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中的玻璃之城,有著24小時徹夜不眠的太平山夜景和365天繁忙的維多利亞港,有著最前沿的西方思潮和最傳統的中華品性,有著溫柔的海水海風和港人堅毅獨立的性格。提到香港,彼時有四大天王叱吒歌壇,金庸、倪匡、黃霑、蔡瀾在文壇各領風騷,亦有亦舒筆下的黃玫瑰和姜喜寶演繹殖民時代的港島生活。彼時或許還有《喋血街頭》、《甜蜜蜜》、《阿飛正傳》、《古惑仔》等等港味十足的一代人的記憶;此時亦有陳奕迅、李碧華、張小嫻和TVB等等眾多耳熟能詳的香港元素深入兩岸三地。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香港元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香港記憶。
(香港最高樓——九龍ICC,圖片來源:華政律師學院12級@吳博石)
許多人都仰慕著律政劇中叱吒風雲的大狀,都嚮往著法醫、法官等等靠著專業理性的素養為正義發聲的人群。《法網狙擊》、《潮爆大狀》等TVB律政劇中的法律從業者形象和撲朔迷離的曲折劇情,是太多大陸法學院學子對普通法和法庭辯論程序的啟蒙,亦是許多大陸學子填報法律專業時的最初動力。
(港島徑第八段——龍脊背,圖片來源:華政律師學院12級@吳博石)
香港共有三所大學開辦法學院,進行法學教育。分別是:香港大學(「HKU」)、香港城市大學(「CityU」)、香港中文大學(「CUHK」)。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將HKU列為世界第30名,居於亞洲第5。在2016 QS法學學科排名中,HKU被列為全球第18名,亞洲第2(僅次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作為香港毫無疑問的法學明珠,HKU法學院的畢業生在本港法律市場及周邊地區受認可度較高。「Hong Kong University is not a university of HK; it is THE University of HK.」 2015年手冊特輯如是說。
HKU提供多種LL.M.項目(具體專業方向詳見下文4.2的介紹),但招生規模均不算大。與其他港校相比,HKU的LL.M.項目保持了較為嚴格的錄取條件。根據其官網,在語言方面,HKU要求申請者TOEFL不低於97分,或IELTS不低於7分(且各單項不低於6.5分)。另一方面,HKU對申請者的學業記錄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更加青睞具有高GPA的申請者。請有意衝刺HKU的申請者注意全方位提高自身實力。
此外,港校與英國學校申請有著較大的相似性,而與美國法學院申請區別較大。尤其是推薦信等材料要求與美國不同,提請港、美雙申的申請人多加留意。
本次特輯就讓我們來看看本年度HKU的招生解讀與數據分析。
(位於中環的香港終審法院,圖片來源:華政律師學院12級@吳博石)
II. 數據與分析2.1 樣本總數的呈現本分析基於截至2016年7月4日收到的8份調查問卷。在該8位HKU申請者中,全部為2016年華政應屆本科生(下文稱「小本」)。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屆所有華政申請者全部獲得HKU LL.M.的Conditional Offer(下文稱「Con Offer」,即「有條件錄取」)。這是既LSE特輯後又一「大滿貫」(關注本公眾號,回復「LSE」,查看:英倫血脈——2016倫敦政經LL.M.申請特輯),戰績出色*。在該8位申請者中,有1位同時申請了HKU JD,處於Pending狀態。
*編者註:不排除有部分申請者未填寫Waiting List / Rejection /Pending(即「無結果、待定」)等信息。
2.2 申請者GPA、語言成績的數據呈現與分析數據呈現: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GPA區間為[3.53,3.81],均值3.66。
數據分析: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GPA均值3.66,最低3.53,也不乏3.80+的高GPA。在8位申請者,有1位申請者為非法本背景(外語學院),其本科專業GPA為3.60,同時修讀法律二專,成績為82/100。據往屆HKU申請特輯,2015年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區間為[3.72,3.94],GPA均值為3.80。可以看到,今年獲得HKU 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GPA均值較去年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下降0.14),對於有意申請HKU但GPA不夠出色的未來申請者,這無疑是一劑安慰與鼓舞。即便如此,請有意衝刺HKU的申請者勿對GPA掉以輕心。
根據現有統計信息 ,對於獲得Con Offer申請者,HKU會基於其現有GPA值提出不同的學科均分或GPA值的Con條件。例如兩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申請時GPA分別為3.69與3.70,HKU提出的Con條件為畢業時GPA達到3.70;一位申請時GPA為3.60(待大四上學期重修成績出分更新GPA至3.66),HKU提出的Con條件為畢業時GPA達到3.60;一位申請時GPA為3.81,HKU在錄取郵件中未提出GPA要求。通過上述四例樣本,可以看出HKU對申請者提出的Con條件通常為其申請時GPA值的略高值或等同值。
