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通訊員 張凱躍)在美麗城鎮建設過程中,鄉紳鄉賢在經濟社會發展、文明鄉風培育、家風民風養成、社會綜合治理等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走出一條鄉賢隊伍引領經濟發展、參與鄉村治理、化解社會矛盾、助推美麗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形成「謀事見鄉賢,辦事找鄉賢」的良好氛圍,成為了美麗城鎮建設推進過程中的重要工作。
12月17日下午,鄉賢沈祥林老師在下甸廟善賢名師工作室開展戲曲交流活動,豐富下甸廟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據悉,鄉賢沈祥林老師定期在工作室內開展戲曲交流活動,在疫情期間,新編滬劇《疫情防控擔使命》,用戲曲來讚美白衣天使,激發群眾共同戰勝疫情的決心。
2019年8月,下甸廟成立鄉賢參事會,由22名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的離退休幹部、知識分子、優秀農民工、企業家、知名人士等組成,通過頌傳「古賢」、挖掘 「今賢」、培育「新賢」,鼓勵和支持鄉賢積極參與鄉村公共建設和公益事業,邀請鄉賢參與鄉村建設,傳承和弘揚鄉村文明,用鄉賢智慧扮靚美麗城鎮鄉村建設。
為鄉賢組建網格服務平臺
下甸廟積極探索由村(社區)黨組織領導,鄉賢組織自我管理的模式,統籌鄉賢資源,以「善賢進網格」活動為載體,將全域劃分為5個「鄉賢微網格」,將全域戶群眾緊密聯繫在一起,平均每名鄉賢微網格長聯繫20戶左右的農戶。
鄉賢緊緊圍繞助力村社綜合治理這一中心,依託「線上+線下」兩大有利平臺,發揮好鄉賢宣傳員、信息員和服務員的三大作用。依託鄉賢微網格平臺,開展「走進鄉賢企業」、送溫暖慰問活動20餘次,特別是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下甸廟鄉賢組織捐贈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約1萬餘件,共捐款近2萬元,大量鄉賢志願者服務在村社卡口抗擊疫情一線,為下甸廟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鄉賢搭建交流平臺
下甸廟以鄉賢、鄉愁、鄉情為主線,根據現有資源和實際情況,建立鄉賢陣地,讓鄉賢有歸屬感、榮譽感,營造濃厚的新鄉賢工作氛圍。依託村幹部和鄉賢,定期開展鄉賢懇談會、鄉賢茶話會、網格議事會、納涼會等活動,積極發揮好「同心坊」「民情茶館」等交流平臺,邀請當地退休教師免費教授書法、八禮四儀、國學等知識,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已開展活動25餘次,累計徵集意見建議125條。
為本土匠人打造展示平臺
下甸廟為本土匠人打造展示舞臺,用「文化」補短板。通過前期的溝通交流,為鄉賢沈佳明老師打造特色「名師工作室」,他率領其「常青藤戲劇社」團隊常駐下甸廟名師工作室進行戲曲創作、編排等,定期為村民送上一臺臺精彩的戲劇節目。
善賢名師工作室還開設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戲曲課堂,主要針對鄉村兒童和老年人,豐富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讓下甸廟綻放從未有過的文化色彩,為培養西塘新一代戲劇愛好者,積極推動本土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目前,善賢名師工作室已開展文化活動12場。
西塘鎮一直以來重視對新鄉賢文化的培育和發展。接下來也將繼續搭建平臺,建立組織,將鄉賢聚攏起來,支持他們在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讓傳統禮德、鄉賢文化、鄉風文明落地生根、蔚然成風,不斷助力美麗城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