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停車一直都是個頭疼的事兒,
對於老舊小區來說,
是因為在設計上就缺乏考慮汽車停車的問題,
沒有設計停車位;
而新建小區即使按1:1配置車位,
但很多家庭擁有不止一輛車了,
車位依然緊張。
最近就有網友發帖稱:
自家小區車位不夠停,
物業倒是給了兩個方案,
但怎麼看怎麼彆扭......
▼▼▼
社區網友@邏輯君君:
小區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停車位嚴重不足。地下車庫只賣不租,地上車位少的可憐。每天下午五六點開始,小區道路兩旁但凡能停車的地方都漸漸挺滿了車。晚上沒事壓根不敢開車出去,因為回來就沒地方停車了。
今年物業給了兩個解決方案讓業主自己投票選擇決定。
1、一半一半輪流停,今年這一半業主停,明年另一半停;
2、抓鬮,一年抓一次,誰抓上了誰停。
我覺得這兩種方法都不合理,這不是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轉嫁給業主自己了。
有網友支持物業的做法,覺得物業也很不容易,這也是無奈之舉。
@flashget:物業這兩個辦法都不錯,有創意;車位少,只能這個樣子,總不能把車砸了吧。。。
@藍藍一片天:物業給出了A和B兩種方案,樓主覺得不合理,難道樓主還有C方案?有,就向物業提; 沒有,就要感謝物業給出的這兩種方案。
@小海風吹來:車多車位少的情況下,應該說這是兩個比較公平的方案,每年一輪,不管是輪停還是抓鬮,每家每戶的機率基本上是一樣的,只不過這兩個方案不應該是物業提出來,而應該是業委會提出來然後組織業主大會投票。
但更多網友認為,這兩個方案都不太合適,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手機用戶11590448:把地下車庫沒賣出去的,可以臨時出租。
@緣來太極:解決好小區車位只賣不租問題,各個小區停車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好友驛站:車位數無法擴容的情況下,還是輪流停比較公平合理。建議實行單雙月停車,先由有車業主自己到物業登記選擇,再由物業根據統計情況公示具體實施方案。這樣,還方便新購買車輛的業主能及時享受到停車權益。
@wx_金石:
只能從增位減車,提高公共運輸出行便利想辦法。
1、增建地下車位、立體車位;
2、回收、處置佔位廢棄車輛;
3、建立新機制,提高現有車位的利用率;
4、查找公共運輸的痛點,為單位個人提供便利出行。
5、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對家庭購車數量管控。
@識別圈起卑賤之人:
業委會可以探討推出小時票是否可行。
簡化計算舉例,比如總共1000個車位,一個月是1000*24*30=720,000小時。
2000戶,每戶每月的小時數為360小時。
為了環保節約紙張,可以用電子化設備代替。
小時數可以交易。
優點:相對公平。缺點:停車集中時段,停車位還是不夠。
地下車庫只賣不租,賣不出去的話佔用資源比較大,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探討收取車位空置費是否合法合規呢?
@手機用戶11392388: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在小區周邊想想辦法吧,比如和周邊單位開發共享車位。
你家小區存在停車難的問題嗎?
關於此事,你怎麼看?
評論區來聊聊~
來源:青青島社區編輯: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