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故事 撒種的比喻

2020-12-24 聽說有聽有說

撒種的比喻

(4120)

耶穌在世的時候,常用比喻向人講天國的奧秘,他的比喻既簡單,又深奧;既明了,又含蓄。既因各種人的不同,便有種種不同的感覺了。

這一次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了。說也奇怪,他也許剛到那裡,便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在海裡教訓他們。在教訓之間,他加插了一個比喻,便是我們今天所要看的撒種的比喻了。

在這個比喻當中,我們看見的是:種子相同,撒法相同,只因種子所落入的地土不同,那結局也便不同了。在這裡主用了四種田地來描述了世人的四種心田,他所注重的不是撒種的人如何撒,而是接種的人如何接。這是當初比喻的中心,也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重點了。

有一個撒種的人,出去撒種了。這個人是誰呢?哦!這不是我們的主耶穌嗎?他是什麼時候出去的呢?當他三十年沉默的時期已結束,在約旦河受了約翰的洗,又領受了聖靈的充滿和差遣以後,便遵命出去了。聖經馬太福音九章三十五節的經文對他的描述何等真切:「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當他的腳踏入各城各鄉裡時,也遇見了各色各樣的人,便是今天我們所要談的四種不同的人了。

撒種的人

讓我們跟著主講的次序,一點一點的去看看吧。

首先,我們看見種子落在哪裡了呢?「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可4:4)。這就是路旁的心田。種子落在了路旁會有什麼結局呢?主說:「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可4:15)。這便是種子撒在路旁的危險。路是什麼?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生出「路」來:一是人工修的,大夥一起來,修呀,整呀,砸呀,砌呀,最後它成路了;二是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無論是修還是走,總之,會使它或快或慢地僵硬平滑起來,對修路人來說便大功告成了。你從沒有見過飛奔的汽車會在泥沼或沙灘上馳行,它總是在那硬硬的,光滑的地面上奔行駛。在聖經中,在這裡,路,總是給人一種僵硬的感覺。

僵硬的路旁是不適合種子生長的,它剝奪了種子生長的環境條件。因為它很硬,種子撒不進去,無法在它裡面生根發芽,而且還冒著被人踐踏和被鳥吃盡的危險,這就代表了世上那一種對福音剛硬的人心。人心的剛硬就是福音的敵人,剛硬使他看不到對福音的需要;剛硬使他對福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剛硬使他對傳福音的人非常冷漠;剛硬也會使他肆無忌憚地踐踏福音。

回想耶穌在世上,他曾遇見過多少有剛硬心田的人。那些熟讀律法和聖經的法利賽人和文士;那些在聖殿中侍奉神的祭司。他們對天國之道的剛硬和對主耶穌的嫉妒是任何人比擬不了的。看見神跡不相信的是他們;尋找耶穌把柄的是他們;派人去捉拿耶穌的是他們;拿起石頭要打耶穌的是他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更是他們!

剛硬是福音的敵人,卻是撒旦的朋友。撒但既是從起初就剛硬、頑固,凡是被他操縱的人,也會如此。被稱為撒但代理人的法老,就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神給法老很多的恩典和機會讓他悔改,一次又一次的寬容他。但他竟任著剛硬不悔改的心,以至等候神震怒的日子來到。(出5章—14章;羅2:5)舊約中的掃羅也是一個剛硬的人,神曾經告訴他:「現在要去擊打亞瑪利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掃羅對神的話充耳不聞、滿不在乎,因著自己的私心竟「憐惜亞甲(亞瑪利王),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撒上15:3、9)於是上帝終於厭棄掃羅作王,揀選了一個合他心意的大衛。

筆者的舅舅就是一個對福音剛硬的人。我在孩提時,他待我很好,經常去我家。我媽就給他傳福音,不傳還好,一傳他就翻臉。他喜歡聽怎樣做生意,怎樣掙錢;一點兒也不喜歡聽有關福音的信息。過了許多年以後,他得了絕症,不能吃東西,最後瘦弱的只剩皮包骨頭,非常痛苦,令人可憐。我去看他,俯在他的床邊勸他:「舅舅,信耶穌吧,他能救你!」他聽了以後氣得要命:「我不信耶穌,我一生活得很平安,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什麼鬼神之類的東西!我不信!」誰拿他也沒有辦法,沒過幾天,他離開了世界,痛苦的走了,他一定後悔死了!

