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武漢城區最僻靜舊工廠:建在遠郊小路上,老廠房充滿懷舊風格

2020-12-23 喵星人日誌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底蘊深厚,經濟發展強勁,尤其各個片區的工業區成為就業者青睞的好地方。說到工業區必然離不開工廠,武漢城區內本土工廠企業數量較多,它們大多擁有一定發展背景和歷史。不過,在一定時期內,有新工廠誕生,也有老工廠謝幕,比如在洪山區左嶺就有一座非常僻靜的舊工廠,它建在遠郊不知名的小路上,附近都是鄉下村落,老廠房遺留原地,充滿懷舊風格,它就是葛化集團(工農路)。

在武漢市轄區中,洪山區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最主要在於它的行政區域輪廓非常有意思。在綜合劃分裡,洪山區屬於主城區,但本身轄設的街道中又有位於遠城區的,它就是左嶺街道。歷史上,左嶺街道由原左嶺鎮劃歸武漢,於是原有的企業也跟著更換門面,這其中便包含有葛化集團公司。同樣的,這個葛化公司也是非常不簡單,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規模就做到了很大,在隸屬於左嶺鎮的時候,其知名度居高不下。可以說,這是一個鄉鎮的企業龍頭,更代表了當地的發展希望。

不過,隨著時代變更,葛化公司的發展一波多折,企業規模和業務等受到諸多影響,開始走下坡路。後來,再遇到左嶺併入洪山,行業大變革等事件,葛化公司一落千丈,並在前幾年開始改制,拓展新的業務,成立新的公司,這實際上標誌著曾經的巨無霸企業日薄西山,再無當年之豪氣。企業形式在變,但曾經的企業駐地和工廠建築依然,它位於左嶺街道葛化社區工農兵路上。附近的區域和土地早已被多家新的巨無霸企業圈走,新式工廠廠房遍布,唯獨這塊曾經的老地方,因為一些原因還堅強挺立。

從工農兵路上走過,最顯著的地標是葛化社區,當然,從社區走過來,沿途也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場景來。工農兵路寬度有限,規格邋遢,像是被遺忘的鄉鎮,好在葛化公司的品牌很悠久,即便在路上隨便問行人,他也能指出原來的廠房方向。廠房豎在馬路一側,整體樣式一看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舊國營單位,只是現在沒有一點風採,像是一位老者。廠房大門前馬路破敗,包括大門也是搖搖欲墜,雜草叢生,荒廢似乎有一段時間,看不出有人來過;但右側小門處新樹立了一塊牌子,猜測是改組後新成立的臨時企業名字,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做個樣子。

大門上了鎖,無法進入,只好沿著工農兵路往北走。這一條馬路在葛化公司最輝煌的年代裡相當熱鬧,從沿線的建築布局就能猜出一二,雖然老建築都已破敗。現在留下的還有一大排超長的管道,由專用的水泥石墩拖著,一直向北延伸,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但肯定是原來企業用的加工工具,在不同車間之間轉序用。那些管道看著鏽跡斑斑,石墩卻穩當得很,有路人和車輛經過,看著管道,一臉疑惑。現在來看,這些空中建築,多半是遺留的廢物,如果再過幾十年還在,那多半能成為文物古蹟。

工農兵路往北走了不久,路兩旁的高大建築越來越多,奇怪的是它們的地基高聳,顯然是建在山坡上面,如此一來襯託出建築更加巨大。建築裡有常見的老房子,帶黑瓦屋頂,戶型超大,目測有上千個平方,牆壁上全部塗了灰色的水泥,年久失修,已凋落了不少。門窗是木質的,鑲嵌著玻璃,全部緊閉,再走一個角度看一下,原來並沒有緊閉狀態,也沒有玻璃,是空蕩蕩的窗欞。房子不知道是否被圍牆圍著,因為四周全是灌木叢,再就是幾排熟悉的管道突兀橫貫出來,讓人猝不及防。

老舊房子的四周還分布著現在建設的民房,三四層小戶型,紅磚紅瓦,鋁合金門窗,因為臨著馬路,被灰塵覆蓋,顯得有點舊。那些房子肯定有人住,四周網線和電線一應俱全,就是門窗緊閉讓人不理解,想著在這個地方生活總會有很多不便,是不是都搬家了。但是,繼續往北走幾百米,很快又有豁然開朗之勢,原來與工農兵路交匯的還有一條葛化街,從名字裡看出來,這至少是有街道的,那麼生活氛圍自然更和諧。

最終,現實應證的猜測有點失望,在兩條馬路交匯的地方沒有一點商業街道的感覺。行人沒有,商店稀缺,連機動車都很少見,被行道樹遮掩的工農兵路依然是一幅荒廢鄉鎮的顏值。聽本地土著說,早在幾十年前是葛化公司和葛化街的輝煌時刻,那時候這裡人潮如湧,熱鬧非凡,是妥妥鎮上和街道,現在「不成樣子」。說得也是,這裡目前雖然是武漢最熱門的光谷東區域,但除了幾家巨頭工廠,配套的生活街區還是太少,用「懷舊」這個詞語去形容看來是最合適的。

