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偷公墓祭祀鮮花去賣,水果都不放過,太缺德了!

2021-01-18 潯陽晚報

清明時節,綠色祭掃、鮮花祭祀的倡導深入人心。一束鮮花寄哀思,幾個果品供先人,逐漸成為九江市民環保祭祀的模式。然而,受利益驅使,在陵園公墓區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許多墓碑前的祭品被盜,無良之人將偷來的鮮花送去二次銷售,將供果帶回家享用。對此,公墓管理方也是氣憤之極,但因防不勝防而無可奈何。

市民反映:祭掃先人的祭品不見了

幾天前,市民高先生很偶然地發現祭掃先人的祭品竟不翼而飛。據高先生介紹,他4月3日到賀嘉山陵園公墓區祭拜父母時,插了鮮花,還在墓碑祭臺上擺了貢品。4月5日,因妻子家裡做清明,高先生又去了一趟墓園,可再來到父母的墓前時,他卻傻眼了,「祭臺上所有祭品全都不見了。」與此同時,高先生的妹妹表示4月4日去拜祭父母時擺放的祭品也不見了,而且祭臺上面一片狼藉,好一點的鮮花全部不翼而飛,供品也全部消失,而且花盆都倒了,水濺到墓碑前到處都是。

「這件事情影響很壞,我覺得不能不管。」高先生說,清明祭掃是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每年拜祭,他還會特意將父母的墓碑打掃一番,怎麼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祭品消失不說,墓碑也被搞得一團糟。

墓碑前一片狼藉

記者探訪:有人別有用心地偷祭品

4月9日下午,潯陽晚報記者趕到賀嘉山文化孝道園一探究竟。繞墓區走一圈後發現墓碑前面的祭品被一掃而空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其中,祭祀鮮花被糟踐得最多:許多墓碑前,或是只剩幾個插花的海綿塊,或是留下一個空花盆。至於墓碑前面的水果供品,也只剩下空盤子。大多數墓碑祭臺上一片狼藉:裝供品的器皿被打翻了;盛鮮花的籃子或是插花基座東倒西歪,不被待見的少數普通鮮花則全被扔到地上。

「祭品都是附近村民偷走的。往往是年紀大的老人偷鮮花,送到陵園外面進行二次銷售;而小孩主要偷供果,將供果拿回家吃。」賀嘉山文化孝道園一位工作人員向潯陽晚報記者透露,「他們將好看的鮮花偷去便宜賣,很多做清明的市民並不清楚這種鮮花是二次銷售的花。通常,我們只要發現有人偷祭品都會及時制止,但附近有人屢教不改。」

管理方叫苦:防不勝防

對此,賀嘉山文化孝道園總經理劉怡伶叫苦不迭:「公墓區一萬多個墓碑,每到清明節,都會迎來祭掃高峰。我們做足所有保障,同時提醒祭掃的客人掐斷鮮花花蕊,以防被人偷去進行二次銷售,但一些客人不忍破壞買來的鮮花。偷盜祭品的多為附近人,他們用大塑膠袋或是布袋將偷來的鮮花臨時藏於墓園灌木林,然後趁機拎走。前幾天,我們的工作人員就逮了個現行,一位中年婦女被抓,她隨身攜帶的布袋子裡面既有鮮花,也有供品。其實她是我們陵園的『常客』,家裡條件還可以,但總是喜歡來偷祭品。」

劉怡伶帶著潯陽晚報記者查看了公墓區的技防設施,潯陽晚報記者看到了安裝於路口的監控探頭,不時有工作人員巡查墓區的身影。「我們人防、技防都用上了,但附近村民不當一回事,在他們心裡,自己偷點祭品根本不算事兒。加上墓區周邊沒有圍牆,沒有遮擋物,他們硬是『踏』出一條通往墓園的路,祭品偷到手就開溜。我們也為此苦惱,多次召開員工大會,三令五申強調員工一定要管好家屬,一旦有家屬參與偷盜祭品,我們就會辭退相關員工。但附近有些村民就不同了,他們有的是慣偷,根本不聽勸告。」劉怡伶表示,作為公墓管理方,他們對偷盜祭品的行為防不勝防,非常無奈。來年清明節前,將會考慮採用更加嚴密的防範措施和曝光無良行為的舉措。

