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遠城區有條老正街:建在長江邊,充滿鄉鎮風的體育用品專營地

2020-12-22 喵星人日誌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主城區交通發達,路網密布,街道商圈縱橫阡陌,構成了一處處繁華的超大生活地帶。與主城區環境相反的是部分遠城區,其綜合發展水平稍微滯後,城鎮化區域較低,雖如此,但其實也有部分地方存在年代久遠的老街道。比如在新洲區陽邏,就有一條建在長江邊上的老街,它的長度很不起眼,但規模很大,尤其是沿街專營體育用品,相關商鋪扎堆出現,商品琳琅滿目,看著極具鄉鎮批發市場的風格,它就是老正街。

對於武漢的認知,很多朋友的印象都被人為「一分為二」,主要在於武漢有遠城區和主城區,並且兩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相差巨大。大多數本地土著都認為,武漢的城區在兩江沿線,甚至連繁華的商圈也局限於此,實際上並不對,特別是用發展的眼光去看的時候才能發現,武漢的繁華商圈早就跳出了區域限制遍地開花。比如說這條老正街,它雖然位於遠城區新洲陽邏,但它的熱鬧程度比之主城區內很多老街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在於人氣和街道商鋪數量。

從周邊地理環境來看,老正街呈南北走向,南邊連接陽邏的陽光大道和沿江路,北邊稍微僻靜一點,只有一條關上路,且從整體布局也能看出來,老正街南北皆無交通主幹道,它屬於一條「藏在巷子裡的熱鬧街區」。無論沿著武漢四環線還是繞城高速,東進到陽邏大橋後下橋,北邊熱鬧生活區裡,就能輕易找到老正街。對於很多本地土著來講,老正街和陽邏街道一樣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和記憶,在陽邏街道內,不管是騎單車還是搭乘區內公交,無不輕鬆抵達。

在陽邏街道內,沿陽光大道往江邊走,密集的生活區和學校讓人很確信,這裡一直是區域生活中心。老舊建築遍布,樓棟和商鋪臨街建設,雖然路面寬度有限,但南來北往的行人不少,他們與機動車和電瓶車相互參雜在一起,顯示出某種鄉鎮氛圍感。街邊商鋪以副食店、連鎖店、超市為主,也有不少擺地攤的地方,還有眾多擺著躺椅休息的人,城市的熱鬧和安靜形成強烈反差。當然,更多人的狀態是匆匆而過,但奔波的範圍多是在街道範圍內,畢竟不是主城區,這裡的本地土著佔多數。

陽光大道的口子處還有一個不顯眼的路口,建有一棟超高建築,外牆貼滿廣告和宣傳牌子,文案通俗易懂,顏色大紅大藍,是很多小鎮暴發戶老闆慣用的招商方式。不過,進到口子裡,一眼望去,則是一大排密集的商鋪,這裡也就是老正街的東段。東段入口處商鋪品牌數不勝數,清一色的體育服飾等用品。常見的福建晉江系全家福一個不漏,其他品牌也多如牛毛,再加上不知名的小眾品牌,使得這條老正街自然而然變為體育用品專營一條街,有點類似武漢城區的專業街區。

走進老正街,體育鞋類佔多數,知名的國際品牌、國內品牌充斥其中,門店一個比一個闊氣,宣傳招牌也是閃亮一片。還有體育服飾、體育用品繼續沿街分布,依次往西段的街面延申,一眼看不到邊際。曲折的老正街蜿蜒了一定角度,在轉彎處形成了一處超大廣場,那裡是一方大排檔(猜測),還有一棵高大的行道樹。這一塊商鋪中有一座偌大的小吃門店,算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存在,門店的顏值非常陳舊,一看是有背景和歷史底蘊。在此批發體育產品,再沿著小街走一圈,填飽肚子,看著接地氣的街景,估計也能生搬硬套,在另一處開起類似的街道。

體育用品商鋪在老正街內佔據至少三分之二的店面,只有到了最西段近關上路才能消停。這裡的老正街,沒有商業街的熱鬧,有一排社區,陽邏街道的社區衛生中心就設置在此處,建在一棵高大的楓樹下。中心門面不大,掩藏在樹蔭下,有些幽深,隔壁則是另一棟房子,年代同樣久遠,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因為人氣有限,這裡的老正街街面上除了偶爾行駛過的機動車,人跡罕至,畢竟再往西段便是江邊。江邊連接老正街的是一段小巷,說是小巷,更像是一處生活區內的公共道路,沒有外人抵近,呈關閉狀態。

老正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體育用品專營地,相關商鋪營造出的氛圍實在太像,以至於外地人來了,總會興奮地來一場大採購,走一趟老正街,一身的品牌非常容易搭配齊全。不過,說到底,老正街也並非只有體育用品,實際上穿過臨街商鋪走進街道兩側,還能看到更多的商業體,新時代購物中心、陽邏影劇院等老品牌屹立不倒。隨著城市拆遷改造進行,希望這些老建築都能有更好的歸宿。

