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美食盛宴·過陰天

2021-02-14 顏山孝水

生為博山男人,常常被外地人恭維會做菜,林中雞,水中魚,無一不能煎炸烹涮,豆秧上沒下蟄的軟蟲,楊樹上正在褪殼的哨千(書語中的蟬,按方言中讀音,找不到該字,標記於此,以待他人指教),石頭下徐徐爬的蠍子,棘針上岡岡叫的咬蟈,也用溫油炸熟熥酥,當作酒餚。受恭維多了,也就當仁不讓,更加精心用意去琢磨,去實踐,連見都沒見過的、國外進口來的東西也敢做了,做得還不能算賴。這就是博山男人。在輿論的推波助瀾和當事者的半推半就之間,博山男人儼然都是「半把刀」。這是一個奇妙的現象,起碼直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聽說過哪個城市有類似這樣的情況。是博山人格外聰明嗎?是博山人天生有這項智能嗎?非也。我知道這其中大有文章,但在所有場合,當朋友們問我,為什麼博山男人都這麼會做菜時,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他們一個字:「饞!」

一個「饞」字意味悠長,因為我無法走出博山爐匠文化在我內心深處的投影。博山的琉璃製造業,這個整個支撐了博山數百年經濟繁榮,衍生出獨具特色區域文化的龐大產業,不管今天凋零到何種地步,曾經的輝煌和不斷發酵的積澱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我。我的耳際再一次響起爐匠文化裡有關生活方式的歌謠:「今春小爐匠,買賣實在強……」當人們用琉璃換來銀子,在性慾與食慾兩者之間,首先滿足的就是食慾:「……」所以誰家大大撈了一把,誰家預收了行商訂貨的銀票,最先舒坦的不是大天井春香樓的賣笑女子,最早受益的是聚樂村的東家。參打頭魚打尾,你來我往,猜拳行令,杯酒家天下,末了一醉方休,盡興而去。


這個傳統沿襲到今天,誰家買了洗衣機,誰家換了彩電,得請朋友們撮一頓,誰要是裝日本、裝不懂的,不動不靜地,大家就不幹了:「咋著了夥計,瞧不起弟兄們?怎麼著也得賀賀!」是一種不容辯駁的語氣,事情是你的,作主卻由不得你。至於那些孩百歲娘滿月的,更是大張旗鼓,不在話下。只要是吃,永遠沒夠,永遠不愁沒有藉口,沒人過生日,也沒誰家添家具,那就為了陰天而吃吧!誰說陰天不是最充分的理由呢?於是博山人有了「過陰天」。

過陰天發生在近代工業城鎮,卻帶有明顯農業文明的印記。一個農民,他的生活節奏是長以季度、短則以時令節氣為單位的,且時常是看天吃飯,遇到晤雨天或直接雨水連綿,不能下地,只能老實在家歇息,做田野勞作以外的事情,謂之「大歇歇不少幹活」,或曰「磨刀不誤砍柴工」,絕沒有隻爭朝夕之苦。加西亞·馬爾克斯筆下的布恩地亞家族,在遭遇拉丁美洲曠日持久的大雨時,人們卻抓緊在各自的床上頻頻造愛,以致於造愛的氣息瀰漫,讓家裡的牲畜也性慾勃發,當年孕育出一批小生命。生活在東方的人們,憨厚本份了許多,趁著陰天無事可做,好生撮它一頓,成全自己的口福。博山人過陰天就是此中一種,博山人從不重色輕友由此可見一斑。


聚集仨朋倆友,割肉洗魚擇菜,鍋碗瓢盆齊響,別人聽見了動靜,也來湊趣,沒有不歡迎的道理:「坐下坐下,多一雙筷子而已!」話裡有的是瀟灑。別看是趁著陰天撮一頓,不能失了板正、失了滋殷(方言仔細意)。沒有仨朋倆友不叫撮,沒有四碟八盤不叫撮,沒有三瓶五瓶不叫撮,瓶不是啤酒瓶,是白酒瓶,譬如景芝白幹,曲阜老窖,洋河大麯,一律高度,低度酒買的不多,有也不喝,喝多喝少事小,掉了身價壞了名聲事大。有了這些本身還不算,這些內容的獲得,還須是經過了積攢、期待的過程才叫過。日子都很緊巴,又不肯舍了面子,就是平常多算計一點、將就一點,遇到陰天之類,總不能老是去別人家撮吧?不論誰家作東,都是很隆重的樣子,撮一頓就有了某種儀式的味道,有這種儀式感,這個陰天才叫過。一個過字,統統把一人獨酌或多人烙餅、下面或只吃不喝之類都排除在外。