朋友,剛硬的心是無法接受福音的,讓我們看一看希伯來書上有一個警告: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時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來3:7—11)

其次,我們看見有種子落在淺土和石頭地上。主說:「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到了」(可4:16—17)。這一種情況,看來是比上一種較好一些,但結局卻是一樣,都不能結實。土淺石頭地,上面有一層薄土,種子撒在上面後,好像接受了,並且發了芽,但地下卻有僵硬的石頭,使之不能長久的長下去,結果還是枯死了。

約翰本仁在他的《天路歷程》中,曾記述了一個土淺石頭地的人,他的名字叫易遷。當初他對福音的反應是非常的熱心,及至後來遇到了困難便立刻回頭逃跑了。雖沒有路旁之心更嚴重但卻和它是一個結局,終究也不會成大器,只是有五分鐘的熱度,這便是土淺石頭地。

跟隨耶穌的人尚有不法(乏)者。當主耶穌行神跡,醫病趕鬼,五餅二魚滿足五千多人需要時跟隨主的人轟轟烈烈,但主一把救恩講到深處,他們感到困難之時,便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6:60)便離主而去,這便是土淺石頭地。

土淺石頭地,何尚只土淺,且地以石頭為基,福音的種子怎能生根呢?這石頭不是預表基督的磐石,而是代表罪的惡勢力,種子—神的福音如何能在一個不肯謙卑拔除罪惡根源的心裡調和呢?

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他們為此感到滿足喜樂;主又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這讓他們為難,困惑。於是便怨言滿天,退兒怯之。

土淺石頭地,只是一個熱的頭腦,沒有一個接受的心靈,基督教的知識只是建立在頭腦裡,而人的心沒有與基督發生關係,也只不過是把根基建在了沙土上,不能穩固也便是土淺石頭地了。

再次,我們又看見主撒的種子落在了荊棘裡。「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可4:7)本來世界上是沒有荊棘的,地上長荊棘是因為人犯罪大地受到詛咒的結果。荊棘會給人帶來傷害,荊棘會剝奪植物生長的空間,荊棘會擠住剛發芽的幼小的禾苗。主耶穌比喻有一種人的心田裡荊棘叢生。他解釋說,荊棘代表的是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或別樣的私慾。福音的種子是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

若干年前,筆者聽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傳道人的叔叔,是做生意的,每天非常忙,傳道人經常給他叔叔傳福音,他叔叔說:「侄子啊!我知道你的神是真的,我也知道你信的福音是對的,可是現在我沒有時間信,我太忙了。你說,你的神有恩典、有憐憫,好不好我現在先做生意,等到哪一天,我老了,我不能動了或是躺在病床上了,那時候求你為我禱告,你的神一定也會救我。」叔叔的決定就是這樣的,傳道人感到非常失望。過了若干年,有一天,他叔叔忽然昏迷在了床上,傳道人流著淚為他禱告,求神救他。但就在禱告的時候,他叔叔去世了。

親愛的朋友,這就是福音撒在了一個因著世上的思慮、錢財及各樣的私慾所迷惑的心田裡的結局。福音不會在這樣的心田裡增長。他很忙,他忙著掙錢,忙著花錢,忙著世上一切的事,他不給福音的種子有片刻的時間,神的福音怎能在他裡面生長呢?

你出去傳福音,很多人給你的回應是,「我很忙,我沒有時間,等到我有了時間以後再說。」哪知他們一輩子都沒有空閒的時間,少年時忙著少年的事,青年時忙著青年的事,到了老年,也有老年人忙的事。就在忙碌中,他們病倒了;在忙碌中,有的出車禍了;在忙碌中,他們去世了。這麼寶貴的人生,被很多不重要的事情給沾滿了,給擄掠去了,非常可憐。

在主的比喻中我們來到了種子所落入的第四種的心田。「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可4:8)這是一種好土地,有適宜種子生長的各種條件,沒有荊棘,沒有堅硬的石頭,福音的種子在這種心田裡一定能夠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並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在聖經的記載裡,我非常欣賞撒該的得救。他雖然是一個稅吏長,有許多的同僚、朋友,他有許多的金錢,但這些都不能滿足他的心。他是負責為羅馬人向自己的同胞收稅的,他的職業使他活在被別人指點、謾罵和糟蹋的陰影中,非常痛苦。他雖然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別人所沒有的東西,但他是一個不能享受人生的人。很早,他就聽說了耶穌,耶穌能醫病趕鬼,能行神跡奇事,耶穌拯救了很多人脫離了他們的痛苦。他想看看耶穌是什麼樣的,他能不能救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所要看的這位耶穌竟願意住在他的家裡!他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並對耶穌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也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8—10)這是何等好的一塊土地!一個高高在上、威力四射的稅吏長竟謙謙卑卑地來到被當時人看為一個貧民木匠的兒子耶穌的面前,向耶穌認罪,向耶穌悔改並得著了耶穌基督的救恩。