相關焦點

  • 路過武漢城區一條鋪滿砂石的大道:晴天灰塵雨天泥濘,充滿鄉鎮風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城區路網密布,交通發達,尤其超長間距的城市交通主幹道馬路縱橫分布,成為區域交通亮點。對於大部分老司機來說,交通主幹道有主幹道的優勢,路面平整、車道寬闊,非常引人注目,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有條穿越武昌、洪山、江夏三區的大道,它因為整體路況糟糕成為很多老司機的「噩夢」。這條大道部分路段最常見的狀態是鋪滿沙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且沿路遍布水泥建築,充滿鄉鎮風格,它就是白沙洲大道(南段)。
  • 路過武漢城區最僻靜舊工廠:建在遠郊小路上,老廠房充滿懷舊風格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底蘊深厚,經濟發展強勁,尤其各個片區的工業區成為就業者青睞的好地方。說到工業區必然離不開工廠,武漢城區內本土工廠企業數量較多,它們大多擁有一定發展背景和歷史。不過,在一定時期內,有新工廠誕生,也有老工廠謝幕,比如在洪山區左嶺就有一座非常僻靜的舊工廠,它建在遠郊不知名的小路上,附近都是鄉下村落,老廠房遺留原地,充滿懷舊風格,它就是葛化集團(工農路)。在武漢市轄區中,洪山區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最主要在於它的行政區域輪廓非常有意思。
  • 武漢城區有座獨特的橋:建在湖中央,連接交通要道,雨季看海之地
    武漢城區道路密布,交通發達,且由於水系眾多,造成城區內道路網中的橋梁數量也很可觀。武漢城區的橋梁可歸納為幾類,一是建在長江、漢江上的特大橋梁,另一類便是建在各種湖泊庫區的中小型橋梁,它們在交通路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武漢城區最適合玩水的地方:長江邊上天然樂園,只在特定季節出現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武漢市內的地理環境以平原居多,路網密布,水系發達,最大特色是長江漢江穿城而過,帶來了豐富水資源。圍繞長江之濱,武漢市也打造很多了特色景點,比如說江灘公園,這裡面就有一處最適合玩水的地方。
  • 我家住在長江邊——兩位武漢人記憶中的「長江圖」
    歷經15個年頭,世茂錦繡長江見證了橋梁飛駕、城市煥新,也見證了漢陽翻天覆地的變化。時至今日,世茂錦繡長江在江畔勾勒出的天際線早已超越了地理意義上的城市地標,成為了武漢人記憶中的一道風景。時值世茂推出錦繡長江天胤2期之際,鳳凰網房產走訪了兩位居住在漢陽濱江地帶的武漢人,探尋她們與長江有關的記憶。
  • 湖北武漢這條次幹道 很熱鬧 有體育場汽車站 附近有美食
    湖北武漢這條次幹道 很熱鬧 有體育場汽車站 附近有美食武漢漢口這條道路 是湖北體育聖地 也是交通往來樞紐湖北武漢漢口新華路,是一條次幹道,在解放大道、建設大道之間,新華路雖然不是商業街,但是也比較繁華熱鬧。主要是這條路上有湖北體育的聖地新華路體育場,還有一個新華路長途汽車站。
  • 武漢將新增一個長江江灘!明年開園!
    武漢又一江灘——洪山江灘將在明年建成開園附近的朋友們有了散步的新去處~洪山江灘效果圖>武漢中心城區江灘建設的「收官之作」洪山江灘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位於長江主軸長江右岸,西起白沙洲大橋,東至楊泗港大橋,全長3120米,總用地面積約76.18萬平方米,是武漢市中心城區江灘建設的「收官之作」。
  • 武漢遠城區有處5A景點:與高山融為一體,特色建築由石頭組成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其文化底蘊深厚,城區規模宏大,並且周邊還分布有眾多景色秀美的風景區。到武漢旅遊,除了市區的人文景點值得一去,在市區周邊還有類似江夏、蔡甸、黃陂這樣的遠城區裡同樣密布特色景點。
  • 你好,復甦的武漢!|武漢|武漢大學|長江
    隨著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熟悉的喧囂又回到老街,熟悉的味道又彌散在每一個太陽初升的早晨,熟悉的武漢方言又在城市上空迴旋……復甦的你資料圖片4月7日深夜,長江邊,江漢關大樓前,不少市民戴著口罩在寒風中駐足,靜靜守望著。
  • 武漢城區被遺忘老街:破舊郵局和店鋪極具年代感,充滿復古風格
    武漢鬧市區的形象,有車水馬龍,也有流光溢彩,現代化的商圈往往熱鬧異常,令人流連忘返。相比之下,在城區裡也有很多非常僻靜的老地方,它們建設年代久遠,生活氣息濃厚,雖然整體風格定位不符合年輕人的胃口,卻也是很多老年人安享往年的好地方。
  • 武漢位於經濟地理中心,高鐵四通八達且距離都不遠,航空不太發達
