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建築和紫色不沾邊,為何舊時叫做「紫禁城」,今天終於知道了

2021-01-17 李子嘮旅遊

故宮是明清的封建王朝,雖然封建王朝沒落了,但他們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寶物」,如果來北京旅遊,不來故宮是徒勞的,所有參觀故宮的人都對他的雄偉和古代人的智慧讚嘆不已,知道故宮的朋友們都會知道故宮以前被稱為「紫禁城」,這時人們會覺得奇怪,故宮建築和紫色不相配,為什麼以前叫「紫禁城」呢?今天終於知道了。

古代人起名重視風水、天上和陰陽八卦,無論是人的名字還是地名,都經過幾次考慮後決定,紫禁城這個名字也是如此,關於這個名字,街頭巷尾有很多種說法,所有的說法都帶有吉祥之意,過去皇帝們認為紫色是珍貴的顏色,所以皇家比較重視的地方都是用紫字開頭。

首先,有紫氣東來之說,在古代,自己具有吉祥的意義,表現出聖賢和尊貴,古代人把吉祥的氣息稱為紫雲,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天,這些話都表示吉祥之意,由此可見紫禁城的名稱並不簡單,正是因為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名字不能太輕率,再加上皇帝自稱天子,所以從紫色開始就再好不過了,但是這個金子很容易理解,由於皇宮戒備森嚴,不允許雜人隨意進入,所以被稱為紫禁城。

其次有天象說,古代天上的星星被看古代星星的人分為三堵牆,這三堵牆之一叫紫薇潭,當時紫薇潭也有天子之意,又稱天子,天子自然能經得起子宮,只有這樣的名字才能讓古代皇帝感受到自己的威嚴,實現自己長期的產下目標。

此外,故宮整體建築均為紅壁黃瓦,也是為了展示他們的王權,黃色在明清時期象徵著高貴和至高無上的權利,同時也使人變得壯觀,因此,皇帝的服飾都以金黃色為主,明清時期除皇帝外,幾乎沒有人穿黃色衣服,無論是紅牆上的黃瓦還是紫禁城的名稱,都代表王權的至高無上,表現出自己的威嚴。

