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中英文版-精選篇1

2021-03-01 新概念同學會

雙語 | 品讀《傅雷家書》(一)

傅雷家書

Two Fu Lei’s Family Letters

(Fu Lei)

1954 年 10 月 2 日

October 2, 1954

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

We won’t get hurt ①so long as our moods ②staystable.

你也不是栽了筋鬥爬不起來的人。

You are not the type who ③tumbles and can’t ④pick yourself back up again.

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I expect your experience during these few years overseas has been a great help to your development as a person.

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願意儘量安慰你、鼓勵你。

I understand and ⑤sympathize with your pains that are mentioned in your letter. You can count on my ⑥consolation and encouragement to the greatest degree possible.

克利斯朵夫不是經過多少回這種情形嗎?

Didn’t Jean-Christophe go through similar situations many times as well?

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嗎?

Wasn’t he the ⑦epitome and ⑧manifestation of all artists?

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

Slowly you will develop a different state of mind to ⑨handle matters similar to those situations in the past. That is, you will be able to ⑩anticipate things in happening and will not be taken by surprise again. You will be able to analys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vents ⑪objectively. Then you can use them for future references to prevent making similar mistakes again.

相關焦點

  • 三讀《傅雷家書》
    作為學者的傅雷,普通家長只能望其項背。最後看應用。以中國目前的教育狀態,總是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怪圈,包括讀了十年書的八年級孩子,考試練就了他們刀槍不入的護心神衣:考,是法寶;不考,誰鳥它!很顯然這本書很難設計題目,能出的題目很有限。這也是我一周之內再讀《傅雷家書》的原因。這一次所讀的版本是北京日報出版社的,淡雅的藍色很具有平和的力量,正如學者傅雷的一生。
  • 《傅雷家書》背後的真實故事
    昨天世界聞名的 華裔鋼琴演奏家傅聰去世了,從而在華夏大地又颳起了一陣《傅雷家書》旋風。說起這本書,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小有影響,但是它真正在中國大陸大熱還是在2017年入選教育部編寫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以後了。現在連一些街頭販夫走卒之類的都會互相打聽哪個書店有賣《傅雷家書》,為啥?
  • 【青蓮劍歌】讀《傅雷家書》有感
    作者:楊偉(鹽城市射陽縣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副書記) 初讀《傅雷家書》,很是為傅雷與傅聰那種亦父子亦師生亦朋友般的感情所感動。家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遠在他鄉的兒子的勸慰和鼓勵;二是傅雷與兒子互相探討藝術真諦和自我修養;三是傅雷作為精神導師,對兒子進行為人處世、德行素養的指導。
  • 《傅雷家書》我是真心讀不下去
    這兩天全網都是悼念文章,悼念傅聰先生,以及他的父母,特別是父親傅雷先生和他所處的時代。當然,還有那本名動中國的教育人文著作《傅雷家書》。 這個本書後面的故事,令人動容,唏噓不已。 傅聰年輕時辭別父母去波蘭學習鋼琴,獲得蕭邦比賽的榮譽,成為知名的年輕鋼琴家。然後從波蘭直接去了英國,從此再未和父母見面。
  • 傅聰逝世 | 重讀《傅雷家書》
    傅雷在翻譯領域成就斐然,在藝術理論上有極深造詣;傅雷及夫人朱梅馥與其子傅聰通信合集《傅雷家書》,更是他留給世人的另一份重要精神財富。「家書抵萬金」。1956年,傅雷夫婦與傅聰。下面就精選一些《傅雷家書》中的片段,帶大家一起重溫家訓家風的力量。關於「做人」1954年初,傅聰赴波蘭留學。傅雷根據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在信中對傅聰學習俄文提出了見解,但最重要的是提醒兒子學會「做人」,注意待人接物的禮儀。「德伏夏克譜二冊收到沒有?
  • 傅雷家書的寄信人和收信人都走了
    許多人認識傅雷傅聰這對父子,是因為《傅雷家書》。《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近40年來一直暢銷不衰。這本書摘編了傅雷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7000多字。白紙黑字間,傅雷以慈父和摯友的身份,和兒子促膝談心,家常話語間,包含了脈脈親情、道德理想、藝術感悟和生活瑣事。金庸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 再讀《傅雷家書》:它比隨波逐流好
    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長子,他的成長几乎是與幾百封父親寫予他的《傅雷家書》「同步」。本文《它比隨波逐流好》收錄於作者隨筆集《老派:閒話文人舊事》,略有刪減,以饗讀者。  文 | 周立民    1956年夏,傅雷與傅聰在書房研談詩詞。  三點經驗  《傅雷家書》在1980年代成為暢銷書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對於傅雷的敬佩,對其命運的關注。
  • 由《傅雷家書》引發的,關於寫作的幾點思考
    也無怪乎在讀《傅雷家書》的過程中,居然能夠讀出寫作的感悟了。傅雷家書始於1954年1月18日,終於1966年6月13日,跨度長達13年,傅雷對長子傅聰的教育就是靠著一封一封的家書完成的。家書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宗教、戲曲、音樂、文學、哲學、繪畫,當然還有一些做人、處事、生活的智慧,還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安排時間?如何處理感情?如何規劃生活?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財富,讓人受益匪淺。
