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作者加·澤文:寫這本書是為了把讀者拉回書店

2021-01-08 澎湃新聞
加·澤文

如果你有看書的愛好,在過去一年裡你一定與這本長駐暢銷榜的《島上書店》不期而遇過,甚至出於對「全球現象級暢銷書」宣傳名頭的好奇買回家一本,你在哪裡買的,書店還是網店?

2014年,畢業於哈佛英美文學系的39歲美國作家加·澤文出了她的第八本書《A.J.傳奇的一生》(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之前的七本並非每本都好賣,她離一個暢銷作家還很遠。尤其這新故事不夠「驚心動魄」,寫的只是一個書店經營者的生活。傳統出版物市場式微是個全球現象,她不確定自己能否用一本書喚醒人們對紙質書的情感。

但作者的不確定不代表經營者沒信心,有兩個人對於這本書的暢銷——至少在中國的暢銷功不可沒。一個是加·澤文的經紀人道格拉斯·斯圖爾特,他也是《巴別塔之犬》的作者卡羅琳·帕克斯特的經紀人。另一個是代理過《追風箏的人》《鹽之書》(中文版)的著名臺灣版權代理人譚光磊,他在2014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向多家中國出版單位推薦了《A.J.傳奇的一生》,但因為加·澤文的作品從未引進過中國,所以大多數出版商卻步了。

讀客與江蘇文藝買下這本書後交由有《麥田裡的守望者》(譯林07版)《一九八四》(三聯09版)等眾多譯作的業餘譯者孫仲旭,不幸的是他在完成初稿後不久,就因抑鬱症自殺離世,這本書猝然成為孫仲旭的遺作。某種程度上,翻譯界、讀者對於孫仲旭的追念也關照到了他的作品上。在2014年蟬聯紐約時報圖書暢銷榜4個月後,2015年,《A.J.傳奇的一生》被命名為《島上書店》出了中文簡體版,上架一個月就拿下了各大銷售榜首席。由此我們看到又一本「現象級」暢銷書誕生了。

上海書展期間加·澤文來滬為其全球宣傳活動收尾,在將近40度的天氣裡到書展籤售。這個有一半韓國血統的美國大妞長了張非常甜美的臉,棕綠色的大眼睛配頭蓬鬆的捲髮,走起路來大搖大擺,時時發出洪亮的笑聲。澎湃新聞對她進行了專訪。

【對話】

虛構的故事裡存在真實

澎湃新聞:

在來上海之前你對中國的了解源自什麼?

加·澤文:

其實我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帶去唐人街玩,可以在那裡看到很多中國電影,印象深的有鞏俐主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國電影我很喜歡,但因為美國能看到的中國作家小說不多,所以對中國作家不太了解。看過用英語寫作的哈金的作品,此外最近正預備看劉慈欣的《三體》。

澎湃新聞

:小說《島上書店》講的是鰥居的書店店主收養了小女孩瑪雅的故事,相當多的篇幅留給了瑪雅從小在書店裡看書成長的場景,這是不是也反映了你的成長經歷?

加·澤文

:是的,我的父母都是IBM員工,但他們都相當熱愛閱讀,我母親是韓國人,她最初就是通過閱讀小說學英語的。我的父親,從我14個月大他就會指給我看廣告裡的一些單詞讓我認。慢慢的,家裡人發現我似乎會認字了,家裡人特地做了實驗,把字跟圖片分開讓我認,以確認我看懂的是文字,結果讓他們很驚訝。兩歲的時候我就得到了一張圖書館借閱證,從此後每周末去圖書館成為了我家的傳統,如今看來那張圖書館借閱證就像是我成為作家的一個通行證。

澎湃新聞

:你的父母給你列過書單規定你的閱讀麼?

加·澤文:

並沒有,他們反而在我上大學的時候開始讀我以前讀的那些書!我的父母從不幹涉我讀什麼,但他們會送我很多書,暑假的時候我母親經常會在中午回家吃飯時給我帶一本書回來,書應該算是我收到最多的禮物了,至今我仍保留著12歲時朋友送我的《簡·愛》還有幾本兒童詩選。

事實上我看的書非常多、雜,以至於我的老師發現我在看亨利·米勒時向家長反映:「天哪,你家孩子在看這種書!」我的父母無所謂,讓我看。因此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了解了非常多成人世界的情緒和關係,書也給我打開了一扇成長的門。

澎湃新聞:

書中的主人公A.J.是一個書店老闆,他的兩種感情並行,一種是他對養女瑪雅的親情,一種是他對出版社銷售代表阿米莉亞的愛情,其中有你從親身經歷中獲得的真實理解麼?