相關焦點

  • 武漢城區被遺忘老街:破舊郵局和店鋪極具年代感,充滿復古風格
    武漢鬧市區的形象,有車水馬龍,也有流光溢彩,現代化的商圈往往熱鬧異常,令人流連忘返。相比之下,在城區裡也有很多非常僻靜的老地方,它們建設年代久遠,生活氣息濃厚,雖然整體風格定位不符合年輕人的胃口,卻也是很多老年人安享往年的好地方。
  • 打卡武漢城區最具煙火氣息社區:內建學校和工廠,風格停在上世紀
    比如在武昌區裡就有一座充滿工業氛圍的社區,它裡面建設有幼兒園、小學,還有鋼鐵及配套企業入駐,整個環境布局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宛若塵封的老地方,它就是武泰閘附近的塗家溝社區。一般來說,建在城區至今還未拆遷的老舊小區,要麼是綜合改造的成本太大一時沒有下決策,要麼就是地段不佳,沒有拆遷的價值。
  • 上海的創意園區,是建在舊廠房上的小資浪漫
    這裡既陳列古董生活用品,也供應餐飲,來就餐的人都很懷舊,牆上的招貼畫有中也有外,但一定是上年代的。到處都充滿藝術氛圍,過去的車間裡現在都是藝術品。現代時尚的裝璜與歷史舊陳設備完美和諧地出現在同一畫面中。
  • 遊覽武漢城區最幽靜村莊:建在東湖綠道裡,附近藏有被遺忘的公園
    不過,武漢城區並非全是摩天樓,也有很多村莊和原生村莊,像在洪山東湖景區內就有一座非常幽靜的村莊,它與東湖綠道連接,由密集矮舊民房組成,附近還藏了一座神秘公園,這座村莊的名字叫做大廟咀。現在的武漢城區,說有村莊,只有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即將開始拆遷或等待拆遷的城中村,二是在東湖風景區內的土著居民。
  • 武漢城區有座低調老舊小區:由3棟單元樓組成,名字源於兩千年前
    像在武漢城區就有一座低調又迷你的特色小區,它建在漢江江堤下,由3棟單元樓組成,面積雖小但非常接地氣,並且名字源自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人物,文化底蘊深厚,它就是琴斷口南岸社區。武漢的地域特色很直觀,兩江分三鎮格局大氣,傳統的生活區多臨江而建,也因為水運興盛,南來北往商賈雲集一處,形成早期的市集規模。
  • 路過武漢城區一條鋪滿砂石的大道:晴天灰塵雨天泥濘,充滿鄉鎮風
    對於大部分老司機來說,交通主幹道有主幹道的優勢,路面平整、車道寬闊,非常引人注目,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有條穿越武昌、洪山、江夏三區的大道,它因為整體路況糟糕成為很多老司機的「噩夢」。這條大道部分路段最常見的狀態是鋪滿沙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且沿路遍布水泥建築,充滿鄉鎮風格,它就是白沙洲大道(南段)。
  • 武漢遠城區有條老正街:建在長江邊,充滿鄉鎮風的體育用品專營地
    比如在新洲區陽邏,就有一條建在長江邊上的老街,它的長度很不起眼,但規模很大,尤其是沿街專營體育用品,相關商鋪扎堆出現,商品琳琅滿目,看著極具鄉鎮批發市場的風格,它就是老正街。對於武漢的認知,很多朋友的印象都被人為「一分為二」,主要在於武漢有遠城區和主城區,並且兩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相差巨大。
  • 路過武漢城區黃金口:漢江之畔的簡陋工業園,板房組成專屬物流區
    工業區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分區之一,任何一座初具規模的城市必然少不了工業區的存在。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區內工業園數量非常多,除開發區外很多中心城區也分布有大小各異的工業中心。比如在城市三環線邊就有一座很簡陋的工業園,它建在漢陽區襄河堤附近的漢江之畔,規模不大且位置冷門,園區內建築幾乎全是板房組成的物流倉庫,表面看似冷清實則分布大量物流快遞專屬點,它就是黃金口工業園。作為城區內的工業園,並且還是在武漢這樣的大城市,按常理推測其規模並不會小到哪裡去,可偏偏黃金口工業園就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存在。
  • 武漢城區一座因工廠興盛的街道:穿越地界到鄂州,曾是市集變鄉野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區內交通發達,路網密布,街道縱橫阡陌,非常熱鬧。一般來說,城區內的街道因為密集分布有商圈,無論人氣還是熱鬧程度都會優於郊區街道,但這其中也有例外,像在主城區洪山區境內就有一條非常奇葩的街道。