潯陽晚報記者 陳月琴/文 徐田剛/攝

相關焦點

  • 襄陽歸山陵:十萬支鮮花換「火紙」的祭祀方式
    今年清明節,襄陽市襄城賈洲歸山陵區門口的宣傳牌上寫著,從本月3月30號開始,歸山陵全面禁止焚燒香紙、紙馬,實行「清掃墓位,敬獻鮮花」的文明祭祀方式。「到了歸山陵公墓以後,歸山陵公墓會免費提供鮮花和祭掃墓穴的物品,比如說水桶,抹布。」市殯葬管理處主任黃明兵說。
  • 【擴散】「中元節」,丹東公墓全面禁燒
    ☛各縣(市)區政府、各相關單位要積極推廣文明祭掃新方式,通過獻一束鮮花、植一棵綠樹、網上祭祀等現代、文明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哀思。☛發動黨員幹部、機關、街道、社區、保潔員、低保戶、志願者等上街參與傳統祭祀日期間禁燒工作。☛各殯葬服務機構要按照省、市疫情管控有關要求,繼續做好疫情管控工作,避免人員聚集。
  • 中元節:緬懷新形式,祭祀新理念
    然而,露天焚燒冥紙冥幣導致街道煙霧繚繞、氣味刺鼻,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人人都了解這樣的方式會導致空氣汙染,影響市民身體健康。同時,燃燒紙錢、燃放孔明燈等不文明祭祀行為也會造成消防隱患,每年因此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都讓人觸目驚心。現如今,傳統的燒香、焚紙祭祀方式已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中元節源遠流長,祭奠的目的在於表達哀思,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 淨園公墓官方微信開通 市民可線上祭祀、預約登記
    東北網9月1日訊 8月30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大慶市淨園公墓」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正式開通,市民可在線追思親朋,還可提前預約祭祀登記。點開公眾號的「線上祭掃」下拉菜單,「幕園介紹」、「網絡祭祀」、「線下預約」、「通知公告」等4個板塊十分醒目,還可免費創建紀念館,線上祭拜祭奠、祈福送經等。動動手指,即可實現線上祭拜,為親友敬獻黃絲帶,文明寄哀思。
  • 市民掃墓祭品擺半小時失蹤 糕點被拿鮮花被售賣
    因為外婆生前喜歡百合花和桃酥,為表孝心,鄒女士從武漢出發前,特地在花店搭配了一大束精品百合和菊花相間的鮮花,買了兩盒包裝精美的桃酥。一到黃石和親友會合後,便馬不停蹄地來到外婆所葬的飛雲公墓。  祭拜完外婆後,鄒女士和家人順道去旁邊的飛雲洞遊玩。中途,小侄女說把玩具車掉在墓前了,鄒女士只好獨自返回墓地幫其尋找。可讓她萬萬沒想到,前後不過半個小時,外婆墓前的鮮花、糕點都不見了蹤影。
  • 西安109社區設集中祭祀點 多墓園提供便民服務
    市民政局殯葬處處長李國軍表示,開展社區公祭活動,是為了引導市民用宣讀祭文、敬獻鮮花、網上祭祀等方式文明祭奠故人,也是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的人和在西安打工不便回去的群眾,給他們提供一個緬懷親人、表達情感的平臺。  沒有焚燒紙錢的煙霧,只有鮮花的縷縷清香和對逝者的綿綿思念。據悉,社區公祭活動我市已開展4年,社區公祭點逐年增多。
  • 10萬支鮮花已到 南岸各公墓免費代市民祭掃
    4月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南岸區民政局獲悉,由該局聯動南岸區殯葬發展促進會發起的「今年清明不祭掃 鮮花代祭表哀思」主題活動正式啟動,10萬支鮮花陸續送到南岸區各公墓(陵園),清明節期間將由公墓工作人員為市民代為祭掃。
  • 鮮花水果祭拜先祖 五臺山「破五」興新風
    佛教在線山西訊 2011年2月7日午後,在山西五臺山觀音洞通往葦地坪的路口,一些村民正在此擺放鮮花、水果及各自家中逝去的先輩牌位,他們將在此「送客」。2011年此間有一種新的民間習俗在悄然興起,當地民眾春節期間,開始多用鮮花、水果祭拜先祖,以此表達懷念之情。午後,人們又在此送走「回家過年」逝去的先祖。
  • 今年清明祭掃 每個墓位限3人預約 入葬公墓可免費代祭掃
    清明節臨近,不少市民致電本報新聞熱線82654321詢問,今年能去現場祭掃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昨天發布通告:倡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3月28日—4月7日,我區三大公墓實行先預約後祭掃,每個墓位限約3人、小型車一輛。鄉村公益性公墓按需祭掃。那麼,如何預約?
  • 開封人,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對逝者以文明、綠色的方式寄託哀思,可採用鮮花祭祀,也可關注「開封清明祭祀雲平臺」微信公眾號或直接關注相關公墓、殯儀館(紀念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的微信公眾號,登錄雲祭祀平臺,進行網上祭祀。 三、安全祭祀,遠離隱患。安全無小事,生命重如山。