加·澤文:

雖然這本書中沒有真實原型,但事實上確實會有些人物特質來自於我的生活,比方說A.J.他看很多書、有些苛刻,但同時是個非常好的父親,樂於陪伴孩子,這些都是我父親的特質。而愛情方面,我的與A.J.無關,我與我的丈夫認識21年了,我們從最初的激情,經歷過爭吵到和解,我認為愛就是要接受對方的變化,這些我寫在了《瑪格麗特小鎮》裡。

澎湃新聞:

你反覆強調了書中沒有原型,也沒有那個艾麗斯島,但這樣的命名似乎有寓意?能不能說說書中虛構裡的真實?

加·澤文

:是的,我從不將生活完整地呈現在小說裡,只會用細節或者說反話,比如書中那個年輕成名的作家比爾,他其實有點我的影子,但我是諷刺著來寫他的。此外艾麗斯小島的名字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現實靈感是馬薩葡萄園島,A.J.自從在島上開了唯一一家書店後從幸福的生活到失去愛人的痛苦、頑固,再到收養瑪雅與阿米莉亞在一起,這些曲折的過程就像是愛麗絲跌入兔子洞裡一樣。經常有讀者問我為什麼最後把A.J.寫死了?這是因為我的祖母也是得那樣的病去世的。此外,還有些場景方面的設計,外人想要上島非常困難,這就像A.J.的內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書裡寫「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的原因。

澎湃新聞:

你曾說過寫《島上書店》用了幾年時間,但最後我們看到的故事就情結上來看是溫和平順的,你在寫的時候想傳遞給讀者的是什麼?

加·澤文: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把全世界那些關掉的書店所失去的讀者拉回來。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書店是最早允許我一個人去的地方,起初我以為書店只是關於書,後來我才發現書店是關於人的——怎麼吸引人進來。

書外:美國也有IP熱

澎湃新聞:

《島上書店》在中國賣了200萬冊,這是個非常好的成績,你感覺怎麼樣?會不會因為這本太火下本有壓力?

加·澤文:

不會,我不太關註銷售所以不會有壓力,我的生活也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我只想專注於寫東西,這才是一個作家的本分,我很高興讀者能喜歡我的故事,並且很樂意通過一些活動能讓他們更高興。

澎湃新聞:

中國現在有IP熱,你的書那麼暢銷有沒有考慮過影視化?

加·澤文:

美國也是這樣!許多作家非常熱衷於把自己的小說拍成電影,挺好的一件事,關鍵是拍出來人們要喜歡。此外,《島上書店》的確正要拍中文電影。

澎湃新聞:

在全球範圍內實體書店的營業狀況都在下滑,其中有電子出版的衝擊,讀者消費需求的轉變,運營模式的陳舊等等因素,你覺得在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呼喚人們回歸傳統的紙本閱讀還有意義麼?

加·澤文:

當然。我想說紙並不必要,我不反對電子閱讀,我自己有時也會使用電子閱讀器,事實上在有些方面它確實做得要比紙書好。而且人們閱讀電子書,總比不讀書好,其實對於作家來說是一樣的。但讀電子書的時候,人是很孤立的。以前我坐地鐵的時候會看書,也喜歡偷窺車廂裡別人在看什麼書,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種書單的交換。但現在,我看到大家都拿著手機或者kindle在那裡刷,我再也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了,他們也不知道別人在看什麼,這太可惜了。

澎湃新聞:

中國有很多網絡作家非常暢銷,美國也有些寫作者通過網絡出版,這似乎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你會參與嗎?

加·澤文

:我知道有些作者是這樣的,但我個人不會選擇成為一個網絡作家,話說回來,紙質出版、書本閱讀主要是我個人的一個情結。

澎湃新聞

:能為中國讀者推薦下你眼中的好書麼?

