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的比喻
(可4:1—20)
耶穌在世的時候,常用比喻向人講天國的奧秘,他的比喻既簡單,又深奧;既明了,又含蓄。既因各種人的不同,便有種種不同的感覺了。
這一次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了。說也奇怪,他也許剛到那裡,便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在海裡教訓他們。在教訓之間,他加插了一個比喻,便是我們今天所要看的撒種的比喻了。
在這個比喻當中,我們看見的是:種子相同,撒法相同,只因種子所落入的地土不同,那結局也便不同了。在這裡主用了四種田地來描述了世人的四種心田,他所注重的不是撒種的人如何撒,而是接種的人如何接。這是當初比喻的中心,也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重點了。
有一個撒種的人,出去撒種了。這個人是誰呢?哦!這不是我們的主耶穌嗎?他是什麼時候出去的呢?當他三十年沉默的時期已結束,在約旦河受了約翰的洗,又領受了聖靈的充滿和差遣以後,便遵命出去了。聖經馬太福音九章三十五節的經文對他的描述何等真切:「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當他的腳踏入各城各鄉裡時,也遇見了各色各樣的人,便是今天我們所要談的四種不同的人了。
讓我們跟著主講的次序,一點一點的去看看吧。
首先,我們看見種子落在哪裡了呢?「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可4:4)。這就是路旁的心田。種子落在了路旁會有什麼結局呢?主說:「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可4:15)。這便是種子撒在路旁的危險。路是什麼?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生出「路」來:一是人工修的,大夥一起來,修呀,整呀,砸呀,砌呀,最後它成路了;二是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無論是修還是走,總之,會使它或快或慢地僵硬平滑起來,對修路人來說便大功告成了。你從沒有見過飛奔的汽車會在泥沼或沙灘上馳行,它總是在那硬硬的,光滑的地面上奔行駛。在聖經中,在這裡,路,總是給人一種僵硬的感覺。
僵硬的路旁是不適合種子生長的,它剝奪了種子生長的環境條件。因為它很硬,種子撒不進去,無法在它裡面生根發芽,而且還冒著被人踐踏和被鳥吃盡的危險,這就代表了世上那一種對福音剛硬的人心。人心的剛硬就是福音的敵人,剛硬使他看不到對福音的需要;剛硬使他對福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剛硬使他對傳福音的人非常冷漠;剛硬也會使他肆無忌憚地踐踏福音。
回想耶穌在世上,他曾遇見過多少有剛硬心田的人。那些熟讀律法和聖經的法利賽人和文士;那些在聖殿中侍奉神的祭司。他們對天國之道的剛硬和對主耶穌的嫉妒是任何人比擬不了的。看見神跡不相信的是他們;尋找耶穌把柄的是他們;派人去捉拿耶穌的是他們;拿起石頭要打耶穌的是他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更是他們!
剛硬是福音的敵人,卻是撒旦的朋友。撒但既是從起初就剛硬、頑固,凡是被他操縱的人,也會如此。被稱為撒但代理人的法老,就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神給法老很多的恩典和機會讓他悔改,一次又一次的寬容他。但他竟任著剛硬不悔改的心,以至等候神震怒的日子來到。(出5章—14章;羅2:5)舊約中的掃羅也是一個剛硬的人,神曾經告訴他:「現在要去擊打亞瑪利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掃羅對神的話充耳不聞、滿不在乎,因著自己的私心竟「憐惜亞甲(亞瑪利王),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撒上15:3、9)於是上帝終於厭棄掃羅作王,揀選了一個合他心意的大衛。
筆者的舅舅就是一個對福音剛硬的人。我在孩提時,他待我很好,經常去我家。我媽就給他傳福音,不傳還好,一傳他就翻臉。他喜歡聽怎樣做生意,怎樣掙錢;一點兒也不喜歡聽有關福音的信息。過了許多年以後,他得了絕症,不能吃東西,最後瘦弱的只剩皮包骨頭,非常痛苦,令人可憐。我去看他,俯在他的床邊勸他:「舅舅,信耶穌吧,他能救你!」他聽了以後氣得要命:「我不信耶穌,我一生活得很平安,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什麼鬼神之類的東西!我不信!」誰拿他也沒有辦法,沒過幾天,他離開了世界,痛苦的走了,他一定後悔死了!