好土地是一個謙卑誠實的心境,是福音的種子生長的土壤,這種人聽了道就會相信,虛心接受,認罪悔改,並持守真道直到永生。

朋友,你是屬於哪一種土地呢?

撒種的比喻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第8章中文版分成九段,標題分別是:跟從耶穌的婦女們、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器皿下的燈、遵父旨的人都是親屬、平靜風浪、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治好睚魯女兒的血漏婦女。先介紹第一段的內容。作者說,過了不多日,耶穌週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
  • 馬可福音第29講《撒種的比喻》
    感謝神的恩典,可以每天與弟兄姐妹分享聖經---神的話語,以後一段時間會經文式的分享,會查考一些書卷,透過經文帶出信息,願主賜福、看顧、引導、保守。今天與弟兄姐妹分享:馬可福音第29講《撒種的比喻》,看馬可福音4:13-20節的經文。耶穌講了撒種的比喻,門徒不明白,主就給門徒解釋這個比喻的意思。
  • 2021-02-13靈修信息|撒種比喻的解釋、麥子稗子的比喻
    經文:太13:18-30  【太13:18】「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今天的經文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釋撒種的比喻,第二部分是有關麥子與稗子的比喻。  一、耶穌解釋撒種的比喻  在第13章前一段經文中,耶穌講了撒種比喻的喻體,在本段經文中,耶穌向門徒解釋撒種的比喻。撒種的種子就是天國的道理,人在聽了天國的道理有四種不同的表現。
  • 撒種的比喻
    李神父說:撒種的比喻我們耳熟能詳:「那撒種的人撒的是耶穌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旦來了,把撒在他們心裡的「話」奪去了,那撒在石頭地裡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接受了,但他們心裡沒有根,不能持久,以及對這「話」發生了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世俗的焦慮,財富,地位,權勢的迷惑,以及其它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裡的,是指人聽了
  • 分享「太13:3」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太13:3】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一、撒種者1、耶穌對於撒種者的身分是毫無疑問的。聖經已明確地告訴我們他就是「耶穌」,他是全地、全人類的耶穌。聖經沒有告知我們撒種者和被撒種的方法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只簡單地告訴我們他出去撒種。也許有人會告訴你撒種是非常簡單的,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做得來,也有其他人認定撒種需要有很高超的技巧和耐心,並需要對未來的收割滿懷信心和期待。【詩126: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126:6】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 穿越聖經:馬太福音(21)主耶穌繼續使用比喻的方式,講述天國的真理(太13:25-52)
    歡迎收聽《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很高興我們又在空中見面。《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希望幫助每位聽眾能更加明白神的話語,成為遵行並傳揚神話語的人。上一次節目,我們研讀與分享了馬太福音13:1-24的內容,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馬太福音13:1-24記載主耶穌使用比喻的方式,講述天國的真理。在撒種的比喻裡,田地是指世界,撒種的是人子,也就是主耶穌,而種子是神的話。
  • 天國比喻的正解
    可惜不少人將「天國八個比喻」看為「天國七個比喻」,將第八個「文士分開土庫中新舊東西」的比喻忽略了。其實八個比喻在結構上組成「四對有進程意義的比喻」:  第一對「撒種類」比喻是「撒種的比喻」與「撒稗子的比喻」。前者是好種子,由天使撒在不同聽者的心田中;後者是壞種子,由仇敵魔鬼撒在教會中。  第二對「增長類」比喻是「芥菜種長大的比喻」與「面酵在三鬥面中發大的比喻」。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基督徒能看到先知看不到的事嗎
    第13章中文版分成十三段,標題是: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面酵的比喻、用比喻的原因、解釋稗子的比喻、藏寶的比喻、尋珠的比喻、撒網的比喻、新舊庫藏、拿撒勒人厭棄耶穌。
  • 必需正確解釋聖經
