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國強公益基金會投資建設的甘肅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楊娜 攝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20日電 (楊娜)由國強公益基金會投資近3億元建設,佔地150畝,建成後將容納2500人學習的甘肅國強職業技術學校20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破土動工。
繼2018年建成東鄉縣龍泉中學之後,碧桂園集團投資建設甘肅國強職業技術學校並計劃建設標準化小學。碧桂園蘭碧區域總裁渠晨曦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碧桂園集團實施教育扶貧的重大舉措。
圖為開工儀式現場。楊娜 攝
東鄉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甘肅三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東鄉族的發祥地和聚居區,也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甘肅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難點。
2018年4月,甘肅東鄉縣成為碧桂園集團結對幫扶的9省區14縣之一,該集團派出一支14人的扶貧組紮根東鄉,並在當地推進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其他因地制宜的「4+X」扶貧模式,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在東鄉縣投入超過4000多萬元。
「我們這所職業學校在設立專業的時候以酒店業、房地產物業服務、建築行業機器人建造為三大主要培訓方向。」渠晨曦說,該學校的建成,能夠帶動臨夏州東鄉縣以及周邊甚至甘肅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孩子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幫助他們更好地就業促進脫貧。
據了解,該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將有效彌補東鄉縣職業教育短板,對全縣務工人員從苦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就業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對促進增收、實現穩定脫貧產生深遠的影響。
東鄉縣縣委副書記李澤文表示,碧桂園集團作為世界五百強的知名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脫貧攻堅事業,投入大量優質力量在東鄉開展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走出了一條具有碧桂園特色的幫扶之路。甘肅國強職業技術學校的投資建設,更是融匯了碧桂園集團的關愛和當地民眾的期盼。
創立於2013年的國強公益基金會,多年來聚焦教育慈善以及精準扶貧領域,創辦慈善學校、設立多項教育助學基金。同時,參與碧桂園集團結對幫扶全國9省14縣的扶貧事業,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鄉村振興道路。
作為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國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羅勁榮希望通過產業、教育等多項幫扶措施,全方位、可持續助力甘肅東鄉脫貧攻堅。他表示,甘肅國強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不僅是3億元資金的投入,在辦學過程中將緊密結合碧桂園集團的產業優勢資源,依據企業人才需求,確立「基層一線管理幹部或技術骨幹」的人才培養目標,並依託碧桂園集團強大的產業資源,通過人才共育機制的創新突破,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羅勁榮說,通過校內學習與實訓、校外企業實踐教學培養等多種形式,精準對接崗位需求,精準實施校企合作。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學生將免除一切費用,實施「德技兼備、高薪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培養,促其成才,最終實現「一人成才,全家脫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