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中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見中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何等重要。中原腹地無論農業還是經濟都能為國家提供優質的資源,不光如此,中原還是中華文明的開端,中華文化也在中原生根發芽,早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楚莊王在和周朝使者相交中問到:鼎有多重?就已體現了他取周而代之的雄心壯志,「問鼎中原」一詞也由此而來。統一中原就成了統一天下或稱霸天下。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原的重要角色逐漸被新興經濟帶淡化,穩定的政治格局與和平的時代背景下,中原腹地已經不再承擔古時以戰爭分天下的重要角色。很多讀者已經不清楚中原究竟在哪,籠統的認為河南就是中原。其實不然,中原實則是現今山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組成,位於黃河中下遊一帶。其實從這些地區的飲食習慣就能追溯起源,譬如這些地方都以麵食為主,肉夾饃、羊肉泡饃、鍋盔、麵皮、涼皮、米皮無論你去哪個地方都能吃到正宗的味道。最為傳統的被大家認知的一樣美食,餃子正是出自中原,每到冬至中原都有吃餃子防凍耳朵的習慣,時至今日仍舊有許多家庭保留了這一習慣。相信很多南方地區的小夥伴也會在冬至這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吧,吃餃子的時候會想起餃子來源於哪裡嗎?嘻嘻餃子是北方民間的一種小吃,也展示了中國人內斂的性格特徵。
中原地區藏龍臥虎,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中國的心臟地位,所以古代的中原是歷代統治者爭相搶奪的地方,由於中原地區降水量豐富,季節交替鮮明,加上優越的地理環境,沒有什麼洪澇災害與颱風影響,農作物生長起來格外有優勢。因為中原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這也是為什麼中原成為赤手可熱的地盤。中原有著充足的糧食,這對華夏文明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也延續了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
所以看到這裡,小夥伴們就會更加了解,古時的中原對於統治者來說有多麼重要,中原是糧倉,有了充足的糧食作物,即使戰役期限延長也不怕。很多遊牧民族不懂種植,靠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大多數都失敗在缺少戰備糧的情況。所以說得中原者得天下並不是空穴來風的話。 對段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