    盛氣凌人,要姊妹聽他傳講聖經。幸好本教會的同工牧者來了,問他幾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他不屬於任何一間教會,他說解釋聖經是屬魔鬼,根本無法交通,只有把他趕走。這樣的人危險可怕,弟兄姊妹必須注意防備,不要搭理與接待。到底聖經要不要解釋?有人根據聖經上說的「不可增添也不可刪減」就說聖經不能解釋,也有人專門用聖經的許多經文串連作講道,一點都不解釋,好像一解釋就破壞了聖經似的。
  • 撒種的比喻:願我們都能成為結實百倍的好土地
    耶穌在世時曾講過很多比喻,但作解釋的卻不多,這個比喻是耶穌自己作了比較詳細的解釋。把他通過這比喻要告訴我們的內容明明白白地講出來,留下了解釋比喻的最好典範。在這比喻裡有四種田地,分別是路旁地、土淺石頭地、荊棘地和好土地。只有好土才能結實,其他的都不能結實,不是因為種子不好,而是土地的問題。不同的土地,是指人心對神的道不同的態度,因而造成不同的結果。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無知財主的比喻是比喻什麼道理
    第12章第四段,無知財主的比喻。作者說,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
  • 聖經啟示丨基督教的牧師們普遍謬解天國與教會
    舊約聖經裡找不到「教會」一詞,在主耶穌降生以前,聖經只對以色列民宣讀。新約的第一卷書馬太福音三十三次提到「天國」一詞,「教會」也是第一次出現!「天國」在其他福音書中一次也沒出現過!由於不明白神的兩大計劃,等到讀馬太福音,就把這卷最難以解明的聖經進行曲解謬解,因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異端邪說!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平靜風浪使人稀奇嗎
    所謂的「有緣人」,在故事裡是指跟隨耶穌並聽到解釋比喻的人,在書外是指所有新枝派的信徒、想加入他們教派的猶太人、以及讀到或聽到他的書的猶太人。作者是要讓這些人覺得他們好幸運,可以聽到耶穌向外人掩藏的秘密,然後因為這樣就相信他所說的話。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比喻的事對外人雖然是掩藏的,但是對你們是顯露的,你們有耳可聽的就要聽,並且要用心地聽,不要浪費了這個大好機會。
  • 【新年展望】2021年-在饑荒中仍然撒種和相信:進入以撒的百倍收成/約書亞
    聖經稱你為承受世界的後嗣,承受產業的後嗣,承受應許的後嗣!阿們!羅 4:13 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加 3:29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羅 4:16 所以人得為後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屬乎恩。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後裔。不但歸給那屬乎律法的,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
  • 175-天國的比喻6芥菜種的比喻
    175-天國的比喻6芥菜種的比喻(JP文字組-任偉整理)我們今天繼續分享天國的比喻第六講——芥菜種的比喻。馬太福音第十三章31-32節: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 聖經神學:馬太福音(18)難為正邪定分界
    親愛的觀眾朋友平安//歡迎你們繼續收看//空中聖經學院//在這35集的//馬太福音研讀裡面//今天我們進入了第十八集//我們看的經文是//馬太福音的第十三章//24節到30節//請看經文////我們常常以為如果能夠分出
  • 無花果樹的比喻
    在這個重大事件之後,一些基督徒教師開始提出理論說:這個比喻實際上是個預言,啟示耶穌會在以色列國建立以後的40年之內再次降臨。這個理論建立於以下的假定:聖經所說的一個「世代」的長度為40年。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使他們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華眼前行惡的那一代人都消滅了。(民32:13)你們不可硬著心,像當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曠野的瑪撒。
  • 天國的比喻第五講
    因為神愛了我們,並且通過話語能叫我們準確的明白天國的比喻,今天我們一起分享話語當中,你來引導,你來看顧,完全交託仰望在主你的聖手裡,榮耀歸給主,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門。我們讀一下《聖經》馬太福音22:1-4:【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
  • 【講章】天國的比喻
    馬太福音13章頭四個比喻是對眾人說的,主耶穌講說這四個比喻的宗旨,乃在警戒眾人:天國在今世好壞混雜,因此才會有神的子民(猶太人和法利賽人)反對並要殺害天國君王(耶穌)的情形,而主耶穌也不對眾人解明比喻的意思,只對他的門徒解釋頭兩個比喻,門徒們必然已經由聯想而知道第三、四兩個比喻,也同樣含有負面消極警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