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全媒體記者白正春通訊員都文濤
田野裡,紅薯苗生長旺盛,麥穗顆粒飽滿;田野外,繁花錦簇,綠意盎然。這裡既是安陽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又是當地的「網紅花園」。而這一切的精心打造者,便是合作社的副理事長——羅豔芹。
羅豔芹家住安陽滑縣萬古鎮杜莊村。出生於1972年的她,臉上流露著善良、從容與親和。一談起自己創業、扶貧的故事,她更是娓娓道來。
敢於突破,紅薯致富
2001年,羅豔芹與丈夫在鄭州註冊成立河南省粒粒豐種業有限公司。隨著業務量的擴大,羅豔芹夫婦返回家鄉,並於2012年註冊成立滑縣禾生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2019年,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經濟作物,在羅豔芹的大力主張下,合作社收購了村裡的粉條加工廠,並種植100多畝高澱粉紅薯,用於加工粉條。
談及收購粉條加工廠的初衷,羅豔芹說:「我本身就非常喜歡吃紅薯和粉條,但是現在市場上粉條摻假的情況太普遍,就想自己加工生產。況且村裡的粉條加工廠已閒置多年,收購過來也是合理利用資源。」
收購初期,羅豔芹便遭到了丈夫的反對和質疑。種植小麥已足夠忙碌,而加工紅薯更是忙上加忙。此外還要考慮紅薯的種植、銷售、購買機器等諸多問題。但羅豔芹始終保持熱忱與信念,她笑著說:「我感覺不加工紅薯,就實現不了我個人的價值,我有信心把它做好。」
為種植好紅薯,她遠赴山東、河北等地學習先進種植經驗。同時,多年種植農產品的經歷也讓她少走了許多彎路。好在天道酬勤,2019年較為乾旱的天氣為紅薯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羅豔芹永遠記得紅薯豐收的第一天,村裡一位老太太對她說:「我活到70多歲,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紅薯。」
2019年,她在當地開了一家專賣紅薯粉條的實體店。開業第一年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紅薯粉條在市場上供不應求。2019年,她為自己的紅薯產業註冊商標,名為「紅薯姐姐」。羅豔芹說:「創業就是始於夢想,基於實幹,成於創新。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在創業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給予了羅豔芹極大的支持與幫助,幫她協調貸款、為企業出謀劃策、聯繫銷路、提供培訓等。如今,羅豔芹的紅薯窖、冷庫也在建設之中。她說,「在政府的幫助和大家的奮鬥下,我們的產業越做越大,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大家對我的認可就是我的幸福。」
傾情惠農,盡心扶貧
產業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這讓羅豔芹更加感到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不僅要把企業做好,還要將善意愛意傳遞給周邊人。最小的善行勝於最大的善念。」她說:「農民最需要的是信任與尊重,有時甚至是一個微笑。」合作社通過向農民提供低價位、高質量的種子、化肥等,增加了農民的收益,逐漸積累起農民對他們的信任。同時,為回饋於民,合作社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投入精準扶貧工作中。合作社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低價位向農戶提供高純度原種,對農戶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用藥、統一收購的管理模式。2012年至2020年,合作社共安排了9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累計帶動貧困戶1200多戶。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合作社對萬古鎮、梁村、鳳亭村共101戶貧困戶實施精準扶貧,每戶發放現金1000元,共計40.4萬元。
合作社現有工作人員中有36戶貧困戶。因農業工作季節性較強,所以,農忙時期合作社會額外招用農民,從事澆水、田間去雜等農活,並採取工資日結的結算方式。合作社女工佔全部工作人員的70%。羅豔芹說:「現在農村有很多留守婦女,有些年齡較大,已經不適合外出務工,所以我們會優先考慮這類人員,讓她們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完成工作。」她也十分注重和員工的交流。扶貧工作中會遇到個別貧困戶思想渙散的情況,羅豔芹會主動和他溝通。「讓他們不僅在物質上實現脫貧,更在精神上實現脫貧,懂得用勞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滑縣婦聯的幫助下,羅豔芹成立了「婦女之家」。在這裡,她和當地婦女們一起喝茶聊天,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這些活動極大豐富了婦女們的生活,增進了她們之間的感情。羅豔芹還會讓年輕、有文化的婦女外出培訓學習,以拓寬她們的視野,提高她們的就業素質。
就在去年,合作社裡的一名貧困戶為羅豔芹送來了親手種植的西瓜,女員工為她拿來了自己納的鞋墊、做的鞋,讓羅豔芹深受感動。紅薯粉條店開張的第一天,她邀請萬古鎮所有的環衛工人吃大鍋菜;在2020年疫情期間,她主動向杜莊村捐助6000元的口罩,和村民們共同戰「疫」。
如今,合作社的貧困戶已全部脫貧。2019年12月,合作社被安陽市人民政府認證為「市級帶貧合作社」。2016年,羅豔芹當選縣級「三八」紅旗手;2017年,她被滑縣婦女聯合會和滑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授予「巧媳婦」標兵稱號;2020年,她當選安陽市「三八」紅旗手。
以花會友,詩意人生
走進羅豔芹的房間,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盆栽,那是她用紅薯精心打造的工藝品。桌上擺放著一整套茶具和未臨摹完的字帖。工作之餘,她喜歡通過喝茶來放鬆自己。每天堅持讀一個小時的國學經典,如今已經堅持了四年。「讀國學讓我變得更加自信。」,羅豔芹說,「兒子在外讀書,每天我們都會視頻通話,我也在和他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5年前,羅豔芹萌發了建造花園的想法。她在廠房外劃出一片土地,自己種植,自己打理。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當地的「網紅花園」——「紅薯姐姐的花園」。各式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引得路人駐足觀賞。花園吸引著周圍各個村的村民前來遊玩,同時也為合作社的合作夥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棘手的問題,這時花園就成為她生活和工作的「調節劑」。就像她說的那樣,「愉悅了自己,芳香了別人」。
羅豔芹的母親和婆婆已至耄耋之年,身體依然健康硬朗,現在是花園裡盡心盡責的管理員,監督調皮的小孩子、打掃衛生、精心維護著花園。羅豔芹說:「她們也感到很充實,我想讓她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她驕傲地說:「今年母親節,我可以送母親一個萬紫千紅的花園,裡面有千萬朵花。」
每年五月,合作社都會舉辦優質小麥觀摩會,今年也不例外。麥田裡麥苗挺拔,麥穗飽滿,暗示著豐收的喜悅。剛種植下的紅薯苗正在汲取著來自大地和陽光的養料。對於未來,羅豔芹希望繼續堅持小麥的研發與制種,擴大紅薯產業。同時,她也將進軍電商領域。她已經安排專業的電商老師為當地的年輕婦女進行授課培訓,電商店鋪也正在申請。正如合作社的名稱「禾生金」所象徵的那樣,「紅薯姐姐」正在和鄉親們一起,把農村變成景區,把田園變成公園,把農舍變成客房,把農產品變成禮品。這片土地,生長著小麥與紅薯,也孕育著羅豔芹與鄉親們的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