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召開的中共甕安縣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提出,「十四五」時期,甕安縣要圍繞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和宜居城市各項指標,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不斷擴大城市產業承載空間,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高聚集產業、承接人口的能力,加快推進撤縣設市,奮力推進「城鎮大提升」,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宜居提質行動,構建高質量發展城鎮。
在城鎮化建設中,甕安堅持提升城市品質,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繼續實施「北調南育中改西控東擴」,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縣城宜居度。持續修正城市形態,加快推動朵雲拓展區「三縱四橫」道路等新區城市路網建設,加大對老城區路網改造提質力度,不斷完善公交車站點設置,科學安排客運路線、班次。
2021年1月14日,記者走進規劃中的朵雲拓展區,只見這裡路網建設完備,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一幅新型城鎮化的美麗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甕安縣住房與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緒告訴記者,甕安縣朵雲拓展區規劃範圍面積11.76平方公裡,規劃人口10萬人。規劃發展定位為現代產業集聚區:宜居生活示範區:生態文化體驗區。規劃空間結構為一軸兩心多節點、一帶四廊道」,當前,三縱四橫路網已基本建成,紅軍路已建成通車,朵雲海綿城市項目正在快速推進,朵雲一小、朵雲三甲醫院等配套項目陸續進駐。
在城市建設中,甕安按照蜂巢城市的理念,合理布置中心商業區、行政區、文化娛樂區、教育醫療衛生區等功能區域,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走進位於城中的北苑星城小區,小區環境幽雅,綠植蔥蔥,以往偏遠的「城中村」搖身一變成為了高檔住宅區,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也得到了了提高。從仙橋村、江界河鎮等地的拆遷安置戶在這裡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徹底撕掉了貧困標籤。
從仙橋村搬到北苑星城的住戶楊祖琴說:「我們以前在鄉下,條件不好,灰塵也大,娃兒讀書,早上五點就要起來,騎摩託車送,送到街上,下午去接也要很早到學校門口去等,生活條件各方面都不太好,感謝政府和領導給我們搬到北苑新城,讓我們享受到城裡的這種生活,確實娃兒讀書也很方便,隔政府也近,隔體育館也近,娃兒放學回來,體育館裡面去跑一下,活動一下,還有在北苑新城,物業各方面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也很好。」
從江界河鎮搬到北苑星城的住戶猶家素說:「原來我們是在江界河,當初搬到這裡來的時候,就想到到這裡來換個條件,因為我們江界河確實爬坡上坎的,我去賣橘子的時候,我都是賣橘子的人,越冬三個月真的很造孽,今天趕這裡,明天趕那裡,沒有車,在這裡樣樣都方便了,條件各方面,趕場又近了,再說找政府辦事,隔醫院近,各方麵條件樣樣都比原來好。」
楊祖琴和猶家素這樣的搬遷戶是甕安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一大縮影。迎著發展的朝陽,邁著鏗鏘的腳步,甕安城鎮化建設正以昂揚的姿態奮發前進。
甕安縣住房與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緒說:「十四五期間,甕安縣以「提升城鎮品質,做強城鎮經濟」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按照縣委、縣政府「做大縣城、做特鄉鎮、經營城市」的理念,加快補齊我縣城鎮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朵雲拓展區建設,加大舊城區改造提質,強化城市經營管理,持續打造特色鄉鎮,持續推動宜居城市建設,助推我縣才智甕安、興業甕安、大美甕安、活力甕安、良治甕安建設。」
通訊員 朱琳 李興群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