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森岡確定「一冊一室」策略的時候,或許沒想到能夠獲得今天的成功。
2005年從茅場町店起步的森岡書店,以堅持「只賣一本書」聞名日本。以一周為周期,森岡書店陳列的書只有1冊。它的品牌宣傳語宣稱:「森岡書店,僅有一本書。因為唯一,所以理解更深。森岡書店,僅有一小屋。因為狹小,所以對話更近。一冊,一室。森岡書店。」
森岡督行
森岡督行是森岡書店的創辦人。他曾經在神田古書街——這是一條聚集古書和珍貴書籍的街道——當過8年的書店店員。這與他的舊物情懷不無關係,他感興趣所有的舊書、舊郵票、舊建築。此後他獨立創業,在茅場町開辦了以自己為名的書店。
書店大概只有50平米,剛開始的藏書只200餘冊,森岡督行一直在用心經營自己的書店,藏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讀者卻越來越少。和許多實體書店一樣,森岡書店也漸漸走入了大面積鋪貨卻無人買單的死胡同,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最初的森岡書店
森岡受到啟發產生了「一店只賣一本書」的創意。他發現顧客大多是迷茫地走進書店,面對海量圖書無從選擇,最後很可能挑到一本垃圾圖書。他表示,自己在茫茫書海中為讀者精選一本好書,既能節省顧客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避免選錯書籍,也許沒有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森岡組建了一支「搜索」團隊,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分析用戶的社交數據上。他們每天看大量的書,然後找出版社的出版信息,書店的銷售信息,用戶的讀書興趣等等,羅列出用戶可能最感興趣的書籍和他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書籍。
店員和書店老闆生涯,讓曾經的閱讀歷史悉數變成閱歷,哪怕長凳上只有一本書,你也能從中感受到厚重的意味。最早擺上長凳的是芬蘭作家的《真正的說謊者》,講一個小村莊的冬日故事,後來是《安徒生童話》;最近的書是關於日本漁人生活的攝影集,漁夫們被漁網勒出血絲的手指關節出現在封面上。
為了使讀者能走進他的世界、走進他選擇的書籍當中,森岡經常會邀請作家到店裡和讀者進行交流,還會舉辦小型對話和畫展等等。對書的理解得以加深,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必然愈發緊密,森岡認為這有助於產生讀書最本質的樂趣。所以,森岡書店每周會圍繞所售的那本書,舉辦各種活動。比如主題展覽、作者本人見面會、朗讀會等等。通過這些形式,逐漸加深讀者與書的聯繫。
森岡書店作為作者與讀者零距離接洽的橋梁,慕名而來的愛書人絡繹不絕。如此一來,森岡書店與讀者的關係,不僅僅是買賣關係,而形成了一個個線下社群。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看,森岡此舉增加了讀者與書以及書店的「粘性」。同時出版商也被吸引來,希望書店能夠推薦自家的新書。
書店的初創不外乎因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惺惺相惜,相似的靈魂在某一刻相遇。森岡參加投資人孝德亞希舉辦的活動,帶著精美演示稿的創業者們沒有得到孝德亞希的注意,直到森岡拿出一張白紙,紙上只有一句話:「一間屋子,一本書。」為了籌剩下的錢,他賣掉了多年的藏品:上百幅日本在戰爭時期的宣傳畫。
今年5月15日,森岡書店在銀座一丁目的鈴木大樓開設了另一家分店,這裡距離東京都中央區銀座熱鬧的中心街不遠,卻是被東京都確認的歷史建築物。建於1929年的鈴木大樓曾是著名雜誌《NIPPON》的發源地。這本由攝影大師名取洋之助、平面設計大師龜倉雄策與山名文夫等攜手打造的雜誌有力推動了攝影和平面設計在日本當代社會地位的提升。對於專注攝影與平面設計圖書的森岡來說,選擇這裡似乎是個偶然,但更是一個必然。
鈴木大樓
森岡書店的品牌LOGO採用了菱形圖案,頗與國內交規上人行橫道的標誌相似,這產生於首次與takram接觸時森岡攜帶的創意草稿。雖然在討論過程中也嘗試了菱形以外的圖形和主題設計,但最終還是採用了最初的方案。
菱形標誌象徵著「僅僅一本展開的書」和「區區一間小房間」兩個含義。前者是最初的設想,後者是takram加入的計劃,這是為了結合在溝通過程中森岡關於「場所性」的設計理念。
當被問及書店目前的盈利情況時,森岡還有些害羞,他告訴採訪者這是個秘密。然而攀談中他已無意識地透露出些許線索。他說,經營狀況好的時候,一周可以賣掉250本左右的書,差的時候可能只有10本,他相信隨著獨立書店逐漸被人們接受認可,未來會越來越好。
回覆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為你推送更多信息
版權 | 喜劇 | 腰封 | 撲街作家 | 拖稿 | 文學未來
獨立書店 | 輔文 | 年度色 | 活字印刷 | 修書
聶震寧 | 韓寒 | 東野圭吾
……
長按訂閱有關出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