而是認為美好的跨年夜不能在床上度過!便和朋友去看了電影。
  • 《妙先生》沒那麼複雜,可以看成是環保片,沒有買賣就沒有丁果
    《妙先生》從細節,到故事情節的發展很棒,人物塑造也很棒這電影本來就是解決拯救世界這個問題的過程啊,只不過拯救世界需要一個方法,而這個方法就藏在隱秘之中,他們最後進入了隱秘,得知了一切的聯繫,才有可能把一切告訴大家(當然大家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了
  • 國產動畫電影《妙先生》,成人暗黑童話終於登場!
    當「殺好人,救壞人」成為救世之道,你還會堅持選擇正義與善良嗎?《妙先生》,一部出場就附帶「少兒不宜」的作品,弄出了很大動靜。這部國漫到底怎麼樣?《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作品,由李凌霄執導,也是彩條屋影業的年度收官之作。
  • 《妙先生》好看嗎?殺好人救壞人?這部國漫我還是想推薦一波
    窮啊~這個國漫大電影,我盯很久了!被稱作《大護法》的姊妹篇,既然有點關聯,我就簡單帶過一下,《大護法》的故事內容同樣非常黑暗,反烏託邦式的黑暗童話。(反烏託邦並不是反對烏託邦,而是烏託邦的反義詞,烏託邦的世界有多美好,反烏託邦的世界就有多黑暗。)而這部《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作品,不思凡就是《大護法》的導演兼編劇。這也就是兩部作品的直接聯繫。
  • 《妙先生》隨便寫寫
    看完覺得是值得深思的影片,但著實有點一時間參透不能結局妙先生說等下一次彼岸花再放你出來的意思是下一次欲望達到破壞生態時丁果會變成另一個笑人?還是丁果一直都是被大地選中的用於解救大地的使命者,每每出現問題的時候都由他去「再成功」 ?還有就是丁果不是一開始就死在了想拯救笑人的村子裡 為什麼呢?還是他是那時「死去」後才被選中?
  • 妙先生:善良只是一種選擇
    丁果便是妙先生意志的執行者。你可能會感到疑問,這是什麼道理?原來這是因為彼岸花的泛濫。彼岸花能激發人性惡的一面,它生長在善人的心裏面,周圍的惡人會自相殘殺,貪婪的索取著一切。很多人可能大呼「失望」,因為看不到女主的臉,可是有沒有人深入去想一想,為什麼不思凡要安排一個沒有臉的女主角?因為妙先生的世界裡強調有因必有果,男主的名字叫果,所以蒙面女主叫殷(因),暗示因果循壞,環環相扣。
  • 《妙先生》,我們為什麼選擇善良?
    今天看了一部新上線的國漫電影《妙先生》,一部成人的暗黑童話故事。整部電影的基調很陰暗,總體劇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殺好人,救壞人。」這部電影不管從畫風還是從對白來看,都很妙。第一妙,妙在畫風。濃重的中國畫色彩,為電影帶來不一樣的暗黑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