另外,根據本屆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提供的信息,HKU在回覆郵件中提及GPA可進位。該位申請者被要求畢業時達到GPA 3.70,經郵件詢問,HKU表示只要其畢業時GPA達到3.65,即視為其滿足Con要求。郵件原文表述為:「The rationale is that there anything at or above 3.65 will be rounded off and deemed to be 3.70 for the purpose of the requirement.」 對於有意衝刺HKU的申請者而言,這又是一大利好消息。請在畢業時未達到Con條件的申請者嘗試向HKU Argue,一切皆有可能。
2.2.1.2 語言成績數據呈現: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IELTS成績區間為[7.0,7.5]。有2位申請者同時提供TOEFL成績,分別為101與102。
數據分析:根據HKU官網的檢索結果,HKU對LL.M.國際生的語言要求為TOEFL 97分及以上或者IELTS 7分及以上(單項不低於6.5分,LL.M. in Chinese Law無單項要求)。但從統計數據來看,錄取者的語言水平遠高於此。本屆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中有6位擁有IELTS 7.5的高分,可見HKU在語言方面提出較高的要求。
2.2.1.3 軟實力數據呈現:8位獲得Con Offer的小本申請者中:(1)5位曾獲得校級綜合獎學金;(2)2位曾於外所實習,6位曾於內所實習(其中1位獲得合伙人的推薦信),2位曾於公司法務處或合規部實習,4位曾於法院或檢察院實習;(3)5位擁有國外交流經歷;及(4)1位曾參加Vismoot、Moot Shanghai、貿仲杯等比賽並獲得若干優質獎項,1位曾獲得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三等獎,1位獲得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一等獎。
數據分析:從統計數據來看,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經歷都比較豐富。雖然GPA與語言成績此兩項硬體指標對於HKU申請起著最關鍵作用,但是軟實力的優勢能錦上添花。提請有意衝刺HKU的申請者在具備硬體優勢的同時,從各方面提升自我軟實力。屆時「LawSchool申請DIY」團隊也將發布關於如何提升軟實力的特輯,敬請關注。
2.2.2 往屆未獲得Con Offer的數據分析據往屆HKU申請特輯(點擊本文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查看),2015年有16位同學申請HKU,5人獲得Con Offer,2人被列入Waiting List(下文稱「WL」,即「待定」),3人被列入Rejection(下文稱「Rej」,即「拒信」),6人處於Pending狀態。雖然本屆獲得Con Offer的人數較去年有大幅增長,但編者推測本屆部分未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未填寫信息,故往屆數據仍具有參考價值。
列入WL的申請者GPA區間為[3.38,3.68],均值3.53,IELTS成績均為7.0。
列入Rej的申請者GPA區間為[3.42,3.71],均值3.58,IELTS成績區間為[6.5,7.0]。
列入Pending的申請者GPA區間為[3.38,3.65],均值3.55,IELTS成績區間為[7.0,7.5]。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列入WL、Rej、Pending的申請者GPA及IELTS均低於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請有意衝刺HKU的申請者務必保持自身硬體的優勢。
2.3 獲得Con Offer的人數和實際就讀的人數比例及分析在8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中,實際選擇就讀HKU的人數為2人,佔據獲得Con Offer的總人數的25%。其他申請者因手握其他Offer而選擇就讀NUS(新加坡國立大學)、LSE(英國倫敦政經學院)、CUHK。另有1位申請者選擇就讀CityU JD。
2.4 擁有海外背景的人數比例及分析在8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中,有5位申請者擁有海外交流的經歷,佔據獲得Con Offer的總人數的62.5%。另有1位申請者擁有CityU暑期公派交流經歷。
2.5 編者的話本屆獲得Con Offer的人數較去年有3人的增長,達到8人之多。這是華政LL.M.ers在繼LSE、UCB之後實現的又一突破。本屆華政LL.M.ers的申請勢如破竹,戰績可觀,也許手冊對此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在欣喜之餘,編者有如下感悟:
1) 與LSE相同,部分申請者可能因對自身水平不夠自信,在申請時避而不申HKU。請不要懼於HKU的大名,事實證明它同樣被強大的華政LL.M.ers攻克了。請大膽地把申請砸向HKU的大門吧!