現在,是口袋裡的鈔票多了,陰天也可能不過了,想撮時不需要把陰天拉上做藉口了。過陰天變成了喝湊酒。過陰天隔三岔五是三五知己,喝湊酒兩天一醉淪落為狐朋狗友。想到那些有趣的經過,說真的,過陰天的感覺真好!

初次體驗過陰天的經歷是十七歲時發生的。那次過陰天的前因後果已無法記起,人物、地點、內容卻清晰如在昨天。我十六歲就業後,即去秦皇島156廠實習,當時廠裡招了整一百五十個學員,下鄉知青、留城青年各佔一半,混編為三個排九個班軍訓。軍訓後即開拔外出實習,除了我去的秦皇島,還有威海、安徽蚌埠。實習歸來,蚌埠、威海的分到無槽引上平板玻璃生產線,秦皇島的建了一條小平拉,就是水平壓延法平板玻璃生產線,我被單挑進了辦公室,從此以後再沒進過生產線。軍訓時同班的韓振國,也單挑進了車隊,跟著老司機師傅們走南闖北,那個夏天很熱,中午的時候車隊的哥們「過陰天」,振國喊我同去,就到了火車站的博山旅社吃飯,酒和菜都極其簡單,簡單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六個人,一個菜一碗酒。一隻洗臉用的搪瓷面盆,滿滿的一盆爆炒肉片,新上市的散裝鮮啤酒,用界了藍邊的粗瓷海碗一碗接一碗喝。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喝啤酒,想聽我當時對啤酒的感覺嗎?微微的酸,淡淡的苦,輕輕的澀,隱約的臊,知道什麼味道了吧?尿!但是,恰恰就是尿的味道,讓多少人今生今世欲罷不能,勝過所有液體飲料。這可真是一個謎!


博山炒肉片

那是一次沒有主題的聚餐,除見識了啤酒,也催生我對烹調與地域文化關係的思考:那一盆菜如何就能讓六個人樂此不疲?一盆炒肉片如何就是博山人的一慣口福?使一代又一代博山人的飲食趣味變得簡約而又經典,而且是那麼頑固。從此我記住了炒肉片的配料、做法、味道、吃法,哪一樣都不能含糊。索性,趁著此時我的興致正濃,先來賣弄一次,也許正對了你的胃口。

先說配料,主料豬裡脊,配黃瓜西紅柿木耳,先有了黑紅綠三樣色彩。佐料是尖椒蒜鹽糖醬油醋。做法是七成熱的花生油裡把掛了生粉的裡脊片焯成半熟,剩油濾掉,開小火用蒜瓣尖椒段熗鍋隨裡脊片翻炒,快速倒入醋烹鍋,點少許醬油,決定菜品的整體色澤,約略勾芡使不多的湯汁見稠見濃,足以掛到肉、菜身上,以保證味道均勻,然後一股腦放入黃瓜西紅柿木耳猛火爆炒,讓炒瓢一掂時燃燒一團焰火(可別小看了這一團火,起與未起大不一樣,火起之時,燃燒達到頂點,瓢中所有內容,都被某一熱度將各色佐料的味氣瞬間透徹,九九歸一。火起之時,炒瓢中尚存的油膩同時蒸發殆盡,使菜入口時滑的不膩,脆的更爽),出鍋前放鹽、糖調整味道鹹淡。盛在平盤裡的博山爆炒肉片色彩漂亮、色澤鮮亮,吃一口是滑、燙、脆,酸、辣、香,其中始終伴隨的是似有若無的大蒜味。還要看吃,大家面前擺著湯匙、筷子,地道的吃家決不可能動筷子而絕對是抄匙子,拿了筷子的不是外地人,就是對美食不拘小節的人。因為吃博山爆炒肉片必須是稠的稀的一同入口才可盡興。至於飯局末了,食慾不減的要吃肉,胃滿腹漲的要啜湯,則另當別論。