  • 武漢城區最具創意產業園:毗鄰龜山,遍布藝術景點,名字有歷史感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區域內各類產業分布齊全,經濟發展後勁十足,不僅傳統工業實力深厚,第三產業如創意類產業也蓬勃一片。武漢的創意產業現狀與其他城市類似,尤其是相關產業園區建設如出一轍,表現特點就是「舊物裝新」,以強大反差營造出現代輕快活潑的文化氛圍。
  • 舊廠房裡的新故事,遊客來南寧必打卡的百益上河城怎麼拍最好看
    「工廠」在80、90的認知中似乎是上代人的詞,我們這代人嚮往自由,永遠在改變,一兩年換一個公司,甚至兩三年換一個行業是很平常的事情,很難想像一份工作做一輩子,20多歲就看到盡頭的樣子,但是對於上一輩工廠人來說,工廠就像家一樣的存在,那個年代的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工作和家庭似乎就是全部
  • 就在大生365文創園,南通這處塵封的老廠房即將重生!
    「舊廠房、大煙囪、鋁飯盒、藍制服...」大概每一個老南通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份關於老工廠的記憶。曾經高高的煙囪也不再冒煙,老舊的機器結上了一層斑駁,早晚高峰從自行車大軍,變成了滾滾車流。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的工廠漸漸衰微,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們儘管蒙塵於歲月,卻不能被遺忘…所幸,作為一處重要工業遺產,經過長時間的沉寂後,曾經的舊廠房布滿歲月痕跡的空間,被文化創意賦予了新生命。文化地標開啟休閒慢生活,再不打卡你就OUT了!是誰?
  • 武漢老廠房變身潮人打卡勝地,逛街都像在走秀
    近幾年,武漢誕生了不少由老廠房改造而成的創意園區,而位於江漢經濟開發區的「紅T時尚創意街區」則是一小撮時尚潮人才懂的小眾打卡地。它的前身是一家始建於1994年的老廠房,2017年,它以「紅T時尚創意街區」回歸,保留了部分磚房與煙囪,騰挪出大量公共空間,成為一個能隨時舉辦大型時裝周的超級秀場。
  • 舊廠房裡的花魚市,煙火氣與藝術風的混搭
    看看除了花市魚市之外,這個由舊工廠改造的城市更新項目叄伍壹壹目前是怎樣的現狀?進入園區內,隨處可見的施工現場,有說有笑的買花人群,雜亂而又忙碌的老工業園區卻多了幾分煙火氣。即便是周內,來這裡採購花魚的人可真不少,跟隨一大波人流,首先我們來到了叄伍壹壹TFEP C區二樓的花市。
  • 南昌699創意產業園二期舊廠房違法加層建酒吧!
    南昌699創意產業園二期舊廠房違法加層建酒吧!「這是我們為了利用南昌搪瓷廠舊廠房的招商引資項目,沒有違建,你看,這裡都是原有的基礎。」青山湖區招商辦一名工作人員,見記者不停地圍著酒吧轉悠,特地指著幾處舊磚塊介紹,「原來是三層,現在只有一層。」記者要求進入酒吧內部察看,但被該酒吧相關負責人阻止,他否認該棟建築存在加層的違法行為。
  • 武漢城區最獨特人工噴泉:建在室內步行街,當年約會青春的地方
    像在武漢城區就有很多噴泉,其中在洪山區某知名商圈裡還建有非常獨特的系列噴泉,它分布在商業步行街室內各處,相互分時段獨立開放,且經常搭配創意演出活動。對武漢熟悉的朋友(尤其是在此讀書的大學生)們當年絕對都去逛過,那些噴泉可謂承載了好幾屆學生的記憶往事,是他們約會青春的絕佳地方,它就是位於光谷步行街的室內噴泉。
  • 深圳5000人的玩具廠,廠房看起來很舊,但想進工廠上班的人卻很多
    深圳5000人的玩具廠,廠房看起來很舊,為什麼每天會有這麼多臨時工來面試進廠?深圳這家看起來外表很破舊的玩具廠,生產部的員工有接近5000人,這裡是廠房的B門,也是招聘新員工的入口,每天都會有很多臨時工過來面試進廠,尤其是學生工。
  • 武漢城區最特殊地下通道:學生專用,內部建商鋪,背後原因很貼心
    武漢的城市交通,路網密布,線路發達,尤其基建配套設施非常豐富。因為城區地形緣故,武漢市區的橋梁和隧道多,一般而言,類似的市政設施建設多是相關部門買單,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城區關山大道上就有一座很特殊的過街地下通道。
  • 南昌699創意產業園二期舊廠房違法加層建酒吧
    在建設審批手續不全的情況下,一棟破舊的廠房是如何變成一座3495平方米的酒吧的呢?12月23日下午,夕陽下的南昌市青山湖區699創意產業園二期,一座簇新的酒吧顯得格外顯眼,這就是ESMI酒吧。「沒有中文名,只有英文名。」
  • 武漢這座老廠房,文藝又小眾,帶你夢回民國!
    點個關注,帶你了解更多有意思的地方~今天咱們的目的地是武漢平和打包廠。一、 這是哪兒?平和打包廠舊址,位於漢口青島路10號,始建於1905年,是英國商人在漢口舊租界內建立的最早的棉花加工打包倉庫。經過1918年、1933年、1949年的擴建,平和打包廠成為了由6棟各具特色的單體建築組成的一個建築群。