2) 關於留位費。據一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提供的信息,港校通常以學費的一半為留位費的計算標準(至少適用於HKU和CUHK)。CUHK採取Rolling Basis模式,其第一輪Con Offer基本上在12月至次年2月陸續發放,第二輪Con Offer針對沒有招滿的專業,於次年3至5月陸續發放。而HKU是次年3月統一審核材料,第一批Con Offer將在次年3月初發放(依照今年的經驗,3月底會再發放一批Con Offer),第二批將在次年4月、最遲5月前發放。如此一來,CUHK交留位費的時間較HKU更早,申請者可能面臨需要交CUHK留位費時還未收到HKU錄取結果的情況。
另一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建議,如果對自身綜合能力有足夠的自信,可以考慮將港中文放在港大後面申請,避開留位費。鑑於CUHK採取Rolling Basis模式,申請越晚難度越大,故此方案存在一定的風險。僅供讀者參考。
3) 談談JD。編者注意到一位獲得Con Offer的申請者選擇就讀CityU JD,且據編者與本科在讀同學的交流,一些同學表示正在準備或打算考LSAT,踏上JD之路。雖然「LawSchool申請DIY」主要針對LL.M.申請,但我們亦鼓勵、支持同學們申請JD,不久後的CUHK特輯中就將會介紹JD申請的相關內容。同時,隨著ECUPL JD申請者人數的增加並且給予我們相關的反饋,期待「LawSchool申請DIY」不日推出第一期「JD申請特輯」。
III. HKU申請技巧
(香港大學,圖片來源:華政國際法13級 @虞子瑾)
香港大學申請有官方專門的網申系統。申請的一般材料都是需要的,如中英文成績單、中英文在讀證明、個人簡歷、個人陳述、兩封學術方面的推薦信(材料要求每年都變,以當年的官網為準)。
3.2 申請開放及截止時間根據官網的通知,近兩年申請系統開放於12月,關閉於次年1月30日,但2016年一些專業方向延期至3月,最新開設的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於2016年5月16日截止申請,請申請者務必關注官網更新。期間有網申和特定的申請程序,請務必了解清楚往年的申請進程和情況,抓緊時間完成所有規定動作。
3.3 申請方式及材料準備港大的申請開始得晚,手續也比較多。首先要完成網申,然後還需要把所有的原件都寄到大學。除推薦信只需要紙質版之外,其餘所有材料需要電子版和紙質版。
推薦信需要使用香港大學特定的紙(以去年的一位申請者為例,其當時為了這張特定的紙,專門去學校蹲點找老師籤字)。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往年的申請要求,提前做好準備,時刻觀察好官網的動態(如何時可以列印特定的紙張)。
3.4 錄取時間申請港大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質,因為港大的錄取審查過程較長。以今年一位特邀嘉賓為例,其是12月申請的關口一開就提交的申請,但是到了第二年五月才收到了Con Offer的通知。
IV. 來自前輩的話
(香港大學,圖片來源:華政國際法13級 @虞子瑾)
根據一位MCL應屆畢業生、一位CFL應屆畢業生以及一位LL.M. (General)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反饋,我們整合了以下信息分享給大家。
4.1 2015-2016 HKU LL.M.概況2015-2016學年,HKU數個LL.M.項目總共招收大陸學生80餘人,其中Part-time(即兩年學制)學生佔一半以上。
4.2 HKU LL.M.專業介紹HKU目前設置的LL.M.方向是香港三所法學院中最多的,2016-2017學年還開設了一個新的方向: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同學們可以去HKU法學院的網站(http://www.law.hku.hk/course/)關注課程說明,再判斷要選擇哪個專業方向。另外,除了周六是上午上課之外,平時均在晚上上課,主要是為了能讓Full-time和Part-time學生一起上課。