加·澤文:

約翰·歐文的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島上書店》告訴我們:真正愛書的人長什麼樣兒?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島上書店》是前兩年非常火的一部作品,它是美國作家、電影劇本編劇加·澤文的第八本小說。說到這個,就不得不先來說說加·澤文。1977年出生的加·澤文,年輕且極富魅力,是當今美國文壇的一顆閃耀的星星。她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
  • 書店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 《島上書店》贈書
    2、即有機會獲得《島上書店》1本,共5本。3、2017年12月20日公布獲獎名單。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這條打動500萬中國讀者的金句,來自現象級全球暢銷書《島上書店》。
  • 《島上書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島上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A.J.費克裡,人近中年,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
  • 《島上書店》:一位書店老闆,因愛獲得救贖,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一直以來,她對書、書店以及愛書人的未來,充滿見解。《出版人周刊》這樣評價她:「澤文是高明的作者,聰穎機智,她對書的熱情顯而易見。」她的第八本小說《島上書店》更是顯示出她龐大的閱讀量,而這本小說更是在2014年以無人能及的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桂冠。
  • 不買雞湯,買陽光:《島上書店》的一百萬下單者想要什麼
    除了愛書的一般讀者,這本書對於從事圖書相關行業的讀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豆瓣網友@綠川坦言:「作為一個編輯+書店人,我覺得自己完全有理由給這本書打五星,非常喜歡。現在還有哪個書店老闆會把出版社送的試讀本都讀了,即便是為了愛情?」
  • 說書 《島上書店》:書店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不幸的只是,在此前,他在生活中只需負責憤世嫉俗的那部分,所有的長袖善舞都由他的妻子來負責。他的讀書品味,對銷量毫無幫助,因為他討厭一切名人傳紀、成功學、八卦以及賣弄的書籍。書店的經營,主要靠遊客來維持,可他討厭遊客。他對鎮上所有人和活動都不關心。
  • 現象級小說《島上書店》一年暢銷25國
    《島上書店》2014年4月在美國出版以來,短短一年內席捲英國、德國等25國,創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暢銷紀錄。近日,這本現象級小說簡體中文版引進出版,記者採訪了讀客圖書總編輯許姍姍,解讀這本書的走紅路徑。 許姍姍是《島上書店》中文版權引進方讀客圖書的總編輯,也是一位資深的圖書版權編輯,在她看來,《島上書店》是一部陽光治癒、真摯催淚的小說,它不僅是愛情故事,更是愛書人的故事。
  • 《島上書店》因為一本書,遇見了一份愛情,從此不再孤獨
    但是在《島上書店》艾米莉亞和AJ費克裡卻並不往下,他們往內,因為他們雖然人到中年,但是卻因為一本書,而遇見了一份愛情,從此告別了孤獨。而愛情,無論如何是不該往下的。其實從第一個章節開始,小編就發現兩個主人公都不是什麼討人喜歡的角色。艾米莉亞是一位30歲的書商,單身,通過網絡約會,這個網絡可能就像世紀佳緣和真百合等,無一例外地讓她失望。
  • 薦書第五彈|一部以書為背景的小說《島上書店》
    家寵為《島上書店》賣萌《島上書店》有一點推理小說的成分,和一點兒愛情小說的成分,但歸根結底,他的內核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對書本的愛,對家人的愛,對周圍每個人的善意與愛說到這本書的暢銷,閱讀速度快、口碑傳播快是其重要原因。一本新書,能讓讀者迅速讀完且第一時間進行分享,對這本新書的持續暢銷來說,至關重要。除了公眾與媒體的關照,好的文本給口碑傳播打下堅實基礎。作者雖然是新人,但畢業自哈佛大學文學系,功底深厚。
  • 小說《島上書店》引進 曾一年內行銷25個國家
    《島上書店》2014年4月在美國出版以來,短短一年內席捲英國、德國等25國,創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暢銷紀錄。近日,這本現象級小說簡體中文版引進,記者採訪了讀客圖書總編輯許姍姍,她解讀了這本書的走紅路徑。  一年內行銷到25個國家  在許姍姍看來,《島上書店》是一部陽光治癒、真摯催淚的小說,它不僅是愛情故事,更是愛書人的故事。
  • 從香港樓上書店到清遠島上書店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本想在我的公眾號發布2017年就寫好的感謝他的文章(2016年他曾幫我轉交過簡歷,但那年5月在北京以及至今都未謀面),請他過目後覺得還是押後發表為宜,我完全尊重他的意見。直到前幾天,我趁天晴去了清遠一趟,前同事開的島上書店把心中陰霾幾乎一掃而空,回廣州次日暴雨就又來了。