  • 讀《傅雷家書》第四十九期
    讀《傅雷家書》第四十九期   誦讀:青楓讀《傅雷家書》第四十九期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聰,五月十七日航空公司通知有電唱盤到滬。他的遺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多次再版,一百餘萬言的著述也收錄於《傅雷文集》。為表示對他著譯的由衷禮讚,近年還出版多種插圖珍藏本,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傳》《羅丹藝術論》《藝術哲學》和版畫插圖珍藏本《約翰·克裡斯朵夫》。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 《傅雷家書》:他揮一揮衣袖 帶走了整個時代的優雅
    兩個孩子也如幼時的傅雷一般,父親在家時不敢言語,小心翼翼,父親出門後才敢大聲交談,多些歡鬧。正是如此的教育環境,父子三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十分微妙,很少有說知心話交流的時候。而後傅聰留學波蘭,父子兩人開始了漫長的書信交流。這一封封的家書中,少了為學者的刻板嚴肅,多了為人父的關心問候。
  • 傅雷多次出軌,家暴兒子傅聰,為何還敢在《傅雷家書》中大談教育
    不知道大家在上學的時候,有沒有在課外書必讀榜單中看到過《傅雷家書》。這本書當時被選做了課外必讀書目,我讀了後並沒有覺著有多麼地好。但是誰成想,長大後我才知道,這個作者傅雷可真是不簡單。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大翻譯家,而且還有過很多神操作。
  • 《傅雷家書》:這三點細節,讓我理解了言傳身教的意義
    詩聖杜甫在《春望》中,有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我想,家書確實是抵得了萬金的,在《傅雷家書》中,我確實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傅雷家書》,簡而言之,就是傅雷先生寫給家裡人的信。
  • 傅聰逝去《傅雷家書》成絕唱,父子情深離散歸屬成往事!
    如今,傅聰逝去《傅雷家書》成絕唱,父子情深離散歸屬成往事!傅聰是傅雷(1908-1966)長子,出生在上海的書香門第,從小受到父親嚴格的教育。據傅聰回憶,他十多歲時已學琴約三年,少年時他受父親教育很嚴,傅雷也因為練琴而經常體罰傅聰。
  • 紀念|曹可凡憶傅聰:「我離開《傅雷家書》已經很久了……」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傅家宅當時,張愛玲並不買帳,以「自己的文章」一文竭力作自我辯護。傅聰說,父親的批評是中肯的。關於劉海粟與傅雷,坊間充斥各種傳聞。有人說,傅雷離開美專教席,是因為阻止趙丹等進步學生上街遊行而挨了一記耳光;也有人說,傅、劉交惡是因為劉勸傅不要打兒子而激怒傅。傅聰先生對此作了澄清:「父親與劉海粟疏遠的導火索源於一位窮困潦倒的美專教師張弦。父親對張弦評價很高,稱其為『擁有孤潔不移的道德力與堅而不驕的自信力的人。』父親為張弦那少得可憐的工資與劉海粟據理力爭,但無濟於事。
  • 86歲傅聰因新冠病逝,寫下《傅雷家書》的那對父子,永遠離開了
    【爸媽營說】本文是爸媽營【爸爸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爸爸」可查看超過在多數中國人心裡,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之子,還是那個《傅雷家書》中受父親諄諄教導的青年人。實際上,傅聰已經年至耄耋。作為老人,他遠離《傅雷家書》很久了。除去父親光環,傅聰本人亦是當代著名鋼琴音樂家,在國際比賽上一戰成名,鋼琴方面造詣極深,被譽為「中國蕭邦」和鋼琴詩人。
  • 傅聰今天染新冠去世,《傅雷家書》裡鮮為人知的家事
    如果你不知道傅聰是誰,那肯定知道傅雷,他寫給兒子傅聰的《傅雷家書》聞名於世,如果你萬一沒讀過也聽過,沒有聽過也見過。因為《傅雷家書》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學生課外必讀書目。我家就有兩本,一本是十多年前買的,一本是兒子上中學後重新買的。「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家書》。《傅雷家書》,距今已經出版39年。
  • 讀書會 | 我為什麼向你推薦《傅雷家書》
    讀完了這本書,我對傅雷的做人和才華深深地佩服,也懂得了什麼叫作「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感受個人和家國命運的息息相關傅雷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傅聰因為種種原因入了英國國籍,這件事情讓傅雷久久不能接受。他愛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愛自己國家的山山水水,也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忘了愛國。從書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得多麼緊密,傅雷最後的結局也讓人感嘆唏噓。
  • 《傅雷家書》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但真的想要這樣的父母嗎?
    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在英國去世,這個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圍繞著傅聰的討論也在網絡上持續發酵,當然,討論最多的還是那本《傅雷家書》。絕大多數人知道傅聰也是因為這本書,書裡記載了傅雷夫婦在1954-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
  • 86歲傅聰逝世,寫下《傅雷家書》的那對父子,永遠離開了
    在多數中國人心裡,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之子,還是那個《傅雷家書》中受父親諄諄教導的青年人。實際上,傅聰已經年至耄耋,作為老人,他遠離《傅雷家書》很久了。父與子談論傅聰,要從《傅雷家書》說起。金庸曾言,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傅雷家書》出版於1981年,四十年來被一再加印,這本家書早不止是父子間的私密交談,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國父母心中的教育聖經。
  • 久遠的記憶:傅聰逝世消息引發人們重讀《傅雷家書》
    傅雷在翻譯領域成就斐然,在藝術理論上有極深造詣;傅雷及夫人朱梅馥與其子傅聰通信合集《傅雷家書》,更是他留給世人的另一份重要精神財富。 「家書抵萬金」。《傅雷家書》中不只有溫暖的親情,還有對於子女精神、人格成長上的循循善誘與悉心關懷。書中展現的家訓感情純真、質樸,字字苦心孤詣,如春風化雨,影響了一代代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