朋友,剛硬的心是無法接受福音的,讓我們看一看希伯來書上有一個警告: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時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來3:7—11)
其次,我們看見有種子落在淺土和石頭地上。主說:「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到了」(可4:16—17)。這一種情況,看來是比上一種較好一些,但結局卻是一樣,都不能結實。土淺石頭地,上面有一層薄土,種子撒在上面後,好像接受了,並且發了芽,但地下卻有僵硬的石頭,使之不能長久的長下去,結果還是枯死了。
約翰本仁在他的《天路歷程》中,曾記述了一個土淺石頭地的人,他的名字叫易遷。當初他對福音的反應是非常的熱心,及至後來遇到了困難便立刻回頭逃跑了。雖沒有路旁之心更嚴重但卻和它是一個結局,終究也不會成大器,只是有五分鐘的熱度,這便是土淺石頭地。
跟隨耶穌的人尚有不法(乏)者。當主耶穌行神跡,醫病趕鬼,五餅二魚滿足五千多人需要時跟隨主的人轟轟烈烈,但主一把救恩講到深處,他們感到困難之時,便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6:60)便離主而去,這便是土淺石頭地。
土淺石頭地,何尚只土淺,且地以石頭為基,福音的種子怎能生根呢?這石頭不是預表基督的磐石,而是代表罪的惡勢力,種子—神的福音如何能在一個不肯謙卑拔除罪惡根源的心裡調和呢?
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他們為此感到滿足喜樂;主又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這讓他們為難,困惑。於是便怨言滿天,退兒怯之。
土淺石頭地,只是一個熱的頭腦,沒有一個接受的心靈,基督教的知識只是建立在頭腦裡,而人的心沒有與基督發生關係,也只不過是把根基建在了沙土上,不能穩固也便是土淺石頭地了。
再次,我們又看見主撒的種子落在了荊棘裡。「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可4:7)本來世界上是沒有荊棘的,地上長荊棘是因為人犯罪大地受到詛咒的結果。荊棘會給人帶來傷害,荊棘會剝奪植物生長的空間,荊棘會擠住剛發芽的幼小的禾苗。主耶穌比喻有一種人的心田裡荊棘叢生。他解釋說,荊棘代表的是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或別樣的私慾。福音的種子是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
若干年前,筆者聽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傳道人的叔叔,是做生意的,每天非常忙,傳道人經常給他叔叔傳福音,他叔叔說:「侄子啊!我知道你的神是真的,我也知道你信的福音是對的,可是現在我沒有時間信,我太忙了。你說,你的神有恩典、有憐憫,好不好我現在先做生意,等到哪一天,我老了,我不能動了或是躺在病床上了,那時候求你為我禱告,你的神一定也會救我。」叔叔的決定就是這樣的,傳道人感到非常失望。過了若干年,有一天,他叔叔忽然昏迷在了床上,傳道人流著淚為他禱告,求神救他。但就在禱告的時候,他叔叔去世了。
親愛的朋友,這就是福音撒在了一個因著世上的思慮、錢財及各樣的私慾所迷惑的心田裡的結局。福音不會在這樣的心田裡增長。他很忙,他忙著掙錢,忙著花錢,忙著世上一切的事,他不給福音的種子有片刻的時間,神的福音怎能在他裡面生長呢?
你出去傳福音,很多人給你的回應是,「我很忙,我沒有時間,等到我有了時間以後再說。」哪知他們一輩子都沒有空閒的時間,少年時忙著少年的事,青年時忙著青年的事,到了老年,也有老年人忙的事。就在忙碌中,他們病倒了;在忙碌中,有的出車禍了;在忙碌中,他們去世了。這麼寶貴的人生,被很多不重要的事情給沾滿了,給擄掠去了,非常可憐。
在主的比喻中我們來到了種子所落入的第四種的心田。「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可4:8)這是一種好土地,有適宜種子生長的各種條件,沒有荊棘,沒有堅硬的石頭,福音的種子在這種心田裡一定能夠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並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在聖經的記載裡,我非常欣賞撒該的得救。他雖然是一個稅吏長,有許多的同僚、朋友,他有許多的金錢,但這些都不能滿足他的心。他是負責為羅馬人向自己的同胞收稅的,他的職業使他活在被別人指點、謾罵和糟蹋的陰影中,非常痛苦。他雖然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別人所沒有的東西,但他是一個不能享受人生的人。很早,他就聽說了耶穌,耶穌能醫病趕鬼,能行神跡奇事,耶穌拯救了很多人脫離了他們的痛苦。他想看看耶穌是什麼樣的,他能不能救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所要看的這位耶穌竟願意住在他的家裡!他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並對耶穌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也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8—10)這是何等好的一塊土地!一個高高在上、威力四射的稅吏長竟謙謙卑卑地來到被當時人看為一個貧民木匠的兒子耶穌的面前,向耶穌認罪,向耶穌悔改並得著了耶穌基督的救恩。
好土地是一個謙卑誠實的心境,是福音的種子生長的土壤,這種人聽了道就會相信,虛心接受,認罪悔改,並持守真道直到永生。
朋友,你是屬於哪一種土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