  • 《島上書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有一本書,它就可以回答你這些問題。《島上書店》作者是加布瑞埃拉·澤文,主要講的是愛的故事。主人公費克裡是一個處於絕望中的人,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了希望。命運也從未眷顧他,妻子去世了,書店也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 《島上書店》專題回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各位共讀小夥伴,又一個10天過去,在主播領讀、並肩堅持中,我們一起閱讀完了《島上書店》這本書。這是一本能熨帖心靈的書: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沒有劇烈的戲劇衝突,「溫柔,有趣,暖洋,不低估讀者,不文藝腔,關鍵是真誠。」今天就讓我們根據這份短篇小說書單來回顧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思考。
  • 島上書店的第一年
    如果不是那兩排仍然鬱鬱蔥蔥的香樟樹,該讓人誤以為這已是寒冬了。雖然下雨,但是書店來了很多「客人」:有慕名而來的公眾號粉絲,有遠道而來的客人,有小朋友,老朋友。他們來書店問候我,給我帶小禮物,並把外面的見聞說給我聽,內心特別溫暖。回想起去年此時,我在解放路上毫無目的地遊蕩,想尋一間合心意的店鋪,開一間特別的「島上書店」。
  • 《島上書店》,一本讀完讓你很溫暖的書
    願這本《島上書店》,能夠溫暖到你。《島上書店》一本讀完讓你很溫暖的書(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轉自微信公眾號:小胡的世界,作者:小胡,ID:xiaohudeshijie1)《島上書店》便是這樣一本書,讀完之後讓我感覺到一種由心底升華的溫暖!光聽名字,腦海裡就能馬上浮現出一個美好的畫面:四面環海的小島上,老百姓們自給自足,安居樂業,不受工業文明的強烈衝擊,也沒有信息化的加速傳播,除了日常瑣碎,大都相安無事。鄰裡之間相隔並不太遠,房子的中心處,有一家小巧的書店,大家親切的稱之為「島上書店」。
  • 森岡書店:只賣一本書的書店在賣些什麼?
    他曾經在神田古書街——這是一條聚集古書和珍貴書籍的街道——當過8年的書店店員。這與他的舊物情懷不無關係,他感興趣所有的舊書、舊郵票、舊建築。此後他獨立創業,在茅場町開辦了以自己為名的書店。書店大概只有50平米,剛開始的藏書只200餘冊,森岡督行一直在用心經營自己的書店,藏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讀者卻越來越少。
  • 《島上書店》:孤獨的滋味就猶如《待宰的羔羊》般讓人毛骨悚然
    《島上書店》是一本封塵在書架上很久的書,許久未曾翻閱,偶然瞥見了一眼,拿出來竟然染上了厚厚的一層灰了。很多年前,看過這本書,曾經幾度想放下來。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再平淡無奇的故事。當初買它,完全是衝著曾經位列過當當網和亞馬遜網推薦書籍榜首。
  • 《島上書店》:一間坐落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小書店
    一座小島,一間書店,一個人生活。聽起來倒是很讓人嚮往的生活。可是這樣的生活難免讓人感到孤獨。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島上書店》的主人公費克裡就是日復一日地這樣過著。當她出現在書店裡的那一天開始,費克裡的心就重新有了亮光。這個叫瑪雅的孩子改變了費克裡的一切,給書店乃至整個小島帶來生機和歡笑。費克裡從孤獨中走出來,成為一個父親,而又不僅僅只是做一個父親,因為瑪雅,他開始接受這世間的許多從前他並不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學會和別人相處,開始對一些人事物產生好感,包括那個圖書推銷員。
  • 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島上書店》主人公A.J.費克裡,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經營著一家書店。人們總說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上帝好像忘記為費克裡打開那扇窗,以至於讓他的生活過得如此孤苦。費克裡在經歷過愛妻去世之後,書店也陷入了危機,自己剩下的唯一一件值錢的寶貝也被人盜竊,此時費克裡的內心像是孤島過冬時,一片荒涼。
  • 悅讀|沒有徹頭徹尾的孤島——《島上書店》的讀書筆記
    《島上書店》故事簡介艾麗絲島,一座似乎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有一家書店——島上書店。甚至為了出面擺平丈夫的風流帳,還偷拿了A.J.珍貴的收藏《帖木兒》。05 蘭比亞斯蘭比亞斯是島上的警察,因為失竊的《帖木兒》和被遺棄的瑪雅,他見證了A.J.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時刻。但蘭比亞斯自己的生活也並非平淡幸福。他和自己高中的甜心愛人結婚了,但他們後來還是離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