「酸糊肚菜煎餅多好吃,端端就是不喜歡!」說這話的是宏森,女兒張藝凡乳名端端,沒在博山長大,認了酸糊肚菜煎餅鹹大魚才是奇怪!可見所有地方吃食,都會存在不相調和的兩種標準。不僅是宏森,幾乎每一個走出家鄉的博山人,還沒見哪一個見了酸糊肚菜煎餅不是命!這是人人都體會到的感覺。每當我們有一次遠足,每當我們有一次殃病,回家之際抑或康復之時,誰不是先想著要個酸酸的炒肉片,喝一碗燙燙的酸糊肚?吃下這幾樣東西,可以摸著肚子,瞬間有了一種家園感和歸屬感。我大大地理解宏森每次回到淄博,務必喊上哥們幾個,找胡同道道裡頭,四合院裡,那種較為地道點的博山菜館,要酸糊肚菜煎餅,要炸春卷炒腰花,吃得腮耳生香,滿頭大汗。


炸春卷

博山人原創了博山菜,博山菜又造福著博山人。世紀交替之際,博山大小工業企業接連倒閉,工人大量下崗,「半把刀」們當中勤快點的,就租一間小房,炸幾天油條,賣幾天豬頭肉卷煎餅。隨後就擺幾張小桌,亮出一面菜譜,寫著「酸辣土豆絲三塊,熗三絲四塊,辣子雞丁六塊,蔥薄羊肉六塊,糖醋裡脊八塊,通天海參十塊,紅燒肘子十塊,琉璃裡腔十塊……」仔細一看,凡是博山菜裡有的,不論貴賤難易,都敢做。你這裡敢做,他那裡就敢點,敢吃,幾年工夫,買了摩託車,買了汽車,房子也從六樓換到二樓,接著還要再換,再換就是別墅了。走在國道、省道上看看,以博山為中心,北到濱州、黃驊,東到煙臺青島,西到聊城荷澤,南到濟寧棗莊,很多飯店都掛著「博山風味」的招牌,很多商店都賣「博山醬油」,地道與否成了其次,大家都能籍此掙口飯吃,也是博山地方對大家的貢獻,資源共享。不長腿的角色,到處亂跑的只有藝術,藝術越精到跑的地方越多,跑的距離越遠。博山菜已經是藝術了,豆腐箱已經上了國宴,也飄洋過海出現在駐各國的使領館,但仍需修煉。話已扯遠,趕緊回到十七歲的啤酒,發現那天被啤酒灌得暈乎乎的,但還不失清醒,我記得那天驕陽似火,壓根沒有陰天。

二十歲那年,我已在玻璃廠工作了四年,工會幹事,團委委員,厂部秘書。廠長李士水,原料車間主任李守坦,加上我組成一個考察組,考察了山東玻璃的龍頭老大威海玻璃廠。那時的威海是個美麗的小鎮,一條馬路一盞燈,一隻喇叭全市聽。市中心繁華處有一魚鋪,千篇一律的水泥櫃檯,櫃檯上有一小堆扁平狀的鹹魚,「白鱗魚?」得到營業員的確認後,廠長主任四隻大手一分為二將白鱗魚瓜分完畢,我沒去搶,不是姿態多高,不是動作多慢,是我那時候還小,沒有操持家務的意識,更沒有培養起對白鱗魚的好感。廠長主任以我為小孩,不讓我破費,把自己買到的魚裡分出一些送我,我沒有接受。

在煙臺、威海,有各個品種的鮮魚活蟹唾手可得,鹹白鱗魚並不是他們飯桌上的至愛,而在我的家鄉博山,那可是價格不菲的一道名菜。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至今仍時興一種「舅禮」,就是像招待舅舅一樣高規格的接待——在滿桌炒土豆、煮土豆、蒸土豆外,上一盆香噴噴的燉雞!博山鹹白鱗魚的禮賓地位一點不亞於互助的 「舅禮」,是結婚前的新女婿大年初二拜見丈母娘、丈母爺的大禮,白鱗魚也叫做「大魚」。如果不提了大魚來見,丈母娘、丈母爺嘴上不語,卻很可能讓「媒人」多跑十趟腿。我沒送過「大魚」,但我深知道綿延多少年來的悠久傳統,在老博山人心目中有多麼根深蒂固,我必須尊重這種感情,如同必須尊重下一代高低不吃我們好吃的煎餅大魚、我們好喝的油粉酸糊肚,而對我們不屑一顧的麥當勞之屬趨之若騖一樣,更何況,博山大街魚市裡的白鱗魚回家煎了的確百吃不厭,特別是那種「發包」的,即開始變糟變臭的。糟又糟不到泥爛,臭也未臭到極頂,海魚的香腥本來已被粗鹽淹的腥氣沖天,一經「發包」,又被臭氣賦予了無比的穿透力,爛糟的魚肉咀嚼在嘴裡,簡直是香已香到了臭的地步,臭又臭到了香的程度,文字描摩不出。


