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部電影熱議太多,導致我與朋友的話題也時時刻刻脫離不了。
在奶茶店無聊的打發時間,突然和朋友再次聊到《花木蘭》,覺得自己可能太偏愛劉亦菲,所以一心想著這部電影的好了。但我的世界觀裡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好比較多。
美國人的社會問題-種族歧視
前段時間美國黑人被活活壓死的事件,還是記憶猶新的。因為這個事件引發了美國人的一次次暴亂。
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疫情那麼嚴重,死那麼多人大家都不傷心,死了一個黑人,卻引發了這麼大的暴亂?
想想種族歧視這個問題,這可是美國人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從林肯到現在的川普,在美國種族歧視依舊嚴重,黑人地位依舊不高。一系列不平等的歧視問題得不到解決,積壓的憤懣就此爆發。
想到我寫文的素材,一般的素材都激不起大家點開閱讀,但是說到道德綁架、北上廣深、房價、工資各種貧富差距…大家就忍不住要討論幾番。這不就刺激到大多數人一直想要解決但是又解決不了的痛點了嗎?
同樣的社會問題-女權
都知道歐美很早就開始倡導男女平等,杜絕歧視女性。
想想電影中的花木蘭,電影中花木蘭恰恰就是女性的代表,代父從軍奮勇殺敵,挽救國家完成使命。誰說女子不如男,女人認真、努力起來也能撐起半邊天。
在我們國家以往女性被裹足也好,出嫁之前不能接觸除自己家裡以外的男性也罷,這也是我們的社會問題。
我想這也是大家為什麼這麼喜歡花木蘭的原因了。電影能引起這麼大的爭議,也說明大家骨子裡的中華美德是根深蒂固的。
這也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女權,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所以電影的大同小異,我們可以批判性的給予意見,但沒必要攻擊與抵制。
說到劉亦菲從仙劍奇俠傳一到現在我都喜歡她。幾乎每部電影都看過。沒有深度研究過她拍的每部電影。但我知道劉亦菲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她很喜歡接一些大製作,合作的基本都是國內的大牌明星,記得他與周潤發、成龍合作的時候也是一臉敬佩之情。她說過好萊塢的片子希望是主角角色,如果是個打醬油的,是不會接的。小角色展現不了自己的實力。
從我這個角度看花木蘭為什麼找劉亦菲,第一:英語當然是她的優勢;第二;國內流量超高,像這樣投入較多資金的製作,如果請個18線演員,也引起不了話題;第三:劉亦菲的武功功底還是有的,從她拍的很多電影、電視劇都可以看的出來,外表柔弱,但是骨子裡卻有份韌勁…
說到這裡雖然是劉亦菲的粉絲,演技也說的過去,但感情戲總讓人覺得缺少歷練。每個人因為臉部肌肉、五官大致不一樣,所以面部表現出來的情感也不一樣。劉亦菲的感情戲我個人覺得看上去有點木納、呆滯。
作為粉絲的我,也可以感覺到她的眼淚,演不出那種傷心的情境,無法讓人感同身受。總體而言就是不論任何情境的傷心,在她的表情裡都是一樣的,無法區分是失戀還是離別之苦。
海瑟薇太美,小李子太帥,劉亦菲太仙
突然想到海瑟薇、還有小李子,海瑟薇因為太漂亮,美國人對她的演技也是各種吐槽不過關。甚至攻擊、排斥她。還有小李子,神仙顏值,他一心想拿小金人,但是卻一次次與小金人無緣。因為很多人覺得他只會用顏值吃飯,沒有演技。
後面小李子拋棄形象一步步努力,最後憑藉《荒野獵人》奪得小金人,陪跑了22年奧斯卡,他終於做到了。要知道小金人可是一個演員的最高獎項。
回到劉亦菲,在我們心中一直都是天仙形象,其實她也沒把自己當天仙,一次次擺脫觀眾給的這個人設,在電影中突破自己,一心想要做個好演員。但跟鞏俐這個老戲骨一比,明顯讓人感覺經歷太少,還需要多經歷一些事情,磨練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