1) LL.M. (General)
該專業的優勢是選課自由。除了MCL的課不能選以外,其他的所有LL.M.方向的課任選。唯一的限制是同一個專業不能選超過5門,例如不能選5門以上Corporate & Financial Law (CFL)的課程。
2) CFL (Corporate & Financial Law)
在迎新晚會上,據該專業負責人說CFL是最熱門的LL.M.方向。畢竟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熱門是自然的。據CFL專業同學以及選過CFL課的同學反映,課程難度比較高,很多同學是香港金融界人士,如果有一定的金融基礎會更容易跟上課程以及參與進同學討論。
3) IP & IT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根據一位General LL.M.應屆同學反饋,其選了最多這個專業的課程,當初也是同時被IP & IT以及General錄取,為了選課更加自由,繼而選擇General。IP & IT開設課程較多,質量不錯,課程內容基本緊跟知產和科技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學院Law Tech Center定期舉辦的講座質量都很高,經常會邀請學界專家開設講座,一般與時事密切相關。例如前段時間的Apple vs. FBI,以及更早的被遺忘權等等內容。
4) MCL (Master of Common Law)
同樣是最熱門的專業方向之一,絕大部分都是內地學生。普通法課程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也可以選LL.M.其他課程,唯獨不能選中國法方向(Chinese Law)的課程。但據說從2016-2017學年開始,課程會進行改革,不再和本科生一起上課。
5) Chinese Law
中國法專業,主要是面向想系統學習中國法律的外國同學,但也有部分中國同學。據反饋,課程內容相對較基礎(對於有國內法本背景的同學而言)。中國法部分課程很不錯,例如Human Rights in China,可以讓你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和你想像的絕對不同。既然來了香港,就建議選一些其他地方接觸不到的課程。
6) Arb & DR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7) HR (Human Rights)
8) CR (Compliance and Regulation)
4.3 項目時間安排2015-2016學年自8月27日正式開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集中在2015年12月,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時間為2016年5月。論文提交時間基本與考試時間相同,但教授會提前一個月要求學生確定論文題目。
HKU僅針對MCL方向的學生開設專門的就業講座,並提供選課諮詢的指導老師。
4.5 選課經驗及相關推薦4.5.1 選課程序及技巧每個學期一開始有個Add-Drop Period,學生先提交選課清單,然後在這個期間可以隨意聽課,經過試聽及選擇,在Deadline之前確定一份最終的清單。某些為專門方向開設的課程,要先滿足該方向的學生選課,如果已被選滿,就輪不到General LL.M.的學生了。
選課技巧上,最好看清楚自己選的課的考核方式。期末考方式非常多樣,有論文、課堂表現、課堂小測、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等。有的課程是採用單一考核方式,例如整門課就以100%論文為考核,有的是多種考核方式結合(某同學稱之為折磨),如期中小測+期末開卷考試+期末論文。所以,在選課的時候不要貪圖一時之爽,等期末四篇7000字的Final Paper一起來,或者全是考試,就更爽了。
4.5.2 推薦課程(該部分僅代表就讀同學的個人觀點)1)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Dr. Emily Lee)