韭花醬

完成考察任務回到博山,一下汽車,守坦主任就拉著廠長和我的胳膊,說到我家吃,到我家吃,算是「過陰天」。在疊道街口捎上一斤豆腐,就跟著守坦主任回了家。小四合院,不高的南屋,當中擺一張矮桌,韭花蘸豆腐,還有香腸豬頭肉之類,喝的全是白酒,中途還打電話把保衛科幹事楊靖叫來,士水廠長酒過三旬,話裡漸有酒意:「小劉小楊,好好工作,我們廠需要技術幹部,也需要行政幹部……」受到領導賞識心裡高興,酒喝得不少,一直到黑。記不住那天喝的是啥酒,也記不得那天是否陰天,但很清醒,喝酒用的家什,不是酒杯也不是茶碗,是蓋杯。

能「過陰天」的博山人是「饞人」,卻是有福之人,想犒勞一下自己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去飯館子挨宰,仔仔細細的炒一個菜,汆一個湯,斟上一盅辣酒,可以偎在沙發上,細數漏進窗縫的斜陽裡的塵埃……近日聽到一則消息,舊時父親單位裡的一位叔輩,兩年前去世了老伴,兩個兒子東奔西忙,閃下一個老父親獨自生活。每月數百元退休金本不算少,擱不住頓頓吃館子,不是花著冤枉,是不夠數!自己做不就成了?對,原因就在,這位叔輩不會做飯,正急於四處託人幫助「續弦」,以解燃眉。說了半天「過陰天」,冷不丁聽說此事,頓覺諷刺與幽默。

