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2020年,還有一周就要結束了。不少家居品牌都經歷了生死存亡、浴火重生的歷練,原創設計品牌尤是。
21世紀的新一個十年即將開啟。回顧百年前的那個20年代:第一個IT girl出現,包浩斯風格開始孕育,Art Deco正當其道……而百年後的這個20年代,經過了百年不遇的疫情對人們生活方式和衝擊和反思之後,設計又將怎樣表達時代?
日前,原創家居設計品牌造作在北京開啟了一場以Event 20為名的設計展,鋪陳品牌新20年代的設計底色:明亮的色彩和圖案帶來快樂情緒,重複的紋樣表達帶來的新裝飾風潮,偏克制的質感使用帶來的新奢侈。
與此同時,造作方面還宣布,將通過底層系統數據提升投資回報率,整合傳統與線上的全鏈路流量並分層分發,從產品顆粒到終端組搭,以造作擅長的設計全線實施,用品牌、流量、系統三個核心賦能加盟體系,實現2021年「百城百店」的計劃。
從小眾到大眾,從線上到線下,以造作為代表的年輕家居設計品牌,能否借新一個十年的東風,迎來更好的發展?
從設計出發 全鏈路抵達
設計,是很多原創品牌的標籤,而能夠秉持這個初心,並堅持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作為匯集了全球設計師資源的原創設計品牌,造作起於家具行業的DNA便是「設計」。
軟糖沙發、絲綢椅、遠航床……別致的造型和獨特的色彩運用,讓造作的很多產品成功出圈
一根短短的網線連結了世界內外的審美,彌合了一線與六線城市的物質差距。很多熱愛現代設計的用戶,苦於不懂如何將單品運用美麗;更多想把現代美學傳遞到廣闊小城的人,為了解答什麼樣的空間才與這些家具適配而發愁。品質呈現、材料表達、人體工學、空間功能,如何讓具有設計感的家具、人與空間、生活貼合一體,氣質相融?
誕生於2014年的造作,經歷了從線上到線下的探索,今年,正式開放加盟計劃。在這個過程中,「設計」這個標籤依然被造作牢牢貼在身上。
將產品應用的環境梳理成設計理念,甄選與之匹配的材料、源採中國的NCS色彩,把控精到適宜的工序,最終呈現從產品到組搭、從功能到空間、從陳列到人家的全設計實施。不管是加盟門店,還是展場陳列,抑或千人千面的用戶,造作方面表示,希望最終獲得的,是真正從源頭到終端的多維度、全鏈路設計,千城並非一面,千店各有呈現。
從線上到線下 整合比競爭更重要
2020年的一場疫情,仿佛讓更多的人更加依賴網絡購物和生活。而家具銷售的重體量和不可或缺的體驗感,使得線下門店依然是銷售主力。「線下體驗,線上買單」成了諸多門店的銷售痛點。如何讓線上和線下順滑藉力,而非互相爭利,是很多品牌都在思考的事情。
2020年,造作獲得上市公司夢百合的支持,累計融資超過3500萬美元。同年10月,造作將2000+產品順利分線,B2C業務與門店業務完全分離,產品構造與渠道匹配,為各個渠道利潤均衡做好基礎鋪墊。雖然早已布局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但在2021年,造作還是有新的計劃。據悉,品牌將把線上三大流量和用戶口歸攏,將傳統電商與抖音、快手等新興流量,集合好好住、一兜糖等垂直媒體,統一對接到各層級門店。用全量數據和普量品牌投放,利用官網作為所有線下門店的數據驅動基地和流量保護傘。流量與利潤、產品同時下壓,線上與線下整合出1+1>4的加倍效果。
從廠到店的底層賦能
提貨量、發貨量,這兩個數據的高低是加盟者的運營焦點。不想佔用大量資金,還想讓暢銷的產品獲提更多,增加整體流轉,創造更多利潤……熱銷預估與庫存管理、進銷存周期在傳統的線下模式中一直是痛點所在。
經過一輪自我梳理後的造作,將利用150萬+的全體量用戶數據,匹配自主研發的CDT底層系統,把前端銷售與後臺生產全鏈條聯繫起來,由銷售預估生產,由生產倒推銷售,把生產、運輸、倉儲、物流、訂單都統結在一個系統裡,廠銷聯動帶動全線教育測評,使資金和庫存預測更為精準,流量分發更有效率。縮短從產到銷的傳遞周期,從底層邏輯上大大提升單店投資回報率。
自2015年來,造作走過了從官網到APP,再到直營門店的線上+線下經營模式。經過市場6年的淬鍊,在新品牌零售方面積極摸索與實踐,也讓造作嘗到了原創設計品牌商業化發展的苦與甜。
2020改變了很多,也帶來了更多。人們對現代設計的美學需求更高,對在自己的城市用消費價格買到設計品的期望更盛。原創家居設計品牌的未來之路究竟好不好走,能不能走得通,還是未知,但正如造作CEO舒為所說:「設計/生活美學,從來不是一個把玩的物件,它反映也作用於人的生活。」為美好生活而做出的努力,總是值得期待的。
文/bobo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