故宮建築與紫色相距甚遠,為什麼古稱「紫禁城」?今天終於知道了大家之前知道紫禁城的名字了嗎?可以分享你對這個名字的看法。

相關焦點

  • 27個皇帝執政和居住的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大多數人不知道
    北京有一個揚名海外,眾所周知的名勝古蹟——故宮。 明朝永樂4年到永樂18年,大明第三個皇帝永樂帝朱棣開始修建故宮,而它也成了明朝和清朝兩個王朝共24個皇帝的執政地和居住地。
  • 紫禁城裡到底藏了多少好照片?今天我們一睹為快~~
    故宮博物院不但擁有超過9000餘間明清古建築還有超過187萬件文物藏品歷史照片作為故宮博物院非常特殊的一類文物,反映了紫禁城內外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故宮博物院院藏歷史照片主要由照片和底片構成。總數接近46000張。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故宮,被賦予生命的建築。
    故宮,一個原本沒有生命的建築,在後人的評說中,它被賦予了生命。600年來,它見證了明清兩朝的滄桑變化。帝王已逝,故宮猶在……恍然回首,已物是人非。百年前專屬皇帝一人的紫禁城現已成了吸引社會各色人物的故宮博物院。它的建築之宏偉吸引了建築學家;它的古玩之精美吸引了古董愛好者;它的神秘吸引了大批歷史愛好者前來探索。來到故宮的人無一不為它的氣魄,神秘,精緻而驚嘆。
  • 揭秘:故宮建築的主色調是黃、紅兩色,為什麼被稱為「紫禁城」?
    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決定把首都遷到自己原先的封地北京,於是命人在那裡仿照南京的宮殿建造了紫禁城,此後明清兩朝總共有24位皇帝在那裡居住生活,直到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對外開放,紫禁城才變成了故宮。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故宮100---起
    因著今日tvb播出的古裝劇《大太監》風靡,我便找來些介紹故宮的短片觀看。故宮100,是央視和故宮博物館聯合出品的系列短片,共100集,每集僅短短5分鐘。從小便知道故宮二字,至於是如何知道的,我已經不記得了,5歲時候去玩過,不過那種記憶早已模糊。這麼多年來,對故宮的印象就是莊嚴,肅穆,大氣。終究沒有機會走近,也沒有那個心思或者興趣走近。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故宮100解說詞
    城,是這一片連綿殿宇在大陸上的輝煌建築。 太和門廣場和他身後的太和殿廣場構成立紫禁城的重心。廣場在中國的傳統裡叫做庭院,庭院源於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在共同的空間裡,一家人圍攏的不單是安全,更是中國文化裡相互關懷照應和守望的倫理價值和親情。一般來講,家庭越大院子就越大,就像一棵大樹那樣,分枝抽條、開枝散葉、秩序分明。
  • 故宮屋頂為何沒有鳥,也沒有鳥屎?專家指出:這是古人的設計智慧
    故宮,留下了數朝文化的烙印。從故宮建立到現在,它經歷了200多次各種等級的地震,依然完好,體現了老祖宗在建築方面非凡的智慧。有人發現,故宮這麼大,但故宮屋頂卻沒有鳥,無人打掃屋頂的情況下,也沒有鳥屎,這是為何呢?專家研究後指出:這是古人的設計智慧。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故宮筆記
    精彩的紀錄片,雖短小,但不粗淺。雖是講故宮,卻把歷史、建築、處世之道與審美意象等等都融了進去,也符合中國人以小見大的習慣。邊看邊感嘆中國思想之浩瀚,不知哪個國家的建築群似它這般,連一瓢一壺都寄託著寓意。[前3集] 總括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禁,是權力。城,是連綿大地上的輝煌建設。
  • 紫禁城內部的秘密故宮裡的水缸,為何600多年都不結冰?導遊說出了實情
    故宮》的熱播,筆者對故宮越來越喜歡了,故宮這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宮殿不僅僅只是一座皇家宮殿了,也可以說代表著中國的一種文化了。如今故宮每一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往,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紅」景點。但是在遊覽故宮的同時,遊客們也會產生很多疑問,就比如說為什麼有些宮殿不對外開放?
  • 兼具趣味與深度 故宮出版社推出系列新著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密碼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出版社日前連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詳細解讀紫禁城的文化密碼。
  • 《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狗熊打卡學習筆記
    在明清兩代,這裡被叫做社稷壇,除了每年兩次的定期祭祀外,如遇出徵、班師等重大事件,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典禮。第10集 國家儀式  每天早晨八點,故宮的門一扇一扇打開,太和殿廣場是遊人必經的地方。但曾經,除了舉行國家的重大儀式,這裡沒有人可以踏進。
  • 「老故宮」李文儒榕城開講紫禁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  10日是故宮博物院95歲生日,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當過10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7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館員的李文儒,7日晚帶著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走進三坊七巷麒麟書局,與榕城書友面對面交流。開講前,68歲的李文儒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故宮歷經600多年,為何屋頂沒有鳥屎?專家:老祖宗真聰明
    相信大家在打掃陽臺或者窗戶圍欄的時候,護牆上總會沾有鳥屎在上面,鳥兒喜歡到處飛,到處「撒野」,想要驅趕這些小鳥不要在自己家排廢洩物,還真的是一個難題。可在故宮裡頭,大家可以發現它的屋頂沒有出現多少鳥類的排洩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紫禁城裡修古建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從紫禁城落成到今天,昔日的紫禁城已成為故宮博物院,跨入了第601個年頭,至今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博物院和其他多數博物館相比,除了具有豐富的藏品外,一個突出特點在於建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館藏」,而古建保護傳承對故宮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 「數字故宮」小程序今天上線 600歲的紫禁城邀你雲端相見!
    圖說:「數字故宮」小程序今天上線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今天,「數字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標誌著故宮博物院在新文創、新技術領域邁出重要步伐。
  • 故宮」系列活動重磅來襲!——故宮新春遊學,解鎖紫禁城...
    故宮》系列歷史科普繪本,以故宮遊學之旅開啟騰星點點的2021新春,實現:  線上花樣雲遊故宮建築,線下沉浸體驗宮廷文化。  參與「故宮新春遊學,解鎖紫禁城600年歷史」系列活動,你就能了解故宮一磚一瓦、一事一物,品味古人的建築智慧和生活哲學,領略故宮的壯美風華和宮廷文化。
  • 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是怎麼建成的? || Chin@美物
    這些難得一見的圖片,皆出自一本叫做《太和殿》的書。  它從專業的建築視角,把故宮第一大殿——太和殿,來了個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透徹分析。  今天,這本《太和殿》在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我們把它推薦給你。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今天開展 乾隆年間漆紗首度與公眾見面
    透過展櫃玻璃窗,與康熙時的脊獸對望;一隻通體布滿金花的金甌永固杯,無聲訴說著對家國的美好祈願;尚未開放的符望閣那一片漆紗,正由文物修復師們默默尋回百年前的工藝……今天,《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拉開帷幕,觀眾登上午門城樓,即可透過450餘件展出文物,探尋故宮600年的雲煙往事。
  • 《上新了·故宮》鄧倫魏晨聶遠尋找紫禁城最神奇的色彩
    從揭秘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到探尋紫禁城中的鏡像傳奇、數字密碼、傳世文物……在這兩個多月的故宮探索中,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故宮元素化成了一份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上新」。本周六20:30,《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精彩的收官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