本文為劉培國先生原創文字
若需轉載請聯繫此公眾號

未經授權轉載者,將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微信號:顏山孝水

微信ID:zibo-liupeiguo

長按左側二維碼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齊長城上的盛宴--博山陶琉藝術季即將開啟
    齊長城上的盛宴——博山陶琉藝術季即將開啟,參加活動的小夥伴們送你一份超詳細藝術季攻略琉璃雙年展、電影開機美食美器節、景區景點開放等十大項超精彩、超震撼的活動內容。  藝術季活動指南  一、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活動  9月29日—10月7日,「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將在陶琉古鎮舉辦。  二、紅葉柿巖理想村開放試運行  目前,理想村內文旅推廣中心、原舍·清芷(民宿)、時空隧道等項目已建成,將於十一黃金周期間開放納客。
  • 博山風景委副主任夏豔華: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
    本次雙年展以「琉璃藝術產業與城市發展」為主題,連續舉辦高峰論壇、中秋夜話等10餘項活動,打造了陶琉藝術與產業體驗、融合、交流的平臺,傳達了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美學,開啟了博山工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三是徵服味蕾的特色美食IP。博山是一座「非吃不可」的美食之城,是味蕾上的文化音符,「音色」底蘊深厚,淵源流長,到現在,還流傳著「吃了博山飯,圍著天下轉」的諺語。
  • 漫談博山划拳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美食在魯菜中能否站C位?為什麼博山爺們個個堪稱神廚?
    說到山東寶藏美食,大概最先想到的就是那個有些上頭的煎餅卷大蔥了!其實,大美山東還有許多特色美食,只博山(位於山東淄博市南部,)就有黑香腸和酥鍋。無論濟南、青島還是臨沂、濱州,吃博山菜都是公認的捧場。那麼,為什麼博山菜在山東能有如此江湖地位?
  • 博山美食美器文化節盛大開幕!
    美器載美食,美食襯美器,11月9日,第十八屆中國博山美食美器文化節暨中外企業經貿交流會盛大開幕。聶玉彬在致辭中說,博山是中國魯菜的發源地,「中國美食美器之都」,明清時期就有了「吃了博山飯,圍著天下轉」的美譽。博山陶瓷琉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陶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飲食和陶琉都是「火」的文化。一代代博山人用智慧和汗水,將兩種「火」的文化不斷融合,不僅讓「美食」佔足了人們的味蕾,而且讓博山「美器」展現了卓越的風姿。
  • 早餐·博山
    「 早點鋪子集中了一個地方的煙火味 」在今年的4月份一部聚焦全國各地特色早餐的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橫空出世技巧嫻熟的美食締造者們變著法兒為山城的人們做早餐而煎、炸的烹調方式絕對是其中的勾魂奧秘博山水煎包是有名的特色美食,發麵製作,餡料講究,麵皮酥軟,味道鮮香,深受人們喜愛,看著這黃澄澄的煎包,哪個不想吃一口.
  • 博山炸廣東肉 【高緒剛講博山菜系列之四】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第一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博山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19屆美食節,現場曝光!
    此次美食美器節,博山區在傳統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老顏神街飲食文化之旅、美食美器創意集市、美食美器創新發展論壇等一系列創新性項目,並首次引進了網紅探店、電商直播等線上展會「雲推介」平臺,助力博山美食美器文化奔向新賽道,擁抱新經濟。
  • 美食盛宴,煙火人間!
    美食愛好者 王慧: 當地名吃博山炸肉,嘗一嘗。就是外酥裡嫩,小時候兜裡揣10元錢,絕對是有錢人,買5塊錢炸肉,同學都跟在你屁股後面走。
  • 央視《走遍中國》的隨手禮——博山五香花生米
    上世紀博山的琉璃工匠大都集中在西冶街,該街號稱「鬧龍街」,在當時享有「珍珠瑪瑙翠,琥珀琉璃街」的美譽。博山琉璃的特色和歷史盛況盡皆如此。商業飲食亦是「車馬輻輳、萬商雲集」的空前繁榮,極大地促進了地域特色美食的發展。
  • 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開幕!陶琉古鎮「和顏悅色...
    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開幕!「齊品·淄博」的50家企業中,博山就有15家陶琉企業入選,首家「齊品·淄博」品牌實體店就落戶在博山紅葉柿巖。「舉辦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是做大做強博山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對於加快博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博山哪裡的香腸、肉乾、炸廣東肉好吃???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壹點直擊丨博山風景委夏豔華:文旅助博山轉型,重點打造七大IP
    可以說,博山的發展史就是齊魯文化的交融史,形成了濃厚的「尊商、重義」的文化基因。而從區位來說,博山地處山東地理最中心,具有「齊魯之心」之稱,與泉城濟南,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未來幾年,博山將有5條高速,1條高鐵,1條客運鐵路穿城而過,2小時可覆蓋京津冀,3小時可通達長三角。博山已經成為濟南、淄博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和橋頭堡。
  • 博山花燈全亮了!亮得美輪美奐,美到爆!!
    點擊上方藍字美食搏山關注我喲☀ 99%博山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曝光博山這家私房菜!老菜新做,好吃難找!每一道都是功夫菜!
    博山大集覆蓋博山地區吃喝玩樂及便民信息美文·美食
  • 過去博山有一種遊戲叫"吃鱉肉"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打卡博山】從三個「想不到」,看博山旅遊之火爆!
    【打卡博山】從三個「想不到」,看博山旅遊之火爆!遊客講,今年的博山旅遊,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想不到」。國慶假期前3天,博山區空氣清新、氣溫適宜,人氣遠超預期,今年的博山旅遊,著實火了一把。
  • 博山電視臺《博山新聞》(12月21日完整版)
    博山電視臺《博山新聞》(12月21日完整版) 2020-12-21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山菜的精華——高湯|高緒剛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綠水青山帶笑顏》系列電影開機儀式在淄博博山舉行
    淄博市委宣傳部、博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博山區委宣傳部、文旅局、民政局等部門有關領導,著名導演、製片人、表演藝術家博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高健、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房敏學分别致辭。總製片人,著名表演藝術家劉流談到這次《綠水青山帶笑顏》系列電影《慶典之王》、《牛頭不對馬嘴》的開機,對加大博山的宣傳,淄博的宣傳有重要意義,能讓全國更多的人知道博山的美食、博山的琉璃、博山的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