  • 「雲祭祀」!今年清明,文成人這樣表達對故人的追思與悼念!
    日前,我縣疫情防控小組發布通告,疫情期間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提倡人們採用「雲祭祀」的方式,縣民政局推出網上祭祀、追思等方式緬懷先祖、寄託哀思。   群眾們可通過掃描「文成網上祭掃平臺」二維碼為逝去的親人建立虛擬墓園,可通過獻花、上香等以示對故人的憑悼和懷念。同時,還組織有條件的14家公墓單位推出委託代祭服務。
  • 埋在清明節裡的那些生意:你在祭祀掃墓,別人在掃蕩財富
    2、還能賣「土」清明祭祀掃墓,通常都要給墓地新培土。「十裡不同俗」,有的地方是直接在墓地周圍取之用之,乾脆利落;有的地方則有講究,不能從原墓地取土,否則大不敬;更有的墓地坐落在陵園,管理方更不允許取土。這樣一來,就催生了賣墳土的生意。一些陵園外,黃土分袋裝好,明碼標價,一袋多少多少錢。
  • 大連:「中元節」各區開展多種文明祭祀方式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國家、省市關於殯葬改革有關要求,強化文明殯葬輿論宣傳,集中開展以「保護環境,文明祭祀」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引導廣大市民自覺摒棄燒紙祭祀等陳規陋習,採取網上祭祀、鮮花祭祀、寄語祭祀等方式祭奠故者。
  • 「栽綠植」、「雲追思」 山東倡導文明祭祀
    來源:經濟日報為防控疫情,杜絕各類火災隱患,山東各地通過多種形式倡導人們文明祭祀。各地群眾通過植樹掃墓、網上祭掃、代祭掃等特別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沒有香燭,沒有紙錢,沒有鞭炮,金鄉縣魚山鎮村民李志勇清明節在父親的墓前種下了一顆蒼翠的柏樹,獻上一束鮮花寄託哀思。「在新時代,我們應該多用綠色、文明、低碳、簡約的祭奠方式追思老人,倡導文明祭奠新風尚。」在濱州市霑化區富國街道西楊村進村路兩側,一大片新栽苗木整齊排列,樹枝上還掛有小卡片,上面有的寫著對親人的追思,有的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網絡祭祀的優點
    網絡祭祀是藉助網際網路跨越時空的特性,將現實的紀念館與公墓"搬"到電腦上,方便人們隨時隨地祭奠先人。
  • 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
    原標題: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本報訊(記者 劉偉平 通訊員 張浩 文/圖)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近日,二七區櫻桃溝管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轄區十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印製文明祭祀倡議書,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祭掃及森林禁燒防火宣傳活動,倡導轄區群眾以健康、文明、低碳、有序的形式進行祭祀,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過一個平安、綠色、生態的清明節。櫻桃溝景區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域林地覆蓋。
  • 濟南:鮮花換火紙 清明文明祭祀
    把 《濟南:鮮花換火紙 清明文明祭祀》 貼到Blog或BBS
  • 百色公墓已售出近1800個墓位 墓位價格9800元起
    「公墓在百色屬於新事物,有新的經營和管理理念,與傳統的殯葬、祭祀文化不同,生態公墓有專人管理,對使用者來說很方便,簡單的一束鮮花就可以祭拜,因此很受關注,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諮詢。」岑建強說。對於生態公墓,市民也發表了自己的態度。
  • 平安冬至,文明祭祀!看巢湖這些鄉鎮街道如何做
    用文明祭掃追思先人、用文明行為扮靚文明城市、用文明力量引領時代新風,冬至期間,各鄉鎮街道廣泛開展文明祭掃新風尚的宣傳引導工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銀屏鎮銀屏鎮轄區林地面積達6.42萬畝,森林防火壓力巨大。
  • 宜城市暫停清明公墓祭掃
    3月26日,記者從宜城市公墓管理所了解到,受疫情影響,清明期間將暫停跑馬山公墓祭掃等聚集性活動。 據介紹,清明節期間跑馬山公墓將繼續閉園管理,暫停組織實地祭掃、集體公祭、集體告別等群體性活動;市民可通過網上祭祀、講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等簡約方式緬懷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