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最近我每周都會安排時間,去行山看海、攀巖探島,以免夏天再去暴曬。畢竟世界那麼大,我連香港都還沒走完,野外中暑可能就回不來了。
三月的行山份額,有兩周是被香港第一險峰蚺蛇尖PUA了的。二月底的時候,朋友們感覺今年比往年熱得更早了,就說趁夏天未到,把「簡單滴」的蚺蛇尖北坡爬了。還沒登頂過蚺蛇尖的我,毫不猶豫上了車。
結果天氣不似預期,連續兩個周末的陰雨天,讓我們不得不更換路線,分別去了橫湧石澗和白蠟灣,直到月中才去成了蚺蛇尖。當然,後來還去了石澳(玩飛盤)和吊燈籠。鑑於這是一篇攻略推文,我就挑選三月份去過的兩個難度不同,但是都很容易出片的路線寫寫吧。路線1:白蠟➡木棉洞➡萬柱山➡破變洲➡東壩
長度:10公裡,5小時(含拍照)
難度:2🌟
景色:5🌟
因為某明明比我大卻硬要喊我叔叔的大佬K說,這是新手級的路線。於是隊友們穿跑鞋的、帶狗狗的、帶孩子的、帶自熱火鍋的...帶啥的都有。可見這個路線是真「新手級」,如果不自我加碼徒手下木棉洞&翻越東壩的話。沿途除了獨居一色的山海美景,還有別具一格的彩虹房,鬱金香花田,和無比壯觀的萬石堆(去到就知道為啥我這麼叫了),很容易出各種大片。
3月7日早上,隊友們兵分3路,約定從彩虹、奧運和坑口地鐵站分頭組隊打車,中午12點到白蠟村口集結。結果只有跟我一組的隊友,準時到達了約定地點(呵,human。。。)
彩虹房和鬱金香花田都在離村口不遠處,姐妹與狗的攝影大賽,正式拉開序幕。就這房子和花田,我們得拍了有半個多小時吧。
繼續往後走,就是正經的行山了,沿途也都是正兒八經的山路。直到走到白蠟灣,大家又開始了瘋狂的不正經環節——拍拍拍,預計耗時半小時以上。拍完白蠟灣,就該去拍小破邊和木棉洞了。小破邊景色很贊,但是如果沒有無人機,並不容易出高質量的人物照。相比之下,木棉洞上下雖然都有一定難度和危險性,但真的是個人大片批發廠。
倒數第二個打卡點是萬柱山,可以說是最最最特別的一個打卡點了。也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人來這兒堆了石頭祈福,後來更多人來到這兒,也都跟著堆石頭(比如我)。於是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石堆林立,令人嘆為觀止的「萬柱山」。
我去的時候,有一個石堆長得特別像關二爺,不知道還能屹立多久。如果有人去了發現他倒了,請幫忙把他堆起來好嗎?關二爺值得。因為前期拍照時間較長,我們路過破邊洲的時候,走在前頭的大姐姐已經在東壩邊上,扛著火箭筒瞄了我們半個多小時了。因此K侄子沒敢帶我們上破邊洲拍照,正好也留個下次再去的念想~
終點東壩也很美,不過我們沒有過多逗留和拍照,大概是因為蚊子過於兇猛。到達東壩的時候,其實並不用從巖石上面翻騰,下面是有條小路的,非猴系選手可以直接從底下走。到西貢後,老哥還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想必沒有什麼心理陰影不是一頓大餐解決不了的,有就兩頓(後來我們爬完蚺蛇尖也去了嗯。)路線2:烏蛟騰➡吊燈籠➡谷埔➡鹿頸
長度:10.5裡,5.5小時(含拍照)
難度:3🌟(有1星是晴天的大太陽給的)
景色:5🌟
我對這條路線帶有一定的情懷,因為終點路段是跟深圳鹽田隔海相望的HK沙頭角。這也是一條可以出片的絕美路線。雖然吊燈籠是核心打卡點,但沿途的禾雀花、「蛤塘村」、谷埔村,和沙頭角海的碼頭,都美得讓人邁不開步子。反正就是真的從頭到尾,一路都在拍照。從吊燈籠往谷埔走的那段路,是我走過印象最深刻的林徑之一。也許是因為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和K侄子,也可能是因為,這段路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陰涼感。走這段路的時候,我就像個熱帶雨林中活蹦亂跳的猴子,特別的歡脫。小學生遊記:
3月28日上午11點,我們約了大埔墟地鐵站集結出發。雖然大埔墟有直達巴士(275R),我們還是決定打車前往烏蛟騰,把更多的時間留給美景。
從出發點往裡走幾分鐘,就會偶遇禾雀花了。聽說這是烏蛟騰獨有的花兒,後來內地的禾雀花,也都是從香港引入的。不知為何,我至今看到照片都想嘗一口,這花兒是啥味道。
吊燈籠的入口那,立著一塊兒警示牌,多年行山經驗的朋友們根本不看,只有網紅小姐姐拍了個照當庫存(當然,我也跟著拍了)。
菠蘿包+2煎蛋+蔬菜+番茄醬只收15港幣,還給我送自己做的老婆餅吃(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老婆餅,沒有之一)。後來我給20港幣說不用找了,阿姨還說「不行不行不行,不然你多拿幾個再走。」
也許是遇見吉塘村太早了,路過谷埔村的時候,反倒沒了再往裡走的興致,只是遠遠拍個照打個卡就走了。
客觀地講,谷埔村應該是要比吉塘村更美,更值得花時間的。遺憾我們時間有限,或者說,原本屬於谷埔村的時間,被我在吉塘村耗完了。
過完谷埔繼續往鹿頸走,就是沙頭角的香港海岸線了。沿途會路過一個碼頭,碼頭兩側停著幾艘小船。K侄子說,他還很小的時候,就試過從長洲開著小船去接父親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碼頭的對岸是深圳,從碼頭到鹿頸的這段路,是這次遠足的最後一段路,也最讓人捨不得走完。沿途的紅樹林和海景,就連海水的味道,都跟深圳一摸一樣。不一樣的,是香港在這頭,深圳在那頭。總之,香港的山山水水,是最讓遠足的人流連忘返的。即便是同一座山,行山愛好者也可以開闢出不同的行山徑。
免責聲明:老七家本微信公眾平臺所發布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連結僅作為一般參考用途,不構成任何形式的建議或邀約,任何涉及產品及服務內容,不適用於其官方相關條款及細則,如欲了解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或查詢官方網站,本平臺使用者因為違反本聲明的規定或有任何不當使用而觸犯法律法規,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