講授基本的金融知識。考核形式為Take Home Exam(可合作,大概三星期完成)。
2) Contract Law (Lusina Ho)
講授內容為普通法精髓,閉卷考試。
3) Tort Law (Ricky)
作為普通法的基礎課程之一,可以對普通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期末考核形式為考試加小論文。
4) Introduction of Common Law (Richard)
老師給分高,考試形式為寫論文。
4.6 日常生活反饋(該部分僅代表就讀同學的個人觀點)4.6.1 租房費用及條件HKU法學院為MCL方向的學生提供宿舍,房型為單間,月租為4800港幣。步行15分鐘可到校,也可搭乘小巴。
根據兩位應屆同學反饋,他們選擇校外租房,房型分別為三房一廳(共享一廚一衛)及單間,月租分別為4800港幣及5600港幣,和學校的距離分別為步行10分鐘及乘坐大巴10分鐘。
4.6.2 日常開銷及相關推薦根據兩位應屆同學反饋,每月在餐飲上的開銷約3000港幣,交通費為300-500港幣。每月購物的開銷波動較大,1000-3500港幣不等。
周邊購物區推薦銅鑼灣。西環、西營盤、上環一塊區域都有很多很不錯的店等待大家去發現,有時間還可以爬爬太平山。另推薦覓食專用App:Openrice。
4.6.3 性價比較高的教科書獲取渠道學校圖書館可以借,自己買比較貴,或者找學姐學長買二手課本。不買課本也可以,學校圖書館可下載電子書。
4.6.4 特色活動推薦MCL組織的活動一定記得要去參加,涉及就業講座、考試指導等等。
HKU每年9月會組織Job Fair,同學們可以通過Job Fair了解各律所,也許還能斬獲Paralegal的就職機會。
4.8 就業根據應屆同學反饋,所有港校畢業生都可以申請IANG (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的籤證,畢業後可以無條件在香港逗留一年。但HKU出成績是出了名的慢,5月份基本上結束考試,6月29才出成績。因為申請IANG需要畢業證明,沒有IANG籤證,工作方面會比較麻煩。所以在面試的時候要問一下對方單位的情況,早點商量好籤證的事情。
LL.M.畢業生選擇留港的不多,但留下來的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基本上都是找到Paralegal的工作機會,外所、內所香港辦公室、香港所都有。更多的同學回了內地,還有少部分繼續深造。一位應屆同學認為,在香港,如果決心找工作並且進行認真的準備,那麼還是可以得到外所Paralegal的工作機會。建議平時多關注HKU Portal裡的Career Service,會定期發布律所的招聘信息,平時也可以多參加律所舉辦的Reception,就算沒有Offer,也可以拿一些紀念品,如書包、水壺、U盤、手電筒等等。
應屆同學表示,一個LL.M.學位並不能確保你能進什麼樣的所,HKU LL.M.只是給了你一個敲門磚,至於能不能拿到Offer,那就是各顯神通了。
4.9 選擇HKU的原因(該部分僅代表就讀同學的個人觀點)亞洲數一數二的學校,在這裡可以感受西方的教育同時也感受到中式教育,港大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國際認可度高。此外,香港離大陸非常近,地理位置也是優勢之一。
4.10 對未來HKU LL.M.er的寄語和囑咐1) 選課很重要,多諮詢學姐學長,一年時間很快就過了,要珍惜和自己一起學習的小夥伴。
2) 趁早開始寫期末論文。
下期預告:經作者授權,本周末將發布更詳細更全面的經驗帖《在香港大學讀LLM是種怎樣的體驗?》(該文首發於公眾號「智合LawSchool」),敬請期待。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相應關鍵詞還可索取:
「2015美國」——2015版飛躍美利堅手冊
「2015港英新」——2015版飛躍港英新手冊
「GULC」——2016年喬治城大學LL.M.申請特輯
「NYU」——2016年紐約大學LL.M.申請特輯
「LSE」——2016年倫敦政經LL.M.申請特輯
「UCB」——2016年伯克利LL.M.申請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