    武漢京廣線、京廣高鐵、京珠高速與長江、滬漢蓉鐵路以及為了沿江高鐵、福銀高鐵的交點上,是中西部綜合交通實力最好的地方。武漢高鐵四通八達,而且也建得比較早,一般人去上海、廣州、北京、重慶、深圳、石家莊甚至貴陽、成都、福州都可以坐高鐵。至於去長沙、鄭州、南京、南昌本來就只有高鐵。
  • 打卡武漢城區最具煙火氣息社區:內建學校和工廠,風格停在上世紀
    在武漢生活久了,對於這座城市的理解逐漸深入骨髓,尤其在眾多老城區,哪怕只是漫不經心走過,也能看到大片陳舊的歷史風貌建築遺蹟。一般來說,老城區裡的社區建築建設年代久遠,更有生活氣息,並且很多社區還充分融合進了教育院校和生產企業,形成鏈條式生活區。
  • 武漢城區最獨特人工噴泉:建在室內步行街,當年約會青春的地方
    像在武漢城區就有很多噴泉,其中在洪山區某知名商圈裡還建有非常獨特的系列噴泉,它分布在商業步行街室內各處,相互分時段獨立開放,且經常搭配創意演出活動。對武漢熟悉的朋友(尤其是在此讀書的大學生)們當年絕對都去逛過,那些噴泉可謂承載了好幾屆學生的記憶往事,是他們約會青春的絕佳地方,它就是位於光谷步行街的室內噴泉。
  • 武漢城區幾乎每條街都能看到的便利店:買早餐和副食,街拍好地方
    兒時見到的副食店,或是建在村莊醒目位置;或是建在城區街道入口,店面大小無所謂,但廣告的招牌一定要很顯眼。隨著時光流轉,市場發展,現在武漢城區也有類似的一種連鎖店鋪,它們幾乎遍布每一條大街小巷,裝修精緻,陳列專業,能買到早餐和副食,呈現出小而美的顏值,實用又時尚,堪稱街拍風景的好地方。這類店鋪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便利店,其中就有如某天這樣的便利店。
  • 因為李白,因為長江,武漢與這兩座江蘇城市有了一段「唐詩情緣」
    詩詞也將湖北和江蘇這兩個長江之濱的文化大省聯繫在一起。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之間,各有一段「唐詩佳話」。先說武漢與南京。武漢黃鶴樓黃鶴樓的來歷,不管採用哪種說法,都充滿奇幻色彩。據考證,此樓最早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223年),用於軍事防禦。到了唐代,黃鶴樓已是聞名遐邇的名勝。
  • 武漢長江大橋上為什麼會有軍人和武警站崗執勤?
    1955年10月15日,經過建設大軍2年零1個月的艱苦奮戰,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橋梁——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社論《偉大的理想實現了》,向全國人民宣告了這條讓人心情澎湃的消息。 武漢長江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
  • 路過武漢城區黃金口:漢江之畔的簡陋工業園,板房組成專屬物流區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區內工業園數量非常多,除開發區外很多中心城區也分布有大小各異的工業中心。比如在城市三環線邊就有一座很簡陋的工業園,它建在漢陽區襄河堤附近的漢江之畔,規模不大且位置冷門,園區內建築幾乎全是板房組成的物流倉庫,表面看似冷清實則分布大量物流快遞專屬點,它就是黃金口工業園。
  • 武漢城區最特殊地下通道:學生專用,內部建商鋪,背後原因很貼心
    武漢的城市交通,路網密布,線路發達,尤其基建配套設施非常豐富。因為城區地形緣故,武漢市區的橋梁和隧道多,一般而言,類似的市政設施建設多是相關部門買單,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城區關山大道上就有一座很特殊的過街地下通道。
  • 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邊,多個品牌新盤即將面世
    樂居買房訊 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於2004年開通運營,目前運營線路西起東西湖區徑河站,東至黃陂區漢口北站,貫穿東西湖區、礄口區、江漢區、江岸區、黃陂區5個區,全長38.54公裡,共設32座車站,由西到東目前依次可與3號線、2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等5條線路換乘。
  • 武漢城區有座低調老舊小區:由3棟單元樓組成,名字源於兩千年前
    常年生活在湖北省武漢市,對這座城市的了解也是由最初的租住小區開始的,城郊區域不同,小區的硬體規模等也會有差異。像在武漢城區就有一座低調又迷你的特色小區,它建在漢江江堤下,由3棟單元樓組成,面積雖小但非常接地氣,並且名字源自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人物,文化底蘊深厚,它就是琴斷口南岸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